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林奈大学医学教学模式之比较与借鉴

2014-03-06 21:18纪任欣罗庆禄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瑞典教授考试

韩 平,纪任欣,罗庆禄

(福建中医药大学:A.康复医学院;B.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班,福建 福州 350108)

大学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探索和体验欧洲的教学制度与环境成了近年来我国国内学子远赴欧洲学习的一个主要目的。作者现将北欧瑞典林奈大学教与学特点与我国高校常用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

1 课程安排和选择不同

瑞典的学期制度和我国的大学差异较大,对于交换生来说,其课程设置方式有较高的弹性。如在瑞典林奈大学,交换生必须在开学前进行网上选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但也要量力而行,因为学校多数课程是集中在一个月内完成教学,且时间安排并不考虑是否与其他课程发生冲突。如果选择了两门课程在同一个月授课,可能会碰到同一天的同一个时段要上两门课,那么,必须停修其中一门课。而我国大陆高校的课程安排,每学期的课程并不是按照每月一门来安排的,而是不同的几门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就意味着学生每周、每个月都要学习和理解不同的课程内容。当然,相较于瑞典易于学习和理解的集中的课程安排制度,我国的此类制度的好处则在于每门课程都能得到很好的巩固,因此在这个方面,国内外似乎各有所长。

瑞典大学对于课程安排的高弹性,还体现在得到任课教授的同意后,学生可以在课程开始时随时加选任何科目或在课程开始后随时退选。而我国高校对于选修课,如果学生网上报名,那么必须参加这么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否则该门课要挂科重修。另外,还体现在授课教师对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方面的自由安排,也就是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科目的上课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程内容。以选修课程SocialWorkinanInterculturalPerspective为例,在课程时,教授特意请了一位从事社会工作的先生给我们讲解瑞典社会工作的现况。他的讲课方式是用一个他在工作中所亲身经历的故事来贯穿整堂课,用通俗易懂、非常有趣但又十分专业的方式给学生完整地介绍了瑞典的社会工作体系、流程及他自己应对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方法。由于这种选课的自由性,瑞典的教授们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常常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推陈出新,并努力发掘新教材。所以,瑞典林奈大学的教师对课程安排的权力也有更大的提升。而在我国,大部分高校课程安排停留在按行政模式运行的方法,因此教师的学术权力地位较低,使得教师无法根据自己特长及需求安排各自的授课形式及内容[1]。而且,在中国一些高校,不少大学教师缺乏竞争意识,每年开一样的课,讲一样的内容,一本书,一本教案总是可以用很多年。当然这也与我国的教育制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只有选修的教师有权力自由更换教材。而教材和教学内容的过于统一,每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千篇一律,也使学生的自由选课变得毫无意义[2]。

2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同

瑞典大学对于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其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对于学生的出席率并没有特别要求,如果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并不会反对学生缺课,反而鼓励学生放弃自己不感兴趣或个人觉得无关紧要的课堂,可去别的课堂修习或是到图书馆自主学习。但每个课程中通常会有与课程成绩的Pass/Fail有关的活动,内容大多是Discussion和Presentation,如果学生缺席就会无法获得这门课程分配给这些活动的学分,但是即使参与,学生若是准备不够或是参与度不足,也有可能无法取得学分,因此学生对于这些Discussion和Presentation的准备和参与都相当积极。我国大学对学生的出席率通常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使大多数教师并不相信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强迫学生参加学校要求的每堂必修课就成了教学的主旋律,甚至采用辅导员、纪律委员点名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被动听课。

3 教学职能单位为学生服务不同

瑞典高校的教学职能单位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他们时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如前提到的学生在课程开始时随时加选修课程问题,在征得任课教授的同意后,其他一切的加课或退课程序,教学秘书都会帮学生提交申请并办好一切需要的程序,学生只需选课就好,十分人性化。另外,林奈大学的官方网站有一块专门为各个课程设立的Blackboard。在这里,学生有自己的邮箱,而有关各课程的时间调整、课程进度安排、考试时间及形式甚至是考试题目都会在Blackboard上发布,或由各教授发往学生的个人邮箱。而我国高校,有关教学的各类通知通常由各班的辅导员通知班委,再由班委通知学生们,因此学生们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不会主动地去了解与自己的学习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相关信息;这样学生无法快速的了解新的信息,效率低下。

4 学习方式不同

实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林奈大学的课程没有专门安排实验/实践课,所有的实验/实践都穿插于理论课中。这样,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能更好的强化知识的应用。如笔者选修的The Elderly in Modern Society这门课。Albin教授给学生的最后一课安排在当地的养老院,并安排学生参观各位老人根据他们喜好和生理需求布置的公寓,并给学生与他们交流的机会,能使学生很好的感受瑞典的老年人在福利政策下的生活状况,从而更好的理解瑞典给予老年人的福利政策。这方面,我国目前各高校虽有提倡,当仍然以理论为主,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很低。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方面。在林奈大学,Discussion几乎是每一堂课的基本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其他学生的思路,从而思考和拓展自己的思路,这样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比如说Culture, Identity and Social Conflict这门课,在开课前,教授会给每个学生发一份课程进度表,里面包括每周课堂上需要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上课前完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写出自己的想法,在上课时与教授当场分好的小组组员一同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小组的成员们会整合出讨论结果的精华部分,并做成一份PPT,再上台由各小组成员演说各自的观点。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授并不置身事外,他会在各小组演说时记录学生各种观点以及他对演说内容的疑惑,在演说结束后提出疑问,要求学生加以论证,并在理解后给出他的评论及建议。这与我国多数大学相对沉闷的课堂气氛与“传递-接受”的灌输式的一言堂模式截然不同[3]。我国大学的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崇尚教师的绝对权威[4],学生几乎不能有任何的参与,而只是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这不仅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及自主研究和报告的能力[2]。

5 师生关系不同

瑞典林奈大学的教授给人有一种亲切感,他们很乐意在课堂中被学生打断以纠正、提出和讨论问题,课后也常留下来与学生探讨问题。有些教授甚至会在上课时带上自制的甜点与学生们分享。此外,对于半年的交换生来说,他们很乐于推荐作者及同学到欧洲各处游玩,当为此而请假时,他们也很能理解;当然,他们布置的作业可不能缺(笔者的一位教授曾经建议笔者在法国游玩时找一个咖啡馆坐下完成他布置的任务,并通过邮件发给他,后来他还给笔者发了笔者所缺的那几堂课他所用的PPT)。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教师通常有“严师出高徒”观念[4],因此,给学生的印象大多是严肃而严格的,加之中国在知识方面讲求的是教师的“权威性”,考试的标准答案也是以教师上课的讲义为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以及与教师交流的积极性[5]。

6 考试方式不同

6.1 考试形式方面

Presentation合并Paper的形式是许多教授最常用的考试方式。以在该校的学生的第一门课The Elderly in Modern Society为例:从第一堂课开始,教授便开始交待学生想好考试论文的课题,然后在他安排好的几次课程前上交草稿,再将他批阅过的草稿拿来与学生一对一的讨论,说明论文的优缺点和希望怎样改进,直到结课时学生将最终修改好的论文交给他。当然,如果你在最后的Deadline之前都没有将论文修改到他所希望的程度,那么也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容易Pass的。在最终论文上交后的几天,他还会要求学生各自做好有关自己论文内容的PPT,然后各自做Presentation,向全班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论文。

相较于瑞典大学考试形式的灵活,中国大学生们最熟悉的考试模式相信一定是闭卷的笔试形式了。在这样的考试模式下,考试题目的答案通常都是唯一的,如果你不按教师说的、书本上写的答,就一定是错的,这样就使学生不去研究为什么,就成了一种中国式的学习习惯[4]。

6.2 考核通过要求

瑞典的大学都采取 Retake制度,Retake 制度是将考试时间和学习时间独立的一种制度,让学生不需要赶着考试。在每个月课程结束时,会有一次的考试时间,但是在下个月的同一时间或是某个特定的假期尾端,也会有相同科目的考试机会。因此,如果学生在某个学期中有很多考试要考,可以选择不参加那些准备不足的科目的考试,等到下一次的考试时间再参加。如果在某次的考试考不好,学生也可以选择再参加下一次的考试,让自己的成绩变高。不过瑞典的学生通常不会重新考试,他们都是等到自己准备好以后才去参与考试。而在中国高校,考试通常只有单一的闭卷笔试形式,经过长期如此环境培养下的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几乎忽略了技能、实践、研究、创新,甚至德与体的重要性。中国的大学正在逐步走向“通专结合”之路,即实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结构模式实现“宽口径的专业教育”[6],因此闭卷的笔试形式更能够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而瑞典的大学则主张“通识教育”,他们认为本科阶段的教育重点并不在“教”而在“育”,这时只需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就是达到了本科教育的目标,而如果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入研究的欲望便可以自主地选择进一步的学习,也就是我国所说的研究生学习。这样来看,讨论与演讲的形式就更加适合瑞典学生的发展了。

总之,目前国内外的教学模式还存在较大不同。当今社会,我国的部分学子时常抨击现行的教育制度,认为我国应该实行西方(欧洲)的教学制度,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方式在我国都是行得通的。以本文所提到的无课本教学模式为例,如果运用在中国,想象一下教授必须在课前给全班近百名学生发放他的讲稿,那将是一笔经费多大的支出。除了人口因素以外,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尊师重道是学生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但是国内外在对“尊”的理解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大多数中国的学子“尊师”就是习惯性的听从,因而几乎没有学生能在课堂上当场质疑教师,教师也鲜少因为个别学生的疑问而停下课程与之讨论。而在瑞典,学生们的“尊师”则主要表现在与教授关系的亲近,他们十分喜欢与教授讨论各种学术甚至生活问题,他们善于在疑问产生时立刻提出,教授也乐于当场为之解答,有时甚至要求全班学生一起参与讨论。社会历史以及思想文化的积淀造就了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我国教学模式应借鉴瑞典大学教学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体制,这对于推动我国大学国际化进程、改革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外向型专业技术人才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绵涛. 中国VS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区别在哪里[J]. 科教文汇, 2005(5):28-29.

[2]杨 颉. 我看日本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育方法[J]. 高等教育研究, 2000(1):109-111.

[3]高雪莲. 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 高等农业教育, 2007(1):85-87.

[4]任国荣. 试论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J]. 教学与管理, 2007(9):3-4.

[5]徐杰华. 课堂教学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9):242-243.

[6]杨杏芳. 大学教学制度改革: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1):1-4.

猜你喜欢
瑞典教授考试
瑞典没有“剩宴”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古老的瑞典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深不见底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