刘 珂, 佐 斌
(1.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一体论*1
刘 珂1,2, 佐 斌1
(1.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当前“网络”与“现实”人际关系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为“延展论”,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和拓展;另一种为“弱离论”,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弱化和疏离。笔者在梳理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体论”的观点,即“网络人际关系一体于现实人际关系”,并从“网络人际关系在本质上体现了人的本质的核心观点”、“网络人际关系从本质上来源于现实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射和延伸”及“网络人际关系向现实人际关系的回归”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网络人际关系;现实人际关系;延展论;弱离论;一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渗透到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融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年1月公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截止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6440万,使用率高达86.2%。由此可见,伴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扩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已不仅仅被用作信息传输的媒介,而且越来越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和交流的平台。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已成为人际交往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网络人际关系(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那么,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希望促进对网络时代人际关系的深入研究。
(一)网络人际关系的界定
网络人际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对其界定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符号为中介,在超文本和多媒体链接中人与人的互动关系;[2]有人提出,网络人际关系是交往主体在网络上发生互动并在交往过程中构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3]还有人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在互联网上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人与人之间开始形成的现代社会中新的互动模式等等。[4]尽管这些概念界定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基于网络空间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基于网络空间里的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不仅意味着网络为人与人的交往提供了新的条件,而且意味着人与人在网络空间中建立与发展了一种与以往面对面交往所不同的新的人际关系与交往形态。网络人际关系既然是人际关系,也符合人际关系的基本界定。在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中,人际关系是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5][p.184-185]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等,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它受生产关系的决定和政治关系的制约,是社会关系中较低的关系;同时它又渗透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成为现实社会关系的“横断面”进而反过来影响社会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也是人们社会关系的反映,也受到生产关系的决定和政治关系的制约。目前,基于网络平台而形成的很多组织与社区中,人们的关系与交往方式就具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经济色彩,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同时,通过网络中的交往互动,人们又伴发了新的人际交往的需要和形态,影响和表现着现实的人际关系。
网络人际关系和现实人际关系一样,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3种心理因素。认知成分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认识,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情感成分是指交往双方相互间在情绪上的好恶程度及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以及情绪的敏感性及对他人、对自我成就感的评价态度等等;行为成分包括人际交往活动的方式、过程与结果。3个因素中情感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深浅程度和稳定程度。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也必须有“通过网络来认知对方、需要对方和具体交往互动”这3个要素。如果考虑网络互动的个体意愿性或非正式组织的特点,那么网络人际关系中情感成分承担着主要的调节功能。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特点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有关观点,较之传统“面对面(Face To Face)”的现实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 虚拟性。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根源于网络世界的人工构造性。在一定的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状态下自由地选择姓名、性别、年龄、外貌、职业及交往对象和环境等,这都带有强烈的虚拟色彩。
2. 间接性。网络人际关系不同于传统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而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以计算机为中介进行间接交往而形成的,遵循的是“人-机-人”的交往模式。当然,这种间接性或网络的中介性,可能会随着交往双方的关系演化而逐步弱化,转化为现实的直接交往。
3. 平等性。网络空间里的制约和限制主要取决于用户注册时对相应条款的确认。确认之后的所有登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爱好来选择交往的对象,这克服了现实交往中种族、身份、地位、社会阶层等事实上的不平等,营造出和谐、民主、平等的交往环境。
4. 开放性。一般认为,网络化的交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等级、特权、国界等因素的限制自由交往,从而获得在现实中难得的交往体验。
由此看来,网络人际关系的这些特点与现实人际关系所具有的直接性、可感知性等特点截然不同。那么,两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据笔者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和拓展,另一种则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弱化和疏离。笔者分别将其归纳为“延展论”和“弱离论”。
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和拓展的观点属于“延展论”。“延展论”的观点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认同。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外学者主要是通过网上聊天、网络调查等方式,从网络交友、亲密关系、浪漫关系等方面来考察网络人际关系对现实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如Peris等人通过对聊天室的66名被试进行研究,发现网络人际关系是健康的,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有益补充;[6]Monica等人也发现,那些始于网上的人际关系经常会延伸为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7]在网络交友方面,Wa1laee认为网上的朋友和现实的朋友一样的亲切、熟悉;[8][p.133-135]Gustavo认为网络交友使得青少年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更多。[9][p.25-27]有些学者认为网络交友与现实生活中通用的交往原则是相通的,例如,跟现实生活一样,人们在网上更愿意结交与自己相似、诚实、坦诚的人;[10]男性更愿意与年轻的女性交往,而女性也更愿意与成熟的男性交往;[11]坦诚、主动仍是维持网络关系的通用策略;[12]信任、诚实和承诺在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中同等重要[7]等等。在亲密关系和浪漫关系方面,Stephanie等人在对青少年亲密关系的研究中表明,青少年进行网络交流可能会加强他们之间现实的人际关系;[13]Mekenna等人的研究表明,上网不是远离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人际关系,而是在维持已有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亲密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它更快、更强、更深、更久;[14]Cliff、[15][p.166-170]Kaveri[16]等人的研究也显示,青少年使用一些即时通讯、博客、电子邮件等工具进行网络交往,主要是为了加强现实的人际关系,巩固友谊及维持浪漫关系,而且大部分持续下来的浪漫关系都有现实的交往。
国内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来研究网络人际关系对现实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陈秋珠从网络人际关系性质的角度,认为“网络人际关系和现实人际关系一样是真诚的、亲密的、持久的,网络人际关系是现实人际关系的有益补充”。[17]黄利会通过对武汉地区七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网上人际关系仍然以现实中的人际圈为核心,大学生从网上交往中获得更多的是情感的支持而不是信息的支持,网上人际关系不会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18]郭金龙等人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从情感支持的角度对大学生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是现实人际关系的一种延伸;[19]Lin等人在对台湾初中生所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现实人际关系对于网络人际关系有积极影响;[20]石周燕等人以191份网络调查问卷为研究基础,发现网络人际关系发源于现实人际关系或者说是现实人际关系的一种网络重现形式,但又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拓展和延伸;[21]王德芳等人从“虚拟”与“现实”社会关系的角度加以论述,指出虚拟的社会关系与现实的社会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没有难以克服的障碍,长期下去,二者有走向融合的倾向。[22]
由上所述,国内外的这些研究都论证了“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和拓展”的理论观点。通过我们的分析发现,支持“延展论”的学者们基本上是以“网络人际关系是积极的、健康的”为前提,从其对现实人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的角度如促进线下友谊、亲密关系、浪漫关系的发展及提高幸福感等来展开研究。的确,网络人际关系,从参与交往主体的自由度、交往参与空间及群体的多样性、参与交往身份的多重性与虚拟性以及网络沟通交流的离线与在线特征,总体上大大扩展了传统意义上现实中人们交往的空间和数量,能够及时强化与反馈交往的信息与情感,方便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调整,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效率与效果。
和“延展论”不同,“弱离论”认为,网络人际关系总体上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弱化和疏离。网络交往及其关系,不仅分流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活动,而且局限了人际交往的方式,简化了人际交往的语言符号,严重者会依赖网络开展人际交往,形成网络依赖症和现实疏离症。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外学者主要是从网络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孤独感、网络成瘾和稳定性等方面,来考察网络人际关系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在孤独感方面,有学者从网络交往增强个体孤独感的角度进行研究,如Paula、[23]Morahan-Martin[24]等人的研究发现,网络交往减少了个体的现实交往,会使个体变得孤独,给现实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在网络成瘾方面,Kraut等人在调查中发现,过多使用网络进行交往将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正常的人际关系被网上朋友关系所代替;[25]Morgan,[26]Kraut[27]等人都认为个体由于将大量时间用于形成和维持网络人际关系,这占用了个体维持现实人际关系的时间,必将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削弱。在稳定性方面,Sporull等人认为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不一样,它不如现实人际关系稳定;[28]Kiesler等人认为在某些社会文本线索特征缺失的情况下,网络人际关系可能会比现实人际关系更遥远。[29]
国内学者也大多从网络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信任危机、情感疏离等来考察网络人际关系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在信任危机方面,如贾善侃等人提出,网络交往会弱化人们现实交往的能力,导致信任危机,危及现实人际关系;[30][p.182]维舟认为,网络媒体的一些特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只和与自己兴趣接近的人来往,而将其他人过滤掉,导致信任危机,甚至加剧了社会的分离;[31]李靖等人的研究发现,与非上网爱好者相比,上网爱好者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更低,从而使其人际交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32]在情感疏离方面,李薇菡、罗艺方和黄建榕从所收集的国内外研究网络交往的资料和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发现,过渡沉迷于网络交往,可使大学生的集体与社会归属感消失,孤独感与抑郁感增加,造成与现实人际情感的疏离,产生现实人际关系障碍,对现实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33]应该说,国内不少研究都证实了网络交往实际上使现实社会的人际情感更加疏远的情况。人们的真实情感只有在现实空间中才能得以满足,那些沉溺在网络空间中的人们必然会导致现实人际情感如家庭成员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的疏远,最终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更大疏离。由上所述,国内外的这些研究也都论证了“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弱化和疏离”的理论观点。
当然,支持“弱离论”的学者们基本上是以“网络人际关系是虚弱的、不健康的”为前提,从其对现实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的角度如导致孤独感、网络成瘾、现实人际情感的疏远和混乱等展开研究。近年来,由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媒体报道逐步增多,网络交友中受骗上当的案例曝光也逐步增多,网络欺辱也成为新的网络心理学研究热点之一,网络人际关系对于现实人际关系的“弱离论”似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延展论”和“弱离论”这两种解释网络人际关系对现实人际关系影响的截然对立的观点,都关注到了网络对现实的影响,都将“网络”视为自变量和条件变量,而将现实人际关系作为因变量或结果变量。尽管这两种观点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仅从单一的维度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免以偏概全。同时,将“网络”与“现实”脱离开来的观点,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认为,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相关关系,或者互为因果,网络人际关系一体于现实人际关系之中,此为“一体论”。
网络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基于网络空间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现实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基于现实空间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尽管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改变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成为人们现实交往中主要的联络工具。但是,无论怎样改变,网络人际关系都要以现实为基础,它与现实人际关系在本质上应该是相通的,反映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两者不是割裂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网络人际关系一体于现实人际关系。
(一)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的一体论符合人的本质观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4][p.56]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从人的本质的理论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网络人际关系而言,它是人与人之间借助一定的网络数字媒介所结成的非直接、非面对面的关系;这种网络关系的实质是人的信息处理活动。因此,网络人际关系正是通过网络信息处理活动,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以信息加工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关系。这种社会心理关系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其所运用的网络信息技术也根植于现实生活。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技术不是一种抽象的与价值无涉的工具,而是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技术的演进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价值因素决定。”[35][p.2-3]网络交往也是现实社会交往的一种现代的形式,如网络社区、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络征婚等等,本身都是现实生活的模拟,是现实生活的实现。因此,网络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现实的和具体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与心理关系,它体现了“人的本质”的核心观点。
(二)网络人际关系来源于现实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射和延伸
网络人际关系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现实人际关系,但是又来源于现实人际关系。首先,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使网络交往中的人们可以在不暴露个人身份的状态下,抛开面对面交流的压力和责任,更加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人们可以在自由、轻松、和谐、平等的网络环境中得到比现实环境中更多的尊重和尊严;其次,网络人际关系的开放性特点给现实交往中的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及交往方式。人们可以在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中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多种交往,其广度和深度都是现实社会中传统交流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最后,网络人际关系的平等性特点使网络交往中的人们克服了现实生活中社会地位的悬殊、文化层次的高低等事实上的不平等,人们可以在完全不熟知的情况下自由平等地交流,这与以情感为纽带的“熟人型”的现实人际交往完全不同。由上可知,网络人际关系的确不同于现实人际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交往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在网络环境中可以更加开阔、自由、平等、民主地进行交流,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对于网络交往的人们来说,无非是换了一个新的交往环境而已,交往的对象仍然是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的人,其实质仍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网络人际关系来源于并反映着现实人际关系,它是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环境中的影射和延伸。
(三)网络人际关系向现实人际关系的回归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应用如即时通讯类(QQ、MSN、飞信、微信)、社交网络类(人人网、Chinaren校友录、Facebook)等已经相当普遍,它们已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宠。这些网络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现现实的人际关系网络,力求回归到现实人际关系中。例如,以校内网为代表的一些新兴的社交网站(SNS)都要求每个会员采用实名制注册,网站中的好友大部分都存在于现实当中。在这个庞大的人脉圈中,会员之间通过网络传达各自真实而可靠的信息,并付诸真实的思想和行动,进而促进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终于又回归到个人对个人真实交往的形态,SNS网站将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人人对话”,实现网络人际关系向现实人际关系的回归。再如,QQ作为一种成熟的网络交流工具,早已成为熟人尤其是现实生活中关系亲密的朋友之间联系的桥梁,据姚锦云QQ人际交往行为的研究报告显示,“与现实朋友的QQ人际交往频率和与网友的人际交往频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QQ人际交往以现实人际圈为主。”[36]这说明QQ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联系现实人际关系的纽带。除此之外,微信作为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新的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它与好友进行更多形式多样的交流(音频、视频、文字)。例如,在微信“朋友圈”中人们可以随意发布照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与圈友一起分享,一起评论,再现现实的人际关系网络。据CNNIC网调查数据显示,65.80%的被调查者在个人微信中填写真实所在地区,46.61%的被调查者使用真实姓名,35.34%的被调查者使用真实头像,仅有15.14%的微信用户在个人微信中不使用真实资料。从填写真实资料的情况来看,微信的绝大多数用户以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流为前提,以现实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成为联系现实生活“熟人型”强关系的纽带。因此,笔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人际关系正逐步回归到现实人际关系之中,与现实人际关系融为一体。
网络人际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其本质属性是形式上的虚拟性和本质上的现实性的统一。网络人际关系的主体是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的人,网络人际关系的中介——“网络”是依赖于现实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存在的。美国学者戴森曾说过,网络不具有独立的存在,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把它作为一个互相交流、经营生意和分享见解的地方,而不是因为它是一个不依赖于外界的神秘的实体。由此看来,网络人际关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在网络空间里的拓展,它体现了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核心观点。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站或即时通讯等网络应用都以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为前提,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在网络中模拟或重现现实人际关系,进而成为联系现实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正逐步实现网络人际关系向现实人际关系的回归。因此,笔者认为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体的。
网络改变了当今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从时间和空间上根本改变了亘古以来人们交往和沟通的方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人们建立了更为和谐、自由、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为现实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拉近了网络与现实的人际关系;但另一方面,它也为虚假的甚至带有欺骗性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便利,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和隔阂,导致信任危机,拉远了网络和现实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作为网络主体的现实的人的网络道德建设,强化网络道德意识,进一步完善网络交往道德规范,使网络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对于人们在网络空间中顺利进行沟通和交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进而推动现实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4.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1/t20140116_43820.htm.
[2] 李锦峰,滕福星.网络人际关系的内在伦理矛盾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
[3] 葛宜林.网络交往与网络信任研究综述[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7).
[4] 柳群英.从OICQ透析网络人际关系[J].现代情报,2004,(12).
[5] 佐斌.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Peris, R., Gimeno, M.A., Pinazo, D., Ortet, G., Carrero, V., Sanchiz, M. & Ibez, I.Online Chat Rooms Virtual Space of Interaction for Socially Oriented People[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
[7] Monica,W.Jeff G.Age/Sex/Location:Uncovering the Social C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Relationships[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1,(4).
[8] Wa1lace,P.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9] Gustavo S.Mesch,Ilan Talmud. aking Friends Online:Personal Needs and Social Compensation,Paper presented at Computer Networks and Social Networks: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Z].University of Haifa,2003.
[10] Susan M Wildermuth.Love on the line:Participants’ descriptions of computer-mediated close relationships[J].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1,(2).
[11] Julie M.Albright.Impression Formation and Attraction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D].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aper for Degree Doctor of Philosophy,2001.
[12] Kevin B Wright.On-line Relational Maintenance Strategies and Perceptions of Partners within Exclusively Internet-based an Primarily Internet-based Relationships[J].Communication Studies,2004,(2).
[13] Stephanie,M.Reich.Kaveri, Subrahmanyam.Friending,IMing, and Hanging Out Face-to-Face: Overlap in Adolescents’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Network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2,(2).
[14] Katelyn Y.A,Mckenna, Amie S.Green, Marci E.J.Gleason.Relation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what’s the big attraction[J].New York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1).
[15] Cliff Lampe,Nicole Ellison,and Charles Steinfeld.A Face(book)in the Crowd:Social Searching vs.Social Browsing[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20th Anniversar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 New York:ACM Press,2006.
[16] Subrahmanyam, K., Garcia, E. C. M., Harsono, L. S., Li, J. S., & Lipana, L. In Their Words: Connecting Online Weblogs to Developmental Processes[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9, (1).
[17] 陈秋珠.网络人际关系性质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6,(2).
[18] 黄利会.从网上聊天看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对武汉地区七所高校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9] 郭金龙,陆宇杰,许鑫.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大学生现实与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
[20] Chine-huang Lin,Ya-Chung Sun,Yueh-Chiang Lee, Shih-Chia Wu.How instant Messaging affects the satisfaction of virtual interpersonal behavior of Taiwan junior high Scholl students[J].Adolescence,2007,(166).
[21] 石周燕,黄朝峰.SNS网站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调查与分析——以“人人网”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J].2012,(3).
[22] 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23] Paula R.Pietromonaco.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The Importance of Self-Disclosure,Partner Disclosure,and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in Interpersonal Exchang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5).
[24] J.Morahan-Martin,P.Schumacher.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
[25] Kraut,R.,Patterson.M,Scherlis, 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9).
[26] Morgan C,Cotton S 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ctivit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 Sample of College Freshmen[J].Cyber Psychology&Behavior,2003,(6)
[27] Kraut R, Kiesler S,Boneva B,Cummings J,Helgeson V,Crawford A. 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1).
[28] Sporull,L.,Kiesler,S.Connections New ways of working in the new worked organization[M].Cambridge,MA:MTT press,1991.
[29] Kiesler,S.Seigel,J.& McGuire,T.W.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10).
[30] 贺善侃.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31] 维舟.群岛式的社会[EB/OL].http://www.douban.com/review/1492054/,2008.
[32] 李靖,赵郁金.上网爱好程度、人际信任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3).
[33] 李薇菡,罗艺方,黄建榕.试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5] 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6] 姚锦云.IM人际传播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基于路径分析的QQ人际传播模型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3).
[责任编辑: 刘胜兰]
Extension or Alienation: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the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LIU Ke1,2& ZUO Bin1
(1.SchoolofPsychology/KeyLaboratoryofAdolescentCyberpsychologyandBehavior(CCNU),MinistryofEducationofChina,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2.SchoolofMusic,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There are now two opposite viewpoint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amely, “theory of extension” and “theory of alienation”. The former holds that the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an extension of the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hile the latter holds that the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an alienation of the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rough a summary review of the related research finding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Integrity”, that is, the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interdependent. It expounds this new theory from three aspects as follows: 1. The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reflects human nature. 2. The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tems from the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s in fact a reflection and an extension of the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3. The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goes back to the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its development.
internet-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reality-bas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ory of extension; theory of alienation; Theory of Integrity
2014-02-1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11JZD006)。
刘 珂(1978—),女,河南洛阳人,华中师范大学讲师,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
佐 斌(1966—),男,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与社会心理学。
B849
A
1000-5110(2014)02-00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