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源头转型发展东部公园蓄势待发

2014-12-22 17:16撰文谢剑锋
浙江林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公园体系生态

◆撰文/谢剑锋

她是钱塘江的发源地,孕育了穿越全省的源远流长的“母亲河”;她曾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为共和国的诞生和民族的崛起作出过贡献;她以“浙江省十大文化名城”而闻名,更因“国家生态县”的称号而誉满中华。开化,这一片浙西的热土,如今正以“国家东部公园”的全新身份,迎接八方宾客。

2013年,开化县提出生态功能区转型发展配套改革试点,打造国家东部公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更高层次、更新起点延续“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发展理念,转化生态优势,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探索一条经济生态化、全域景区化、景观公园化的转型升级之路。这是全县人民在中国梦指引下的一个美丽的公园梦。

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建设国家东部公园是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的重要举措,是衢州市委、市政府建设国家休闲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自身发展趋势看,这是开化县推进“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升级的需要,是提升三省边际竞合能力的需要,是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需要。

面对打造国家东部公园这一全新命题,开化县认真研究了国内外国家公园建设的有关情况,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规划院等单位的10多位全国知名生态文明专家实地研究指导,设定了发展的构想。以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为契机,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引擎、转型为主线、改革为动力,创新发展理念,细化功能分区,维护生态安全,转化生态优势,推进城乡统筹,打造山区科学发展先行区,彰显“山水原生态、田园慢生活”的天然画卷,努力建成自然开化、休闲开化、人文开化、美丽开化。按照对应五年规划的原则,分为三个阶段,力争用近20年时间,通过主体功能区改革试点,建成国家东部公园,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转型为要,着力实现“三个优化”

2013—2015年是发展的第一阶段,要着力实现产业布局及融合发展、行政体制改革、行政区划调整取得重大突破,支撑转型发展的规划体系、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打造1个占地38平方公里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1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建1个国家5A级景区和5个国家4A级景区。

产业结构优化。坚持产业集聚、要素集中、功能集成,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生态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构建形成生态产业体系。

环境质量优化。森林覆盖率达到81%,出境水水质100%达到Ⅱ类水标准,县城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达到3000个以上,新建绿色人居占比超过75%,人均绿地面积持续提高,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指数(AQI)优良率100%,其中每年AQI≤50的天数达到320天以上,PM2.5值24小时浓度均值保持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继续下降。

民生福祉优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实现较大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水平、公共服务体系达到全省26个欠发达县中等水平,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创新为上,努力建成“四个开化”

2016—2020年,进入发展提升期,文化生态旅游业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休闲产业新型化、养生产业规模化、生态产品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人口内聚外迁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省排位前移。在这一阶段,不断创新,建设“四个开化”是最主要的工作。

自然开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自觉性更加坚定。加强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系统和山体、溪流等原生态资源的有效管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巩固提升源头生态安全。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成为全国生态产品的“供应商”。

休闲开化。依托“天然氧吧”等优质生态资源,把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把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创新作为旅游后发崛起的核心环节,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养生经济”,培育休闲养生产业,丰富休闲养生产品。大力引进社会工商资本,投资开发疗养基地,建设全新运营模式的休闲养老地产,打响健康服务业品牌。大手笔构筑平台,大气魄推进营销,深度合作融入浙赣皖旅游“金三角”,把开化打造成享誉“长三角”的自然、洁美、富庶的休闲养生目的地。

人文开化。依托“红”“绿”资源,整合、提炼开化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积极弘扬开化革命老区的传统精神以及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开化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根雕文化、茶艺文化,加强国家和省级“非遗”保护,进一步丰盈人文内涵、彰显人文底蕴,使开化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城。

美丽开化。加强生态景观、历史景观、人文景观的保护与修复,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促进城乡一体发展,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城美、人和”的现代田园城市、传统美丽乡村,打造“人美、家美、村美、生活美、产业美、素养美”的美丽开化,使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民生为本,构建“八大支撑体系”

2021—2030年为巩固期,此时,文化生态旅游业引领效应持续显现,结构合理、新型多元、竞争力强的生态产业体系全面建立,行政管理体系顺畅高效运转,生态产业体系等“八大支撑体系”构建出以民生为本的社会结构。

生态产业体系。按照“经济生态化”要求,做好“水、林、气、文、景”五大要素文章,突出文旅产业引领,注重三次产业融合,要求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工业围绕旅游快转型,着力培育五大百亿产业(百亿文旅产业、百亿水产业、百亿能源产业、百亿健康服务业、百亿基础设施),形成互补性强、有活力、成长性好的生态产业体系。

低碳开发体系。按照“生态经济化”要求,探索碳交易和排污权交易路径,开辟森林生态价值补偿新途径;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培育农业循环经济;加强限制类企业综合整治,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着力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模式。

美丽城乡体系。按照“全域景区化”要求,以中心城区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特色风情小镇和生态景观村落;以低影响开发理念改造一批通景公路,构建一批慢行系统,完善美丽城乡交通“微循环”;加强全域景观设计,建设“彩色开化、诗画江南”的美丽城乡体系。

公园架构体系。按照“景观公园化”要求,构建实施“一心、五条旅游走廊、五大功能区、五条精品线路、十大公园集群”公园架构体系。“一心”,即以钱江源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五条旅游走廊”,即开化到黄山、淳安、玉山、婺源、衢州五大周边著名景区的1小时休闲旅游走廊;“五大功能区”,即东部拓展体验区、南部休闲度假区、西部科普体验区、北部康体养生区、中部创意农业观光区;“五条精品线路”,即原味山水线、民俗文化线、山地体验线、观光农业线、康体运动线五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十大公园集群”,即根艺文化公园、龙顶茶实景园、森林博览园、花卉主题公园、动漫创意园、康体养生园、城市水景公园、红色公园、民居民俗公园、湿地公园十个不同主题的公园集群。

生态涵养体系。加强森林抚育和林政管理,促进生物多样性,加强植物种类资源保护;抓好水利骨干控制性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战略性水源保护;开展坡耕地、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河流、湿地水环境功能修复;切实加强水体、大气、森林等环境质量监测,形成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生态人文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加强“非遗”保护开发,实施一批生态文化工程,促进文旅融合;传承“封山禁林”等习俗,引导群众增强绿化造林、封山育林、保护水源、讲究卫生等生态自觉,弘扬“最美”精神,提升生态道德规范,浓厚全民共建共享氛围。

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强化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建成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实施“智慧城市”工程,加快城市综合体、城区道路等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产品,增强服务功能,形成配套体系。

行政运筹体系。开展行政体制改革,落实“两减两调”,促进扁平化管理,建立新型行政管理体系;推行专项攻坚、一线办公、挂图作战等新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创意策划,狠抓品牌营销,建立立体式品牌营销体系;主动开放合作,争取院校专家、上级部门的智力支持,创造性推进工作。

猜你喜欢
公园体系生态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住进呆萌生态房
在公园里玩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一见如故
生态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