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2014-05-02 05:57:03潘宏赵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骨伤独活汤加减

潘宏赵

(徐闻县人民医院 骨科,广东 徐闻 524100)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潘宏赵

(徐闻县人民医院 骨科,广东 徐闻 524100)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减轻患者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骨伤手法;独活寄生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其主要病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病程较长,药物治疗难以奏效。为此,本研究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该病,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LIDP相关诊断标准相符[1],排除标准[2]如下:骨质疏松患者;腰椎MRI以及CT检查存在巨大型突出、中央型突出以及椎间盘脱出者;伴有明显椎管狭窄者;马尾神经受压者;椎弓断裂、椎体压缩骨折以及滑脱者;合并肿瘤椎体转移或椎管内有肿瘤、结核者。80例患者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39.8±2.7)岁;病程11天至6年,平均病程(1.2±0.3)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独活15g,甘草、细辛各3g,当归10g、牛膝15g、茯苓10g、川芎10g、党参10g、杜仲15g、熟地10g、白芍10g、桑寄生15g、防风10g、桂心与秦艽各10g。血瘀者则加桃仁与红花各10g;疼痛难耐者加延胡索15g;阳虚者加入锁阳15g;寒湿甚者加防己与附子各10g;气虚者则加黄芪30g;阴虚者加枸杞15g。上述药物以水煎服,1剂/天,分早晚2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共计4个疗程。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嘱患者治疗期间保证充足休息,并适度开展腰背肌功能锻炼。中医骨伤手法包括4个步骤:①采用放松按摩手法按摩患者臀部以及腰背部痉挛肌肉。患者取常规俯卧位,腰部暴露,将适量食用麻油涂擦在腰部,利用掌擦法以及掌推法加快局部血液循环,至皮肤发热为止;然后以叠掌按压或单掌按揉的方法由轻到重、自上而下按摩患者两侧腰部、臀部、患肢后侧,按摩次数以5~8次为宜;②以复位手法将椎间隙拉宽,迫使突出物回纳,从而有利于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改善。使患者常规俯卧,腰部暴露,取高度适当的两只软枕分别垫在患者前胯部和胸部,保持腰部悬空,施术者站在患者右侧,面对患肢,沿脊柱正中两侧以双手拇指缓慢发力推动,自上而下,保持平稳深透用力,按摩8~10次后使患者双手紧握治疗床床边,并做伸展动作,护士分别牵引患者双下肢,术者以右肘肘尖按摩突出节段椎体棘突,同时在护士与患者的协助与配合下利用身体重量持续按压,时长约为1min;③点按穴位。分别取背部两侧膀胱经大肠俞、肾俞穴、委中、昆仑、承扶、承山、环跳以及阿是穴进行点按,以拇指点按为主;④活动关节。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分别采用牵引、拨伸下肢以及被动直腿抬高法引导患者进行患侧下肢以及腰部关节活动,25min/次,每天1次。独活寄生汤加减服用方法同于对照组。

1.3 疗效评定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评定标准评估本次治疗情况。临床治愈:患者腰腿部疼痛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日常生活与工作均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阴性;显效:患者腰部疼痛部分消失,按压未见明显疼痛,日常生活与工作基本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阴性;有效:患者腰腿部仍伴有轻度疼痛,部分恢复工作,直腿抬高试验结果显示可疑阳性;无效:患者腰腿疼痛无改善,无法胜任日常工作,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阳性。总有效为临床治愈、显效以及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由慢性腰肌劳损、急性扭伤以及腰椎退行性变等因素导致。患者腰部肌肉韧带处于失衡状态,脊椎生物力学出现异常,伴发腰椎间盘内部异常高压现象,长此以往可导致髓核裂口突出以及纤维环破裂,由此产生的突出物进一步压迫机体脊神经根,导致患者正常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无菌性炎症以及神经根水肿等,患者常感到疼痛难忍,日常生活与工作也严重受阻[4]。

独活寄生汤加减是中医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代表方剂,其中独活、桑寄生可活络通痹、驱散下焦湿邪以及筋骨风寒;牛膝、杜仲以及熟地黄可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党参与茯苓可补益气血、祛风化湿;川芎、白芍、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秦艽可胜湿止痛。诸药合用则可标本兼治,驱邪扶正,有效修复椎间盘神经根与纤维环老化、破裂部分,保护椎间盘,改善变性骨骼营养状态,恢复局部新陈代谢[5]。此外,越来越多的临床及解剖学研究证实[6],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腰椎关节位置异常现象,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纠正不仅可减少医源性损伤,还能加速患者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减轻患者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牛淑芳,李佳霖,周媛,等.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8):334-338.

[2] 陈新用,王振飞,梁裕,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系统评价综述[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7):861-866.

[3] 刘松山,韩瑚,杨仁旭,等.基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ITP临床评价思路[C].第二届中国医院药学论坛论文集,2011:16-19.

[4] 刘志丹,梁薇.眼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侧弯的体会[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7(4):359-360.

[5] 罗萍.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6):32-33.

[6] 李建超.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19):3009-3010.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8-19

R274;R681.5+3

A

1673-2197(2014)24-0126-02

猜你喜欢
骨伤独活汤加减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3年3期)2023-05-23 07:24:20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 08:42:34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高职高专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独活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1
白虎消痤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47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