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

2014-03-08 11:45潘纯清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黔西南州中药材中医药

潘纯清

(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 兴义 562400)



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

潘纯清

(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 兴义 562400)

对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指出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的对策与建议:加大对中药材种质资源的收集及保护、加大对中药材遗传育种的研究,建立良种快速繁育及规范栽培技术、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开展中药材科普文化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科技投入、加强中药材产业营销策略研究等,为政府部门决策者提供参考。

中药材;遗传育种;种质资源;GAP

中医药学是我国珍贵的民族遗产,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1-2]。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中医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中医药文化传承有待加强,社会认知度还需提高;中医中药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中医与中药发展不协调;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等。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黔西南州地处素有“川广云贵,地道药材”“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贵州省西南部[3],支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助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更是黔西南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结合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对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资为政府部门决策者提供参考。

1 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要优势

1.1 政策红利

国家和贵州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八部委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贵州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关于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明确要求把发展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加以培育壮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也明确提出了支持贵州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和加快推进省、市(州)两级中医(民族医)医院建设等内容。在国家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准确瞄准民众对健康产业的巨大需求,黔西南州也适时提出了打造大医疗、大保健等六大发展平台,将为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释放出巨大政策红利,加快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1.2 气候和地理优势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最低海拔375m,最高海拔2 207.2m,大部分地区位于海拔1 000~1 600m。全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水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变化,山区立体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全州长年气温为14~19℃,年降水量1 250~1 577mm,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16.29~454.06kJ·cm-2。全州土壤类型多样,有12个土类,35个亚类,160余个土属,470多个土种,酸性土壤呈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酸性土和钙质土镶嵌交错分布。据1984-1992年全省中药资源普查,黔西南州有中药资源1 770种。黔西南州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其中尤以兴义石斛(环草石斛为主)、安龙及兴义山银花(黄褐毛忍冬为主)、罗甸艾纳香、兴仁及晴隆薏苡等较为著名,可主要发展和生产石斛(环草石斛为主)、艾纳香、何首乌、桔梗、淫羊藿、吉祥草、薏苡、黄精、天冬、刺梨、米槁、南沙参、南板蓝根、益母草、厚朴、山豆根、葛根、虎耳草、百尾参、射干、鱼腥草、水蛭等中药材。同时,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喀斯特地貌山区,具有耕地少、山地多、平地少、坡地多、工程性缺水严重的特点,生态安全较为脆弱。中药材产业可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

1.3 现有研究基础

1.3.1 中药材繁育及栽培研究 黔西南州重视技术投入,对金银花(黄褐毛忍冬)、小花清风藤、石斛(铁皮石斛、环草石斛)、金樱子、天麻等中药材进行种苗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分别进行了环草石斛质量标准、小花清风藤规范化种植、白花前胡GAP示范基地建设、金樱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石斛种质资源及规范化生产、黄褐毛忍冬种质资源及规范化生产、“顶坛花椒”产业化开发、生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普安乌天麻”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等技术研究和示范,同时扩大了中药材种植面积。此外,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中药材的组织培养和规范栽培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铁皮石斛、艾纳香、金线莲等中药品种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功。中药材繁育及栽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3.2 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近年来,黔西南在中药新药开发方面紧紧围绕特色中药材资源利用、中药民族药研发与二次开发、民族民间单方、验方收集与开发等,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实施为载体支持中药新药开发。目前,黔西南州已有花栀清肝颗粒、复方栀子气雾剂、伤痛灵、血压安、益肾养元颗粒、强身颗粒、三七丹参片、板兰根冲剂、消炎止咳胶囊、48粒血脂宁胶囊、12袋强身颗粒、半枝莲胶囊、精制冠心颗粒、黄柏消痔胶囊等14种民族中药产品、中药保健品和中药食品。

2 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

一是种植规模小。虽然黔西南州中药材品种多、质量好,但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都较为落后,种植方法仍停留在原始阶段,中药农业基本上还是处于零散而落后的小农经济状态,药材生产尚以千家万户的家庭种植为主,规范化、集约化程度仍较低,而且没有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4]。

二是技术水平低。由于黔西南州中药材种植以农户为主,总体上技术水平较低,不少关键技术亟需解决,如产地生态适宜性、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连作障碍、合理采收及加工贮藏等。另外,黔西南州气候比较立体,各县(市、区)光照、温度、湿度等有较大差别,对中药材的生长会造成不同影响,对此类问题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不能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

2.2 市场秩序混乱,国际市场进入受阻

缺乏对称的市场信息。中药材生产往往滞后于中药材需求,导致中药材价格波动比较大,影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4]。

技术及管理落后。随着民众对健康质量的追求,危害健康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问题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国外对我国中药的进口更是有严格限制[5]。当前黔西南州中药材销售受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影响已显现出来,成为黔西南州中药材出口国外的主要瓶颈之一,阻碍了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

2.3 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

缺乏中药材管理制度规范及监督规范是中药材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黔西南州中药材生产企业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管理和药材种植缺乏严格规范,如黔西南州中药材大部分依靠农户采集或收购,质量难以保证。

同时游医药贩摆摊设点,吹嘘做虚假广告,致使许多人上当受骗,影响了中药材口碑,这也是中药材产业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4 野生药材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随着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镇化的推进、重点水源工程的建设以及中药制药企业的迅速发展,中药材特别是野生中药材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多种常用中药材品种出现供求矛盾,其中多数品种主要依赖于野生品种的采集,过度采集野生资源,已使黔西南州部分药材资源枯竭,部分品种已濒临灭绝[3,6]。

3 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对野生中药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

药用植物资源是中药产业得以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此,有必要开展中药材资源调查,建立野生资源预警机制,加强对黔西南州地区及整个贵州地区重要珍稀名贵野生资源的搜集、鉴定、保存、繁殖与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为黔西南州道地药材品质特征、中药材遗传育种及中药材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3.2 加强对中药材遗传育种的研究,建立良种快速繁育及规范栽培技术

为保证中药材优质、高产、药用价值高,选育新的药材优良品种是一项根本措施。通过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可为遗传选育提供良好材料,结合现代生物技术,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虫害、药用成分含量高和稳定、外形色泽符合商品要求的优良品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中药材优良品系的快繁技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便于中药材种植大面积推广,进行GAP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并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

3.3 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

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中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3.4 开展中药材科普文化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围绕黔西南州正在打造的大医疗、大保健等六大平台,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中医药知识及文化传播网络建设,培育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发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加强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在兴义市建设黔西南州中医药博物馆和活体基因库,提供了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地道中药材信息, 包括药材名称、分布、形态特征( 附彩色图片) 、药材性状及规格标准、色谱指纹图谱等中药材相关信息,提供中药材植物鉴赏体验[7],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中医医术、中药材资源、中药材加工利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此外,黔西南州地处民族地区,苗药、壮药资源丰富,至今仍有大量的民间传统中医疗法,疗效显著,应加强对该类民间艺人的挖掘、教育与保护,更好地发挥传统医药传承人的作用。

3.5 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科技投入

加大对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鼓励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同其它地区的科研院校开展科研交流与合作,并同企业、生产合作社、中药材产业技术协会等单位开展产学研究合作,初步形成中药材产业技术联盟。积极培育和开发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切实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完善中医药专利审查标准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研究制定本地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明确中医药传统知识权利主体,逐步建立有利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使用、管理和传承的专门保护制度。加强中药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工作,将我州的道地药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

3.6 加强中药材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3.6.1 产品策略 提高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创建品牌是有效途径。

扩大对外宣传范围和力度。要充分利用媒体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黔西南州中药材种植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大力宣传黔西南州中药材的道地性,以提高我州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并尽快建立州中药材营销网站,沟通信息。要重视商标注册、打造品牌,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全方位开放投资项目,多渠道融资,促使黔西南州中药材生产走上产业化之路。

3.6.2 价格策略 黔西南州中药材可采用两种价格策略,一是走低价路线,二是走高价路线。前者主要是生产低档产品,在保证产品基本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低价刺激需求或应对竞争。后者主要是生产质量较高的产品,注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主要通过创新提供差异化产品。

3.6.3 渠道策略 由于中药材市场资源有限,市场营销一般选择多种渠道充分与顾客沟通,保证渠道畅通,提高沟通效率。企业可采用自产自销的传统营销模式,还可以利用现代通讯设备和创新营销方式销售中药材。

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为中药材行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低成本高效渠道模式,是一种在线的互动营销方式,组织方便、灵活、成本低廉,很适合中小企业。

联合营销。黔西南中药材可采用联合方式销售,这种联合既可以是中小企业之间联合,也可以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联合。前者以松散型中小企业组织为纽带进行联合,后者借大企业销售网络销售产品,可消除自身能力的限制,提高销售效率。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代理商代销,也可以采用邮件、电话、电视等形式。

4 结语

中药材产业发展是黔西南州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是振兴和发展中药材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黔西南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优势及主要问题,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黔西南州实际,紧紧围绕大医药、大保健等平台建设,科学严谨,求真务实,加强研究,为黔西南州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为中华传统医学及人类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1] 曹云龙.中药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事,1992,6(4):230-232.

[2] 张继,郑健.中药标本的重要性与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药事,2008,22(11):977-979.

[3] 方周伯.贵州中药材生产发展趋势与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2):51-55.

[4] 冉懋雄.论推进贵州中药农业的发展与建议[J].亚太传统医药,2008,4(5):1-4.

[5] 李志芬,潘赢,李蕾.浅谈我国中药材农药污染状况及解决途径[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7):665-669.

[6] 潘明,徐轶婷,王世宽,等.利用生物转化技术改良中药材品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89-4591,4609.

[7] 袁述,王孝亮,马世平.中药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和研究[J].药学教育,2007,23(4):41-42.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9-10

潘纯清(1982-),男,博士,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农业经济管理。E-mail:125625329@qq.com

R282;F326.12

A

1673-2197(2014)24-0001-03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中药材中医药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