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淇
中学化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微观世界,还能让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了解自然科学的魅力。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化工产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化学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化学作为理科生高考的必考科目,提高成绩一直是很多学校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基本上,一切教学方法,都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开展的。其结果就是,教师一味地主导课堂,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最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课堂越来越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新课改的出现,为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造了新的契机。新课改理念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实际、关注差异等许多方面,这也使得新课改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显然,这种高效绝不仅仅是学生获得了更高的成绩,还应包括学生学习态度、能力、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提升。本文拟将新课改的理念运用到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之中,并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如何利用新课改构建高效课堂。
一、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高效课堂的建立,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学习。如果学生自己都不愿意学习,那么即使老师讲得再好,高效课堂的建设也无从谈起。因此,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更高的兴趣、更强的意识,自己能主动地去参与课堂中的各种活动。为此,新课改也提出,要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和探究能力。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积极的在课堂中逐步放手、积极引导,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改变固有的学习方式,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课堂上的主人。而要想真正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还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完善教学过程。比如,在课堂的末尾,教师可以用师生角色转换的方法,即学生们轮流在课堂结束前十分钟,登台讲课。讲课的内容可以是对这堂课的评价,也可以讲如果自己讲这节课,会怎么讲。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为了能够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而积极地去准备,进一步锻炼自己搜集文献、整理资料、探究以及语言表达等相关方面的能力。另外,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和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都可以应用于其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人为本的,引导学生发展
众所周知,不同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不同,对于化学的认识也不同,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都没有注意到这种差异;或者说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差异,但是总是抱有一种“有教无类”的思想,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让所有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但实际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都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通过调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中上和中下两个层次。对中上生的教学主要通过出示自学程序,让学生看书自学,小组讨论,质疑问难和补充一些具有综合性和孕伏性的练习题,以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中下学生主要由教师直接教学,帮助他们复习基础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
三、充分挖掘化学学科内涵,促进理论与实践相连接
一些学生不愿意学习化学,主要是因为感觉化学内容好像一堆“符号”,不知道化学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实际上,化学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也只有运用到生活中,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让化学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加强化学理论讲授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构起一道桥梁,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碘化钾、碘化钠、碘酸盐等含碘化合物,不仅是实验室中的重要试剂,而且在食品和医疗上,也是重要的养分和药剂。比如碘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再比如,学习《烃的衍生物》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醋就是乙酸的俗称,醋可以作为预防痢疾的良药。痢疾病菌一遇上醋就会一命呜呼,所以在夏季痢疾流行的季节,多吃点醋,可以增加肠胃内杀灭痢疾病菌的作用等。通过这些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就可以使学生看到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新课改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中“学生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而要想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还需要广大教师更深入地挖掘新课改的理念,以期在未来使新课改更好地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