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向东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学习古诗能让学生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提高语言和文化艺术修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古诗教学是落实课标上述要求的重要渠道。
那么,古诗教学应该如何设计、实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根据小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字不深奥、内容大多为写景抒情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具有初步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特点,我觉得小学的古诗教学应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循序推进,步步深入。
与文本内蕴相呼应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教学语言、音响效果、美术图案、影视艺术等都是创设情境的理想元素。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开课伊始就播放锣鼓喧天、喜气洋洋的乐曲《新春乐》,让学生沉浸在欢快跳跃的旋律中,想象一家人欢天喜地过佳节的情景。再以“远离了熟悉的家乡,没有了亲人的陪伴,孤单一人在异乡的‘我’会想些什么呢?”的语言过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诗人浓浓的思乡情绪中。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将瀑布的声音和奇特的形态通过录像播放出来。庐山的高峻,瀑布的宏伟气势如磁铁般吸引了学生。
中国诗歌美学理论认为,即景生情是诗人产生丰富思想、触发创作冲动的最重要、最频繁的动因(此时的“景”乃是因景致而萌生的境况)。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曰:“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既然如此,当我们吟诵古人诗词佳作,试图咀嚼其含蕴和意境的时候,最好的途径,便是通过有效手段实现情境再现,通过视听感官的刺激,激发起接近诗人创作心境的情感体验,为下一步对诗歌意境的领悟进行有力的铺垫。这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他们的感情自然会特别投入。
古诗教学的第二步,就是要带领学生通过诗中语言的揣摩领悟,梳理作品的脉络,初步理解全诗的主要内容。自进入中年级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词释句能力。学生借助书中的注释及各种学习参考材料,能够大致领会文字表面所表达的意思。在此阶段,只要是学生能够自学到的,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一手包办的填鸭式教学必定会挫伤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在带领学生读诗解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授以学习方法。如,诗句学习主要是对字词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总结以前解释字词的方法,同时激励学生按自己掌握的方法来理解字词。常用的解字词的方法有: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照”是照耀,照耀是旧词,再把它套人诗中看是否妥当,最后确定它的意思。
如“千里江陵一日还”,“还”的意思是什么?联系上句得知诗人从白帝城出发,目的地是他居住地江陵,所以“还”的正确解释是返回。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通过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学生一下子便明白‘鸣”的意思是“叫”,“翠柳”指“翠绿的柳树”。在理解了字词的基础上,连词成句,连句成篇,整首诗字面的意思就掌握了。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仅仅停留于诗歌作品字面意义的理解,那就是一种比较肤浅的学习。诗歌教学必须引领学生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而要达到文道统一,就必须在质疑问难中进行细细的品味、分析。
如一位教师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地质疑问难。在宽松的交流氛围中,学生们畅所欲言,所提的问题有较高的思考价值。如“千里江陵要用一天的时间才能返回,为什么诗人还觉得快?”“长江两岸的猿猴是否一直叫不停?”“已过万重山’与‘划过万重山’有什么不同?”通过反复地读、讨论、分析,学生体会了“一日还”“已过万重山”既写了行船速度之快,又写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学生纷纷感叹诗人用词之精辟。最后再通过朗读,把诗人的心情读出来。
优秀的古代诗歌中往往有浓缩主旨、奠定情感基调的“诗眼”,从“诗眼”入手来解读诗歌是古诗教学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值得我们继续发扬。
以《赠汪伦》的教学为例。“忽闻”是为全诗内容和思想感情奠定基调的“诗眼”(“忽闻”之妙在于点出了此诗的创作乃源于不期而遇的“踏歌声”,是一种即时的、激情的冲动)。教学时可做以下处理。
这首诗的诗意明朗而又深挚。前两句叙送别之景,后两句抒送别之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扣住“忽闻”来理解其创作动因和诗中的意蕴:当诗人踏上轻舟,即将离别友人之时,忽然听见友人沿江歌唱送别的歌声,顿时感怀不已,吟出了这四句诗。
(1)指名朗读,注意正音。
(2)教师提问:这首诗的第一句告诉了我们什么?(李白乘上船将要离开)这时候发生了怎样一件事?(岸上传来朋友踏歌相送的声音。解释“踏歌”。)你从哪个词能看出来?(忽闻)“忽闻”是什么意思?它体现了诗人怎样一种情感?(忽然听到。体现诗人意外惊喜之情。)
(3)听到朋友踏歌相送,诗人兴之所至,即景抒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4)指名朗读,交流诗意。
(5)引导学生质疑。
为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的内容,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教学时可结合挂图,引导学生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具体情节进行大胆想象。而要将这两句诗具体化,关键是要把“将欲行”和“忽闻”结合起来写具体。四年级学生其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水平,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在“将欲行”中加入另外一个人物“艄公”,并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等,便可放手让学生自己想下去。然后教师指名说,时间充足,还可进行一定的评点。
品悟诗情同样要抓住“忽闻”进行,”忽闻”是诗中不可忽视的诗眼。正因为事出意外,所以情更激荡,诗人就极其自然地把眼前的潭水跟朋友间深厚的友情作了比拟,迸发出“不及”二字,构成更深一层的感叹:“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如此一比一夸张,才把诗人内心那种一贯蔑视权贵,重视友谊的真挚情感表达了出来。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抓住”忽闻”去充分体味诗中所包含的情感,只有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使记忆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朗读背诵。
学习古诗,必须熟读成诵,才能更好地领会其深刻的内涵,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2010年版)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是基于古诗文的学习理解应以充分的诵读为基础的教学规律而提出来的。
仍以《赠汪伦》为例,从教学的初始阶段开始直到之后的各个教学环节,都应该组织反复的诵读。充分的,有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能为背诵创造良好的基础。教师可先配乐范读,然后问一问学生读诗的时候应该抓住哪几个关键词,再让学生自己试着抓住“忽闻”“不及”“千尺”几个关键词练习感情朗读,在读中体味诗中情感,最后指导学生以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为经线,以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为纬线,编织立体的诗情、诗意和诗艺透视图,在此一坚实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如此,从读到诵,循序渐进,便是水到渠成了。
为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帮助他们加深记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巧设背诵形式。
音乐是最能烘托气氛、表情达意、引发联想的,根据诗意选择恰当的音乐作背景,把学生引进特定的诗境中,调动他们的情绪,背诵起来没有任何压力,自然顺畅。
让学生扮演诗中角色,演绎诗中的故事,学生顺着故事的线索背诵诗句,生动有趣,且能使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是选用适合的乐曲,填上古诗作词,让学生歌唱。这种形式颇受学生欢迎,效果也好。
让学生根据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创作一幅写意画,并在画中题诗。这种形式,把学生的创造精神充分显示出来了,既加强了诗句的记忆,又更深入地体会了诗的意境,可谓一举两得。
总括《赠汪伦》一诗的教学进程,经历了一个由情境创设入诗,经脉络梳理解意,借诗眼搭桥入境,再以理性的解读和感性的体验为经纬进行交织,还原整首诗歌的完整生态。最后,再在教师指导下熟读成诵,来结束对这首千古佳作的欣赏历程。这一过程也许并不完美,但它一定是沁人心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