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永伟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留学生与湖南自修大学渊源探微
师永伟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湖南自修大学的诞生中,毛泽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以蔡元培、胡适、李达、贺民范、仇鳌、萧子升等为代表的留学生群体,也有着巨大的贡献。他们对湖南自修大学的诞生与成长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赞誉:指导自修大学的成立,应对时人对自修大学的诘难,在自修大学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对自修大学的舆论导向等,这些都是湖南自修大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自修大学;留学生;马克思主义
湖南“自修大学确实是应时运而生的,是教育界前途一线光明,是二十世纪不能免的产儿”[1],是“三千万湖南民族”甚至是党和全国人民的“福音”,是毛泽东、贺民范等人在船山学社的旧址上创办的一所为党团培养和教育新型干部的革命学校。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大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从湖南自修大学的创办目的、宗旨、特点、影响及对现代成人教育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综合性阐述;二、从学校的历史性沿革视角来论述湖南自修大学;三、焦点聚集于毛泽东一人身上,说明毛泽东对湖南自修大学作出的突出贡献;四、从湖南自修大学的成立及其历史地位视域来具体阐述其观点;五、具体史实的整理与编辑。但这些成果都没有跳出传统研究的思路与范畴,笔者认为,可以从“留学生”视角来探讨湖南自修大学的相关问题。
湖南自修大学与思贤讲舍、船山学社是存有“血缘”关系的,他们不仅是在校址上前后相继,而且在办学模式上也是相因相袭的。思贤讲舍,由清政府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回湖南后创立,正式创办于1881年5月13日 (光绪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其办学风格是“总须异乎今世之书院学馆”[2];船山学社则是由著名湖南教育家刘人熙创立的,其办学目的是“一面为抚怀先哲,表彰船山之绝学;一面为拯溺救焚,亟于维持人心风俗”[3],且为此目的不断努力;1921年8月,毛泽东、贺民范等人在船山学社的基础上,创办湖南自修大学,8月16日正式招生。关于自修大学的建校初衷可以用何叔衡题的一幅对联来说明:“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出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相去仅两年,缘此造成党的理论水平亟待提高和党员干部急需培养,湖南自修大学就是毛泽东、何叔衡等对此时代需求作出积极反应的结果,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本营”和掩护革命活动的学术机构。时任船山学社社长兼船山中学校长的贺民范也打算停办船山中学,主要是缘于船山学社对王船山思想的研究活动已经停止,并且船山中学办学情况也不乐观。1921年8月,毛泽东、何叔衡回到长沙,在社长贺民范,总理仇鳌等人的同意与帮助下,利用船山学社社址及省政府每年的财政拨款,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1921年8月16日,发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生,宣告湖南自修大学的正式诞生。但由于湖南自修大学广泛宣传马列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遂遭到督湘反动军阀赵恒惕的仇恨。1923年11月,赵政府借口自修大学“所倡学说不正,有碍治安”而将其强行关闭。湖南自修大学前后共存在两年零三个月。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留学生是从晚清洋务运动派遣留美幼童开始的,较早用文字记录留学生自身情况的应该算是有“留学之父”称呼的容闳,他于1909年在纽约出版自传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西学东渐记》即是此自传的中文译本。留学生出国后,学习到了他国的先进技术、思想文化、制度等,给中国输入新鲜的血液,他们始终是中国近现代革命、思想、学术事业的“弄潮儿”,对中国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时期,大量具有留学经历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重要群体,他们积极探求改造社会的“大本大源”,其中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问题也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而湖南自修大学就是对中国传统书院和学校制度的积极创新,留学生群体在其成立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其中的杰出代表有: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有“学界泰斗”之誉。1907年留学德国,1913年赴法国留学,1920年11月至1921年9月到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11国进行教育考察,尤其注意国外大学教育的改革情况,回国后积极推行教育改革。据萧子升回忆,湖南自修大学成立之前,他同毛泽东等人曾向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界与教育界名流征求建校建议,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孑民……表示他的赞同”。[4]湖南自修大学成立后,蔡元培给予大力推介与称赞,于1922年在《新教育》杂志发表《湖南自修大学的介绍与说明》一文,赞誉湖南自修大学的创办“全与我的理想相合”[5]。
胡适(1891—1962),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我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1910年赴美留学(“庚子赔款”官费生),就读于康乃尔大学;1915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26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时,得到胡适“造”校名的支持。1920年3月毛泽东致周世钊信中说:“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间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之先生造的)。”[6]胡适在20世纪50年代回忆起他与湖南自修大学的渊源时也说道:“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要我审定改正。”[7]据学者相关的考证表明,湖南自修大学的组织大纲中多体现出了胡适的身影,“毛泽东在拟定章程时,还是采纳了胡适提出的一些具体条件和办法。”[8]从此间就可以窥见胡适对湖南自修大学的影响。
李达(1890-1966),字廷芳,号鹤鸣,后自取名单字达。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党的发起人之一。1913、1917年两次赴日本留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陆续发表文章于《觉悟》副刊上,着重介绍欧洲社会主义政党的情况,并积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等著作。湖南自修大学成立后,毛泽东致书李达,邀请他赴湘任自修大学的学长(其职责为:指导学友自修,考核学友成绩)。1921年12月,李达偕同夫人到湘。长沙《大公报》于1923年12月23日发表的《自修大学新聘学长到湘》一文就是佐证:“该校自修学生于昨晚开欢迎会,并讨论进行办法,拟于寒假期内请学者举行学术讲演会”。[9]李达任湖南自修大学学长期间,除主持学校日常工作外,还担任《新时代》(月刊)的主编,自编讲义《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向学友大力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修大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贺民范(1866-1950),字洪畴,号寿乾,又名贺希明。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早期创始人之一,任自修大学第一届校长。1907年留学日本富士法政大学,回国后从事教育事业,极力提倡新学,任船山学社社长兼船山中学校长。中共“一大”后,毛泽东打算成立湖南自修大学,选址于船山学社,多次找贺民范商议此事,希望予以支持。贺民范也多次召开船山学社社员会议,力排异议,通过了利用船山学社社址、船山学社的每年省政府财政拨款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决议。这件事在《毛泽东年谱》中也有相关记载:“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贺民范任校长。”[10]贺民范对湖南自修大学的诞生起到了关键作用,站到了发起人的行列。在其主持校务期间,购买大量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以及当时全国各个地方的一些先进、革命的刊物,并把自己大量的私人图书贡献出来,“书籍96种,554册”[11],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仇鳌(1879-1970),字亦山,晚年自号“半肺老人”,国民党湖南支部主要负责人。1904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明治大学。1921年,毛泽东计划创建湖南自修大学时,仇鳌任船山学社的总理,他积极响应且赞成在船山学社内建立自修大学的提议。1921年,仇鳌在欢迎熊希龄的演讲辞中对此做了充分的说明:“去冬曾拟组织学院,嗣以现代学术日新,研究须与国内外各大学办学术上之沟通,因有自修大学之计划,已订定组织大纲。”[12]仇鳌与贺民范一起为建校之事奔波努力,帮助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并任校长,且他以自己的方式对自修大学的成立做出实际贡献:捐资数千元,在自修大学的校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萧子升 (1894—1976),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是湖南知识分子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参与者。1921年2月回到湖南。鉴于自身的留学经历,回国后就有了建立自修学院的计划。他在与毛泽东一起讨论中法、中比相关教育事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到自修大学的建立中来,后来他自己回忆说:“毛泽东和我提了个建议,将‘船山学社’改为‘自修大学’。大家都同意这个建议,我成了主要策划人之一”[4]。萧子升对湖南自修大学的制度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必须有大量的参考书籍和一间好的实验室,还必须有人组织学生开会和讨论”[4],这些制度和想法为自修大学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自修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壮大深深地打上了以蔡元培、胡适、李达、贺民范、仇鳌、萧子升等为代表的留学生群体的烙印,他们给这一新产物以极大的关注和赞誉:指导自修大学的成立,应对时人对自修大学的诘难,在自修大学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对自修大学的舆论导向等,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自修大学由理想到现实的过渡,是促进自修大学发展不容忽视的共同因素,他们构成一个有机、向上的整体与合力。
指导自修大学的成立。从毛泽东回到长沙,提出创立自修大学开始,蔡元培、胡适、贺民范、仇鳌、萧子升等都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了自修大学成立的相关筹划之中。蔡元培曾提出:“中国的教育,惟一的希望,只有学者教者来自动的创办学校,组织学社。”[13]可以说,自修大学的问世是对蔡元培这一提议的响应,且蔡元培曾任职于自修大学,参与到自修大学的实际运行中。胡适则是以直接的方式参与进来:帮助毛泽东修改自修大学的章程。《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中的具体条件和办法很多都是出自胡适之手,比如,指导自修大学不能走北京工读团的老路,应该“早点替团员们计划怎样才能做自修的学问和方法”。[14]贺民范、仇鳌更是自修大学创办的重要实际参与者,从开始酝酿到最终面向社会公开招生,无不出现他们的身影,无不体现出他们的想法,据易礼容回忆说,“贺民范不仅支持毛泽东创办自修大学的设想并与之合作,而且组织社员讨论通过了学社创办自修大学的计划。”[15]萧子升,则以自身出国留学的实际经历,对自修大学的制度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必须有大量的参考书籍和一间好的实验室,还必须有人组织学生开会和讨论”,直接推动自修大学从萌蘖到现实的过渡。此外,自修大学在“自己看书,自己思索”的基础上,还设置了三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包括通函指导、特别授课、特别讲座等。其中,陈独秀(1901年到日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13年再度赴日)、李大钊(191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等都曾担任过自修大学的通函指导员或来校讲过学,对自修大学出力甚多。
应对时人对自修大学的诘难。湖南自修大学诞生于“世人争毁书院,争誉学校”的时代,它的出现犹如一道闪电,使黑暗浑浊的教育界有了一线光明,但其时顽固的“学阀”与军阀均视此为“不伦不类、无根无叶”的“异物”,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湖南省拒绝为自修大学提供活动经费。为应对社会各方的刁难,贺民范、仇鳌、蔡元培、李达等奔走各方。贺民范、仇鳌不遗余力地支持自修大学的创办,多次召开船山学社社员会议,最终通过了利用船山学社社址、学社经费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决议;此外,还积极吸纳新的社会进步人士,以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实力;他们利用旧有的关系,缓和与省政府的紧张关系,“以船山学社需要开展研究新思潮的学术活动为由”,使自修大学“继承了学社的原有经费”[16];且仇鳌曾一人出资数千元以资助自修大学,1949年毛泽东谈及此事时说:“当时他 (仇鳌——笔者注)给我们筹集到好几千块大洋……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17]。蔡元培则是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积极赞誉自修大学,称其“可以为各省的模范”,“他们的主义,实在是颠扑不破的”,以此表示对自修大学的支持和对自修大学非难的反击。李达则是以应邀出任自修大学学长的行动回击社会的诘难,明确表示自身的态度和立场。
在自修大学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修大学创立的目的就是为党团培养革命干部,提高革命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缘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宣传是其办学的必然结果。自修大学中的李达、贺民范等都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是党的早期创建者,他们在自修大学中积极促进学友(取“以学取友”之意)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贺民范任校长期间,仅在1921年8月至12月间,就购置了各种图书421种和报刊1004册,这些书刊基本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李达在出任学长期间,更是经常做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专题报告,且编写讲义《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鼓励学友积极参与讨论;并在《新时代》上撰写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何为帝国主义》、《中国工商阶级应有之觉悟》等,李达在多篇文章中论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此外,李达还亲自撰写《社会主义与江亢虎》一文,发表于湖南《大公报》上,反击江亢虎“新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猖狂进攻,指明“要想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首先要组织群众竭力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国内军阀统治”[18]。以实际案例真实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用。
引领社会对自修大学的舆论导向。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但中国旧的传统教育并没有大的改观;五四之后,社会流行“平民教育思想和运动”,湖南自修大学的诞生,正是对这一思想和运动的积极回应与实践。这些留学生群体,以自身的留学经历为背景,对自修大学的问世欢呼雀跃,对其极力赞誉,从而引领了社会对自修大学的舆论导向。另外,1923年4月15日,湖南自修大学校刊《新时代》问世,其创刊号发刊词指出:“本刊和普通校刊不同,普通校刊兼收并列,是文字的杂货店,本刊却是有一定主张,有一定宗旨的”[19]。这里的“主张”、“宗旨”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宣传,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在这种“主张”、“宗旨”的指导下,湖南自修大学必然会受到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广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度赞扬,从而引领社会对自修大学的舆论导向。
当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于1922年8月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湖南自修大学的介绍与说明》一文,其中推介自修大学时说:“(湖南自修大学)全与我的理想相合,我欢喜得了不得……他们的主义,实在是颠扑不破的。”[20]这说明了自修大学的先进性与创新办学之处。李石曾(1902年赴法留学,和蔡元培等一起组织勤工俭学会)也于1923年4月写《祝湖南自修大学之成功》一文中来赞誉湖南自修大学,他在文中说自修大学的创办是:“高等教育普及之先导,为社会自由制度实践之先导”[21]。留学生群体以他们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先进的思想性,为湖南自修大学的出现而欢欣鼓舞,这无疑给自修大学以舆论上的声援,改变当时对自修大学不利的社会舆论方向。
湖南自修大学是集 “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精华而建立起的“新制”学校,是“适合人性便利研究的一种特别组织”[22],这个组织成立后采取的措施是“最经济最实效的办法”[23],这是湖南自修大学所仅见的特色。在建立这一“为革新社会做准备”,且被湖南人民誉为“革命策源地”的新教育基地时,以蔡元培、胡适等为代表的留学生群体给予了莫大的关注,同时见证了他们的革命足迹与历史贡献,在湖南自修大学的校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上了一笔关于留学生的记录。他们为何可以承担如此历史任务?这个问题可以借用梁启超在论述“顾炎武缘何占清代学术界重要位置”时的精辟话语来回答:“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作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24]广大留学生群体亦是如此。这些都是不应该被后人遗忘的历史沉戟。
参考文献:
[1]陈佑魅.看了图南君的《湖南自修大学之使命》以后[N].长沙:大公报,1923-01-25(26).
[2]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3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907.
[3]郑焱.近代湖湘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228-231.
[4]萧瑜.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M].北京:昆仑出版社, 1989:161.
[5]蔡元培.湖南自修大学的介绍与说明[J].新时代,1923,1(1). [6]中共中央研究室.毛泽的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429.
[7]欧阳哲生.胡适文集(第9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7.
[8]黄艾仁.毛泽东与胡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10—17.
[9]自修大学新聘学长到湘[N].长沙:大公报,1923-12-23(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6.
[11]俞惠安.一份珍贵的书目——介绍湖南船山学社(自修大学)图书记录[J].求索,1982(1):107.
[12]仇鳌.船山学社欢迎熊凤凰[N].长沙:大公报,1921-06-13(6).
[13]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92.
[14]胡适.胡适文存[M].合肥:黄山书社,1996:538.
[15]易礼容.关于创办自修大学[G]//.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中国共产党湘区执行委员会史料汇编.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346.
[16]刘志盛,刘萍.王船山著作丛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34.
[17]冯晓蔚.与毛泽东私交甚厚的一代贤达—仇鳌[J].党史博采:纪实,2009(5):25—27.
[18]李达.李达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6. [19]张腾霄.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资料丛书:第1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57.
[20]蔡元培.湖南自修大学的介绍与说明[J].新教育(第5卷), 1922(1-2).
[21]李石曾.祝湖南自修大学之成功[J].新时代(第1卷),1923(1).
[22]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M].北京:三联书店,1979:73.
[23]图南.湖南自修大学之使命[J].教育月刊,1923(2).
[2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0:48.
[25]高菊村.青年毛泽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6]李锐.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责任编校:张广宇)
Exploration on the Origins between Overseas Students and Hu Nan Self-Study University
SHI Yong-wei
(Marxism Colleg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3)
In the building process of Self-study University,MAO Zedong had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But,when we exam the historical events,we will find there is a overseas students group consisted by CAI Yuan-pei,Hu-Shi,li-Da,He Min-fan,Qiu-Ao,Xiao Zi-sheng and so on.They had done many things for Self-study University,they gave great attention and praise to the birth and growth of Hunan Self-study University,guiding Self-study University established,dealing with hostile attitude towards Self-study University,propagandizing Marxist theory in the self-study university,leading the social public opinion towards Self-study University and so on.These were integral parts in Human self-study university researches.
Self-study University;overseas students;Marxism.
G 648.9;G 529
A
1672-738X(2014)01-0094-05
2013-12-08
师永伟(1989—),男,河南项域人,2013级中国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