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014-03-10 09:14:25林利良
考试周刊 2014年10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渗透美育

林利良

摘 要: 数学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作者在积累了丰富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美育在数学中的渗透,从多角度向学生展示数学之美,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美,从而达到寓美育于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美育 高中数学教学 渗透

1.引言

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演绎、逻辑思维能力,但很少关注数学的美学要素,较少利用数学的美学要素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仍存在很多学生埋头苦练但数学成绩不见提高的现象,甚至害怕学习数学.尽管美育不能取代逻辑推理能力,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与本质特征,使之自觉地努力学习数学,真正学好数学.不仅如此,美育还能影响学生的性格与气质,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将美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在积累了丰富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美育在数学中的渗透,从多角度向学生展示数学之美,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

2.培养数学美的感知

数学美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美那样外显,具有自身的特性,融合于数学的推理、公式、语言等内容中,图形和数字是数学美的载体.一般而言,数学老师自身要具备审美感知力,能够将数学符合和形式转化为鲜明可知的形象,如将数学集合的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电影院座位号相对应.引导学生体会集合概念的同时,感受数学集合结构、意境、风格的美,不断拉近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老师要注重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老师应摒弃死板的记忆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想象,如提到黄金分割线时,要求学生将黄金分割比做成相框,让学生体会黄金分隔比的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即通过精心组织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美.

然而,审美想象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受到感知、理解、认知、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基于数学美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需要对数学美的感知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创造美学氛围,让学生受到审美教育,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3.在数学表现形式中渗透美育

数学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自身独特的美,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表现形式上无不揭露了数学的美学特征,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数学的自然美

数学是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刻画,将其转化为数学语言.学生可以借助于数学,了解自然规律,如立体几何与教室中的点、线、面关系;概率教学中的福利彩票的中奖概率;解析几何中发现植物增长的影响因素;数学统计中分析学校内师生构成等.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自然美解决数学问题,例如2003年江苏高考题,a = a ,针对该递推公式,学生可以采用列举法,对公式中的特殊元素进行动手排列,发现式中的规律,进行归纳解决,a = a = ( a ) =( ) a =…=( ) a =a( ) ,而列举法是自然回归的方法,用于推导书本中的等比、等差通项式.

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从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从简单的生活例子中映射出数学内涵.著名的米勒问题就是取自于自然现象:在地球的什么部位,一根垂直的悬杆呈现最长(即可视角度最大).

3.2数学的统一美

数学中的统一性表现在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统一协调,具体体现为数学的发展有共同的基础,数学内在的广泛联系.

3.2.1共同的基础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数学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产生了众多的分支机构,然而这些分支分析机构都有共同的基础——康托尔的集合论,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3.2.2广泛的联系

正因为具有共同的基础,使得数学各部分存在着广泛联系.17世纪,笛卡尔创建了解析几何建立了代数与几何的联系,使人们可以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用几何研究对象方程与曲线研究代数问题,使几何与代数得到完美的统一.

例如,高中数学的圆锥曲线章节,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形状各异,方程表达式也不相同,椭圆的方程式为 + =1,双曲线的方程式 - =1,抛物线的方程式为y =2px.然而,看似具有很大差异性的三类曲线在极坐标一章中却能够统一,三类曲线具有统一的定义和方程式.

统一定义: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e(e>0)的点的轨迹.根据e的具体大小区分不同类别的曲线,01为双曲线.

统一方程式:ρ= .

通过极坐标章节的分析,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发现三类曲线的共同点和区别,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3.3数学的对称美

对称美是数学的重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利用对称美理解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进行数学创新.

从几何图形上看,圆、椭圆、双曲线都是轴对称图形,视觉上给人以美的感受.再如一些理论结果,也具有很好的对称性质.例如,二项展开式:

(a+b) =C a +C a b+C a b +…+C a b +C ab +C b

二项展开式中,a与b位置交换之后,结果是不变的.集合运算公式 = ∩ 与 = ∪ 也具有对称性.对数与指数运算exp(∑ x )=∏ expx 也具有对称性.因此,可以通过数学中的对称性,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例,方程log x+x-2=0的解为x ,方程2 +x-2=0的解为x ,求x +x 的值.针对此类方程解析的题目,要探索方程背后的对称关系,利用对称性解决问题.x 可以看做是函数y=log x与y=-x+2的交点,同样,可以将x 可以看做是函数y=2 与y=-x+2的交点.由于对数函数y=log x与指数函数y=2 互为反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直线y=-x+2也是关于直线y=x对称,因此可以推断两个交点是关于直线y=x对称,从而将两方程式解x +x 的和的求解转化为了求直线y=-x+2与y=x的交点,得x=1,因此x +x =2.利用数学的对称性不仅能够简化方程的求解过程,还能激发学生思考,在解答过程中产生全新的解题思路.

3.4数学的简洁美

简洁是数学美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数学家总是力求最简单的符号与公式表达数学含义.莱布尼兹说过,数学符合节省了人们的思维.如5个11相乘,当然可以表示成:11×11×11×11×11,但是11 显得简洁多了.C 极大地简化了二项式定理的描述.如学习抛物线y=ax +bx+c,当a=0时,可以表示为直线,可以用于描述物体的匀速运动轨迹;当a≠0时,表示曲线,可以用于描述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 ,自由落体规律S=gt .表明仅一个曲线方程就可以引发学生无尽的思考,联系到天体的运动轨迹、能量的变化.

因而,可以利用数学的简洁性,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的简洁性.如求无穷级数S = + +…+ +…的和.当学生看到这一长串的式子之后,可能会不知如何下手,不过可以通过简化问题启发学生,将 式子拆分成( - ),上述式子则变成:( - )+( - )+…+( - )+…,由于相邻两项互为相反数,可以相互抵消,抵消后的式子为: S = (1- )=1.

3.5数学的奇异美

奇异美是数学的重要特征,来源于思想的独创性及方法的新颖性,通过打破原有的格局,出乎人们意料,或者与通常的认识相反,给人以奇妙的感觉.可见,数学的奇异美能够满足高中生的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愉悦的惊奇,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数学中有许多著名的例子表明数学的奇异美,能发人深省,甚至是促进数学的发展,例如著名的狄利克雷函数:

D(x)=0,x为无理数1,x为无理数

该函数具有一系列奇异性质:没有解析式、不单调、不连续、不存在极限、没有最小正周期等.这些特有的性质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奥秘,从而对数学有系统的认知.

而数学家对有限与无限的认识也充分说明数学的奇异美,正如下列两个数列:

(1)1,2,3,4,5,…,n,…

(2)1 ,2 ,3 ,4 ,5 ,…,n ,…

大家都会认为以上两个数列中,第(1)数列的项数要远大于第(2)数列的项数,因此(1)数列中包含了2,3,5,6,7等,是(2)数列中所没有的.然而,利用一一对应法则,发现第(1)数列的项数并不比第(2)数列的项数多,即“伽利略悖论”.伽利略还讨论了两条不等长的线段上的点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说明了在无限集合中,整体和部分是对等的.著名数学家康托尔指出:如果一个集合能够和它的一部分建立一一对应关系,那么它就是无限的,从本质上揭示了无穷的概念,同时也促进了数学实变函数论、代数拓扑等新数学分析的发展.

4.结语

数学中蕴涵着美,但不完全等同于美.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及空间模型的学科,数学教学应以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数学中的美育并不是要求老师为了美育而教学,而是注重美育的渗透,充分挖掘数学教材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美,达到寓美育于教学的目的.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是多方面的,老师需要努力钻研,有意识地进行美育,充分展示数学美的特点、表象、内涵,调动学生的心理愉悦因素,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感知数学蕴涵的美,使他们懂得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同时还能得到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龚玮.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J].江苏社会科学,2011(1):178-181.

[2]宋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下旬,2014(7):187-187.

[3]杨建楠.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3(2):66-68.

[4]刘芸,纪燕.论美育在当代素质教育中“中介”作用的凸显——以高中数学教学中美育理念的渗透为例[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45-46.

[5]段学新.谈数学教学中的美育[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2):115-117.

[6]田德杰.在解析几何教学中渗透数学美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3):146-14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渗透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24:06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50:32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10:56
美育教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环球时报(2014-10-30)2014-10-30 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