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口疮的预防及治疗
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羔羊口膜炎,俗称口疮。羔羊口疮,多为群发性,影响吃食,严重妨碍羔羊的生长发育,重者也有死亡。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干痂中病毒暴露于夏季阳光下,30~60 d其传染性才消失;在地面上经过越冬,在第2年春天仍有传染性。所以,容易连年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潜伏期4~7 d,传染迅速。病羊首先在口角、口唇周围皮肤和鼻镜上,发生丘疹形小红斑点,很快形成水泡、脓泡,继而随脓泡破裂溃烂,变成黄褐色结痂。轻者痂皮扩大、增厚、干燥、脱落,经1~2周后自愈。重病羔当脓泡破溃后,相互连接融合,传染到上下口唇和鼻镜周围,直至眼睑、耳壳等部位。出现大面积龟裂、有出血的厚硬痂皮和肿胀。更严重者不仅口唇、鼻孔周围全部肿大外翻,且出现草莓状突起,口腔内齿龈红肿、溃烂,致使羔羊不能吃奶、采食,日渐消瘦。若不及时治疗,会因饥饿而死亡。此外,病羔吃奶时会将口疮传染给母羊,引起母羊乳头发病,肿胀疼痛,不能给羔羊哺乳。
2.1 预防。本病主要由创伤感染。羔羊口腔黏膜细嫩,应尽量防止口唇皮肤黏膜受损伤。在产羔时,要除掉母羊乳房和后躯上附着的苍耳等带芒刺的物体,以减少创伤感染机会。给羔羊喂草料时,应挑选质地柔软的苜蓿、槐叶、花生叶等鲜嫩茎叶;精料中的豆饼粉、玉米等在喂前要磨碎并加水浸软。圈舍内不用带芒刺和粗硬的草铺垫。对发病羔羊要进行隔离饲养和看护。发病羊使用的圈舍、用具,用30%草木灰、20%生石灰乳剂或2%氢氧化钠进行喷雾或喷洒消毒,防止疾病蔓延。
2.2 治疗。轻度患者,用2%~3%来苏儿溶液清洗患部消毒,用镊子除掉结痂后再用2%~3%碘酒加甘油制成的碘甘油涂抹患处。中度患者,除用上述方法外,再用成块的硫酸铜擦摩、腐蚀患部,然后再涂碘甘油。重度患者,应用外科剪子剪掉齿龈等溃烂患部,直至露出鲜肉流血为止,然后再用硫酸铜块腐蚀,再涂碘甘油,会逐渐康复治愈。
曹玉佩(山东滕州安居小区29号楼3单元105室27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