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胜迹善卷洞

2014-03-10 06:30撰文叶水胡
浙江林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水洞石壁云雾

◆撰文/叶水胡

江南胜迹善卷洞

◆撰文/叶水胡

善卷洞有江南第一胜迹之称,以洞中有洞,洞景绚丽多姿,洞中行船风景秀丽著名。该洞在三国时称石室,梁代称九斗洞。历代著名文人,如唐代许浑,宋代苏东坡,明代唐伯虎、文徵明,清代陈其年等,都曾到此游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书画。

善卷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县城西南约28公里,张诸盆地西北部的螺岩山上。善卷洞分上、中、下、后四洞三口,依次排列在山东北的石壁上。洞口前有飞瀑,水花四溅,经人工建造的“蜿然池”导流入洞内小溪。

在通往善卷洞的路上,有一座高达7米的砥柱峰,如同一座巨大的屏风巍然矗立在洞前。从洞口的石壁上看去,可见到断层,断层的走向与洞口的方向一致,为东北西南向。

自中洞洞口进入洞内,一座高出潜水面约20米,长近70米,宽约15米,高10余米,可容2000余人的穹形大洞就展现在眼前。只见洞口两旁飞石耸立,石色清润,左侧石像犹如雄狮,右侧石像如同大象,左右对峙,故中洞又称“狮象大场”。

从中洞左壁后角一椭圆形洞门沿石级盘旋而上,便到达雾气缭绕、烟云弥漫的“云雾大场”。上洞高出现在的潜水面26米,洞长70米,宽30米左右,高约10米。在中洞与上洞之间,有一巨大的岩石悬遮着洞口,称为“飞云掩洞口”。因此,云雾大场洞口是向下的,再加之洞比较狭窄,使中洞和下洞热空气上升,进入上洞。空气进入上洞后又无法散开,水汽凝结,云雾弥漫,终年温度在23摄氏度至27摄氏度之间,故而又称之为“暖洞”。

上洞其格局像一个螺壳,环壁涓涓细流汇集成二池清波。彩灯在云雾中闪耀,若隐若现,人在雾中走,就好像腾云驾雾似的,别有风味。洞四周布满奇石异岩,千姿百态。沿石壁环行可见石柱一对,四周怪石林立,形如古梅,称之为“万古双梅”,又称“梅桩”。环壁石钟乳滴出涓涓细流,汇集成池潭,有“娲皇池”和“盘古池”等。洞顶洁白的钟乳石倒映在清池中,犹如荷花盛开。上洞岩溶的堆积算三洞中最丰富的,似飞翔的蝙蝠、栩栩如生的石猫,还有的则似卧马、羊群,啼鸣的雄鸡……大场正中上空,巨大而洁白的峦石倒悬,似海水奔腾,又似白云遮天,更增加了如临天界的气氛,再从云雾大场拾级而上,如入云天,谈笑之间,回声四应,更有身临天庭之感。

游完上洞,仍回到中洞,再由中洞右后角的一道石门进入“梯口”,忽闻这里水声潺潺,好像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在一个神秘的奇景中盘旋,耳边暴风雨般的声音刚过,接着又传来汹涌波涛的澎湃声;下面又是金鼓齐鸣、万马奔腾……履以级,经风雷、波涛、金鼓、万马四门而下,便来到了下洞。下洞洞口前有飞瀑,浪花四溅,直流洞底,故又称此洞为“瀑洞”。此时才知道,那轰雷般的奔腾声是来自于洞口外的瀑布水流经过下洞的回声。这里奇异的钟乳石景物更多,向下看有曲折的流泉,向上看有巨石倒挂和摇摇欲坠的“佛子幕”,还有20米高的大石壁合抱而成的“箭门”,有树干高大、枝叶茂密、遮天盖地的“通天石松”,洞中的“九叠池”犹如层层梯田,沿途洞顶、洞壁仍可见“石钟”、“石鼓”、“南京大萝卜”、“广东香蕉”、“仙人挂脚”、“寿星骑鹤”等美妙奇景异物,洞内淅淅沥沥的滴水声不绝于耳,一滴滴的水仍在不断地溶解着青龙灰岩,打造着更加奇异的溶岩堆积物。游人到此无不感叹如置身于另一天地,故誉名“又一天”。

从下洞洞口折身回洞,便到了水洞,洞中流水清澈见底,蜿蜒而出,全长125米,水深在4—6米之间,水面距洞顶2米左右,水洞可行小船。在山洞中泛舟,水、石灯光相映,仿佛是置身水晶宫中,别有一番情趣。

从水洞出口越过一座拱形小桥,沿着水流的渠道,在洞口西南方向不远处有一小石亭,中竖一石碑,上刻有“碧鲜庵”。碑为唐代所刻,高2米,据宜兴县志记载,“碧鲜庵”为东晋上虞女子祝英台读书处。“碧鲜庵”旁有“英台琴剑冢”,向南有“英台阁”,此为千年古物,周围景色幽雅。

出了善卷洞,仍感觉意犹未尽。巍然矗立的石峰,五彩缤纷的灯光,无不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猜你喜欢
水洞石壁云雾
云雾
魔法云雾
云雾是山做的梦
星星
104公顷! 120亿! 富力正式介入番禺石壁村旧改!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届“本溪水洞杯”中小学生征文比赛启事
登剑门关
咒语
争石壁
本溪水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