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琦 王羿
云南户撒乡大包头汉族婚礼礼俗研究
董琦 王羿
大包头汉族是明清时期因战争、灾难等因素从汉族主要聚居地迁往户撒的一部分特殊汉族人群,其特殊之处除了表现在特殊的服饰形态、民族文化等方面,也表现在其独特的婚礼礼俗之中。本文以实地的婚礼拍摄为基础,对大包头汉族婚礼礼俗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将其与明清时期汉族婚礼中的礼俗及当地阿昌族婚礼礼俗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以此探寻其现在所呈现的婚礼礼俗的由来。
云南省户撒阿昌族乡;大包头汉族婚俗;明清汉族婚俗;阿昌族婚俗
在美丽的云南省户撒阿昌族乡生存着一群特殊的汉族人群,因其头部缠有硕大的包头而被称为“大包头汉族”。大包头汉族于明清时期迁往户撒定居,在长期与阿昌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混居的过程中,其原有的汉民族文化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交融,产生了独特的服饰形态。其上穿无领、大襟、右衽黑上衣,前襟短,后襟长;下穿裤脚不卷边的黑色长裤;身前系黑色短围裙;腰后系刺绣宽围腰;头缠硕大的包头,上面插满花卉与金银装饰。其民族独特的族群文化,除了反映在服装方面,也体现在婚礼礼俗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婚礼形式。
笔者于2014年3月24~27日在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参加了一场大包头汉族婚礼。大包头汉族婚礼一般为期4天,第2天为婚礼的正日。从第一日男方家给女方家送聘礼至第四日婚礼结束,其中要经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十分讲究的礼仪活动。下面对其婚礼中主要的礼仪活动进行逐一介绍:
1.1 迎接礼
迎接礼贯穿大包头汉族的整个婚礼。送聘礼、迎亲、待客等重要时刻,接待方都要对来客方行迎接礼。迎接礼是由来客方与接待方双方分别派两位代表完成的。其形式是:双方代表站于大门门槛的内外两侧,接待方准备好白酒与酒杯,放于托盘内。双方鞠躬、斟酒,前两杯分别倒于大门的两侧,最后一杯由来客方喝掉。整个过程中,要倒3杯酒,鞠4次躬。这一礼仪体现了对来客方的尊敬,并且展现了当地注重礼仪的民族文化。
1.2 摆礼
摆礼是在婚礼第一天男方家送聘礼到女方家时的一个重要仪式。其主要目的是检查男方家送的聘礼数量及质量是否符合订亲时的约定。从精神层面来讲,则是为了体现新娘的价值与财富的彰显。摆礼仪式在女方的家堂里进行,需双方家族中最有威望且夫妻双全的8个老人参加。聘礼一般有猪肉、大米、香烟、牛奶、喜糖、茶叶、盐巴、米酒、火炮、供奉用的香及用于做纸钱的纸。其形式是将除猪肉以外的聘礼每样拿2份,用红纸包好放于家堂中的桌子上,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以对称的方式摆好,由女方家族代表中年纪最长的老人来清点。
1.3 接亲
大包头汉族接亲活动,带有明显的神灵崇拜色彩。新郎到达新娘家后,不仅要给女方家供奉的天地神、灶神与祖宗磕头,还要由伴郎陪着,去寨子里所有汉族的家堂行跪拜礼。
此外,当地人对于年长者十分尊敬,这与我国重孝道的传统思想有密切的关系。接亲队伍中有2个被称为“打路酒”的男青年,其在古代负责赶马车与拖箱子,现代则负责作揖与要嫁妆。抬嫁妆的时候“打路酒”要跟女方家老人说:“老人们,让我们走吧!”然后老人回答:“去吧!去吧!”这样才可将嫁妆抬走,老人不同意,则不能搬嫁妆。做事周到、懂礼仪的“打路酒”不断给女方家老人作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即将要跟女儿分别的老人心理上的一种安慰和补偿。
1.4 新娘出门与进门
新娘出门与进门都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古时汉族结婚,新娘都要在头上搭黑色头帕,大包头汉族的传统婚礼中也使用此种色彩的头帕搭于包头外,乘坐轿子去往夫家。随着时代的变迁,轿子与头帕已被一把红伞所取代。在拜过家堂与高堂后,新娘要由2个伴娘搀扶,打着红伞出门。红伞为辟邪、保平安之意,防止路上不干净的东西接近新娘。新娘要走在接亲队伍的最后,出门后要向寨神及山神的方向行过鞠躬礼后才可离开。
新娘在到达男方家后,进门前有一个净身的仪式。寓意是使新娘得到身体与心灵上的双重净化。它是由男方家2个年纪稍大的女人用2个大托盘分别在新娘的腰部正绕3圈,反绕3圈。一个托盘内盛有红饭与黑饭,绕完后要泼到大门外,意为送走缠住新娘的鬼;另一个托盘内摆有7个被称为“七星灯”的小灯烛,意为烧掉过去,来到夫家后一切重新开始,是对新娘心灵的净化。
新娘新郎进门后不能踩地,要踩在席子上走进家堂。整个过程由2张席子交替,新人每走到一张席子的尽头,老人就将身后的席子铺到新人的前面,如此轮换,意味着老人在给新人送吉利。
1.5 送亲
大包头汉族有送亲的习惯,送亲的队伍由12个人组成,其中有8个老高亲(家族中与新娘关系较近,上了年纪且夫妻子女双全的女人)、2个青年女孩与2个男童。大包头汉族的送亲人员不仅把新娘送至新郎家,还要在新郎家住一晚。
1.6 踩床
踩床是让随新娘来的2个小男孩在婚床上蹦跳、走动、翻滚,有期望新娘早生贵子之意。之所以选择小男孩来踩床,包含了祈求男丁、增添劳动力的愿望,这与当地以农业耕种为主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
1.7 待高亲
高亲在大包头汉族婚礼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高亲来到男方家后,受到最高的礼遇。首先高亲进门时,要有迎接礼。其次,新娘新郎拜完家堂后,男方家的老人要给高亲敬牛奶茶。之后的交亲仪式及高亲饭期间,男方家年长的老人都要像对待最高级别的客人一样待老高亲。最后,高亲们在休息之前还有一个辞高亲的仪式。仪式是由男方家的代表看着固有的唱词唱歌,期间,2个未婚青年男子要配合说辞给高亲鞠躬、献酒。
1.8 打新房
大包头汉族的打新房同我们常说的闹洞房相似,都为调侃新人,增添热闹的气氛,同时增加新婚夫妇的亲密度。大包头汉族打新房采用的是唱山歌的形式。山歌一般为4句,每句7字或9字,分对歌和独唱的形式。对歌是双方寨子里的人唱山歌调侃新人,独唱则为给新人送祝福。新郎新娘要双手共同端着盘子,给新房内的客人奉烟,讨吉利话。宾客只要接烟,就要唱山歌,为新人送祝福。
1.9 安家
安家仪式体现了户撒大包头汉族的家庭观念。安家仪式在正日过后的第一天早晨举行。仪式旨在告诉男方家的天地众神及祖宗,新人要在这里安家了,求众神保佑其平安。
户撒大包头汉族多为明清时期迁至户撒定居。在历史的演变中,至今仍能在大包头汉族的婚礼中看到明清时期汉族婚礼的影子。
2.1 明清时期汉族婚礼礼俗
2.1.1 接亲
明清时期汉族婚俗中分为亲迎、迎亲及送亲3种。迎亲为非新郎去接亲;亲迎为新郎亲自前往新娘家接亲;送亲是男方家不接亲,直接由女方家将新娘送至男方家。其中,亲迎与迎亲,女方家是不送的。待新娘走后,女方家要向门外泼水,意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从此以后新娘要与新郎夫妇同心,是对新娘美好的祝愿。
2.1.2 新娘出门、进门
明清时期汉族多信新娘出阁会招来妖魔鬼怪缠身,所以在新娘上轿前要由一位德望双全老人手持镜子将喜轿内外照一遍,以确保轿内没有不干净的东西,这一形式称为“搜轿”;之后还要用燃烧的柏叶、芸香等将喜轿熏3遍,称为“熏轿”;除此之外,新娘还要佩戴一面铜镜,称为“照妖镜”,人们迷信此镜可使妖魔鬼怪现出原形。
迎亲队伍到达男方家后,男方家会把喜轿关在门外,称为“憋性子”,意在将新娘的性子憋得柔和些;在喜轿进门时,男方家要由一位夫妻双全、儿孙满堂的老者沿路撒谷豆,意在喂饱青牛、青羊及乌鸡(三者合称为三煞),防止其加害新娘;随后,新娘进门时要跨火盆,意在消除晦气,使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除此之外,进门时还有不能踩门槛的禁忌,人们认为踩门槛会灭了夫家的威风。这一系列活动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汉族婚礼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
此外,新娘进门后,要用2个麻袋交替铺在地上让新娘走入正屋,一个写着“传宗”,一个写着“接代”,这是古代重视子嗣与重男轻女思想的直接体现。
2.1.3 婚礼仪式
传统汉族的婚礼要拜堂,分3步:一是拜天地,二是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在拜堂过程中,新人之间有一条被称为“牵巾”的彩锦,是由男女双方家各出一条彩锦,中间结一个同心结,使其形成一条,然后令新郎新娘各执一端,象征永结同心。拜堂之后,由新郎牵着“牵巾”将新娘带入洞房,随后还有挑盖头、喝交杯酒、闹洞房等仪式。
2.1.4 压床
男方家在迎亲队伍出发后要铺床,并在床上撒花生与红枣,寓意“早生贵子”;晚上还要请健康活泼的小男孩在床上睡一晚,称为“压床”,这两项活动都体现了期待子嗣的思想。
2.1.5 闹洞房
汉族自古就有闹洞房的习俗。正日新人拜完堂后,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肆无忌惮的用开玩笑的方式来调侃新郎新娘,以此来增添欢乐的气氛。由于传统汉族婚礼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闹洞房这一活动还有增进新人感情的作用。
2.2 大包头汉族婚礼礼俗与明清时期汉族婚礼礼俗比较
2.2.1 流程相似
大包头汉族婚礼同明清时期汉族婚礼都具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根据上述对两种婚礼中主要礼俗的介绍可以看出:两种婚礼都要经历送聘礼、接亲、新娘出门、进门、拜堂、压床(踩床)、闹洞房(打新房)几个重要阶段。可见,其婚礼流程具有相似性。
2.2.2 文化内涵相同
户撒大包头汉族婚礼同明清时期汉族婚礼中各阶段透出的文化内涵是相同的。其中包括神灵崇拜、封建迷信及重视子嗣等思想。
1)神灵崇拜。在两种婚礼的接亲、拜堂等活动中,能明显的看出神灵崇拜的思想。大包头汉族每家的家堂中都供奉有天地神、水火神及祖宗神3个神位;每个寨子都有寨神、树神与山神。大包头汉族结婚时,每项仪式的前后都要给神灵上香、供奉;新郎接亲、新娘出门、拜堂时都要在家堂内行跪拜大礼。明清时期汉族婚礼中的“拜天地”也体现了对于天地神的崇拜。
2)封建迷信思想。两种婚礼中,新娘出门与进门两个阶段,突出表现了大包头汉族与明清时期汉族的迷信思想。大包头汉族婚礼中的“打红伞”、“泼彩饭”与明清汉族婚礼中的“搜轿”、“熏轿”、“撒谷豆”等活动所隐含的寓意都是送鬼、防止鬼缠身,都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
3)重视子嗣。两种婚礼中,都有求子的活动形式存在。例如大包头汉族婚礼中的踩床,明清时期汉族婚礼中的压床、新娘进门所踩麻袋上的“传宗”与“接代”字样以及婚床上撒的红枣与花生,都集中体现了重视子嗣的思想。
2.2.3 表现形式不同
虽然大包头汉族婚礼与明清时期汉族婚礼在流程及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方面十分相似,但大包头汉族在与内地汉族长期的地域分隔中,发展出了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上文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在婚礼的各个阶段,其采用的形式都是不同的。比如大包头汉族的“接亲”只有亲迎的方式,并且有人送亲;而明清时期汉族则采用3种接亲方式,其中亲迎的方式无送亲队伍。又如新娘出门、进门,都有防止鬼缠身的迷信思想,但二者使用的驱鬼方式不同。还有闹洞房(打新房)、压床(踩床)等,其所包含的寓意都相同,但其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3.1 阿昌族婚礼礼俗
3.1.1 摆礼
阿昌族婚礼中也有摆礼的仪式,其形式同大包头汉族摆礼形式相同。阿昌族婚礼的聘礼为正日的前一日送去女方家,包括猪肉、姜、毛烟、香烟、牛奶等,分早、晚两次送到。
3.1.2 接亲
阿昌族接亲的队伍由新郎、伴郎、2个年轻女孩、2个上了年纪的男人(老媒人)、2个上了年纪的女人组成,其中女老人要挑着做好的糯米饭。新郎进门后,需拜见在家里吃饭的寨子里的老人,由女方母亲向其一一进行介绍,新郎要给每个老人磕头。
3.1.3 拜堂
新娘到新郎家后,要先在院子东边朝东面拜天地,随后,新娘新郎要在院子里的桌前跪拜。在礼仪结束后,旁边的老人要将谷子、大米、金珠、小豆等按东、西、南、北方向的顺序撒在院子里,也属于一种祭祀活动。拜完天地后,新郎新娘要在院子的台阶上站住,新郎将一只约2斤重的小公鸡,从头顶抛向后面,然后抽出背在身上的阿昌刀在门前扎好的树枝上砍3下,这意味着斩断与过去的联系,新的生活从头开始。
3.1.4 请姑娘
阿昌族婚礼中,对于新娘的好姐妹是十分尊重的,她们与大包头汉族婚礼中的老高亲具有相同的地位。年轻女孩们来新郎家吃饭时,驻足在离新郎家约100米的地方,此时新郎亲自出来请姑娘。请姑娘时要说好话,并且要对姑娘们磕头,100米的路程一般要磕5~6次头,才可把姑娘们请进家。
3.2 大包头汉族婚礼礼俗与当地阿昌族婚礼礼俗比较
3.2.1 相似
通过对阿昌族婚礼礼俗与大包头汉族婚礼礼俗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在众多差异的背后仍能找到一些相似。首先,在送聘礼的当天,阿昌族同大包头汉族都要举行摆礼仪式。其次,在拜堂之前双方都有一个象征告别过去重新开始的活动:大包头汉族是在腰间绕七星灯;阿昌族为扔小鸡与砍树枝。再次,双方都具有迷信色彩,都有驱鬼的行为。最后,阿昌族婚礼中,男方家对待新娘的朋友们像礼待上宾一样,这一点同大包头汉族对待老高亲的态度是一致的。这些相似性说明不同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发生了交融。
3.2.2 相异
大包头汉族同阿昌族分属两个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其由于长期混居的原因,使得二者婚礼习俗中产生了一些相似性,但从婚礼整体看,所表现的文化内涵都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可见,两个民族虽然发生了一定的文化交融,但又都同时保持了本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
总之,大包头汉族婚礼中有纷繁复杂的礼俗活动。通过对这些礼俗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发现其带有明显的明清时期汉族婚礼的影子,其每项礼仪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明清时期汉族所展现的民族文化高度一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户撒大包头汉族的婚礼礼俗同明清时期汉族婚礼礼俗是一脉相承的。其次,大包头汉族婚礼中的部分礼俗是明清时期汉族婚礼所没有的,通过对与其混居的阿昌族婚礼礼俗进行对比发现,阿昌族婚礼中具有与这部分礼俗类似的礼仪活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户撒大包头汉族的婚礼礼俗形式延续了明清时期汉族婚礼的礼俗,同时在与阿昌族等少数民族混居的过程中,融合了少数民族中的部分婚礼习俗,结合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其现有的独特的婚礼礼俗形式。
[1]蔡利民.中国婚礼——掀起你的红盖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吴存浩.中国民俗通志:婚嫁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大中国上下五千年》编委会.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6]简洁.中国婚俗[M].合肥:黄山书社,2013.
On Wedding Customs of Han Nationality in Da Baotou,Husa,Yunnan
DONG Qi WANG Yi
Han nationality in Da Baotou is a special group of people who moved from the main settlements of HannationalitytoHusaintheMingandQingDynastiesbecauseofwars,disastersandotherfactors.Itsunique features are represented not only in special dresses and national culture,etc.but also in its unique wedding customs.Based on the field wedding photograph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wedding customs of Han nationality in Da Baotou,and makes a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s with the wedding of Han nationalit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wedding of local Achang nationality so as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e wedding customs represented by Han nationality in Da Baotou.
Achang Husa Yunnan;wedding customs of Han nationality in Da Baotou;wedding customs of Han nationalit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wedding customs of Achang
K890
A
1674-2346(2014)04-0060-05
10.3969/j.issn.1674-2346.2014.04.013
(责任编辑:竺小恩)
2014-11-05
北京市教委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编号:KyJD0201405/004];
北京服装学院创新团队项目[PTTBIFT-ed-001]
董琦,女,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创新(北京 100029)
王羿,女,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北京 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