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叙事结构

2014-03-06 11:02:06郭先进
关键词:麦氏朱莉小说

郭先进

(凯里学院 外语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作为一个不断锐意进取﹑敢于直面当代英国和西方社会危机的作家,麦克尤恩在小说叙事结构上不断谋求变化,以适应其创作主题表达的需要,这使得他的小说叙事结构丰富多变,呈现出别样叙事魅力。综合来看,麦氏小说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层递﹑串联﹑双拱形﹑回环式和框架兼元小说结构。

一﹑层递结构

“层递”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小说结构。这类小说基本上是按时间的顺序(前因后果)向前推进的。麦氏早期创作的两个小长篇《水泥花园》和《只爱陌生人》就属于这种类型。

《水泥花园》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由“我”——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杰克絮絮叨叨地讲述出来。少年杰克的家是位于城郊的一幢破旧的大房子,还有个不小的地窖,可是附近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拆掉了,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城市孤岛。小说开篇,父亲去世,留下未成年四个孩子(朱莉﹑杰克﹑苏和汤姆)和整天缠绵病床的母亲。久病﹑知道不久会离开人世的母亲临死前要杰克跟朱莉在她离开之后共同掌管这个家,否则外人就会进来接管他们,家也会被人搬空。为了防止外人知晓母亲去世后会拆散他们的家庭,孩子们决定把母亲埋葬在地窖中,并用水泥封住盖口。当父母双亡后,未成年世界成了小说的中心。于是,在欲望驱使下,狂乱的“原生态”暴露无遗,上演了一场未成年世界的肆无忌惮的疯狂剧。早年,杰克曾对母亲有乱伦欲念,现在母亲死了,杰克的乱伦欲念转向了姐姐朱莉。杰克和姐姐朱莉演父母的角色,不时地朱莉对杰克表现出一种暧昧的神情。而就在此时,孤岛上出现了一个闯入者——朱莉的男朋友德里克,内在的暂时平衡因此被打破;而且,用水泥砌在铁柜子里的母亲的尸体开始散发出腐烂的臭气。在闯入者德里克的压力下,朱莉反而转向杰克,借此,小说叙事推向高潮——杰克和姐姐朱莉发生关系,成为名符其实的“父母”。与此同时,德里克叫来警察,外界的社会力量介入导致孤岛的解体。从小说的叙事结构来看,叙事情节没有过多的迂回和散开,主要围绕杰克对姐姐朱莉乱伦欲望产生和实现这个故事情节层层推进。正如布鲁斯而言:“文本的欲望(阅读的欲望)因此是对终点的欲望。但是朝向终点的欲望只能通过至少最低限度的复杂的迂回,故意的偏离,处在张力之中才能抵达,这是叙述的情节。”[1]

同样,《只爱陌生人》也是一部典型“层递”结构小说,着力探索的变态性爱在人性当中的位置及深层原因。小说主人公玛丽和情人科林在意大利威尼斯度假。虽然他们相识七年,但是此次假日旅馆的爱抚使他们彼此产生一种熟络的乏味,各自涌起一种寻找新鲜刺激的欲望。此次旅行会给他们意外情感奇遇吗?故事由此继续向前推进。某天他们在逛街时偶然结识了当地人罗伯特。殊不知,罗伯特是个性虐狂,而他的妻子卡罗琳则是个受虐狂。在主人公科林踏上这个迷宫般城市的第一天,就被罗伯特偶然撞见,从此就成为罗伯特和他妻子卡罗琳的“只爱陌生人”欲望的对象。罗伯特跟踪科林,偷拍了许多科林照片,成为满足罗伯特和卡罗琳变态欲望的道具。在参观罗伯特家之后,玛丽感到极为紧张,因为她发现罗伯特家中照片的人物是科林,感到惴惴不安,一种不祥预感油然而生。但是他们两人在寻求“陌生人安慰”欲望驱动下无法拒绝罗伯特夫妇俩的一步步的诱惑。小说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逐渐向尾声推进。显然这种“层递意味着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逐步加大力度,各种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积蓄了许多时候的紧张在爆炸后得以发泄或缓解,随之又一轮紧张慢慢展开并挺进比上一次高潮更高的高潮。”[2]到最后,《只爱陌生人》一书的高潮极为恐怖。玛丽先被麻醉,无法动弹,眼睁睁地目睹了罗伯特夫妇对情人科林进行肆虐。从上可以看出,两部小长篇故事情节集中﹑层层推进,扣人心弦,叙事结构和主题呈现相辅相成。

二﹑串联结构

这种“串联”叙事结构从表面上看作品的各个部分似乎没有多大联系,其实,有一个经络将各个部分串起来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小说《黑犬》就采用了这种叙事结构。小说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序言”描写了主人公杰里米幼年和青少年创伤的经历;第二部分主要是讲述杰里米去疗养院看望岳母琼并听她口述自己新婚生活以及琼遭遇黑犬后家庭婚姻和事业的变故,尤其呈现了遭遇黑犬这个不详事件对琼所造成的心理创伤;第三部分叙述“我”(杰里米)和岳父伯纳德前往柏林目睹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时人们欢庆的盛况,其间重点展示了一群“舔着舌头”新纳粹主义分子在柏林墙下肆虐的暴行;第四部分是“我”(杰里米)讲述自己游历岳母琼在法国居所时的见闻,重点穿插了他和妻子詹妮参观纳粹集中营时所受到的震惊和创伤;第五部分以全知叙述者的视角还原了1946年琼在法国郊外散步时与两条“黑犬”相遇及受到的惊吓,并通过郊外村民之口追溯了这两条“黑犬”的来历(它们为二战时期德国盖世太保豢养,战争结束后被遗留此地)。从表面上看,这部小说结构松散,五个部分可以独立成篇,缺乏一个明显的经络将其联结成一个整体。评论家马尔科姆认小说也许“通过理性和非理性能导致暴力的暗示达到作品一种内在的一致性”。[3]此言不假。另外,通过小说的标题和文章中多次出现的“黑犬”意象以及主人公的独白,读者不难发现小说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在作品中,麦氏将“个人的抑郁”与“社会的抑郁”用象征性的“黑犬”形象来表达,并借主人公琼言明“如果一条黑犬代表了个人的抑郁,那么两条黑犬是一种文化的阴郁,对文明而言,这是最可怕的心态”。[4]可见,麦氏在《黑犬》这部小说中通过对连贯“黑犬”意象运用,巧妙地将一个个松散的片段故事融为一体,使小说叙事结构和内容相得益彰。

《追日》只截取主人公别尔德的三个人生阶段(2000,2005,2009)。第一部分开场便是五十岁的别尔德老婆红杏出墙,与家里的装修工塔尔品勾搭成奸,事业也处于低谷。而且,对自己的学生汤姆·奥尔德斯博士后提出的利用植物光合原理开发太阳能的计划,别尔德想方设法进行阻拦和打压。一次考察归来,比尔德发现奥尔德斯竟然也在自己家中。原来他和妻子之间也有隐情。在争吵中,奥尔德斯不幸摔倒,当场猝死。别尔德巧妙地设计了自己不在场的假象,让塔尔品充当了替罪羊。小说“第二部分:2005年”讲述了小说意外事件直接促成别尔德坐收渔翁之利,投身太阳能研究,开始在各种场合谈论太阳能计划,并四处寻求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小说“第三部分:2009年”比尔德的事业和婚姻生活遭遇危机,他的太阳能计划受挫,真实面目被揭穿;其新近结识的情人和第五任妻子携带女儿前来找比尔德当面对质。稍作思索,读者不难发现看似松散的三个部分有一根明显的主线——太阳能计划——将这三个片段联结成一个整体。而且小说的标题“‘Solar’一词是指‘太阳的,太阳光的,太阳能的’,在小说中,它是叙事线索,但更是一个意象……‘Solar’一词在麦克尤恩的故事背后还直指‘人心’,人心若至真至善则会像阳光般温暖而明亮,无奈日月难免有阴晴,人心亦始终难扫晦暗。”[5]这种叙事结构的安排不仅显示麦氏对小说题材和结构关系独特把握,而且承载了作家的创作旨趣和明显的伦理态势。

三﹑双拱形结构

《阿姆斯特丹》是麦氏1998年推出的力作,获得了当年英国文学最高奖项——布克奖。这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在叙事结构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这部长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克莱夫在创作一部千禧年交响乐的过程中才思枯竭,备受煎熬;另一条则是弗农为了提高报纸的发行量,同时发泄私愤,刊登了披露外交大臣加莫尼隐私照片,但弄巧成拙,遭到舆论的抨击,结果被解雇。如果将这部小说看成是一座桥,那么,这两组关系便是这座桥的两个拱。这两个拱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也就是两条线索平行发展,几乎可以独立成篇。小说结束时,克莱夫前往阿姆斯特丹参加千禧年交响乐排练,在招待会上和弗农相换放有毒药的酒,结束了对方的性命。两条线索终于又一次重叠。麦氏采用这样结构是用心良苦的。两条线索在作品中似乎关联不大,但从文本主题思考,读者不难发现它们与“追名逐利”这一中心思想紧紧呼应。两人追求名利的态度通过双线结构显得更为突出,从而更加深刻地表现以他们为代表的中上阶层的伦理道德危机。

《时间中的孩子》是麦氏80年代的一部重要作品。主人公斯蒂芬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本有一个温馨的家,但当他三岁的女儿凯特在一家超市被人拐走后,他的生活变成了一场噩梦。妻子朱莉因失去女儿患上抑郁症,终日沉浸在对女儿的回忆和幻想中,痛苦不堪。后来,斯蒂芬顿悟了,决定结束这场噩梦,重新面对生活。小说结尾时,朱莉又生下一个孩子,这使夫妇俩看到了生的希望。对于小说的叙事结构,英国评论家蔡尔兹认为《时间中的孩子》也是一种双拱形结构,而且线索更为明晰单纯。小说的一条线索是斯蒂芬和朱莉夫妇因为孩子被人拐走两人之间开始疏远﹑分居,又因为新生儿诞生两人和好如初;另外一条故事线主要围绕政府编撰和发行“幼儿手册”展开。“这两条故事线不仅仅是经由斯蒂芬生活际遇联结在一起,而且通过斯蒂芬批判标准即一代人或一个政府凭其对养育和教育儿童所持态度是否受到称赞发生联系”。[6]麦氏在接受采访时曾明言,“我想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写作主题就是公众事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时间中的孩子》确实试图书写一些非常私密化事情,比如育儿,也涉及十分公众化的事情,像政府制定育儿手册指南。”[7]显然,这种双拱形结构安排与小说的主题相映成趣,构成一个浑然整体,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作者试图通过对个体际遇的书写来透视公众事件对个人生活影响的艺术构思。

除了《阿姆斯特丹》与《时间中的哈子》,《无辜者》也是典型的双拱形式结构。在小说中,作者精心地设计了两条平行的故事线。一条是英国电子工程师伦纳德与美丽温柔德国女子玛丽亚擦肩而过﹑抱憾终生的爱情故事,一条是英美与前苏联之间惊心动魄的间谍战。小说结构的这样安排,一方面可获得一种饱满的立体效果,个人生存与瞬间惊心动魄的间谍战两相映照,相得益彰,形成了双层审美感受;另一方面这种并置式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作者表现的主题,解构了文献中所纪录的“历史”,凸显了湮没在历史风云中微不足道个体的命运。借此,清晰了显现出作者的历史叙事的立场。

四﹑回环式结构

麦氏2005年问世的小说《星期六》曾经入围英国文学最高奖项“布克奖”的的短名单,学者们从政治主题﹑互文性叙事﹑小说文本现代性等不同的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解读。其中,有学者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发表了引人深思的洞见,《星期六》灵巧而坚实地遵从英国文学传统,同时借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达罗卫夫人》一天映射一世叙事结构。[8]虽然《星期六》只叙述了主人公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一天之中所经历的事情,却展示了一幅当代英国斑驳的社会画卷,[9]这充分体现出作者叙述功底的深厚和谋篇布局的缜密。另外,细心读者不难发现小说《星期六》和史诗《奥德赛》一样,是极为典型的回环式叙事结构,即小说主人公活动的空间轨迹和所经历的事情具有明显的回环式特征。奥德赛离开家园参加特洛伊战争,攻克了特洛伊之后,奥德赛又耗尽整整十年的光阴,历经磨难回到家乡,最后在儿子的帮助下打败了觊觎其财产和妻子对手,捍卫了自己的权利和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与妻子重新团圆。小说《星球六》中的主人公亨利·贝罗安从熟睡中妻子身旁起床,离开家园,在街上遇到巴克斯特三个混混的敲诈勒索,利用自己的才智巧妙逃脱,然后在壁球场与多年的老球友进行殊死的拼杀,晚上回到家中遭遇巴克斯特等歹徒对家人的威胁:巴克斯特把刀架在他妻子的脖子上并对其女儿欲行不轨。最后,在勇敢儿子的西奥的帮助下制服罪犯,深夜做完手术后回归安全温馨的家园,在妻子身旁安然入睡。这种空间和情节结构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回环式结构的特点——叙事上呈现的一种周而复始的状态,从开头到结尾形成一个圆圈,并赋予小说《星球六》一种史诗的风格和内涵。

一般而言,回环式结构的小说的回环式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叙事表层上,指作品中主要人和事物从某点出发,饶了一圈,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另一种是内在意义上变迁或升华。《爱无可忍》回环式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层是表层结构上,小说共分24章,没有章节名称,其数与一天二十四小时相对应,意味着一个轮回。第一部分包括前面八章,首先描述了主人公“我”(乔·罗斯)和妻子克拉莉莎到郊外野炊时亲历了“热气球事件”——他和另外四个男人帮助陷入困境中祖孙俩(祖父顶着有力的阵风使劲地拽住拉绳﹑试图稳住氦气球以保护因恐惧而失去知觉被困在热气球中的孙子),最后气球被狂风卷入空中,只有洛根一人紧拽拉绳随气球升上半空后坠落而死。随后,重点讲述了“我”(乔·罗斯)遭遇患有德·克莱拉鲍特综合症杰德纠缠;第二部分包括中间八章,则侧重展示“我”(乔·罗斯)﹑克拉莉莎和杰德内心对爱情的迷茫和困惑;第三部分包括后面八章,叙述“我”(乔·罗斯)成功地制服杰德,解救受到威胁的克拉莉莎,以“我”和妻子与洛根的夫人及孩子到郊外进行野炊终结全文,小说从郊外开始又回到郊外,这是浅层的循环。第二个方面,虽然作者按章节叙述,但这二十四个部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每个章节的内容相互缠绕,这是内容层次上的回环。例如,洛根的夫人考证丈夫是否有外遇这一事件和小说的主要故事线也是并行发展的。先是,洛根夫人在郊外考察丈夫失事的现场,怀疑丈夫对自己不忠;然后,四处寻找线索,进行调查;最终,找到证人,消除了自己怀疑。最后是爱情关系上,也形成了一个回环。小说开篇,“我”(乔·罗斯)和妻子克拉莉莎亲密无间,但由于杰德介入,爱情出现危机,然后经过一系列磨难,最后两人,明白了爱情的真谛,和好如初。这是一种取法真爱亘古永存的轮回。

五﹑框架/元小说模式

作为框架构造手法的故事套故事结构,又被称为中国盒式结构,指的是一个故事中包含着另外一个故事。著名文学家沃(Patricia Waugh)认为,元小说经常故事中内藏另一个故事的叙事方法其实是一种框架建构手法。框架/元小说结构在麦氏成熟时期创作的小说《赎罪》和《甜牙》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赎罪》第一层框架主要体现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这一部分讲述了作者“我”(布里奥妮)构思﹑几易其稿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而小说的前三部分则主要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讲述了年幼主人公布里奥妮错误指证家中仆人儿子﹑姐姐心上人罗比强奸了表姐罗拉导致他铛锒入狱而姐姐离家出走﹑罗比亲历敦刻尔克大撤退﹑长大成人的布里奥妮为赎罪欣然前往战地医院救死护伤。显然,《赎罪》就是一部关于关于“小说的小说”,[10]“创造了一个中国盒式结构从而使文本再现态势更加复杂化”。[11]同样,《甜牙》中主要故事是的主要人物之一“我”(赛雷娜)讲述其遵从母命前往剑桥大学攻读数学专业﹑与剑桥大学教授托尼相爱并被其引入英国军情五处当间谍﹑为执行“甜牙”计划接近才华横溢的年轻作家汤姆·哈雷以及与其相识﹑相知和相爱的经历。第二层叙事是汤姆·哈雷叙述其创作以塞雷娜为主人公的小说《甜牙》的故事。从上可以看出,两部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封闭的时空维度。

在建构小说双重叙述框架的同时,麦氏又特意暴露这些框架的人为虚构性,这一点集中地体现在两部小说的结尾。例如,在《赎罪》的末尾,布里奥妮写到“我一直构思我的最后一部小说,这本应该是我的第一部小说。……以前的几部稿子都是那么的无情。可是现在我真的不再觉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竭力说服读者以下的事实到底有何意义。”[12]同样,在《甜牙》的最后部分,汤姆恳求赛雷娜和自己共同完成这部小说,“如果你依然爱我﹑你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的合作就开始了,你若同意,这封信就作为《甜牙》的最后一章。亲爱的赛雷娜,一切由你决定。”[13]两部小说都在结尾强调其虚构本质。

麦氏建构双层框架叙事结构并揭穿小说虚构性其目的何在呢?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审美观上来看,麦氏建构双层叙事结构﹑虚实相间的叙事迷宫,这样不仅与读者传统的阅读期待相悖,加强读者与小说文本的互动,从而给读者带来了别样的艺术审美感受。二是从创作动机和表达主题来看,体现了作为人文主义的作家对历史与真实关系苦苦追问。《赎罪》和《甜牙》属于典型的历史小说,它们分别对“敦刻尔克大溃败”和“1953年英国杂志《邂逅》涉嫌接受中情局和军情处的贿金而沦为其控制的宣传工具”两段英国人不愿提及的历史事件的展现。而且两部小说的主体部分都是用现实主义手法来展现残酷的现实以及主人公不堪回首的创伤经历,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揭穿其虚构的本质。这样一方面体现了麦氏直面﹑再现创伤历史的努力和关注卷入残酷历史事件中卑微的个体无所依托悲惨命运;另一方面,表现了作家对历史虚构本质的认识,同时发出了历史书写是否可以达到“赎罪”的目的质疑,充分展示了作为一个人文主义作家的良知。

综上,麦氏始终用独特叙事结构表现现实和历史,关注历史﹑战争和文化以及人性等多个层面,用文学的形式唤起世人思索人类的良知和亲情﹑友情和爱情何时才能回归到一种淳朴的状态。评论家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称其为“用激情的人文精神写作的现代人文主义者”[14],从麦氏为了达到其写作目的而不断采用丰富的叙事结构模式可以断言此言不虚。

[1]Brooks,Peter.Reading for Plot:Design and Intention in Narrative[M].London and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104.

[2]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366.

[3]Malcolm,David.Understanding Ian McEwan[M].Columbia:South Carolina Press,2002:153.

[4]McEwan,Ian.Black Dogs[M].London:Jonathan Cape,1994.London:Vintage,1998:207.

[5]周艺.关注生态,关注人性——评伊恩·麦克尤恩新作《太阳能》[J].译林,2011(2):207.

[6]Childs,Peter.Contemporary Novelists:British Fiction since 1970[M].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6:163.

[7]Roberts,Ryan(ed.).Conversations with Ian McEwan [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10:163.

[8]Schoene,Berthold.The Cosmopolitan Novel[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9:37.

[9]郭先进.丰赡的文本,斑驳的“史诗”——小说《星期六》的空间化叙事研究[J].外语教学,2013(5):89-96.

[10]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卢丽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4.

[11]Wells,Lynn.Ian McEwam[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0:101.

[12]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24-25.

[13]Ian McEwan.Sweet Tooth[M].Jonathan Cape,2012:320.

[14]Bradbury,Malcolm.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1878-2001[M].Hammondsport:Penguin,2001:536.

猜你喜欢
麦氏朱莉小说
朱莉的项链
失败也是收获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一颗水晶球
铁母鸡
经麦氏点横切口与传统麦氏切口阑尾切除的临床对比研究
当代医学(2015年12期)2015-03-25 23:06:59
肠痈汤内服联合大蒜三黄糊剂麦氏点外敷治疗急、慢性阑尾炎230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7
日粮中添加巴尔麦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以及氮排放的影响
阑尾切除术麦氏切口改良全层缝合法50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