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培
(中山大学 博雅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浅论庄子的艺术精神
——读《中国艺术精神》有感
安 培
(中山大学 博雅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本文列举了徐复观先生《中国艺术精神》一书对庄子艺术思想的研究,从人生观、生死观等角度展现出庄子对万事万物博大悦纳与善意的精神境界,分析了庄子“至乐”天乐与儒家仁义之乐的区别,消除了人们对庄子“消极避世”的片面理解,探求庄子特立不羁的外表之下掩藏的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道德 圆满俱足 境界 自由
他一会儿是尖锐无比的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湎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悠游的垂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的穷汉。有时他去远游,有时又安坐家中,洋洋洒洒地记录自己的思想。他太丰富,太浪漫,太抒情,太不拘一格,同时又行踪不定①。
庄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奇怪的一位先哲——他隐逸山林,对宇宙自然却有着超然的大智慧;他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追求对象,却在不经意间成就了至高的艺术精神。他“无欲无求、崇尚无用”的风格,被千千万万代后人揣测又推敲,也不知是否有人真的了解他的内心。
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徐复观先生将他写庄子的一章命名为“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作者在自叙中曾说道:历史中的大画家、大画论家,他们所达到、所把握到的精神境界,常不期然而然都是庄学、玄学的境界②。
由此可见,庄子的艺术精神其实是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中最本质的思想。艺术的核心是“美”,故最高精神同样也是最美的。中学时读《庖丁解牛》,便觉得字里行间都充盈着一种和谐的美感,“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③。
我猜测,庖丁解牛时可能并没有刻意追求奏刀之声的动听,然而正因为他所向往的是“道”,是“目无全牛”那炉火纯青的熟悉,故人与牛这两个个体之间的对立能够消解;许多遍的练习使他可以轻松地让自己的双手为心灵所驾驭,操作时不需以目视而只以神与牛相遇,解牛的过程不复有任何阻碍,成为纯粹自然的过程。因此,解牛之声“莫不中音”,解牛的动作才能“合于桑林之舞”。无欲无求又看似无用,却“不期然而然”地获得了极大的美感,这正是庄子全部思想的一个重要特性。解牛事虽小,却从中可见宇宙万物运行之机理——万事万物之“巧”皆应以与自然造化相协调为最高之境界,非刻意,不造作,不为小节耗费气力,方能将身心托付于对大善、大美的追求,获得与造化同工的大巧。
先秦诸子的思想理论对华夏影响最深刻的应当说是儒家。庄子对儒家并不排斥,甚至在很多方面受其影响甚为深刻。但从艺术角度来看,儒道二家仍然有本质不同,孔子对于音乐艺术,是一开始便下意识地将其作为完善人格、提升修养的途径;而庄子的艺术思想中则不存在这种目的性,艺术对他而言,只是纯粹地为了“怡然自得”,享受精神自由。如在“乐”的问题上,徐复观先生曾将两种思想作了比较:儒家也重视乐,但儒家对己是乐,对天下国家则是忧;所以孟子说:“故君子无日不忧,亦无日不乐。”因为儒家的乐来自义精仁熟。而仁义本身,即含有对人生不可解除的责任感,但庄子之道是艺术精神,要从一般忧乐中超越上去,以得“至乐”、“天乐”,这便不同于挟带有责任感的仁义之乐④。
对于人世,儒家要给予“救济”,道家则寻求“解脱”。从道德伦理角度看,似乎前者较好;论艺术精神,又数后者更佳。很难说两种思想哪一个更高明,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它们发挥的作用互不相同又互为补充——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人几千年来做人、治学与出仕时的道德准则,道家的精神则在绘画、诗歌创作中被不断传承和创新。再具体地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儒家的教化是身处人事之中时对自我的规范;道家营造的境界更像在喧嚣、争辩之外,每个人心里一处隐秘的世外桃源。
庄子的艺术思想同时影响了他的人生观。谈到人生,艺术与道德又出现了一些极为统一的特征,比如,对自己与一切人和物的平等看待:“寓诸庸”是自己虚静之心,超越了、也是摆脱了世俗以自己的才知为“用”为“成”,超越了、即摆脱了以一时一地的结果为“用”为“成”,而发现了每一人、每一物皆有其自用、自成,且无用于此者或有用于彼,毁于此者或成于彼,所以便将自己对人、物之态度,寄托于各人各物自用自成之上。“因是”、“寓诸庸”,实际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两种说法,即是此处之所谓“不谴是非”⑤。
对徐先生的这段论述,我实在是极赞同不过了。庄子涵融万物的“不辨是非”与鄙薄之人的“不辨是非”如此容易被混为一谈,而我曾经是那自以为具备了庄周精神的“鄙陋”之人。看不懂世俗,辨不清是非,面对纷繁的世界选择了躲避,便自以为是那潇洒的隐逸之士了。殊不知这只是他精神的最表层罢了,其对万事万物博大的悦纳与善意,并不是仅仅逃避了世俗就能达到的境界。
庄周的生死观除却对命运的无奈与“精神不灭”的观念外,又落到了“物化”之上:物结乃生于“虑”,虑便有计较之心,计较必生哀乐之情。虑是生于心知的作用。物化是因为“忘”:梦为胡蝶而当下全体即是胡蝶,即忘其为庄周……这才能随物而化,以生死为一条……物化的境界,完全是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因为是物化,所以自己生存于一境之中,倘然与某一物相遇,此一物一境,即是一个宇宙,即是一个永恒。化为鸡,即圆满俱足于鸡;化为弹,即圆满俱足于弹。既圆满俱足了,更从何处感到有难填的缺陷,而发生超越于当下一境一物之上的神力的要求?更从何处感到“死生事大”,而要求从轮回中解脱呢?所以庄子的生死观实际是由艺术精神发出的艺术的生命观⑥。
艺术的吸引力,大概就在于它以一种极具美感的方式回答了道德不能回答的问题。即便是最高的道德,使人在临死时有视死如归之感,也不能摆脱“死生亦大矣”的痛感,然而艺术却创造出这种“圆满俱足”、“超然物外”的意境让人觉得死甚至比生来得更纯粹,庄子这样将整个生命托付自然的艺术家尤其——人间本就布满丑恶,难以依托,人死亡之后,反而与大美的自然贴得更紧了,他的身体融于大地,他的意识呢?是消亡了,还是说彻底与自然造化相协调了?由此看来,人们在死亡面前表现的恐惧绝望倒显得难以理解了。
人们对庄子往往有“消极避世”的印象,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庄子其实是决无意排除“人间世”的。然而艺术是纯粹的美,人世却是罪恶成分多,那追求自由纯粹的艺术精神,在这多苦多难的人间世界——终究是安放不稳的。人们只看到了庄子隐逸孤傲的一面。然而当他站立于万物之上时,他展现出的美感会如雨露一般,洒落世间,润泽万物,受到感召之物,皆会呈现出其最美好的一面: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⑦。
“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正是神人对世间的恩泽。庄子给人们留下消极避世的印象,也许是因为他主张破除是非好恶的世俗感情。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按:《庄子》一书的“情”字,有两种意义。一是由欲望心知而来的是非好恶之情,这即是上面所说的“无人之情”,庄子以此种情足以内伤其身,所以要加以破除。极其至,是“死生无变于己”。另一是与“性”同义,指由人之所生的德,人之所生的性的活动而言⑧。
忘了知欲,忘了自己,与万物相融,实已将天地万物涵于自己生命之内,只剩下与宇宙相连的静谧博大的情感,不再被一己之好恶所伤,这便是庄子“圆满俱足”之境地了。对于庄子否定的世俗感情,儒家的态度则是给予充分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就向我们揭示了道德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差别。要成就艺术人生,大概不得不摆脱道德人生的某些内容。
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⑨。
这是庄子眼中“得道真人”的模样。心志纯一不杂,不受欲望之扰动,喜怒与自然一致变化,这即是“圆满俱足”。但他的特性还不止这些,“与物有宜”,“与物为春”这样的字眼,让我们领会到“至善”与“至仁”的境界。用徐先生的话来说,即是“最高的艺术精神,与最高的道德精神,自然地互相涵摄”。也许不论道德还是艺术,当到达最高境界时,呈现出的都是一种忘我的姿态,将个人的生命全部交付于广袤的世界,在他人看来正是以个人的生命囊括了整个宇宙吧。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宋国人(今安徽蒙城),宋国是周代的后裔,庄子因此得以接触周代保存下来的典籍资料。但他早年的生活又是十分动荡的,庄子早年系出楚国贵族,后因楚国动乱迁至宋国,而宋国在当时又常常成为各国的战场,战乱不止少有安宁。大概正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庄周的性格——抨击权势,一生在政治上隐没无闻,精神生活却极为丰富:读书、周游、辩论、遐想,并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对于庄子为何厌倦政治、认为孔子游说诸侯的行为是“不可为而为之”有了更多理解。而那至纯至美的艺术精神必是经历了许多坎坷才得以成就的。对于他,除仰慕之外也多了些怜惜——想起他漂泊不羁的身影,风一更,雪一更,踽踽独行,眼前闪现的图画也蒙上了一层悲剧性的美感。但庄周终究是不需以世俗眼光判定的,世人眼里的孤单之行,他反倒悠游自适。庄周始终站在遥远的地方,看我们如何将他的思想当成实验对象去探索发现,又如何将各色标签贴于其上,并狡黠地冲我们微笑。也难怪,他从一开始就什么也没想得到。
注释:
①凤凰卫视《庄子逍遥谈》开场语.
②《中国艺术精神》自叙第三页.
③庄子·庖丁解牛.
④中国艺术精神P65.
⑤中国艺术精神P108-109.
⑥中国艺术精神P113.
⑦中国艺术精神P74.
⑧中国艺术精神P93.
⑨《庄子》中《大宗师》二三零—二三一页.《德充符》二一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