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视野下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认同

2014-03-06 04:56王晓晴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成员大学

王晓晴

组织文化视野下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认同

王晓晴

(云南开放大学 终身教育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3)

开放大学作为新出现的一种教育组织模式,其文化符合组织文化的涵义、特征和功能表现。开放大学文化是对原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的继承和超越发展。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文化认同在于制度、故事、仪式、物质象征、语言等的认同。

组织文化;开放大学;文化建设;认同

开放大学试点建设通过近年的建设发展,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也成为关注点。开放大学作为新出现的一种教育组织模式,能否拥有强劲的组织文化将使对组织是否具有稳定性带来影响,而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一旦进入深层次的领域加以探究,认同问题就内在地成为了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基于组织文化研究成果探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必将对开放大学建设推进具有实践的意义。

一、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组织文化使组织独具特色,是组织内部成员共享、共有的一套独有的意义体系,它使本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根据斯蒂芬·P·罗宾斯对组织文化特征的概括,组织文化中“创新与冒险、注意细节、结果取向、人际取向、团队取向、进取心、稳定性”等七个主要特征构成了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一是创新与冒险,主要是体现组织成员在多大程度上得到鼓励,并能够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进行创新和冒险。特征二是注意细节,主要是组织在期望结果取向上,要求组织成员做事缜密、仔细分析和注意细节方面要做到在多大程度。特征三是人际取向,主要是管理决策时,组织考虑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有多大。特征四是团队取向,就是在组织工作过程中,是否是以团队形式进行而不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特征五是进取心问题,也就是组织内部成员在工作进取心和竞争性方面程度如何,而不是随和性的程度如何。特征六是稳定性,也就是组织在工作过程中,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有多大,而不是强调成长和发展的问题。

(二)组织文化的描述及构成

斯蒂芬·P·罗宾斯在对组织文化描述过程中,认为组织文化代表了组织成员所拥有的共同认知,特别是组织中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地域背景的成员,以及处于不同工作层级、职务层次的成员,但都会倾向使用相似的术语来描述或讲述组织文化。

首先是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为组织中大多数组织成员所认同,并成为大多数成员所共享,它是组织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而亚文化是组织内部一些有着共同问题、共同情境以及共同经历的成员在组织内部发展形成的。其次是强文化和弱文化。强文化是指组织的核心价

值观得到组织成员广泛的认同,同时认可程度强烈,这样推动组织成员越来多的接受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认可越强烈;组织文化就越强。这种高强度以及高认同感使组织内部形成或者说是创造出一种有力的行为控制环境,促使组织成员与组织保持立场高度一致、目标高度一致性,并形成组织内部有力的、统一的内聚力、忠诚感和组织承诺。第三是文化与正规化。强势的组织文化可以扮演正规化的替代物,高度正规化的组织使组织行为的可预测性、一致性以及秩序性方面成为可能;组织文化和正规化两种方式殊途同归,组织文化内聚力越强、正规化程度越高,则组织内部管理越趋向于规章制度对规范组织成员行为的可实施性。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对组织文化的认识不仅要从其特征和描述方面来理解,同时也要认识清楚组织文化的功能。一是划清组织界线的功能。组织文化形成后必然使一个组织拥有了自有特征的东西,关键是这种保持自有的组织文化的组织,由于自有特征的存在,使自己组织与其他组织清晰的划分开。二是认同感。组织文化代表了组织成员所拥有的共同认知,组织文化内聚成的成员对组织的认同,表达成一种认同感。三是对组织更大范围的支持。组织文化的形成使得成员关心自我利益的同时,对组织的支持范围更大。四是稳定性。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社会黏合剂,通过为组织成员提供言行举止的恰当标准,而把整个组织聚合起来,从而使组织在社会系统中强化了它的稳定性,同时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能够引导组织成员的态度;作为一种控制机制,能够塑造组织成员的行为。

二、开放大学文化的样式

(一)开放大学文化的内生继承

开放大学的文化不是新生的、从未有过的新文化,它具有自己的内生继承,是在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的基础上内生继承发展起来的,但它又不是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的简单翻版。

开放大学从电大教育到现代远程教育的转变,实现了电大文化的政治与经济功能方面适应特殊需要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到现代远程教育适应现代教育需要和特定历史发展背景的变化,体现了开放大学文化传承价值的意义。电大教育作为“补偿教育”,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办学”)办学方针,是广播电视大学价值主体与当时社会需要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广播电视大学价值的实现在于开始创办就是为满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对人才特别是干部的需要。随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推进,开放大学建立的价值目的是满足社会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需要,是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作为开放大学核心的“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是从电大教育到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中,开放大学文化对传统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内生继承的结果。

开放大学文化的内生继承还表现在它内生于当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是从电大教育到现代远程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转变教育发展模式,实现开放大学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国家终身教育的必然选择。开放大学文化就是对这种选择的高度概括和科学阐释。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既是从电大教育到现代远程教育以来成功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我国终身教育未来发展模式的正确规划。

(二)开放大学文化的超越发展

开放大学文化的超越发展体现为对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的积极继承。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以时代要求的意义,将“补偿教育”,坚持“四个面向” (即“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办学”)办学方针作为目标,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终身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了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之中,成为开放大学文化的超越发展的体现。

电大教育到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既富于首创精神,又兼具海纳百川的教育模式实践。在今天全球化时代,推进开放大学文化建设,需要我们放眼世界,汲取世界开放大学文化中一切先进因素以推进自身的发展。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就是坚持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是辩证地汲取国际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实践理论成果的产物。

开放大学的超越性体现为对国际开放大学代表性文化成果的“扬弃”。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认识到“杨弃”国际开放大学教育服务于人的发展,即教育价值的人本化和终身教育的思想成为教育发展的主导性的新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在坚持中国特色开放大学道路的基础上,对国际开放大学文化的有益吸收的成果,体现了坚持国际开放大学办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化开放大学结合起来的发展。

开放大学文化是在借鉴世界各国在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中所积累下来的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并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和目前为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因此体现出对我国开放大学本土发展的超越发展,使得作为开放大学基本要求的“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集中体现了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借鉴和实际运用。

三、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认同

“认同”是指个人对群体和国家的心理归属感以由此而生发的强烈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发展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1979年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28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同时宣告成立为标志,广播电视大学这种教育模式产生,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创立发展阶段(1979年至1989年)、多元探索阶段(1990年至1998年)、开放教育阶段(1999年至2012年)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解决因十年“文革”耽搁、积压的数以千万计的青年上大学,以及各种类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了多层次多途径的开放办学探索。第三阶段主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探索“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 “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专科起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显现的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特征是开放、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探索的新兴态势。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从组织文化的涵义和特征、描述及文化的功能等方面,关键在于制度、故事、仪式、物质象征、语言等常用方式进行认同。

(一)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制度认同。组织的制度化,使得组织有了自己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独有特征是不依赖于组织的最初创建者或者是组织中的任何成员。组织制度化使得它本身具有了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不仅仅表现为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建立组织具有持久性的制度文化和制度认同,对开放大学组织成员来说,必然使其认识到可以接受的行为模式是什么,也就能一目了然、不言而喻了。

(二)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故事认同。组织文化建设中,组织中流传的故事,对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这些故事主要是发生在组织创建者身上的轶事;或者是某些组织工作中规则的打破;或者是组织成员在岗位获得重新安置;或者是组织反省过去的错误;或者是组织在应急处理突发事件时的情况等等。这些故事能够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同时会对组织现在发展中,政策制度制定完善提供解释依据和实践支持。这些故事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但实际上也有一些组织在试图管理文化学习的这一要素。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故事的认同,就在于梳理形成具有开放大学特点的故事。

(三)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仪式认同。仪式是一组重复性活动,它主要是表达、强化组织中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什么样的目标最重要。通过开放大学建设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仪式,树立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标志、榜样,使得开放大学组织中的成员知道做事的标准、态度和行为等。

(四)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物质象征认同。物质象征主要是为了向组织成员传递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组织中谁是重要人物;在组织中高级管理者期望什么样的平等程度;组织行动中哪些行为类型(比如冒险、参与、保守、个人主义和社会导向等)是恰当的。同时开放大学总部的布局、开放大学给高级管理者配备的车型等,也是物质象征的表现;此外其他的物质象征还包括办公室的面积大小;办公设施和家

具的档次等等。

(五)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语言认同。开放大学的语言认同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出一些特定术语语言,比如课程资源、线上线下、学分银行、前台后台……,用来描绘与开放大学办学业务有关的设备、办公室、关键人员等等,使用特定术语语言成为识别组织文化或组织亚文化的特征。组织成员通过这种语言的相互互动沟通,组织成员可以表明自己对该文化的接纳、传承以及对该特定术语语言的保护。开放大学作为组织要帮助组织成员掌握这样的特定术语语言,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比如文件或者制度中规范使用这些特定术语语言,使其成为组织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通过这个共同特征把开放大学中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联系在一起。

四、结束语

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从组织文化的视角可以看清楚其作为一个新兴教育模式的组织,其组织文化所具有的特征、描述、功能,理解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文化样式,即开放大学文化的内生继承和超越发展,最终实现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在制度、故事、仪式、物质象征、语言等常用方式的认同。通过组织文化视野下对开放大学文化建设认同的研究,使开放大学有条件在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大学文化范畴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建立一个对开放大学文化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其他大学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体系,对开放大学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实践意义。

[1]斯蒂芬·P·罗宾斯.孙健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国家开放大学.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国家开放大学[J].中国教育报,2012-7-31.

[4]王宁宁.北京开放大学文化内涵探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5]余金霞.世界若干开放大学的共性特征以及基本经验[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

Identification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Open University with the View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ANG Xiao-qing
(Lifelong Education Service Center,Yunnan Open University,Kunming 650223,Yunnan)

The Open University as a new type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model has its culture that accords with the meaning,feature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f its organizational culture.The culture of the Open University is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cending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of former Radio and TV University.In its cultural construction,its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li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its system,stories,rituals, material symbols and language.

organizational culture,Open University,culture,identification

G72

A

2095-6266(2014)03-010-04

2014-6-7

王晓晴(1967-),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成员大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