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全
古诗词中很多的用字并非生僻,但是非常容易混淆。譬如:学生常错把陶渊明《饮酒》中“欲辨已忘言”写成了“欲辩已忘言”,把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写成“何当共剪西窗竹”,把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写成“留取丹心照汉青”,把李白《宣州谢》中“明朝散发弄扁舟”写成“明朝散发弄偏舟”。出现这样的错误本不应该,但有一定的“逻辑”依据,只是其中的道理没有明白。
《饮酒》诗中的“已忘言”,说明需要说话,所以容易写成“辩”。但是这个错误,是缺乏合理理解所造成的。“欲辨已忘言”的上句“此中有真意”就需要好好分析下“此”,浅显地说,就是“这里”的意思,从诗中前后的内容描写上可以明白:“这里”就是一处能够“见南山”的“人境”,一处“无车马喧”的“人境“,一处看到“飞鸟相还”的“人境”,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的人,必然能体验到一种栖诗意居的幸福感。“幸福”只有体验到和不能体验到的区别,没有说出和不说出的必要。因此,“辨”之词好过“辩”之言。
而把“何当共剪西窗烛”的“烛”写成了“竹”,想象着诗人居所的清幽环境中有竹为伴,貌似符合生活中的逻辑。文天祥作为汉族王朝的中流砥柱,其生命的崇高价值自然成为照亮汉族后代的标杆,故学生们自然把“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写成“汉”。李白被贬失意,唯有在一方安静之处能得到内心的抚慰和解脱,所以偏居一方的生活情态,难免让人无需思考便写成“偏舟”。
然而,种种“印象常识”是不足为我们获得诗歌的原意。
如果一位熟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读者,能想象到这是一段有着无比温馨感的故事场景。诗中的主人公由于远在蜀地,收到来自爱人的情书,想着怎样答复。尽管心潮澎拜,但看到眼前道路泥泞,一时是回不去了,内心里反复的纠结必然很强,只要哪一天能回到故里,一定将当初自己的那一份深深情思告诉爱人——这样的雨夜,每一份多情、深情与专情都共同交集,时间无限地延长,思念无限地强烈,想象无限地扩展。在那个烛火通明的夜晚,互诉衷情,聊个痛快,直到烛火熄灭。因此,“何当共剪西窗烛”绝非窗下有“竹”。
《过零丁洋》中的“汗青”一词,只有从词源上看才能真正弄清楚,“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汗青”。那时古人记事要用“竹简”,即用上好的竹子记写、镌刻事情和文章,此一片片的竹即称“竹简”。竹简再经过“汗青”程序,成为可用记事的古代“书本”,故汗青代指典籍“书本”而已,所以也用来借指“史册”。
“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扁舟”,生动地揭示在孤独寂静的江河湖泊上,那同样孤独无声的一叶扁舟形象,正是诗人自己的外在形象。这是视觉与感觉相通之后的契合,若感悟到作者诗境与心境的默契,就能区分“扁舟”与“偏舟”的不同。
总之,古诗中这样的用字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细细分析,就能抓住真面目。
譬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中“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生”、“身”,前者为生前之意,后者为死后之意。“生”对应着诗句的“赢得”,意味着生前经历着出生入死却能九死一生,“身”对应着“名”,有了“九死一生”的卓越功勋,自然有着与其相称的出色名誉。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但余钟磬音”的“磬”,单看“磬”字,有许多令人激动的想象:“余音缭绕,久久不绝,”何故至此?“其形曲状,玉、石制成”,敲击铜器物皿可发声乐,使人心神安顿。故佛寺中使用,作念经时用来打击乐器,因此“磬”天然地对着着“钟”。
李白《送友人》“萧萧班马鸣”的“班”,学生写成“斑”的频率相当高。究其原因自然误认为是斑马,其实是不理解诗的原意罢了。“班”之古义,“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像用刀割玉,引申为一个群体列队编序后,分成一队队,一个个。所以,“萧萧班马鸣”,指的是不久前大家挥手离别,现在只有独自成队在风中前行。所以,“班”非“斑”。
再举一例,王安石《登飞来峰》“自缘身在最高层”中“自”非“只”。但是只要看到这首诗,马上会联想到苏东坡的名作《题西林壁》一句“只缘身在此山中”。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均极相似,特别是两诗有几个用字几乎雷同。如王诗转句的“不畏”,苏诗转句的“不识”,又如“身在最高层”与“身在此山中”的意韵也很相同。寻找他们的不同差异恐怕只有去看他们的不同经历背景了。《登飞来峰》为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题西林壁》为苏轼遭遇人生重大变故之后所作,这时的他洞察世情,对人生有着很多的悟彻。所以,通过背景的了解,“自缘身在最高层”所以用“自”的理由在于“自缘”比“只缘”更符合王本人之意。抒发的是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词的用字习惯一反常态也很让人犯糊涂。譬如学生对“流水落花春去也”、“两情若是久长时”这两句总是印象特别模糊,很容易就认定为“落花流水春去也”、“两情若是长久时”。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准确“纠错”,还需要做一番诗词格律分析。
“流水落花春去也”出自李煜《浪淘沙》,原词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一般来说,词的最末两句即歇拍是讲究平仄相对的。“落花流水”四字,“落”是第四声,“花”是第一声,“流”是第二声,“水”是第三声。第一、二声大体相当于格律诗词中的平声,第三、四声大体相当于格律诗词中的仄声。格律诗词中相邻的两个节奏点上的字音往往平仄相对,如果是三个节奏点,第三个字就是“去”,这样“水”与“花”与“去”就形成“仄—平—仄”,从而带来音调和谐的效果。
本词正是遵循着歇拍第二、四、六个字声调的规律:“仄一平一仄”。这就是为什么是“流水落花”的根本原因。
所以,一些看似不合常规用法的诗句用字,其特殊性是由于音节格律需要所造成的。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道理与此完全一样。出于一种思维惯性,叶绍翁《游园不值》歇拍句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人们常误作“满园春色关不住”,但如果能用一点诗词格律常识来解读,就可能避免这样的误差。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明白:古诗词用字现象,借助某一角度的分析完全可以减少一些“印象常识”的干扰,从而明白它的是“是”而“非”。倘若平日我们在对课文、古诗词进行梳理时,善于总结规律,就能更方便、更好地掌握这些古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