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秋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对于知识的获取以及对世界的认知过程,是其思维发展、审美提升的重要渠道。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是为了让其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内容,阅读能力可以决定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因此要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握良好的阅读方式。本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阅读对人的思维、语言和理解能力具有提升作用,让人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通过阅读来获得提高,也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是对精神需求进行补给的方式。不管是成人还是学生,在生活中我们都无处不在地进行着阅读,或许阅读的方式不同,但是归根究底都是在进行阅读。因此阅读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也是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育人者应先自育。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能力会对学生的阅读水平产生影响,提升全体教师的语文修养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基础的工作。教师的文化修养除了体现在丰富的知识储备上之外,还应该包含思想水平、道德水平、授课水平等等方面,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出多少规定,因此形成了比较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思想,对于教学的目标仅仅局限于识字、流畅的阅读这些比较基础的层面。新课改中对于阅读的要求有了提升,除了传统的要求之外,还需对课文的思想进行掌握,通过阅读来训练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通过观念转变来形成新的思维,对阅读目标进行重新制定。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根据内容和对象的不同进行调整,关键点在于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以及创作力的培养上,注重对思维的训练。
小学生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耐心和激情。小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完全,他们在学习上常常会分心或者需要多次的教学才能掌握,这样就比其他年龄层的学生来说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来对待。教学热情是教师带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式,让学生能够随着教师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中。
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这是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培养,在建立了阅读兴趣之后,才能够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阅读的魅力,通过训练来提升阅读的能力。兴趣的培养方式因人而异,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特点来进行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完善的准备工作之上的,因此,进行阅读教育的前置引导工作就很重要。阅读教学进行前,可以通过对课文背景、故事等额外的趣味性讲解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产生阅读的渴望,在兴趣的带领下来进行阅读,阅读能力就会逐渐的提升。
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这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让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让阅读变成一种享受。
阅读需要养成良好的自主性,阅读不是强迫的事情,而是要将他作为生活中的必须品,通过引导来让学生养成阅读自主性,让他们能够有意识的去参与到阅读中来。总的来说,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培养方式有意识培养和方法培养,它们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为主要出发点的。
阅读作为语文一个重要的内容,其阅读水平也是语文能力的体现。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去将课内和课外进行结合,通过课堂引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教师要把课堂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阵地,将课外作为辅助阵地,将两者进行融合,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阅读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够提升的,因此需要坚持,通过长期的培养来逐渐实现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将阅读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快乐,才能够学会阅读的真实内容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