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艳香,周利梅,丁锦丽
(武汉大学 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0)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扩招以来,从原来不到700万人的规模,现在已经增加到2,979万人,在整个规模上已居于世界第一。2000年以来,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超过100所,且仍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医学生的增长也不例外。由于扩展速度如此快,导致医学生的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医学生的整体质量也将受到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合格的医学生,如何培养杰出的医学生呢?这就需要我们认识现有的不足,研究新的学习及指导方法,以下就医学生的培养现状及对此提出的培养策略做简单论述。
应试现象严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应试教育仍深入人心,从小到大,教学模式规定考试答案只有一个标准,考高分的才是精英。医学教育也一直沿用这种培养模式,导致很多医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采取重记忆、重结果、重模仿的方式,完全忽视了医学是一门需要建立兴趣的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虽然擅长考试,但他们对医学缺乏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只停留在书本,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融会贯通,在进入临床之后,缺乏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能做到学以致用。
对实践的重视度不够。对于医学生而言,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理论学习时间较长,操作学习较少,医患关系紧张使临床实习时动手机会减少,受考研影响而没有真正投入临床实践,不健全的学习成绩评定方法等因素使医学生不重视临床实践,对实践缺乏信心。
缺乏创新意识。影响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评价学生的方式片面、激励机制不健全、对创新的认识与实践脱节等。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医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在现今教学下,学校创新教学开展的不完善也对此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缺乏医患沟通技巧。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生教育模式都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服务理念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的医学生在医患沟通方面缺乏应对策略及技巧,与病人交流时自信心不足,表现出紧张焦虑、拘谨等状态;而一些医学生因为缺乏与患者之间的交流经历,不能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及心理状况,从而引起非医疗差错类型的医疗纠纷。不良的医患关系不仅影响了医学生的实习效果及患者的医疗效果,而且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了损害。
培养医学生的兴趣。兴趣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悬念、知识竞赛等方式来提高医学学习的兴趣。有报道显示通过3T教学法(即Thirst、Thinking和Test三个环节),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科研兴趣。
培养医学生的主动性。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中,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学生都是处于被动地位,我们应该转变这一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武汉大学引进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还应引导医学生去验证其想法的可行性,去实施。通过指导其查阅文献,组织文献阅读交流等活动,培养他们兴趣的同时也开阔了科研思路。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观念和思想的改变对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学教育除了学习基本医学知识及技能外,还应该训练和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教学单位应该把创新性教育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师队伍提供必需的创新教育条件,建立以病例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及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激发医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意识;同时,对于考核方面,在现有的笔试上可适当加入技能操作、口试、论文等方式,尝试将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实验、论文发表等情况及科研竞赛成果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创新的重点主要放在科研思想、科研方法、科研过程、科研选题、实验过程、撰写科研论文等方面。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功转型为合格医生的必须条件,而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正是当下稳定医疗环境的必要措施。借鉴西方院校培养医学生的策略,开设有关医患沟通的课程,例如医院管理学、医学心理学及医学伦理学等,涉及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医患沟通能力、情商教育等内容,同时,也可以开展知识竞赛、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的技能和知识。当然,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起好其示范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带教过程中,应重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与患者沟通。教学单位应该加大力量培养带教队伍,例如派送老师外出进修,加强教学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等。
高等院校的医学教育是一项工程,这个工程包含着很多因素,如教育模式、任课教师及医学生自身等。医学生的培养需要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需要临床老师的积极带教,更需要医学生认真积极投入。随着国家及教育部门对医学教育重视度的提高,以及老师、学生等多方的努力,我国医学生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取得新的突破,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医生。
[1]Ozcakir A,Uncu Y,Sadikoglu G,e tal.Students’views about doctor-patient conanunication,chronic diseases and death[J].Educ Health,2008,1(1):149.
[2]毛彩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9):90-92.
[3]周 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2006(3):9-13.
[4]张 屹,张 虎.面向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2):84-86.
[5]常永勤,崔兴达.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