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庆有 冯 力 杨 莹
医院科研管理目标是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促进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研水平、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1]。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而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医院科研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2]。地市级医院的科研发展受限于科研平台较低、科研资源有限、外部环境较差等原因,普通发展缓慢且水平较低。而如何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构建公平合理的科研平台,营造自身良好的科研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是地市级医院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践“科技兴院、科技强院”关键举措。我院近年不断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科研的迅速发展和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
对于科研基础薄弱、外部科研资源支持小的地市级医院,医院领导的重视和医院科研资源的投入对医院科研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2000年之前,我院科研规模非常小,每年课题的申报量最多才10多项。2000年,为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我院设立了院级科研基金,以资助我院科研项目的实施。院级科研基金的设立使我院的科研平台得以迅速壮大,但要将其做强,还需更多的科研投入和制度保障。为了鼓励医务人员申报更多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及成果,2009年医院实施了科研经费配套资助办法,对我院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实行经费配套资助,分别按国家、省、市资助金额的3∶2∶1比例配套资助。这一激励机制的实施,有力的提高了医院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各级别课题的申报数量不断升高,其中尤为显著的是医院每年课题的申报总数(即院级科研基金课题)从2008年的95项,增加到2012年的189项,增加了将近1倍。见表1。
表1 2008~2012年我院各级科研立项情况
研究发现,近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其他影响度高期刊的文章75%收到赠款和得到财政上支持,科技工作者获得全面补偿与成功反映在他所发表的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上[3]。为鼓励医务人员多发表和出版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将对科研工作者的奖励体现到发表文章数量和质量上,2009年我院修改了论文奖励办法,对国内外论文均以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奖励依据,其中SCI论文每份奖励2万元,国内论文每份奖励800+3 000×IF(影响因子数值)元。新的奖励办法的实行,有效地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院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见表2。
表2 2008~2012年我院论文发表情况
表3 中山市人民医院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条件
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与基石,更是医院发展的命脉。医院十分重视临床学科建设管理工作,近二年来设立了院级的重点学科,先后出台了《重点学科科研绩效评估量化考核指标》和《学科带头人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加强了对重点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管理与考评。制定了《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于2010年12月评选出了首批院级重点学科16个,每周期每个学科建设基金为30万元,用于学科内科、教、研项目的开展。同时我们还实施了国家、省、市重点学科建设经费配套办法,对我院省、市重点学科实行学科经费配套资助,分别按国家、省、市资助金额的3∶2∶1比例配套资助。通过加大学科建设的基金投入,规范学科建设的管理,我院学科建设的内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院共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7个、中山市医学重点专科9个、中山市特色专科3个、院级重点专科16个。
医院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和激励科研产出。一项有目的、透明的、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激励机制,可以刺激科研产出,并深受科研工作的认可[4]。为了激励科研产出,医院在上述加大科技投入与奖励的基础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教工作大会,出台了《中山市人民医院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办法》,见表3,对过去两年在科研、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科室及个人进行评选与表彰,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发放奖金(其中先进科技工作者奖励5万元,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励1万元)和证书、牌匾。科技工作大会的召开对我院科研的产生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如对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奖者医院每届分别奖励10名和20名,首届科技工作会我院满足评审条件人数分别是5人和8人(全部获奖),第二届分别提高到13人和21人(有4人没获奖)。
激励存在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基本方式。在科研管理中应着重实施正激励,同时要合理、适度地运用负激励,将两者统一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医院科研创新发展[5]。科研管理中,除给科研人员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激励外,我院还结合在职称晋升、岗位评聘中、青年技术骨干培养和学科建设考核等方面制定合理的科研绩效考核体系,使科技人员能脱颖而出,实现自我价值。如在岗位竞聘中进行二线医生、责任护士科研能力考评,见表4;在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进行科研教学绩效考核,见表5;对青年技术骨干培养中进行科研绩效考核,以选拔人才派送国外培养等。
表4 二线医生、责任护士科研能力考评指标
表5 学科建设科研绩效考核指标
随着卫生行业的改革的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越趋激烈,医院医疗科研人才的流失越来越严重,医院科研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是调动医务人员从事科研积极性、引进和留住高素质科研人才的有效方法[6]。医务人员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的动机是想通过提高科研水平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需要的满足。通过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构建公平合理的科研平台、科研统计指标体系和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7-9],是地市级医院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我院的实践表明,地市级医院要突破自身发展科研的瓶颈,实现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与医院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研激励机制,并根据实施情况不断加以完善,在激励制度中加强科研导向作用,引导高水平的科研产出。另外,在实施科研激励与绩效评价的同时,要奖激励机制中的奖励金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避免因牟取金钱利益而发生学术造假现象,杜绝科研过程中的不良之风。
[1] 曹建文,刘越泽.医院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5-209.
[2] 周 奇.高校教育科研管理中激励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研究,2011(2):102-104.
[3] RONNI W,DANNY W.Is science-like virtue-its own exceeding great reward[J].Int J Dermatol,1995,34(9):620-621.
[4] ANNEKE T,MONIKA J,FLORENCE E.Research incentive program for clinical surgical facult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s in research productivity[J].J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2012,144(5):103-109.
[5] 丁 胜,周 云,吕海涛,等.合理实施正负激励机制 实现医院科研全面发展[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2): 114-116.
[6] 林建青.如何做好医院的科研管理[J].现代医院,2012,12 (4):3-5.
[7] 周雪梅,黄云超.构建医院科研统计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57-158.
[8] 李朝军,门殿霞,吕 虹,等.新建三甲医院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初探[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6): 131-133.
[9] 李朝军,门殿霞,吕 虹,等.山西省某三甲医院医生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7):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