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银行监管立法中契约关系的构建

2014-03-11 09:42曾俊茗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商业性政策性契约

贺 赞,曾俊茗

(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631;2.萝岗区人民法院,广东·广州 510631)

政策性银行监管立法中契约关系的构建

贺 赞,曾俊茗

(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631;2.萝岗区人民法院,广东·广州 510631)

将契约关系理论引入我国政策性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构建契约关系规则体系,将有效约束和保障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活动。政策性银行契约体系构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外部条件:明确的契约目标,责、权、利角色的合理设置,外部程序的民主、透明、科学,司法上引入对民事责任的实质判断和责任追究。政策性银行契约履行体系的构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制衡的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进有退的契约解除机制。

政策性银行;契约关系;构建

我国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至今,尚无专门的政策性银行立法,使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活动缺乏法律约束和保障,政府宏观管理缺乏法律依据,社会监督缺乏法律支持。在理论研究中,有不少从政策性银行的性质、职能地位等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不少建设性的立法建议。笔者认为,法的作用是调整社会关系,经济法领域中的社会关系也被视为一种契约关系——社会化契约关系,政策性银行执行国家意图,代为履行部分经济管理职能的行为,便是一种契约行为。该契约关系以及契约建立的规则的固化便是法律。

一、政策性银行中的契约责任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契约是完全对等的个人之间通过自由协商缔结的协议,其价值基础在于承诺。社会契约论属于国家政治权力学说,其核心内涵是人们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给国家,由国家来确保人们的自由和安全。①肖义方.:《社会化契约:经济法的理论进路》,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8卷,第579页。社会化契约包括虚拟契约理论与具体契约两部分,民众让渡经济职能这一环节无需明示,是一种虚拟理论;而政府、第三部门、消费者、利益相关方、中介机构等各方相互之间通过协议、章程、行业规范、法律等建立的权、责、利关系,是社会化契约中的实际的、具体契约。社会化契约的具体化构建被认为是公共管理领域的一次重大进步。

新公共管理便是社会化契约的具体实践。其核心仍是契约,通过多种形式以契约责任约束政府、第三方部门、消费者、利益相关方、民众等各方,但突破了传统契约“承诺”理论限制,法律、习惯、组织性、社会性交换、人们对未来的期待等均可以成为契约内容。根据准公共产品理论,与部分行业、部分领域或部分群体有直接利益关系,但关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正义,如能源、三农等产业,属于准公共产品。通过政策性银行为准公共产品提供金融支持,既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又可以避免财政配置低效,因此,成为大多数国家金融市场配置必选项之一。②A.C.L.Davies,Accountabilty:A Public Law Analysis of Government by Contract,pp.81-86.

政策性银行便是国家接受社会公众让渡的经济职能再次寻求的准公共产品供应商,即第三部门。但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中产生“四个低效率”,即,重视社会效应忽视经济效益而产生的低效率;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产生的低效率;与商业银行非协调合作的效率;适应性差导致的金融资源错配产生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最终导致“商业性金融看起来更像是政策性金融,而政策性金融看起来更像是商业性金融”,金融领域混乱、无序。表面上主要是责任制建设薄弱、监管不力、考评机制缺失造成,根本上是各方角色模糊,职责不清。通过新公共管理中契约关系的构建解决政策性银行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必要。

二、政策性银行契约体系构建的外部条件

(一)明确的契约目标

新公共管理契约责任尽管是为代政府实现公共管理的目的,并不排斥经济效益,在准公共产品领域尤其如此。因此,新公共管理出现多目标化,包括社会效益目标、经济效益目标、程序性目标等,但不同的公共领域目标应有所不同,且必须明确。那么政策性银行的目标究竟应是政策性还是商业性,是坚持经济有效性,还是社会合理性?若坚持社会效益为目标,还要不要市场化?

金融资源论认为,在资源配置目标上,商业性金融配置首要目标是经济有效性,政策性金融配置首要目标是社会合理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必须履行特定职能,处理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弥补市场失灵。①【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张彩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从中国现实来看,政策性银行建立15年来,中国国民经济金融化程度大幅提高,市场能力越来越强,各行业发展更加充分和成熟,需要政策性银行支持的传统领域逐步缩小。但仍有一些行业和领域需要国家“扶上马、送一程”,如“三农”行业、县域经济、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事关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某些高风险性投资产业和领域,商业性金融机构普遍不愿介入,仍需政策性金融落实国家各项政策目标。

由此可见,政策性银行仍应坚持政策性社会效益目标毋庸置疑,但政策性目标是否为第一目标?笔者认为,经济效益至上的商业性金融的负面效应正是政策性金融弥补和纠偏的价值所在。商业性金融根据“金融啄序”规律,垂青低风险高回报的优质客户,忽视和拒绝高风险低回报的弱势行业领域,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正因为此,需要政策性银行作为“白马骑士”来解决市场失灵。若政策性银行也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则加剧了商业性金融的负面效应。因此,政策性是政策性银行的灵魂,代为执行国家责任,扶持产业发展,贯彻产业和金融政策是政策性银行的天职。

市场化运作是指经济主体根据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要求,按照企业化的运营方式通过市场配置内外部资源,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的经营手段。②张令骞:《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异化与回归》,2009年博士论文,第76页。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政策性银行也要承担市场风险,按照市场化原则办事。但市场化运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将市场化当做目的,为了市场化而市场化,在经济领域内屡见不鲜。如果我国电网改革,强行引入竞争实行市场化,将电网南北分治,但各自在南北领域内仍然是垄断,有市场化之“名”,却无市场化之“实”。在经济学上,如果某项技术产品呈现规模经济特征,即生产的边际成本少于相关范围的产量平均成本,即具有了自然垄断的特点。在实践中,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系统的固定成本巨大,且为一次性投入,增加新的准入者则需要重复建设,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③J.格里高利.西达克、丹尼尔.F.史普博,宋华琳、李鸻译,《美国公用事业的竞争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对于有些领域市场化不仅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且还造成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政策性银行采用市场化运作与其坚持社会效益的政策性目标并无冲突。在契约体系建设中,仍应坚持社会效益的目标,同时将市场化运作融入到契约建立、履行、评价等各个环节,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各方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二)责、权、利角色的合理设置

政策性银行的目标是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不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但同时又要求资源配置和机构运作更为合理和有效。因此,政策性银行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契约。即负有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委托政策性银行代为实现政府的部分责任。在这个契约中,各方的责、权、利、效的角色责任应配置合理。

1.受托人职权和权利。即便政策性银行追求社会效益,但它是在目标的指引下和规则的约束下,能够有自主选择决定权的“人”。经理人制度应赋予经理人相应的职权、权利,并根据代理效果给予利益奖励。但就我国政策性银行情况并非如此,对于政策性目标的误读,使政策性银行和高管背负更多的国家义务、道德责任和行政干预。而行政性的人事关系和薪酬机制,使其工作人员缺乏活力和积极性。因此,政策性银行不仅应有职权,而且应有契约和法律保障的明确职权和权利。

2.委托人的职责和受托人的责任。即便在普通私人企业中,也难免出现“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两种极端。尤其是由于国企普遍的“老板缺位”特点,政策性银行“内部人控制”现象更为严重。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管理若缺乏有效监督,不仅难以实现公共管理职能,还可能成为“内部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将委托人的监管职责和受托人的管理责任通过契约明确,才能作为双方责任划分和追究的明示依据,这也是削弱“内部人控制”损害的重要前提。

3.第三方机构和公众的监督和约束。承担着公共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的政策性银行,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其经营管理不应当是私人、秘密的、不受监督的。哪些行业和领域应当通过政策性银行予以扶持?政策性银行内部的内控体系是否适当?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成效果如何?已经成熟的行业是否需要退出?在契约关系中,政府是名义的委托人,仅仅依靠其道德感、责任心来实现对受托人的监管,并不现实。在经济集中向经济民主转变的经济背景下,需要审计、评估、律所、研究机构等专业的第三方机构的参与,也需要公众通过听证、信息披露等途径开展广泛的监督。

(三)外部程序的民主、透明、科学

在普通契约中,契约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市场竞争等途径减少信息不对称以达到充分合意。而在公共管理特殊契约关系中,政府与企业地位不平等,公众监督和表达途径受限,造成契约构建、履行、评价中信息不对称,契约目标不可避免出现偏离。政策性银行与政府的契约构建需要外部程序主要是政府、第三方机构、公众和企业之间的程序,包括契约目标决策程序、监督程序、信息披露程序、考核程序、行业退出程序等。

(四)司法上引入对民事责任的实质判断和责任追究

传统上对国企负责人的行为仅有形式评价,没有实质评价,只有对违反刑法和党纪的司法追究和行政问责,不过问对履约过失的民事责任。而新公共管理强调契约性,更注重契约实效,并通过实体化的价值判断追究民事责任。国外的新公共管理实践中,“合同形式的责任不再是程序意义上的,对程序的依赖让位于质量控制和责任落实;合同化的公共责任日益纳入司法审查,意味着司法对行政的控制趋于实体化,从单纯的行政责任发展为经济激励和法律责任,以完成公共目标。”①Peter Vincent- Jones,The New Public Contracting:Regulation,Responsiveness,Relationality,pp.275 -278.引入对民事责任的实质判断是经济民主化和实质正义的要求,也需要司法体系改变固有的定势,不能以“主权豁免”和“自主商业判断”等法律观念使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经理人仅受党内约束。

三、政策性银行契约履行体系的构建

(一)有效制衡的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产权和银行绩效的提高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②杨童舒:《中国政策性银行业务模式改革研究》,2011年博士论文,第106页。但治理结构与银行稳健运营之间存在必然性联系。参照公司法建立和商业银行法有关原则,建立“三会”构架,并成立专业的风险内控管理机构、财务机构、人事管理机构等,保证各机构间有效制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科学的公司治理机构框架下,还应增加内部风险控制,约束政策性银行信贷扩展冲动,强化规范经营。由于政策性银行信贷扶持对象是根据政府政策导向来选择的,在实践操作中存在“四个弱化”:弱化项目准入,弱化贷前调查,弱化贷款担保,弱化贷后管理。“四个弱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三个风险”:因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信用风险,因贷款对象集中引起的同向化市场风险和内在约束体系脆弱产生的操作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实现“保本微利”经营,是保证政策性银行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反之,若风险过大,政策性银行便有被当做“唐僧肉”沦为“第二财政”的可能。政策性银行应对国家指定的贷款项目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同时,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社会效益评估,并确定该项目可承担的风险,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动态调整贷款分类,并提取风险准备金,启动盈利项目对亏损业务的风险补偿机制。政策性银行应践行契约义务,建立更为具体的内部控制流程和科学的管理体系,监管机构更有义务建立公司治理标准,制定内部控制目标,并监督契约的实际履行。

(二)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没有对契约履行的考核评价,契约责任就无从谈起。日本在政策性银行改革中,重点完善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两大类指标组成,共计八项内容:一类是关于政策性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稳定资金供应、满足紧急情况下的资金需求、提供金融服务和经济信息、补充和完善商业性融资活动不足等四项公益性指标;另一类是围绕机构经营绩效,包括风险管理措施、组织运作情况、专业人才培养和机构盈利状况等四大类商业化指标。①赵旭海:《日本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的制度设计及启示》,载《日本学刊》,2012年第4期,第33页。

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评价标准均采用商业性金融的评价标准。如银监会2007年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政策性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和监督管理将参照商业银行的标准,即保持在8%以上,没有考虑到商业银行的开办业务的特殊性和资本金来源的特殊性。2009年1月,财政部为了加强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监管,规范金融绩效评价工作,印发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办法设置了盈利能力指标、经营增长指标、资产质量指标和偿付能力指标,共四项指标,几乎全部都是经济性指标。

这样的监管法规有失公道,若严格和认真地贯彻下去,必然造成两个不公平。一是逼迫政策性银行收缩政策性业务,积极开展商业性业务,在金融市场中与商业银行开展“同构”竞争,政策性银行坐拥国家信用兜底、财政补贴等各种优惠政策,与商业银行开展市场竞争有失公平;二是若政策性银行严格恪守“本职”,继续突出政策性职能,在承担了较重“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需要与商业银行使用相同的监管和评价标准,显然有失公平。②【美】J.格里高利.西达克,丹尼尔.F史普博:《美国公用事业的竞争转型:放松管制与管制契约》,宋华琳,李鸻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这两种不公平最终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低效率。我国政策性银行契约体系中可以借鉴日本政策性银行改革中的八项指标,引入社会效益指标,同时每年进行动态调整。

(三)有进有退的契约解除机制

政策性银行作为商业性银行的补充,可以通过逆向选择发挥倡导诱导功能,即政策性银行先行对商业性银行不愿意支持的业务领域提供金融服务,并在扶持过程中引导商业性银行逐步进入,最终促进该领域的有效发展和成熟。因此,政策性银行的融资领域是一个动态变化、需要不断调整、拓展、缩减或推出业务范围。例如,国家开发银行曾作为政策性银行重点支持“两基一支”行业,但随着商业性银行整体实力的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成为备受青睐的优质客户,此时,在该领域的政策性扶持已无必要。

政策性银行的契约目标完成后应逐步退出,不与商业性银行形成不公平竞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退出不代表整个政策性银行的退出,仅是某个领域内政策性融资业务的退出;这种退出可能需要一定过渡期,在过渡期内需要政策性金融和一些有前瞻性的商业金融共同同时作为这一行业或领域的资金供应者。

契约理论将经济法的本质定位在含有公共因素的私法上,建立起组织国家的政治权力对经济领域随意干涉的理论屏障,也是以私人责任促进公共管理有效性的合理依据。我国政策性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应引入契约关系理论,国家与政策性银行在各项政策性金融项目上应相互遵守各自义务,恪守责任。公法的立法保障将确立这一契约关系,并为契约的长期履行提供法律依据。

(责任编辑 蒋凌燕)

DF438.1

A

1672—6057(2014)04-100-04

2014-06-19

贺 赞,女,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法与比较公法。

曾俊茗,女,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主要从事司法工作。

猜你喜欢
商业性政策性契约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一纸契约保权益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大众文化视野下《林海雪原》的改编与传播
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商业性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成立旨在开展政策性、前瞻性研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对欠发达地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调查与分析——以阜阳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