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青年教师的赛课,内容为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的期中复习课.课后,评委老师认为复习得不够到位,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现将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呈现如下,并反思失败的原因.
一、案例呈现
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复习平行的性质和条件及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1,AD∥BC,∠A=∠C.试说明AB∥DC.
思考:如果AD∥BC,AB∥DC,那么∠A=∠C成立吗?
生1:∵AD∥BC,∴∠A=∠AB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C,∴∠ABF=∠C,
∴AB∥D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师板书,同时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AD∥BC,∴∠A+∠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C,∴∠ABC+∠C=180°,
∴AB∥D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总结:在复杂图形中,我们要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例2】 如图2,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EA⊥AD,FB⊥AD,垂足分别为A、B,∠E=∠F.问:CE与DF是否平行?为什么?
(思路分析,学生口述过程.)
生3:∵EA⊥AD,FB⊥AD,∴∠A=∠DBF=90°,
∴AE∥BF,∴∠BGC=∠E,
∵∠E=∠F,∴∠BGC=∠F,
∴CE∥DF.
教师:你是怎么想到找∠BGC=∠F的呢?
生3:要说明CE∥DF,可以找与它相关的同位角.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4:找内错角∠EGF=∠F.
生5:找同旁内角∠CGF+∠F=180°.
教师总结: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发现可以从题目的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成立的条件.如果可以找到与已知条件的结合点,那么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倒推的思想也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
【例3】 如图3,AB∥CD,EF分别交AB、CD于点E、F,FG平分∠EFC,交AB于G.若∠1=70°,求∠FGE的度数.
(学生独立完成,实物投影两个学生的书写过程.
通过对比,纠正学生书写上的错误.)
[拓展延伸]
[当堂检测]略.
二、反思失败的原因
1.例题有雷同,缺乏层次
例题是课堂教学中巩固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例题,要达到巩固基础、揭示规律、指导方法、培养能力的目的.复习课的例题应该具有解题方法的代表性,同时又体现数学思维的层次性.设计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简单的基础题不能没有.
在本课中,我没有单独安排应用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例题,因为缺乏简单题的过渡,学生在思考时出现了一些障碍.而且例1和例2都是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属于同一类型,是并列的关系.两个题目在方法上都是由平行得到角的关系,然后通过中间角的过渡,再得另一对角的关系,从而说明两条直线平行.所以例2作为例1的练习应该更好一些,至于例2总结时侧重的从结论出发的分析方法,完全可以在例1里加以说明,不需要再用一个例题来强调.例3用到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简单应用,题目的结果学生是比较容易得到的,可能在书写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从思维层面上看并没有进一步的提高.
正因为例题在选择上出现了重复,在编排顺序上不尽合理,使得课堂上出现了反复训练的现象.如果前3个例题这样修改,可能会更好一些.
2.例题的总结不够细致,方法指导不到位
本节课在准备时,我比较重视课堂的导入和题目的讲解,忽视了每个例题后的总结.前3个例题讲解时,我基本上采用了这样的模式:
学生分析例题学生互相补充不同的解法教师小结.
这种模式,类似于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我以为在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学生说得越多越好,老师说得越少越好”.其实,这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老师说得越少越好”指的是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而不是教师该讲的不讲;如果学生能讲到位,教师当然可以少讲,如果学生的讲仅仅停留在解出题目的层面上,那么教师就要发挥“传道”的作用,不能少讲了.
例1是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虽然学生说出了两种解题方法,但是并没有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我总结时,指出“在复杂图形中,要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但是如何找准?怎么去找呢?没有指出具体的方法.那么不会的学生,依然不会.我认为做如下修改,会好一些.如“由两条直线平行,我们应该想到这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反过来,如果要说明两条直线平行,我们可以去寻找和这两条直线有关的角,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复习课的例题小结,要让学生明白安排此例题的目的,如复习的是什么知识点,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易错点在哪里,如何从已知条件或结论出发找到解题思路;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还有哪些解题途径等.对例题系统的小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梳理,有助于学生将知识信息分类存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复习课上教师只关注到学生的解题,而忽视必要的概括总结,复习课就很容易上成习题课.
三、反思怎样避免复习课变成习题课
复习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再次的解析突破,揭示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解题规律和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多种能力进行训练和再提高.要想不把复习课上成习题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复习什么,然后围绕目标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目标的设立要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材的重、难点.例题的选择不在于繁、难,而要精、准,既要有简单的基础题,也要有能暴露学生易错点的“陷阱”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题和举一反三的变式题,例题的安排要有梯度.在讲解例题时,要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方法和总结解题规律,要充分利用每一道例题,把方法讲透讲实.
这次赛课让我感觉到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作为初三的教师,上初一的课,没有把握住学生的基本状况,以为学生会了,就没有仔细讲;想找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辨析,一时间又没有找到.我想,为了能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薄弱之处了然于心,平时我要多留意学生作业、考试中的错题.我们要求学生有自己的错题本,教师也可以建立学生的错题本,记录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也可以随时用手机拍下来,经常做些整理归类.如此一来,准备复习课时就有素材了,以学生的错题为突破口,可以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复习课的质量.endprint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青年教师的赛课,内容为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的期中复习课.课后,评委老师认为复习得不够到位,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现将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呈现如下,并反思失败的原因.
一、案例呈现
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复习平行的性质和条件及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1,AD∥BC,∠A=∠C.试说明AB∥DC.
思考:如果AD∥BC,AB∥DC,那么∠A=∠C成立吗?
生1:∵AD∥BC,∴∠A=∠AB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C,∴∠ABF=∠C,
∴AB∥D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师板书,同时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AD∥BC,∴∠A+∠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C,∴∠ABC+∠C=180°,
∴AB∥D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总结:在复杂图形中,我们要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例2】 如图2,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EA⊥AD,FB⊥AD,垂足分别为A、B,∠E=∠F.问:CE与DF是否平行?为什么?
(思路分析,学生口述过程.)
生3:∵EA⊥AD,FB⊥AD,∴∠A=∠DBF=90°,
∴AE∥BF,∴∠BGC=∠E,
∵∠E=∠F,∴∠BGC=∠F,
∴CE∥DF.
教师:你是怎么想到找∠BGC=∠F的呢?
生3:要说明CE∥DF,可以找与它相关的同位角.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4:找内错角∠EGF=∠F.
生5:找同旁内角∠CGF+∠F=180°.
教师总结: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发现可以从题目的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成立的条件.如果可以找到与已知条件的结合点,那么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倒推的思想也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
【例3】 如图3,AB∥CD,EF分别交AB、CD于点E、F,FG平分∠EFC,交AB于G.若∠1=70°,求∠FGE的度数.
(学生独立完成,实物投影两个学生的书写过程.
通过对比,纠正学生书写上的错误.)
[拓展延伸]
[当堂检测]略.
二、反思失败的原因
1.例题有雷同,缺乏层次
例题是课堂教学中巩固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例题,要达到巩固基础、揭示规律、指导方法、培养能力的目的.复习课的例题应该具有解题方法的代表性,同时又体现数学思维的层次性.设计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简单的基础题不能没有.
在本课中,我没有单独安排应用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例题,因为缺乏简单题的过渡,学生在思考时出现了一些障碍.而且例1和例2都是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属于同一类型,是并列的关系.两个题目在方法上都是由平行得到角的关系,然后通过中间角的过渡,再得另一对角的关系,从而说明两条直线平行.所以例2作为例1的练习应该更好一些,至于例2总结时侧重的从结论出发的分析方法,完全可以在例1里加以说明,不需要再用一个例题来强调.例3用到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简单应用,题目的结果学生是比较容易得到的,可能在书写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从思维层面上看并没有进一步的提高.
正因为例题在选择上出现了重复,在编排顺序上不尽合理,使得课堂上出现了反复训练的现象.如果前3个例题这样修改,可能会更好一些.
2.例题的总结不够细致,方法指导不到位
本节课在准备时,我比较重视课堂的导入和题目的讲解,忽视了每个例题后的总结.前3个例题讲解时,我基本上采用了这样的模式:
学生分析例题学生互相补充不同的解法教师小结.
这种模式,类似于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我以为在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学生说得越多越好,老师说得越少越好”.其实,这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老师说得越少越好”指的是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而不是教师该讲的不讲;如果学生能讲到位,教师当然可以少讲,如果学生的讲仅仅停留在解出题目的层面上,那么教师就要发挥“传道”的作用,不能少讲了.
例1是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虽然学生说出了两种解题方法,但是并没有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我总结时,指出“在复杂图形中,要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但是如何找准?怎么去找呢?没有指出具体的方法.那么不会的学生,依然不会.我认为做如下修改,会好一些.如“由两条直线平行,我们应该想到这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反过来,如果要说明两条直线平行,我们可以去寻找和这两条直线有关的角,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复习课的例题小结,要让学生明白安排此例题的目的,如复习的是什么知识点,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易错点在哪里,如何从已知条件或结论出发找到解题思路;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还有哪些解题途径等.对例题系统的小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梳理,有助于学生将知识信息分类存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复习课上教师只关注到学生的解题,而忽视必要的概括总结,复习课就很容易上成习题课.
三、反思怎样避免复习课变成习题课
复习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再次的解析突破,揭示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解题规律和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多种能力进行训练和再提高.要想不把复习课上成习题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复习什么,然后围绕目标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目标的设立要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材的重、难点.例题的选择不在于繁、难,而要精、准,既要有简单的基础题,也要有能暴露学生易错点的“陷阱”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题和举一反三的变式题,例题的安排要有梯度.在讲解例题时,要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方法和总结解题规律,要充分利用每一道例题,把方法讲透讲实.
这次赛课让我感觉到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作为初三的教师,上初一的课,没有把握住学生的基本状况,以为学生会了,就没有仔细讲;想找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辨析,一时间又没有找到.我想,为了能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薄弱之处了然于心,平时我要多留意学生作业、考试中的错题.我们要求学生有自己的错题本,教师也可以建立学生的错题本,记录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也可以随时用手机拍下来,经常做些整理归类.如此一来,准备复习课时就有素材了,以学生的错题为突破口,可以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复习课的质量.endprint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青年教师的赛课,内容为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的期中复习课.课后,评委老师认为复习得不够到位,把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现将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呈现如下,并反思失败的原因.
一、案例呈现
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复习平行的性质和条件及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1,AD∥BC,∠A=∠C.试说明AB∥DC.
思考:如果AD∥BC,AB∥DC,那么∠A=∠C成立吗?
生1:∵AD∥BC,∴∠A=∠AB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C,∴∠ABF=∠C,
∴AB∥D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教师板书,同时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AD∥BC,∴∠A+∠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C,∴∠ABC+∠C=180°,
∴AB∥D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总结:在复杂图形中,我们要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例2】 如图2,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EA⊥AD,FB⊥AD,垂足分别为A、B,∠E=∠F.问:CE与DF是否平行?为什么?
(思路分析,学生口述过程.)
生3:∵EA⊥AD,FB⊥AD,∴∠A=∠DBF=90°,
∴AE∥BF,∴∠BGC=∠E,
∵∠E=∠F,∴∠BGC=∠F,
∴CE∥DF.
教师:你是怎么想到找∠BGC=∠F的呢?
生3:要说明CE∥DF,可以找与它相关的同位角.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4:找内错角∠EGF=∠F.
生5:找同旁内角∠CGF+∠F=180°.
教师总结: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发现可以从题目的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成立的条件.如果可以找到与已知条件的结合点,那么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倒推的思想也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
【例3】 如图3,AB∥CD,EF分别交AB、CD于点E、F,FG平分∠EFC,交AB于G.若∠1=70°,求∠FGE的度数.
(学生独立完成,实物投影两个学生的书写过程.
通过对比,纠正学生书写上的错误.)
[拓展延伸]
[当堂检测]略.
二、反思失败的原因
1.例题有雷同,缺乏层次
例题是课堂教学中巩固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例题,要达到巩固基础、揭示规律、指导方法、培养能力的目的.复习课的例题应该具有解题方法的代表性,同时又体现数学思维的层次性.设计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简单的基础题不能没有.
在本课中,我没有单独安排应用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例题,因为缺乏简单题的过渡,学生在思考时出现了一些障碍.而且例1和例2都是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属于同一类型,是并列的关系.两个题目在方法上都是由平行得到角的关系,然后通过中间角的过渡,再得另一对角的关系,从而说明两条直线平行.所以例2作为例1的练习应该更好一些,至于例2总结时侧重的从结论出发的分析方法,完全可以在例1里加以说明,不需要再用一个例题来强调.例3用到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简单应用,题目的结果学生是比较容易得到的,可能在书写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从思维层面上看并没有进一步的提高.
正因为例题在选择上出现了重复,在编排顺序上不尽合理,使得课堂上出现了反复训练的现象.如果前3个例题这样修改,可能会更好一些.
2.例题的总结不够细致,方法指导不到位
本节课在准备时,我比较重视课堂的导入和题目的讲解,忽视了每个例题后的总结.前3个例题讲解时,我基本上采用了这样的模式:
学生分析例题学生互相补充不同的解法教师小结.
这种模式,类似于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我以为在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学生说得越多越好,老师说得越少越好”.其实,这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老师说得越少越好”指的是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而不是教师该讲的不讲;如果学生能讲到位,教师当然可以少讲,如果学生的讲仅仅停留在解出题目的层面上,那么教师就要发挥“传道”的作用,不能少讲了.
例1是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虽然学生说出了两种解题方法,但是并没有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我总结时,指出“在复杂图形中,要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但是如何找准?怎么去找呢?没有指出具体的方法.那么不会的学生,依然不会.我认为做如下修改,会好一些.如“由两条直线平行,我们应该想到这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反过来,如果要说明两条直线平行,我们可以去寻找和这两条直线有关的角,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复习课的例题小结,要让学生明白安排此例题的目的,如复习的是什么知识点,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易错点在哪里,如何从已知条件或结论出发找到解题思路;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还有哪些解题途径等.对例题系统的小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梳理,有助于学生将知识信息分类存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复习课上教师只关注到学生的解题,而忽视必要的概括总结,复习课就很容易上成习题课.
三、反思怎样避免复习课变成习题课
复习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再次的解析突破,揭示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解题规律和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多种能力进行训练和再提高.要想不把复习课上成习题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复习什么,然后围绕目标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目标的设立要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材的重、难点.例题的选择不在于繁、难,而要精、准,既要有简单的基础题,也要有能暴露学生易错点的“陷阱”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题和举一反三的变式题,例题的安排要有梯度.在讲解例题时,要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方法和总结解题规律,要充分利用每一道例题,把方法讲透讲实.
这次赛课让我感觉到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作为初三的教师,上初一的课,没有把握住学生的基本状况,以为学生会了,就没有仔细讲;想找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辨析,一时间又没有找到.我想,为了能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薄弱之处了然于心,平时我要多留意学生作业、考试中的错题.我们要求学生有自己的错题本,教师也可以建立学生的错题本,记录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也可以随时用手机拍下来,经常做些整理归类.如此一来,准备复习课时就有素材了,以学生的错题为突破口,可以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复习课的质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