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设背景下的独立学院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2014-03-12 00:24高恩胜张晓菲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校本学院课程

高恩胜,张晓菲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办学机制与模式,它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独立院校322所,在校学生已达220万,每年招生人数约为高校招生总数的18%,毕业生占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14%。以某大学某学院为例,现有学生15 400余人,年招生5000余人。四川是全国教育大省,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四川现有独立学院13所,在校生总数15万余人,已成为四川高等教育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然而,在课程实施方面,独立学院基本上都是沿用普通本科院校原有“学科体系”下的教学课程,偏离了独立学院的培养定位。因此,独立学院大力实施结合自身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对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独立学院转设背景

我国最早提出要独立学院“转设”的文件是《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06〕17号)》(下文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规定:“独立学院视需要和条件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程序可以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①2008年3月5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联合下发的全国独立学院工作会议参阅材料《关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工作说明》(下文简称《办法》)最后一部分有非常明确的说法:“积极做好现有独立学院的规范和办学许可证的发放工作。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复杂性和实际情况,国家对已设独立学院给予五年的过渡期,并明确了相关政策:(1)基本符合《办法》要求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提出考察验收申请,教育部组织考察验收,并对考察验收合格的独立学院核发办学许可证;(2)符合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设置标准的,可申请转设民办高等学校,颁发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3)既不申请考察验收,也不申请转设民办高等学校的,可继续教育教学活动,但必须按照《办法》的要求,规范体制机制,充实办学条件,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有序地做好报请验收或申请转设工作,过渡期结束后,严格按照《办法》的要求办理。”[1]

《办法》中明确指出了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三条道路:考察验收、转成民办和维持现状。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将独立学院适时、有序地转设为民办大学,将更加有利于探索独立学院的发展路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转设”也就成为了全国各独立学院的第一选择。独立学院转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逐步形成自身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蕴含着大量的工作,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实施好校本课程开发,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高校自身特色,才能在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

二 独立学院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高等学校课程是高校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基础和依据,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按照课程所提出的计划,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实现该课程所规定的各项教学目标的过程,课程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词,他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并使用的课程,他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在英、美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校本课程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了原有的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以教育直接实施者和受教育者为本位和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提高了教育的有效性。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在课程实施方面起初基本上都是沿用普通本科院校原有“学科体系”下的教学课程,偏离了独立学院的培养定位,实施结合独立学院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校本课程能够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独立学院的招生对象与公办大学不同,其“三本二专”招生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够完全照搬现有“学科体系”下的教学课程。独立学院的学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动手能力较强,而理论基础较弱;公关交际能力较强,而学习自觉性较弱。独立学院要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就必须有一套适合独立学院实际、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因此独立学院进行课程开发,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而有力地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树立品牌。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相比于一本、二本院校的教师,独立学院的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专业化发展一般包括观念意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政策体制三大方面的内容,在独立学院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应该树立以下新的理念:教师专业发展应以教育专业发展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应是内发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应是终身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应是全方位的;教师应增强学习与发展的针对性。[3]开展校本课程开发能加深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使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独立学院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科学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校本课程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独立学院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独立学院由于其“民办性”,资金来源相比于公办院校来说较单一且不稳定,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让独立学院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其他教学领域。所以,大力实施独立学院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效益,还具有非常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

校本课程是以教育直接实施者和受教育者为本位和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由于每所学校的情况各不相同,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应多种多样,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课程整合法。课程整合法就是将不同知识体系下的知识,通过关注共同要素、核心能力的方式来整合为独立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法。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课程新形态和课程新理论,萌芽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深入到了生产过程的内部,人发展的片面化加剧为畸形化,突出表现在:人与文化分离,人的体力发展与精神发展分离,人的体力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分离,人的认知、情感、品德与技能的发展相互分离。这种情况反映到学校,主要表现就是学科课程占据支配地位,科目越来越多,科目中知识、技能和能力之间的分裂,以及不同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被科目所割裂。在这种背景中,现代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德国学者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经验基本散片可能和谐地合为整体”、“统觉过程是把许多感觉散片结成整体”,进而形成了“关于注意和整合作用的见解”;紧接着,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在1855年发表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心理整合论,即伴随着有机体神经系统和心理的复杂化而来的是“越来越高级的机能整合”。以这样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赫尔巴特的弟子齐勒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历史、文学和宗教为中心的“学科整合法”,从而开创了“整合课程和课程整合”的历程。[4]此后,课程整合于19、20世纪之交在美国得到了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欧美逐步成型。课程整合的价值在于减少了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从而把受教育者(一般指学生)所需要的不同知识体系下的知识统一串联起来,传授连贯一致的看法。此外,课程整合方法还可以减少因知识剧增而对课程数量的影响,防止课程开设数量过多,进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兴趣。

(二)课程改编法。课程改编法就是通过修改原有课程准备对象的学程而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法。通过对正式课程目标和内容的修改以适应独立学院具体的课堂情境,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教案、重组和更换教材等,改变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此外,课程改编法也包括将国外引进课程进行翻译和本土化改造,在当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中,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加深,课程引进越来越多,如何使国外课程更好地发挥功效,势必需要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因此,独立学院教师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课程改编任务。

(三)课程拓展法。课程拓展法就是将课程的范围加以拓宽,突破教材的限制,以核心知识掌握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方法。课程拓展法的目标是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突破教材的束缚和限制,拓宽原有的正规课程,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内化价值观的机会,这些东西与学生所学专业及将来所从事的岗位和职业有关,但却远远超出了原有正规课程所覆盖的广度和深度。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对课程进行拓展,特别是加入与将来所从事岗位有关的能力培养非常有必要。

(四)课程补充法。课程补充法就是以提高国定课程的教学成效而进行的课程开发,课程补充材料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报纸期刊剪报、电影短剧、声像材料、教学片等,也可以是矫正性和补救性练习、模型和图表,甚至可以是游戏和电脑光盘。这些课程补充材料有助于实现内在于正规课程中的教学目的与课程目标,提高学习的具体化、形象化程度,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五)课程新编法。课程新编法就是开发全新的课程板块和课程单元,从而形成一门新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法。这类课程实用性强,适应了独立学院的实际,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与有效性。此外,独立学院还可以开发新兴的专题或学科领域,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这实际上也属于课程新编活动。这种课程新编活动可以大大提高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保证学生基础学力的同时,兼顾各个学生的差异性,现已成为独立学院校本课程开发的主流。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原因就在于这个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和典型任务,包括工作内容、方法、组织、工具等方面。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正是抓住了这种实质,成为了国内外一种非常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四 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

基于“典型工作”的课程开发在独立学院中运用得比较多。这种课程开发方式主要是指以核心知识的掌握为目的,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5],其实施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典型工作”的课程开发,第一步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找到岗位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定位。独立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三本二专”地位决定了其“应用型” 人才培养定位,即动手能力要强,涉及到具体专业的话,就是要找到该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进而确定该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这是课程开发的前提与基础。

(二)分析典型工作。基于“典型工作”的课程开发,第二步就是要找出该专业的就业典型工作,所谓“典型工作”就是指该专业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该专业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找出典型工作后进行理论分析,抽象出从事该“典型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

(三)转换课程体系。在分析得出“典型工作”所需核心能力的基础之上,第三步即是将这些能力分别对应向课程体系转换,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目标,即由典型性工作任务向学习性工作任务转变,典型性工作任务是职业工作中的真实任务,而学习性工作任务则是为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而设计的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的用于教学的工作任务。

(四)设计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手段使获知达到高效;学习领域则是指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设计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主要参考以下三种因素:一是独立学院实际,特别是软硬件条件;二是受众特点,特别是要考虑独立学院学生自律性差的实际情况;三是专业特点,不同的专业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的设计也应当有所不同。在根据学校实际及专业特点设计出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后,一个完整的校本课程就产生了。

结语

独立学院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学校独特的资源优势,又能形成学校特色,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同时还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可操作性强。特别是在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结束,逐步向民办大学转变的背景下,大力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是适时和必要的,它对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

注释:

①参见全国独立学院工作会议参阅材料《关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工作说明》。

参考文献:

[1] 冯文广.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37.

[2] 胥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质量保证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4-16.

[3] 王雪莲,李琳.独立学院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要求[J].社科纵横,2010(4):21-23.

[4] 蒋亚芝.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J].教师,2012(14):11-13.

[5] 姜大源. “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J].职教论坛,2004(8):17-21.

猜你喜欢
校本学院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