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伟
一
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作为评价的重点之一。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体裁,特别需要重视共鸣。
何谓共鸣?字典的解释是: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情绪叫共鸣。《琵琶行》就是最好的例子:先是琵琶女的失落情绪引起了白居易的共鸣,继而白居易的情绪又引起了琵琶女的共鸣。所以最后的结果是: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却坐促弦弦转急”,白居易也是“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是知音难求的感叹声,这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幸福泪。
德国学者尔格·哈曼指出:“诗是人类的母语。”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则说:“人天生来就是诗人。”先哲的话告诉我们:文学作品并不是天外来音,不管形式还是内容,它都距离我们很近很近。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作品的教学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开讲便是时代背景,接着作品分析,其结果是作品还是作品,我还是我。殊不知文学作品揭示的是普遍真理,表达的是普遍情绪,描写的是事物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规律,而不只是某人对某事的宣泄,或“是一种短时的热情甚或一种激情和消遣”,所以她才具有时空的穿透力而流传下来。并且这些真理和情绪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有些已融进我们的骨髓里、血液中,已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甚至形成了一种民族的心理。
假如“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的只是李煜的亡国情绪,那么我们不是国君,也没亡国的经历,怎能与他共鸣呢?正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遇到失去而又不可得之的人或事物,却老是在眼前晃动或老是在脑海浮现而烦恼、悲凉、无奈的情绪,因此,一个小孩失去了他最喜欢的小汽车,而伙伴老是在他面前尽情地玩小汽车甚至用小汽车来逗弄他时,他也会同样发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感叹,产生烦恼、悲凉、无奈的情绪!一个与同事失恋的人,又随时可见对方,这时“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绪又是何等的强烈。假如《鸿门宴》描写的场景只是楚项相争历史事件中的一个定格,就不会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吟唱;更不会有20世纪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豪情。如果说哈姆莱特只是一个天命论的信仰者,那么就不会有文学欣赏和评论中的那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口头禅。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抒发的只是作者在那个特定的白色恐怖环境中犹豫徘徊的情绪,那么全国解放以后,它就应该销声匿迹了……
二
怎样的教学才能使我们与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呢?从共鸣的概念来看,教师必须对作品能进行全篇的情绪概括,才能引导学生产生共鸣。这在诗歌的教学中表现得特别必要。
如教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我们在欣赏完后可以作这样的概括:它表达的是旅人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时产生的思乡情绪。这样一来,几乎人人都可能产生共鸣。比如,从乡下初中考到城里重点中学的高一新生,他乘车在黄昏时刻来到陌生的新校门口——移舟泊烟渚;下车了,多少新愁涌上心头:我到什么地方去报名,晚上怎么过……——日暮客愁新;眼前的高楼大厦,让人显得更加压抑——野旷天低树;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过来:“小妮,你来了!”原来是同学童香仁——江清月近人!
又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教学时,我作这样的概括:该诗表达的是,得到了曾经希望得到的东西之后反而生悲的情绪。很快,不少学生写出了漂亮的共鸣文章。如,黄舜萍同学写道:昔闻牌子货,今上世贸城。其感慨:上了高中,周围的同学都渐渐开始对牌子货有了不同的看法,我周围的朋友从看别人买了××牌子的鞋和书包,到自己捎的是Puma,穿的是AD、All Star等,有了质的飞跃。向来注重个人形象的我不甘落后,终于在好友的带领下,向以前不敢多看两眼的名牌区——世贸城进军。登上世贸城时,还真有“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的感慨。我则是“昔闻牌子货,今上世贸城。人头齐涌动,名牌入眼帘”。可是看着价格,我也跟杜甫一样,有了阵阵心酸:“父母皆平头,兄弟上学忙。名牌虽可爱,无钱绝无缘。”
教现代诗歌也是如此。如《雨巷》,丁香姑娘可破译为“作者追求的理想”,然而这理想不幸破灭了。而诗歌的开头是: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结尾只是把开头的“我希望逢着”改成“我希望飘过”。全诗的内容是:我追求理想——理想破灭——继续追求;表达的是“理想虽然破灭,但仍不懈追求”的情绪。我结合实际说:“这种情绪谁没有经历过?比如我们在座的同学,心中的丁香姑娘有的是珠海市第一中学,可是就在放榜的那天“她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了这雨巷”。可是今天我们不是又坐在这里,“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一讲,学生好像恍然大悟:“现在读起来好像句句说到我的心坎上!”是的,戴望舒好像是在诠释法国诗人赫尔德的“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也好像在告诉人们,失败也是一首歌,充满着高雅之气,所以她很快受到人们的喜爱。可以说,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存在,就会有这种情绪,因此《雨巷》也将代代相传。
三
教学中,对小说、散文、戏剧,则要注重人物形象或情境的把握。如上《寡人之于国也》一课,为了使学生能与文章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孟子的劝说艺术:
第一步是巧妙设喻,引君入瓮。
孟子听完梁惠王的第一段话后,心中已明白梁惠王心病的要害之处,但他机智地避开正题,巧妙地以战设喻。巧在哪里呢?一是“王好”,二是下文的许多不正常之举也正是“好战”造成的,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孟子还巧在,“战”很多可喻,而他只用最浅显的“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来喻,让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取得一致的看法,为转入正题创造环境。endprint
第二步是避开现象,切入本质,亮出王道的根本。
接下来,孟子不是评论梁惠王“移民”的功过,而是阐述遵循自然规律,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是“王道之始”的道理。接着孟子进一步阐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齐举,就是王道之根本。
第三步是直陈过失,指出要害。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至此,孟子可谓发威了。
最后孟子才理睬梁惠王的“移民”之谈,委婉地指出王之要害是“罪岁”。即强调客观原因,推卸主观责任。
接着我说:“文章结尾給我们留下了一个谜:梁惠王接受了孟子的意见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热烈讨论,统一了认识:梁惠王没有接受孟子的意见。因为在孟子所生活的战国时期,战乱频频,天下四分五裂,必须依靠武力才能实现天下的统一。儒家的“仁政”思想与这种社会现实相背离,因而梁惠王是不会采纳孟子的主张的,可能还会以为孟子在挖苦他而有点恼火呢。
文章没有结尾特别耐人寻味,但它告诉我们:不管梁惠王有没有接受孟子的意见,孟子的见解始终闪耀着唯物主义的光辉——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事实上“梁惠王们”不会绝种,而孟子的劝说就永远有用。我对这篇文章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于是我亮出自己的——
鄙人之于教也
郝老师曰:“鄙人之于教也,尽心焉尔矣。学生作业吾亲催,学生背诵吾躬查。察邻班科任,无如鄙人之用心者。邻班成绩不见降,鄙人成绩不见升,何也?”
孟子曰:“师好打牌,请以打牌喻。浑浑噩噩,已近天明。君误出一牌,同伙误出两牌,而输一局。此局责误两牌者付输资,则何如?”
曰:“不可,两者均有责也。”
曰:“师知如此,则无望成绩高于邻班矣。”
“遵循教学法则,教之自然矣。顺从学习规律,学之自由矣。传之于“知、情、意、行”则学生自会作业而不用催,学生自会背书而不须查。
“《教育学》《心理学》束之高阁,沉迷牌桌通宵达旦,学生成绩差,则曰吾尽职矣,其不争气也。此何异于求‘输两牌者付全资?师无责生,斯贵班成绩有望提高矣。”
不少学生听后已有会意,于是我布置作业:用《鄙人之于学也》为题,仿写一篇“文言共鸣文章”。品学兼优的语文科代表苏二弟写道——
鄙人之于学也
孙大炮曰:“鄙人之于学也,尽心焉耳矣。几何差,吾知题难,则赶时间习之,且常上网以求学;外语差亦然。察同窗之况,无如鄙人之用心者,同窗之分不加少,鄙人之分不加多,何也?”
二弟曰:“兄好玩,请以玩喻。同处于室内,玩者各异。打牌者围且喧,追赶着逐且闹。打牌者骂追赶者,则何如?”
曰:“不可,皆哄也,是亦闹焉。”
曰:“兄如知此,则无望分之多于同窗也。”
“课前预习,知困而学先,领会自殊也;持以练习,技巧自可提升也;时常复习,基础可加强也。学习能力与技巧提高,基础扎实,是使各科成绩不差也,此乃课内优学之径也。
“一得空闲则醉于玩耍,一有余钱则醉于零食。考后成绩差,则曰:非我差也,题难也。方如无头苍蝇,四处乱窜。此何异于‘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汝无‘罪题难,且戒玩以醉学,斯成绩无不上者。”
经常出些怪点子、语文成绩中等的汪鸣同学写道——
鄙人之于学也
操二曰:“鄙人之于学也,尽心焉耳矣,每晨起,偶读文章,诵诗书;课堂之上,师传道授业解惑之时,吾必凝神以听;课堂之下,作业练习尽心竭力。察同窗之学,无如鄙人用心者,然其学业有成而鄙人之未成,何也?”
梁师对曰:“子言诡矣。日未出,众人皆睡。舍内无声,一人独起,披衣坐床,拿出手机上网也。俄而,闻隐隐击键声。食顷,东方即白,铃声骤响。未几,师进焉,子见之,速藏手机,而抓书装读焉,师视以赞目,子窃笑焉。课堂之上,子亦善于装,打开书掩手机于下,凝神于手机,师之言入乎左耳,出乎右耳。此乃子晨读诗书,课上凝神之实也。同窗如你者固少之,故成者多而子成者少矣。”
从这些仿写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寡人之于国》已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
(作者单位:广东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