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撕裂之痛

2014-03-06 07:17韩奕琛
团结 2014年5期
关键词:亚努科维奇乌克兰

◎韩奕琛

乌克兰:撕裂之痛

◎韩奕琛

6月27日,在欧盟夏季峰会上,乌克兰与欧盟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迈出融入欧洲的关键一步。此前,正是由于政府暂停签署该协定的准备工作,乌克兰爆发反政府示威,并逐渐发酵成乌克兰危机,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东欧黑海之滨。今天,在危机爆发即将一年之际,这个昔日平静美丽的国家依然没有恢复安宁,一直承受着撕扯之痛。

危机缘起,一波三折

乌克兰和欧盟的联系国协定可谓危机的直接导火索。2012年3月,乌克兰与欧盟草签了联系国协定,原计划2013年11月29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欧盟峰会之际正式签署。协定签署之后,乌克兰将加入以欧盟为主体、包括挪威等非欧元国家在内的自由贸易区。这份协定历经多年协商,在乌克兰加入欧盟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入欧的实质性进展。

正当民众满心欢喜等待协议签署时,2013年11月21日,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突然宣布暂停有关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准备工作,同时表示将加强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经贸关系。

此举一下子击碎了乌克兰民众的入欧美梦。当夜,反对派在基辅市中心独立广场等地集会,抗议政府决定,要求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抗议活动逐渐升级,示威人数越来越多,并与防暴警察、内卫部队冲突不断。为缓和局势,当局一再让步:总理阿扎罗夫辞职,政府解散,取消“限制集会法”,通过大赦法案……然而,政府的退让并没有稳定局势。2014年2月18日,示威者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带来乌克兰独立以来最血腥的一天。2月20日,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领导人通过艰难谈判,最终达成解决危机的协议,包括恢复2004年宪法,成立民族团结政府等,局势似乎开始平息。

然而,亚努科维奇21日连夜出逃,形势急转直下。乌克兰议会通过了释放前总理季莫申科、解除亚努科维奇总统职务等一系列决议,并于23日宣布委任议长图尔奇诺夫为代总统。亲西方的反对派掌握了政权。

但是俄罗斯与西方围绕乌克兰的斗争并没有结束。3月16日,俄罗斯族居民占大多数的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独立公投。结果,96.6%的选民赞成加入俄罗斯。3月18日,俄罗斯正式接受克里米亚半岛加入俄联邦,高调庆祝国家统一。克里米亚公投引发多米诺效应。5月11日,乌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就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投,结果两州宣布独立,并成立“主权国家”。东部战火越烧越烈,乌克兰陷入国家分裂。旷日持久的内战拉开序幕。

5月25日,笼罩在东部战火阴影下的乌克兰举行总统大选。“巧克力大王”波罗申科作为独立候选人参选并取得胜利。10月26日,除东部地区因局势原因无法举行选举之外,乌克兰举行议会选举,总统波罗申科领导的“波罗申科联盟”和总理亚采纽克所在的“人民阵线”获得多数选票,标志着亲西方政党的胜利。

临“危”受命的总统和议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如何让东部地区的局势稳定下来?如何就国家未来发展的前途达成共识?如何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达到平衡,解决乌克兰外部的发展环境问题?如何恢复国家的经济?解决这些棘手问题任重道远。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其实,入欧前夕踩下急刹车实属经济状况不佳的乌克兰政府无奈之举。

在欧洲国家中,乌克兰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拥有4600万人口,是东欧最大的市场。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乌市场能辐射独联体、欧盟、北非等地。乌克兰自然资源丰富,三分之二国土为肥沃的黑土地,在苏联时期就是著名的粮仓。此外,乌克兰重工业发达,是苏联最重要的煤炭冶金基地和军工基地。苏联的飞机发动机90%在乌克兰生产。独立之前,乌克兰是除俄罗斯之外发展最快的地方,也曾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原苏联共和国。

然而,乌克兰的政治经济转轨之路困难重重:从苏联继承的工业体系以重工业为主,结构极其不合理;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左右摇摆使政坛持续震荡,国内政治环境并不稳定;政府部门腐败严重,寡头政治大行其道。种种原因导致乌经济形势持续恶化,近期经济形势在独联体国家中表现最差。民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在经济状况不佳的背景下,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并进一步融入欧洲寄托了乌政府和民众的希望。欧盟也为乌克兰描绘出一幅入欧之后的美好图景。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表示,签订联系国协定之后,将有力推动乌克兰改革进程,并向全球投资者和国际金融机构传递乌克兰积极改革的信号,这将改变外国直接投资下降的趋势,并有助于乌克兰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

可是,这些“看上去很美”的前景根本遥不可及。为融入欧盟,乌克兰需要付出沉重代价。首先,为使各经济部门符合欧洲标准,乌克兰需要花费1600亿欧元,这相当于乌5个年度的财政预算。其次,即使加入欧盟,乌克兰很多产品由于不符合欧盟标准,难以进入欧盟市场。而欧盟的产品则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乌克兰市场,这将大大挤压乌克兰企业的生存空间,对乌克兰经济非常不利。而且,深陷经济危机泥沼的欧盟也没有对乌克兰与欧盟一体化中的损失作出任何补偿的承诺,也无力对乌进行实际的经济和财政支持。

另一方面,乌克兰无法忽略与之经济联系紧密的俄罗斯。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乌克兰严重依赖于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一旦签署联系国协定,俄罗斯将不再给予乌克兰贸易上的优惠待遇,甚至采取制裁措施,这将造成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事实上,2013年俄乌贸易额已经出现大幅下降。俄总统普京曾明确表示,如果乌克兰签署联系国协定,将“立即失去很多”,乌克兰将不可能加入俄主导的关税同盟,从长远来看这将对乌克兰经济造成严重打击;相反,如果乌克兰加入关税同盟,将“立即获得利益,包括天然气价格优惠”。远离俄罗斯的代价是乌经济无法承受的。

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也坦言,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是暂停融入欧盟的主要原因。此外,2015年乌克兰将举行总统大选,糟糕的经济形势也使亚努科维奇不得不重新考虑入欧时机。暂停入欧之后,亚努科维奇12月访问莫斯科,得到150亿美元财政援助以及廉价天然气。与遥远的欧盟梦相比,这是切实可见的好处。因此,从经济角度看,临时放弃入欧是乌克兰的无奈之举。

夹缝之中,艰难求生

独特的历史、地理位置和人口组成,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乌克兰重要的战略利益,使乌克兰始终处于两大势力的夹缝之中。

乌克兰南邻黑海,东接俄罗斯,西连波兰、罗马尼亚等4个欧盟国家,北邻白俄罗斯,处于俄罗斯与欧洲中间地带,地缘位置极其重要。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同属东斯拉夫人,而乌克兰首都基辅就是最早的东斯拉夫民族国家——基辅罗斯的首都。3个现代东斯拉夫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均起源于此。

从14世纪开始,乌克兰经历立陶宛和波兰的统治。17世纪,乌克兰哥萨克领袖与俄国沙皇签订合约,请沙皇统治东乌克兰,从此东乌克兰与俄国合并,开启乌俄结盟的历史。但是西乌克兰仍然受到波兰控制。直到二战爆发后波兰分裂,西乌克兰才与当时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成为一个国家。苏联时期,乌克兰东部是传统重工业基地,产业链与俄罗斯高度融合;西部则以农业为主,经济较为落后。因此,乌克兰东部和西部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长期处于割裂状态。东部受俄罗斯影响较大,与俄亲近;西部主要受到波兰文化影响,向往欧洲。

苏联解体后,巩固民族国家地位、保证国家安全成为乌克兰的首要任务。由于历史上一直处于俄罗斯的控制和影响之下,独立之后的乌克兰担心俄罗斯威胁其国家安全和独立地位,害怕再次屈从于克里姆林宫的意志之下。如果说俄罗斯代表着不愿回到的过去,那么富足文明的欧洲就是光明的未来。乌克兰多数民众对加入欧盟的前景抱有很大期待,甚至幻想,认为只要能够尽快与欧洲实现一体化,乌克兰也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可以迅速提高。因此,尽管乌克兰受现实因素影响一直在东西之间摇摆,与欧盟一体化的战略目标不会轻易改变。

乌克兰也是俄罗斯和西方都不愿放弃的重要屏障。布热津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乌克兰,俄罗斯不能成为一个帝国。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是其民族和国家的起源,几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的领土,直到现在还是俄黑海舰队驻地,关系到其战略利益,是抵御西方势力的屏障。可以说,同宗同源、一直以兄弟相称的乌克兰是俄罗斯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绝不会在与西方的较量中轻易放手。而对西方来说,乌克兰是遏制俄罗斯影响力的缓冲地带。如果乌克兰加入欧盟甚至北约,西方国家的影响力将延伸到俄罗斯家门口。2009年,欧盟正式启动东部伙伴计划,希望发展同原苏联6个加盟共和国的伙伴关系,甚至未来将这些国家拉入欧盟,乌克兰就是第1个目标。俄罗斯对此反应强烈。

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激烈争夺使乌克兰政坛多次震荡。乌克兰的内政从来不缺乏外部势力的干预。外部的支持甚至是赢得选举的关键筹码。2004年,亲西方的尤先科靠发动颜色革命上台执政,致力于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工作,引发俄罗斯极度不满,导致乌俄关系恶化,两国多次爆发“天然气”危机,俄数度停止对乌供气,甚至影响到对欧洲供气。

到了2010年,亚努科维奇击败尤先科赢得大选,标志着亲俄力量重新主导乌克兰。俄乌迅速解决了俄罗斯黑海舰队驻扎问题,使黑海舰队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驻扎期延长至2042年。当年7月亚努科维奇签署《对内对外政策原则法》,明确放弃“加入北约”的外交战略。不过亚努科维奇流亡之后,其继任者波罗申科最终签署了联系国协定,将乌克兰再次推向西方。

多年来,乌克兰一直努力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寻求平衡。一面坚定地以加入欧盟为目标,一面强调俄罗斯的重要地位。然而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外部势力的干涉使深处夹缝的乌克兰很难做出独立的选择。

经济之痛,危机之殇

愈演愈烈的危机使原本脆弱的国民经济雪上加霜,处于崩溃边缘。据乌央行数据,乌克兰2014年1~9月GDP下降3.5%,预计全年将下降7%。1~10月乌克兰预算基本收入及专项收入为3348亿格里夫纳,约为计划额的92.5%。截止到9月份,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比2013年贬值幅度超过60%,跌至历史低点,通货膨胀率则高达90%。格里夫纳贬值直接导致乌克兰国债增加,目前乌国债占GDP比重已接近危机边缘。俄乌经济关系也遭到破坏,2014年全年乌对俄出口值将下降至少35%。

动荡的东部局势已经成为乌政府的沉重负担。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称,东南部的军事行动已经造成23亿美元的损失。乌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副部长卡丘尔表示,在卢甘斯克地区23家骨干企业中目前有19家停产,而在顿涅茨克地区则停产约50%。这对乌克兰整体经济来说有着直接影响。

除了尽快恢复经济,如何平息东部的战火是乌克兰中央政府的头号难题。9月5日,乌克兰问题三方国际联络小组(乌克兰、欧安组织、俄罗斯)同东部民间武装代表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但由于严重缺乏互信,停火协议常常遭到破坏。11月2日,东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举行了领导人和议会选举投票,使刚刚缓和的局势又紧张起来。总统波罗申科随即表示将废除乌克兰议会9月通过的“特殊地位法”。根据该法,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某些地区将实行3年地方自治。在短期内,东部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乌克兰、民间武装、俄罗斯和欧盟各方妥协仍然希望渺茫。

10月30日,在欧盟的斡旋下,俄罗斯和乌克兰终于达成向乌天然气出口协议。俄罗斯将在收到欠款后,恢复对乌供气。乌克兰暂时可以安心度过寒冬。然而,国内东西阵营之间的寒冰却难以消融。寒冬已经来到,春天的脚步似乎还遥不可及。

(韩奕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人员/责编张栋)

猜你喜欢
亚努科维奇乌克兰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作家叶甫盖尼·安塔什科维奇:那些我和老哈尔滨的故事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亚努科维奇:前总统遭全球通缉
乌克兰筹备 迎接新总统
“他不可能是我儿子”
新摩登时代
省着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