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子》否 定 音 乐 美

2014-03-06 05:18
文教资料 2014年35期
关键词:大音希声音声五音

郭 亮

(丹阳六中 语文组,江苏 丹阳 212300)

《老 子》否 定 音 乐 美

郭 亮

(丹阳六中 语文组,江苏 丹阳 212300)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不断发展,成为与儒家相抗衡的一大思想流派。老子的著作《老子》否定音乐的作用,他认为音声有别,否定声之美,否定五音的教化功能,提倡符合“道”的音之美。

《老子》 音乐美 否定思想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体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独特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与儒家相抗衡的一大思想流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子》全书直接涉及音乐方面的仅有20个字,《老子》对音乐的态度主要表现在 “音声相和”、“五音令人耳聋”、“乐与饵,过客止”及“大音希声”说上。《老子》的音乐思想贯穿起来的内在逻辑应该是这样的,他认为音声有别,否定声之美,否定五音的教化功能,从而否定声之美,提倡符合“道”的音之美。

一、否定“音”之美

“音声相和”出自《老子·二章》,其主要思想是“音”与“声”对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在该章中,《老子》将音声与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互相对立的范畴并列提出,可见《老子》是将“音”和“声”作为两个对立概念提出的。“其中,‘音’指艺术加工的产物,‘声’指未经加工的自然之声”[1]。在《老子》看来,“音”与“美”、“善”一样,是不可靠的。因为“音”之美需赖“声”之丑而存在,“音”、“声”既相对的又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无所谓美丑之别。其实《老子》在此提出了一种美丑、善恶观,否定了世俗之美、善观,也否定了现实世界存在的精神观念,认为人为的教化使世界观念趋于相同,这样的大同世界并不是有道的世界,也不能达到美的标准,因为人的观念是在不断转化的。只有圣人的无为政策,才能做到真正的教化,就像世界不可能存在人为的音乐一样,世界需要“声”——不使人“耳聋”的音乐,这就为第十二章的音乐观埋下了伏笔。

二、否定“五音”之善

《老子·十二章》说“五音令人耳聋”。这是对“音”、“声”相对观念的进一步阐释。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这里讲的“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都是针对世俗社会贵族阶层之所“欲”而言的,针对贵族阶层的“美”、“善”观念。因为《老子》一书讲的都是治世哲学,针对的读者也是有机会、有能力治理天下的贵族阶层。他觉得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善”,那么“美”、“善”的观念也就不存在了,同理,现实世界的贵族阶层生活充满了 “五色”、“五音”、“无味”,而最终导致的是 “目盲”、“耳聋”、“口爽”的不良后果,这些都可以归为人(主要是贵族阶层)的“欲”,如《吕氏春秋·仲春纪·情欲篇》说: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智愚、贤不肖,欲之若一。

然而,就像《淮南子·精神训》中所说的,耳和目沉湎于声音和美色的欢乐,就会使人体内“五藏动摇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矣,血气滔荡不休,则精神驰聘‘于外而不守矣”,“精神不守”、五藏“血气滔荡”是各种感官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哗耳,使耳不聪……此四者,天下之所美性也,然皆累性也”。

所以老子在本章提出消除一切圣人治理天下的法则,就是消除一切欲望,保留人的自然存在状态,这就是“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老子认为有“目”(此处兼指耳、口、心)便可见,可见便有知,有知便欲得而使民心乱,而“腹”则无见,无见便无知,无知便无欲,无欲便使民心虚静不乱。这是“圣人之治”和修身养性的需要。

老子在本章承认现实音乐即五音对人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破坏作用,否定了“五音”的教化作用。在此《老子》不仅否定了音乐,而且否定了一切文化及人类智慧。

三、否定功利的音乐

《老子·三十五章》通过“乐”与“饵”的对比,继续否定音乐的善,从而确立“道”之“善”的属性。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其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第三十五章)

李涵虚《道德经注释》是这样解释这段话的:大象者,无可象而象之,故曰大象,仍指大道也。能持大道者,则天下皆往而归之。往游其宇,恬然淡然,而无所患害,但相安于平泰而已。夫美乐美饵,能使过客停车,以图一快。然酒阑歌散,终不久留。大道则不然,出于翻而生津补液,似觉淡然而无味者,岂知见闻俱绝?正复取用不穷也。

美妙的音乐和美味佳肴一样,都能诱使过往行人止步,但它们仅能给人一时的痛快,在“酒阑歌散”之后,一切都飞逝不留。唯有“大道”,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绝的。“美乐”、“美饵”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一般意义上的欲望满足,来去不留,所以不像“善”具有永恒的特点。

《老子》对“善”的理解具有非功利因素。“‘要妙’是‘善’的极境(上善或至善),‘清静’是‘善’的典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则是评判‘善’的标准”。即如二十七章所言:“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四十五章所言“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认为“乐”的特点是有味可动心,有象可愉目,有声可悦耳,而无用不利于养生和治国。“道”的特点与此相反:它无味、无象、无声,其用则无穷。这里的“饵”指十二章的“五味”。以此来看,现实存在的意欲教化人的音乐,本无“清静”之心,所以根本达不到“要妙”之境,非智慧之声,更谈不上具有“善”的品质了[2]。

可见《老子》否定的是一切意欲教化的音乐,提倡的是其符合“道”的“淡乎其无味”的本体的美。这种平淡而近乎“无味”的审美趣味符合“要妙”的审美标准,具有无限性。不仅如此,《老子》在这一章中的音乐观涉及音乐的形象性“不足见”、“不足闻”,强调音乐的非功利作用“用之不足既”,这些都符合“大音希声”的特点。

四、否定有声之乐

“大音希声”的本义是老子用来描绘“道”的性质与功能的,它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在老子使用‘大’这一术语的过程中,老子将‘大’与‘道’等量齐观,使其内涵与‘道’重合”。[3]“大音希声”和“执大象”中之“大”意义相同。“大”者,“道”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二十五章)

“大音”即“道音”,是由“道”自身呈现出来的声音,它至大至美、无形无象又不可名状,其特点是“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它合乎“道”朴拙、本真、自然、无为的特点,所以与人为的“五音”不同。实际上,老子是反对那些人为的违背自然之“道”的“五音”的,所谓“五音令人耳聋”(第十二章),以此实现对自然之“大音”的追求和对“大美”的向往。

“大音”作为“道”本身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最纯粹的声音,是音乐具体表现形式的本源,而它自身却是一种无声之音,处于“寂兮寥兮”的超然境界。

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本性和规律而发展,不强为,不妄为。老子否定的是那些违背自然之“道”的音乐,推崇的是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的合乎“道”之性质的“大音”。“大音”派生出了世间的“有声之音”,蕴涵生命创造的意味。“大音希声”是以“道”之“大音”否定有声之乐。因此,老子通过否定“声”否定美,从而否定一切世间存在的人为的音乐。

《老子》用自然无为的理想之乐否定人为的有声之乐。“大音希声”即至乐无声,此乐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至美至善,是永恒且永不消减的音乐美。“大音”就“道”而言,自然和规律的“道”虽然无声,但不仅蕴含音乐精神,而且其音乐精神至高无上。

正如现代学者理解的:《老子》“取消一切态度对待认识、对待现实世界、对待生活”[4]。《老子》对音乐持否定态度,认为音乐是丑的、可欲的、有害的、不利于治国的,否定了音乐的善,否定了音乐的美。老子承认的仅仅是音乐这个形式的人间存在,而这一形式只有符合“道”才能具有“善”、“美”的特征,《老子》就是这样让他的理想得以永恒,让他的音乐精神得以永恒。

[1]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210.

[2][3]张强.“道不可言”——老子“道”的美学思想读解.江海学刊,1998(4).

[4]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9:49-53.

猜你喜欢
大音希声音声五音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文化中的乐种研究
——评陈辉《浙东锣鼓:礼俗仪式的音声表达》
老子“大音希声”的深层义理
中药结合五音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体会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耳鸣管理理念在影响中医五音治疗耳鸣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鄂西民间手抄唱本音声符号“”考释
陶渊明“不解音声”是个伪命题
大音希声,温婉如玉 Bowers&Wilkins PX
“音声”之疑——质疑当下流行的一个音响概念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