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艺
摘 要:20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而为人们所关注,90年代,这一概念开始引入我国。尽管这期间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仍未能从我国媒介生态大环境中对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媒介素养开始呈现出一些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逐渐由隐性向显性发展。本文旨在研究作为新媒体受众主力军和我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把关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148-03
随着大众传播业的迅速发展,媒介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方面,成为一种“社会公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美国学者斯坦利?巴伦直言,“媒介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致我们经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媒介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就更不在话下。媒介向我们传递信息,给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兴高采烈,让我们烦恼困惑。媒介改变我们的情绪,挑战我们的知识,侮辱我们的理智。媒介经常把我们变为最高中标者的廉价商品。媒介给我们下定义,为我们塑造现实。[1]”媒介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
当代大学生,作为媒介消费的一支主流力量,由于缺乏对大众传播机构传播的信息独立思辨的能力,对这些信息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理解产生误读、误用以及可能被严重误导,最终酿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培养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一、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普遍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首先是由英国学者李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于1933年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来的。我国学者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关注研究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总体上仍处于起始阶段。尽管我国迈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第一步,但是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入,以至于我们一直引用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和反映能力。[2]”
二、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1.7小时,相比2011年提升了1.2小时。新媒体一方面带来了诸多便利,一方面又成为了假新闻、快餐文化的温床。因此,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提高使用者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受众的第一主力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变得亟不可待。
(一)新媒体下的快餐式消费
就如萨拉赫迪所说“在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人无须为他人的无知负责”,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也为大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并不深入,就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快餐盒饭一样,但求填饱肚子不求它有营养成份。在媒介接触目的上,大学生的休闲娱乐动机明显,偏好于轻松、愉快而无营养的信息以寻求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对于新媒体中海量可检索的知识,大学生并未利用它们发展完善自己,反而因其便利、易得,而降低了对自身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养成了浮躁、投机的作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学术造假事件就反映出大学生利用网络投机取巧的冰山一角。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行为还仅仅停留在纯粹的阅读、接受信息上,缺乏对信息理解基础上的主动探讨反馈和评价批判,对于如何有效利用媒介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服务更是有欠思考。
(二)信息爆炸时代的容器人
长时间沉迷在媒体呈现的虚拟世界里,社交工具、网络游戏等应接不暇,大学生开始朝着容器人“进化”,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使世界成为“地球村”,其中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自媒体如博客、微博的兴起,未经专业培训的普通大众也变身传者,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和把关机制,新媒体的这种开放性让其中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受众本位”观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确立,让新媒体中的媒介机构不顾社会责任,对信息的“把关”唯市场标准。在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媒体中,信息无限而注意力有限,多元的传播主体出于各种利益关系,将低俗、庸俗、媚俗的信息投入市场以吸引受众眼球,这不仅对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极为不利,同时还影响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使他们迷失在新媒体塑造的娱乐狂欢中无法自拔。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选择的纠结”替代了“匮乏的郁闷”。在庞杂的信息面前,大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而不加筛选。在信息轰炸下毫无免疫能力的大学生,成为了信息爆炸时代的容器人。
(三)拷贝环境下现实关系的剥离
大众媒介所营造的是一种拟态环境,它通过选择有价值、典型的信息,通过信息的重新选择、加工、重组,重新塑造一个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环境。它所重构的信息完全向全社会作无定向的公开的传播,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接受。新媒体的匿名性为活跃其中的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使其隐蔽的个性得以释放。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占用了大量用于现实交往和实践的时间,导致他们的人际情感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失、与他人的交往沟通能力不断减弱。前有张非沉迷网络游戏两进两出清华,后有桂林大学生通宵上网猝死网吧,许多事例说明大学生对新媒体如互联网的沉溺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现实生活和身心健康。不仅如此,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和批判思考能力的缺乏,使他们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文化和不实信息的侵袭,进而影响到现实生活。如愈演愈烈的“网络炫富”现象对大学生的拜金思想和消费主义思潮的形成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又如人肉搜索、网络骂战等网络暴力现象让浮躁、盲目、非理性的情绪在大学生中大行其道。大学生对网络中不良现象的效仿、学习,对他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使他们最终难以融入现实社会,与现实社会生活剥离。
三、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长期缺失。要想除此沉珂积弊,既要加强完善对新媒体的监督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调动社会、学校、媒体与家庭四方面的联动作用,构建四位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高校的教育是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高校普遍不重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实践基本处于空白。尽管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但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没能从我国的媒介生态的大环境中对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
在实践上,只有少数大学生能通过有限的校园媒体资源去参与、体验媒介的运作,同时过程中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培训,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在理论上,除了传媒相关专业学生,学校很少面向其他专业学生开展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或讲座。
(二)新媒体中“把关人”作用的缺位
教育并非一定来自课堂,大学生对媒体的接触、实践也是一种间接受教方式。新媒体所提供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对信息价值的判断或对事件思考方式的提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判断,甚至为他们形成价值观提供参照。在新媒体环境下,传者、受众的界限模糊,“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把关人”,但是专业素养的缺乏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难以保证。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体中是否进行把关,更多的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与观念问题[3]。为了获得眼球经济,争取更多的受众,网络媒体的信息筛选加工往往只看市场标准,使得许多虚假、媚俗的信息充斥其中。新媒体公信力的降低和“把关人”的实际缺位,给大学生的带来了负面影响,会使他们形成重物质享乐,轻责任理想的风气。
(三)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不足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许多地区也纷纷出台文件,试水教育改革,但是始终无法撼动拥有悠久历史的应试教育体制。这使家庭和高校对青少年的培养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追求实用和速成。而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果是寓于长期、持续的教育之中的。这两者间的矛盾揭示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难以形成规模的社会历史根源。
此外,我国媒介资源有限而人口数量庞大的现状也使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缺乏硬件支持,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同时,媒介素养教育缺少政府部门政策制度的支持和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机构,这也是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无法形成正确认识的根本原因所在。
四、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汲取外国先进的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校方面
1.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高素质媒介素养教育队伍。媒介素养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为止,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经验还未完全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来。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这一名词既熟悉又陌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学科的涵义也缺乏较为理性的认识。在大学教育中导入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结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是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之一。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专门的开设实践性课程与多元理论性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并且,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讲座、辩论会等活动那个形式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
2.营造媒介教育氛围,进行媒介素养宣传。媒介素养要进入校园,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还要一个大家认识和认可的过程。因此,大学校园应充分利用自身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优势,加大对媒介素养宣传力度。校园广播、电视台、报纸、期刊、社团等都是校园媒介素养宣传的舆论阵地,它们作为在校学生的精神环境,对大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媒介素养宣传,就要形成全方位的校园舆论环境,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和手段,营造良好的媒介教育氛围。
3.充分利用大学校园资源,增加媒介认知。调查显示,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较少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与发布中,这无疑给媒介工作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传媒作为一种合理存在并蒸蒸日上的事物,它的内容和灵魂在大学生当今的生活中是无孔不入的。大学校园有着各式各样的教育、学习工具。校报、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微博等都是大学生可以接触并参与其中的媒介资源。高校应充分鼓励大学生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如:建立校园校报编辑室,让学生亲自去采集、编辑、制作和发布信息;开设校园微博,建立校园微博管理委员会,让学生参与微博的创造、传播和管理的一系列过程中。
(二)媒介方面
1.媒体和大学校园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实践是双向互动的,大众媒介应与大学校园“联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传媒与校园联合发起一次“DV校园新闻制作”大赛,媒介专业人士走进大学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大学生从拍摄—加工—制作全程亲自参与,最后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媒体的某一平台播出,使同学们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还能收获到相应的媒介知识。网页制作大赛、校园新闻制作大赛等无疑都可以成为媒介与校园合作的最好形式。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知名主持人、经验丰富编辑人员、记者等走进高校,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增加大学生们对于媒介的感性认识,消除大学生对于媒介的陌生感。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大学生被媒介的形式和内容“牵着鼻子走”,成为媒介的理智消费者而不是单纯地鉴赏、浏览传媒发布的信息或是仅仅热衷于新传媒所带来的新感觉。
2.媒介发挥“把关人”的作用,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媒介在信息生产和信息方面应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各式各样的传媒文化给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带去强烈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媒介往往掌握着这些信息能否发布和传播的选择大权。媒介理应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积累知识,使每一位大学生在媒介所传递的正确价值导向中耳濡目染的逐步得到提高。因此,新闻工作者就应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努力提升自身的采编写基本素质,同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这样才能引导那些辨识能力低的大学生认清真实的信息。最后,媒介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职业道道,对自己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承担相应的责任。
2004年,教育部宣布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这只能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在“量”达到了大众化教育的指标,而在“质”的层面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缺失,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开展相关课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发展大学生的自主判断力。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J巴伦著.刘鸿英译.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5.
[2] 刘芳华.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D].浙江师范大学,2009.
[3]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