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该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在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陈年老酒,正因为存放的时间长了,才愈加的香醇,而要让学生去读懂一篇文章,同样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去酝酿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自读感悟。学生与文本磨合的时间越长,获得的理解也就越鲜明、越深刻、越有个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
1.在自读质疑中领悟文本
宋人朱熹认为,阅读要善“问疑”。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发他们的智慧与潜能,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中,“‘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老师引导学生质疑:“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老人扫山路真的很轻松吗?”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课文描述的语句中去寻找事实依据。从天游峰的险峻中体会老人上山扫九百多级、下山扫九百多级是多么的不容易!以及“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等语句来体会老人扫山路是十分艰辛的,接着,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质疑:“既然扫山路是一件很艰难、很辛苦的事,那老人为什么说不累呢?”再次引导学生抓住老人的语言:“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等语句,朗读感悟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在智慧火花的撞击中,很快领悟了文章的主旨,课堂教学气氛热烈,兴趣盎然。
2.在有效争辩中提升认识
在高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的高级伙伴,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切不可一锤子定音,在学生的思维产生分岐的时候,教师只能适时的启发、点拨,课堂上的问题应由学生自主解决。
如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到底是谁保住了情报站?”这个问题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它紧紧地捉住了学生的心弦,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阅读分析,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是小女儿杰奎琳的功劳,证据是她成功地取走了蜡烛,保住了情报,同时也保住了她们一家人的性命。这些理由听起来也相当充分。不过还是有少数学生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杰克和母亲同样功不可没。为了说服对方,学生需要认真地研读课文,努力地寻找有力的证据。有的学生说:“母亲拿来了油灯吹来了蜡烛,为后来杰奎琳急中生智取走蜡烛赢得了时间,因此,妈妈也是有功劳的。”有的学生说:“杰克想端走蜡烛去搬些柴火来生个火,这个办法虽然失败了,但他通过实践告诉家人,此计不成,只能另谋出路了。”如此有效的争辩,擦出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推动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此时,经过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统一了认识: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沉着冷静地与德军周旋,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尤其是小女儿杰奎琳,更是聪明过人。在这样的辩论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获得了发展,认识得到了提升,情感受到了熏陶,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智慧碰撞的阵地。
3.在心灵交流中升华情感
语文是不能没有感动的。学生美好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才能推动他们关怀社会,关爱他人,才能成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老师们总是努力用教师独有的真情来触动和震撼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学会感动,让真情的光芒在课堂上闪耀。
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在这里,老师就巧妙地引导学生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学生逐渐理解到了,这里的“重担”绝不仅仅是挑在肩上的那100多斤的担子,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老师又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自然就理解到:“翻山越岭”不仅是指翻过一道道山,越过一道道岭,还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这样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品味之后,老师接着问:“读到这儿,你有没有想到自己的母亲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争着告诉大家:“在我生病住院时,妈妈寸步不离地守着我,有时整夜都不能睡觉。”“夏天的夜晚,突然停电了,我在做作业,妈妈便在旁边为我打蒲扇,自己头上的汗直往下流。”“不管有什么好吃的,妈妈总会留给我。”听着听着,我的心也变得格外柔润,这不是孩子们真情的自然流露吗?
古人云:“大智者朴实无华,小智者华而不实”。智者的课堂往往是扎实有效的。提高课堂实效,就是期望把我们的课堂尽可能的锤炼成“大智者的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课必须回归到对文本语言的体会、品味,切不可得了“意”而忘了“形”。
张学青老师说,语文课,自然要学习好的语言。课文中语言的表达方式、修辞的表达效果、用词的精准等,都是需要停下来想一想,品一品的。
自然,在张老师的课上,我们就能看到这种语言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她时时处处不忘引领孩子们通过朗读,通过想象,通过表演,通过批注,反复玩味语言。教师不仅引导学生“知其然”,更重视引领学生“知其所以然”。如她在教学《灰椋鸟》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从“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叠词的运用和“数百米长”“巨大”等词语,感受灰椋鸟归林的恢宏气势,接着让学生闭上眼听老师读,在文字里展开画面,最后再指导学生读出灰椋鸟归林时的浩荡声势来。如此引领学生“从语言到内容”又由“内容到语言”走了两个来回,通过不同的手段,努力使学生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感受语言文字的独有魅力,使课堂成为灵动的精神殿堂。
在阅读中夯实基础,在阅读中提升能力,在阅读中升华情感,在阅读中追求效益,让每个学生读有所得,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要全力打造的灵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