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晴
【摘 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独特的体系,有其特有的内涵、规律和作用。我们要造就千千万万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其根本保证在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仁爱 身教 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25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振兴21世纪的中国教育呼唤高尚师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得到确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以人为本,要求弘扬、培植学生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力,塑造学生的自觉人格。
一、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
若要问全世界的校长、教师们,他们心目中的大教育家是谁,他们一定会说出许多人的名字来,尤其是那些深通世界教育史的学者们,可能会排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份长长的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重若千斤,可是若让他们选出一个他们认为最伟大的教育家,会选择谁呢?在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头脑中,世界上的大教育家恐怕除了苏格拉底,就只有中国的圣人——孔子了。孔子是在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有人望其项背。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事实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孔子一贯坚持的启发式教育方式。相传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先弟子七十二。这些人就是孔子为了推行仁爱思想,实现大同世界所培养的传道的志士。虽然孔子的弟子也可以说都是贤人、圣人一级的人物了,可是孔子还是时时不忘用仁爱的思想去提醒和叮嘱他们。在每一次的教导中,我们不仅要赞叹孔子高超的教育方式和巧妙的知道手段,更会被先贤圣人心中的仁慈和博爱所感动,为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广的胸怀而震撼。
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至圣先师,他在一生的教育活动中,躬行实践,严谨治学,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更是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他的教学思想、教育方法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并以此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
作为教师,应像孔子那样,心存仁念,珍视每一个人的生命;心存仁念,教会学生如何爱人;心存仁念,用仁慈的爱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心存仁念,以博爱的光辉照亮学生的心灵!就像我们在平时的讲台上,无论学生成绩好坏,资质如何,我们都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看待他们,因为他们总是有很多方面的优点是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发现的。用仁爱之心包容学生,这样才不会扼杀学生的自信与能力,才能正确引导他们的心灵与发展。
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在我的身边,也有着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位老师怀孕的时候发烧了,但是仍然坚持上完了所有的课程,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还有位老师,结婚的当天,顾不上新婚在家的丈夫,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妆都没卸,就赶回学校参加晚上的班会。太多的优秀代表让我们感动,同样也震撼着学生们的心灵。
三、规范文明行为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所以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如同在平时的课堂上,课下,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深深影响着学生,尤其是一些小事。曾经还在学生时代时,有一个老师,知识渊博,深得学生的爱戴与敬佩,可是偶然的一件小事,却使我的印象大大的改观了。那次那个老师走在教学楼里,手里拿着个垃圾,可是周围没有垃圾桶,而且地面也不太干净,于是他就将那个垃圾扔到了地上。就是这位小小的动作,却一下子改变了这位老师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于是在我做老师的时候,就非常注意这些细节,如果这些细节都不能跟学生做表率,别的方面也根本不能令学生信服了。
身教重于言教。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台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