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青钦
(北京师范大学 汉语文化学院,北京 100875)
泰国的汉语教育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近代以来,由于泰国对华政策不稳定,汉语教学也在政治的夹缝中几经起落。最近30多年来,由于中泰两国高层互访不断,两国贸易合作不断深化,泰国的汉语教学也因受到两国政府的重视而迅猛发展。据国家汉办(2012)的一项粗略统计,泰国汉语学习人数已从2003年的8万人增加到了目前的80万人,中泰合作成立了12家孔子学院和11家孔子课堂,开设汉语的学校超过3000所[1]。此外,为了推动泰国汉语学习的热潮,国家汉办每年都会选派大量的志愿者教师赴泰进行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2013年,国家汉办派往泰国的志愿者教师达1676人,比2012年增加了500余人,志愿者派出人数创历史新高,赴泰志愿者人数占当年汉办派出志愿者总数的三分之一[2]。
随着汉语教育在泰国的迅速发展,针对泰国汉语教育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发现关于泰国汉语教育的综述性文章虽然不少,但这些文章或从宏观着眼,论及各个层次的华文教育现状;或从师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等具体方面入手,分析目前泰国汉语教学在这些特定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探讨泰国高校汉语教学发展状况的文章并不多。虽然目前泰国高校汉语教育并非是泰国汉语教育的主体,但是它培养的人才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其中不少人的工作将为中泰的进一步交流做出贡献,因此研究泰国高校汉语教学显得意义重大。
笔者将结合自己在泰国高校任教的经历以及对部分赴泰高校志愿者教师的访谈,以高校汉语教育发展概况、师资、课程设置、教材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为切入点,对泰国高校汉语教育现状加以分析。
自从1975年中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泰国国家领导人逐渐认识到学习中文和研究中国的重要意义,开始鼓励中国学研究,汉语教育在高校首先受到重视。1975年,朱拉隆功大学开始把汉语列为选修课,又在1981年在文学院东语系将汉语列为主修课。而最早开设中文系的大学是宋卡王子大学,1978年其北大年分校就开始招收汉语言本科生[3]。其后,许多泰国著名高校,如法政大学、农业大学、华侨崇圣大学、博仁大学等陆续开设中文专业。近年来汉语教育在泰国高校迅速普及。据黄汉坤调查,2005泰国能够授予汉语专业本科学位的高校仅21所[4]。到2011年,杜宗景就指出泰国大多数高校开设了汉语主修课[5]。以笔者所在的曼谷北部大学(NORTH BANGKOK UNIVERSITY)为例,它是泰国新近开办的一所私立本科大学,目前学校不过4个学院,2001年建校,2010年就开设了商务中文专业。首届商务中文专业招收本科生12人。目前,商务中文专业4个年级共有近80人,各年级汉语学习人数逐年递增。可见汉语教育在泰国高校中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近年来泰国汉语教育的蓬勃发展对汉语教师的需求急剧上升,泰国汉语教育师资短缺的现象已成为泰国汉语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但这一问题在泰国高校汉语教育中却并不严重。因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泰国汉语专业毕业生选择来华留学,攻读硕士学位,这些学生如今陆续毕业回国,很多选择在高校任教。同时,据笔者对一同赴泰高校任教的13名志愿者教师的访谈,发现这13名志愿者教师所在的高校,中文教师人数最少的仅1人,最多的26人,大部分集中在每校2-8人。虽然中文教师人数差异很大,但是被访的13人均表示汉语教师数量能够满足学校开设汉语课程的需求。
目前,泰国高校汉语教师主要由本土汉语教师及输入汉语教师两部分组成。输入汉语教师主要包括汉办公派教师、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以及学校自聘中国教师。
为了保证汉语教学的质量,泰国教育部规定,高校汉语教师最低应具有中文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但据笔者了解,部分派往泰国高校的志愿者教师仅拥有本科学历,而且其中还有一部分非汉语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达不到泰国教育部对高校教师准入资格的要求;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派往海外的志愿者教师多是在读研究生或者本科毕业生,汉语教学的经验并不丰富,尤其是非汉语相关专业的志愿者教师,很多出国前仅参加过汉办的短期培训;教师流动性大,汉办规定志愿者教师的任期一般为1年,最多为3年。事实上,大部分志愿者一个任期以后就不再留任。以2013年北京地区派往泰国高校的志愿者为例,北京地区一共33人,最后选择留任的志愿者教师仅5人,并且均为本科毕业生。
此外,部分学者还指出志愿者教师存在语言、跨文化交际及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不足[6]。高校志愿者教师存在的以上问题,逐渐引起泰国教育部及部分高校的不满,部分高校开始将目光转向本土教师及自聘中国教师。以笔者所在的曼谷北部大学为例,2011-2012年学校向泰国教育部申请了两名志愿者教师,2013年缩减为1名,到2014年则不再申请志愿者教师。
泰国高校本土汉语教师都具汉语相关专业较高的学历,本身都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笔者曾经多次观摩学校几名本土汉语教师的课堂,发现本土汉语教师的优势在于没有语言障碍,对于本国文化的理解深刻,更容易与学生沟通与交流,但也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大量使用翻译法,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具使用方面,通常是一本教材、一支笔和一块白板,较少使用多媒体,较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相关卡片、图片等教具;其次,课堂上过分依赖泰语,除了朗读课文及解释必要的词语外,教师几乎很少说中文;最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活动不多,师生互动和学生练习都偏少。由于存在以上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
针对志愿者教师存在的问题,国家汉办在选派赴泰高校志愿者教师时,首先应该尽量选派符合泰国教育部对学历、专业以及能力方面相关要求的志愿者教师;其次,应选派教学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志愿者教师;第三,鼓励高校志愿者教师留任或者延长高校志愿者教师任期,努力减少高校志愿者教师的流动性。
中泰两国应该多关注对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开发本土汉语教师赴华培训的相关项目;注重对本土汉语教师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努力使本土汉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汉办公派教师和志愿者教师,除教学外,应根据自己能力,主动承担起培训本土汉语教师的重任。
泰国高校汉语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均以听、说、读、写、译为主,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各个学校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则比较灵活,其中不乏一些具有泰国特色的课程,如曼谷拉查谟空理工大学开设的办公汉语、酒店汉语等;华侨崇圣大学开设的医生和护士专业汉语、公关,语、旅游管理汉语等。问题是这些课程在实际操作的情况下并非都能顺利开设,因为这些课程多是专业选修课,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师任教或是不够开课人数,往往就很难开课[7]。另外,据笔者个人任教经历以及对志愿者教师的访谈,发现一些特色课程,即使作为必修课勉强开设,其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水平达不到学习相关课程的要求。
由于在泰国学习汉语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低年级汉语专业学生以及非汉语专业选修汉语课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对于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师和学生课后都反映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以二年级中文专业学生学习的汉语语法课为例,每次本土教师上完课,情绪都很低落,因为多数学生上课时很难理解课程的内容,课堂氛围沉闷;又以四年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汉语交际课为例,大部分学生使用汉语进行基本的日常交际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其水平根本无法达到专业性更强的商务汉语要求。
另外,需要特别提出毕业论文写作这门课,它的教学对象是商务中文专业大四的学生。这类汉语专业的培养模式通常是所在学校跟中国的高校有合作培养项目,中文专业的学生大三时必须赴中国学习一年,否则不能毕业。据笔者观察,从中国学习回来的四年级学生的汉语水平的确提高很多,但即便如此,也远达不到写作汉语毕业论文的水平。另外,在泰国要找相关的汉语文献资料也并不容易。据了解,即使像清迈大学、艺术大学以及华侨崇圣大学这样的泰国名校,也不要求学生写中文毕业论文。因此,笔者认为毕业论文课的开设反映了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随意性。
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开设课程。以上面提到的毕业论文写作为例,泰国中文专业本科学生要独立写出5000字的毕业论文,几乎不大可能。如果能把这门课换成商务汉语写作或者商务汉语谈判之类的课程,既能体现学校商务汉语专业的特点,又适合学生的水平,并且对学生毕业找工作也能有所帮助。其次,应该调整课程设置的顺序。比如,中文专业前两年的学习,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汉语听说水平,这样在他们去中国学习时,可以尽快克服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融入新的学习环境。而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比如读写课、文化课,学校可以跟中国合作院校商量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因为听说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提升。再次,对于专业选修课的学生,则应从重点培养交际能力,注重课程的连贯性,逐步过渡到学习难度较大的特色课程。不能为了体现专业特色,不顾实际地勉强开设相关课程。
目前,泰国现有汉语教材种类丰富,不仅有很多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的汉语教材,而且逐渐出现了不少本土汉语教材。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汉语专业2009年的一项调查指出,泰国国家高校汉语专业所采用的教材一般由教员自选[8]。由于高校汉语课程种类繁多,教员选择教材的自主性又大,因此不同高校、不同汉语课程,汉语教材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
泰国高校使用的现有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材编写年份太早,内容稍显陈旧,如《汉语会话301句》第二课的“你身体好吗?”在实际生活中,见面打招呼一般较少使用;又如《泰国人学汉语》,虽然是针对泰国学生编写,但是由于编写时间较长,部分内容已经不贴近学生当下的生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有中国的汉语教材针对泰国编写的不多,内容缺乏国别针对性,大部分教材没有中泰双语的注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比如《汉语会话301句》主要是针对欧美留学生,课文内容是中英双语;《汉语教程》目前虽然有翻译的泰语版,但是它毕竟是针对来华留学生使用的本科教材,不能很好体现泰国的特点,并且部分内容难度太大。
汉语会话类教材涉及文化内容不多。仍以《汉语会话301句》为例,课堂活动设计较少,趣味性稍显不足。
由于泰国现有汉语教材存在以上问题,教师自编或改变教材的现象普遍存在。自编教材的优点是能够满足学生当下的学习要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汉语水平。但是自编教材由于教师能力所限,呈现很大的随意性,难以做到系统规整,很多内容不能及时复现;同时又由于教师流动性大,导致学生学习内容的不连贯,部分内容多次反复学习,而更多的内容则存在严重的缺失。
近年来泰国高校汉语教学发展迅速,但是整体教学效果还并不理想,这跟缺乏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汉语教材不无关系。笔者对将来的教材编写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教材内容应有国别针对性和时效性,能反应泰国当下的真实生活情况,内容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基础教材内容应有中泰双语的注释,内容编写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第三,应适当设计一些中泰两国的文化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中泰两国文化的理解;第四,应设计一些符合泰国学生特点的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前泰国汉语教育已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层次教育,但是整个汉语教育体系还并不完善,无论国家层面还是民间教育团体,对汉语教育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运作机制。汉语教育高速发展至今,泰国国家层面也还没有出台针对不同阶段汉语教学相关的标准大纲,导致同府、同类、同级学校在是否开设汉语课程、学时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进度等方面都是各自为政。不同学校对于汉语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去甚远,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汉语教学在课时、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很大随意性[5],因此,学生升学或转学时,往往面临着汉语学习紊乱甚至中断的局面。这就导致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学生在进入高校时汉语水平差异巨大的结果。以笔者曾经教授的两个中文专业班为例,部分来自泰国南部偏远地方的学生,他们或者以前没有学过汉语,或者只是当作选修课简单地接触过汉语,汉语水平几乎为零;而有些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汉语都是必修课,已经具有相当的汉语听说能力;甚至有个别同学大学前曾经到过中国台湾参加过短期汉语培训,不仅能把汉语说得比较流利,用汉语开一些地道的玩笑,甚至还会背几句古文经典。这样一群水平差异很大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必然给老师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
针对水平差异大的问题,首先,在开学之初,应该了解学生的汉语学习背景,根据学生不同水平进行分班考试;第二,如果学生人数不足以进行分班,那么,教师上课时应该照顾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让大部分学生有所学,兼顾优生和基础稍差的学生,比如特别难的问题可以交给水平好的学生,而特别容易的问题让水平低的学生回答;第三,发挥汉语水平高的学生的优势,需要时可以让水平高的学生协助教学,这对于泰语不太好的中国汉语教师尤其有帮助;最后,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教师还应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课后辅导。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会让学生感到对他的重视,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同时拉近师生的距离,对正常的课堂教学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泰国学生上课迟到也是泰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就给教师的教学造成很大困难。如果不等迟到的学生,每次按时上课,那么迟到的学生就会错过很多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会拉大先到和迟到同学之间水平的差距,给后面的教学造成困难;如果等所有学生到齐了再上课,对先到的同学则很不公平。面对学生迟到的问题,刚开始教师会跟先到的同学用中文聊聊天,复习已学内容,但是由于学生迟到的时间过长,有时学生所学内容都复习之后,仍有部分同学没到,并且每次同样的复习,显得枯燥,所以这样并不能根本上解决迟到带来的教学困难。
关于迟到的现象,笔者还曾试图通过加大课堂评估比例、奖惩并施甚至请求中文专业负责老师帮助,与常迟到的同学进行课后谈话等方式,希望能得到缓解,最终效果也并不明显,最后只好在学生迟到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却收到不错的效果,在此提出以供读者参考。由于学校使用的几套教材其文化内容设置项不多,所以上课开始时可以先做些文化活动,比如剪纸、折纸、打中国结等传统文化项目(这点也是考虑到泰国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特点),这样既可以按时上课,通过一些动手的活动,激起先到同学对中文的兴趣,又能避免因为迟到而拉大同学之间汉语水平的差距。课后再要求迟到的同学跟先到的同学学习他们错过的文化活动,他们也会比较乐意。
泰国高校每次课的时长一般是3小时,有的课甚至是一次4小时。笔者认为,语言课课时这么长,是不合理的。据笔者观察,学生在学习1.5小时到2小时后,普遍显得比较疲倦,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同时,每门课都是每星期上一次,由于泰国学生平时学习并不十分努力,课后复习的时间不多,两次课相隔时间长就容易导致学生忘记所学内容,以至于每次上课前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前面的内容。
针对课时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将一次课分作两次,每次1.5小时到2小时,这样既可以延长学生有效学习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在学生将忘记所学内容时及时复习,提高学习效果。如果课时不能改变,则可以考虑前两小时重点学习课程内容,后一个小时主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操练,处理课后的习题,做一些相关的作业等。
笔者在教学及对本土汉语教师的课堂观摩中,发现泰国学生很喜欢自主练习,如学生分组练习课文对话等。中泰教师操练分组方式基本都是按照学生的位置,就近分组进行练习,但这样的分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坐在一起的同学通常关系较好,这样就容易在操练过程中聊天或者开小差等;或者是坐在一起的同学可能汉语水平都不高,对于课堂内容都不太理解,这样分组操练达不到预期效果。
发现这些问题后,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就尝试着根据学生汉语水平指定分组,将汉语水平高的同学跟相对较差的同学分为一组,起初教师还担心小组成员会因为平时不太熟悉而感到不自然,影响练习效果,但是操作中发现,这种现象并未出现,反而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可能是因为在这样的分组中,优生受到了鼓励,乐于帮助他的搭档,而水平较差的学生,因为同伴是同龄人,而且没有语言沟通的障碍,所以也很努力地向同伴学习。
在笔者对志愿者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大家普遍认为泰国学生不愿意做作业,而且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但是据笔者的观察与教学实践,事实并非均是如此。比如笔者教授的二年级中文专业写作课,每周要求学生写3-5篇日记,有时还要求写小作文,作业量算是比较大,但最后大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英语专业选修课的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也比较好。因此,泰国学生并非都不喜欢做作业,可能是因为作业本身并不能引起学生兴趣。
布置的作业可以根据泰国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多一些变化和趣味性。比如笔者在给英语专业选修课的学生上完第一堂课打招呼和自我介绍后,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课后去找一位对中文感兴趣的朋友,先教会他当堂课所学知识,然后跟他用中文打招呼,做成视频,结果,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当次作业;又如在学习了汉字象形字之后,给学生的作业是用当堂课学习的几个象形字画一幅画,并在旁边写上相应的汉字,最后部分学生的作业简直像艺术品。同时,对学生的作业,一定要予以重视。比如前面提到的学生日记,笔者在修改错误之余,几乎会在每篇日记之后写上评语,在最后一篇日记上写上较多的评语,并盖上一些可爱的如“有进步”、“作业完成得不错”、“你真棒”等小印章,后来发现学生很喜欢看评语和后面的小印章,经常看到学生去询问其他老师评语和印章什么意思,而下次作业也会做得更认真。
综上可知,目前泰国高校的汉语教学发展非常迅速,然而在师资、课程设置、教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据笔者了解,其中不少问题已经受到中泰两国的重视,如泰国教育部与北京师范大学正在合作制定相关汉语教学大纲以及编写汉语教材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泰两国相关教育部门、高校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关心和支持下,泰语高校汉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会尽快得到改善,汉语教育在泰国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参 考 文 献]
[1] 提升语言软实力推动汉语国际传播.[EB/OL]http://www.chinanews.com/hwjy/2012/02-13/3664566.shtml.
[2] 千余名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泰任教.[EB/OL]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3-05/15/c_115782873.htm.
[3] 吴琼,李创鑫.泰国华文及华语教学现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4).
[4] 黄汉坤.泰国高校泰籍汉语教师及汉语教学现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3).
[5] 杜宗景,缑广则.泰国汉语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7).
[6]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7] 黄汉坤.浅谈泰国高校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未来趋向[J].海外华文教育,2009,(2).
[8] 谭国安.近十年来泰国汉语教材的研发及采用概况[J].国际汉语,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