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各位同学,我们今天上的这节课的内容,叫作对译。课文的题目是……
生:《伯牙绝弦》。
师:请同学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学习目标,目标正确我们才能走正确的路。第一,培养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习惯;第二,明确通过学以致用学习文言文的科学途径;第三,理解和运用“善”、“志”、“念”、“必”、“得”、“之”、“谓”、“乃”、“绝”等单音节词。这节课我们要理解和运用这9个词,能做到吗?
生(齐答):能。
师:“听君读书,深浅自知”。我现在要先评价一下大家读的水平,大家把卷子拿出来,我来听一下大家读得怎么样。伯牙绝弦,预备读——
(生齐读)
师:我们自我点评一下,读得怎么样啊?
生:我觉得可以读得再有感情一点。
师:很有水平啊,我也很同意这个意见。但是要想读得有感情,一定要先理解。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呢?一句话表达。
生:俞伯牙为了谢知音而摔琴的故事。
生:伯牙摔琴谢知音。
师:表述很有文采哦,我们可以说伯牙怎么样,钟子期怎么样。
生:伯牙善琴,钟子期谢知音。
师:我们还可以说,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怎么说?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怎么说?
生: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如此一来,伯牙心中所想,子期心中即知。用文中的话说就是……
生: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师:后来结局是什么呢?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唉,结局实在令人感叹,这是一个知音难觅的故事。我们一生之中很难得到一个知音,能够有一个知音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下面再读一遍原文,品味作者的知音难觅的故事。
(生齐读)
师:不错,相比第一遍,读得越来越有感情了。下面,我们以提问抢答的方式,把原文翻译成白话文。我读一句文言文,大家把它翻译成白话文。
师: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生:伯牙善于弹鼓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师: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生: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师: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生:钟子期说:“好啊!就像高高巍峨的泰山在我眼前一样!”
师: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钟子期说:“好啊,广袤大地就像江河一样!”
师:大家表现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个评价,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
师:“无论伯牙想到什么?”
生:伯牙所念。
师:钟子期一定知道他的想法。
生:钟子期一定想得到。(哄笑)
生:钟子期必得之。
师:钟子期去世后。
生:子期死。
师:伯牙认为在世界上再也没有懂得自己的好朋友了。
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师:翻译得不错。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且学以致用。在练习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单音节字词,一共有9个,分别是“善”、“志”、“念”、“必”、“得”、“之”、“谓”、“乃”、“绝”。看,其中“善”有两个意向。那么,每个字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第一个“善”是擅长,第二个“善”是很好。
生(纷纷抢答,归纳为):“志”是欣赏的意思;“念”是想到的意思;“必”是一定的意思;“得”是知道的意思;“之”是心意、想法的意思;“谓”是认为的意思;“乃”是于是的意思;“绝”是断绝的意思。
师:各位同学,我们现在就来运用这9个单音节词。(投影展示)
李骏续友情
姓名_____ 分数_____
李骏擅长踢足球,刘知晓擅长观赏。李骏踢球的时候,心里想到星空,刘知晓就说:“很好啊!你就像那天空中闪烁的明星。”李骏心里想到了世界,刘知晓就说:“很好啊!你就像那巨浪滔滔的大海。”不管李骏想到什么,刘知晓都一定知道他的心意。
知晓去了市一中,李骏认为他是自己的知音,于是继续相约到球场,他们的友情也一直没有断绝。
(学生书面完成练习,约12分钟。教师发参考答案,同桌互相评分,报分。)
师:非常好,同学们,让我们为所有同学的精彩鼓掌吧!(掌声)
师:同学们,这是老师做的参考答案。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有什么地方和你不同,而你又觉得你自己是正确的,你可以提出来;第二,你认为老师的参考答案有哪些地方还不如自己做得好的,也可以提出来。(投影展示)
李骏续友情
李骏善足球,刘知晓善观。李骏踢球,志在星空。刘知晓曰:“善哉!烁烁兮若明星。”志在大海。刘知晓曰:“善哉!滔滔兮若四海。”李俊所念,刘知晓必得之。知晓赴市一中,李骏谓其为知音,乃续约于球场,友情终身不绝。
生:我认为“李骏善足球”可以改为“李骏善踢球”。
师:他认为可以改成“李骏善踢球”,同学们还记得第一个“善”是什么意思吗?
生:(齐说)擅长。
师:所以说,还是“擅长”会好一点。
生:我认为“李骏谓其为知音”应改为“李骏谓之为知音”。
师:将“其”改为“之”,可以吗?
生(齐答):可以。
师:真的不错。
生:我认为“乃续约于球场”应改成“乃续期于球场”。
师:“期”是什么意思?endprint
生:相约。
师:似乎不太符合呢?没关系,继续研究研究。
生:我认为“友情终身不绝”应改为“终身不绝情”。
师:大家认为“友情终身不绝”与“终身不绝情”哪一个更好呢?
生:友情终身不绝。
师: 是的,“友情终身不绝”似乎好一点。
生:我认为“烁烁兮若明星”应改为“闪闪兮若明星”。
师:非常不错,还可以改成“闪烁兮若明星”。
生:我认为“乃续约于球场”应改成“遂续约于球场”。
师:(在黑板上书写“遂”)改成“遂续约于球场”也是没有问题的,有水平。
生:我还是觉得“善足球”应改成“善踢球”好一点。
师:有一点道理,可是,因为古文中“踢”是动词,“球”,就是“踢足球”的意思了,所以还是“善足球”好一点。
生:我认为“刘知晓善观”应该改成“刘知晓善赏”。
师:其实,“观”和“赏”两者之间有没有差别?还是有的,当然我们没有翻译过来的时候,“观”和“赏”都是一个词。那么究竟用哪个词更加恰当呢?
生:观。
师:我也认为“观”是比较恰当的。
……
师:各位同学,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内容,叫做对译。什么叫对译啊?就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再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我们通常在学习的时候只是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而今天在课堂上却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这是一个很好的试验。这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今天的主动学习,而且能够学以致用了。这就让我们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成就感。
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除非你放弃了自己!
(下课。师生互致问候。)
(实录整理:广东东莞市北师大翰林实验学校 梁树芬)
课后解说:一座桥,可以走过去,也可以走过来
■ 容理诚
我刚才上的《伯牙绝弦》是一篇小学的课文,现我就这课谈几点预设的想法。
第一,对译是一种通常使用的方法,但是在文言文教学中却长期不用,我们只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就好像一座桥,我们只知道从桥的这边走到那边去,却不知道怎样走回来。中文可以翻译成英文,英文也可以翻译成中文,这叫对译,对不对?基于此种认识,我的课作了点改变。
第二,串讲也是我们上课的主要方法。方法其实有很多,比如说古人有批注法,比如说讨论法、朗读法等,这些都可以,但是无论怎样,就是要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我们的目标。关于课改,我想应是建立在已知论上的。一般的串讲和老师的主讲,大多以未知论为基础,他们设想,学生什么都不懂,我要告诉他,这就是未知论。所以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喜欢讲,他们想,如果不讲,学生怎么会知道?其实不是这样的。苏格拉底说:“知识就在你的腹中,我不过是个助产婆。”那么要老师干什么呢?8个字,就是“营造环境,提供帮助”。怎么帮助呢?我们要当学生是已知的,已知论的理论告诉我们:婴儿一出生就是己知的了。头颅的转动,即在感受万千世界,加上父母的遗传,在他整个的生长过程中,有些(知识)他已经有了。对他来讲,有些知识不知道,有些是错误的,有些是模糊的。我们教育是干什么的?就是帮助他理清模糊的,纠正错误的,指引他继续走向正确的道路,这就是我们的责任。这就是我们的理论基础。
第三,文言文的阅读也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课程标准》讲得好: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多元解读。比如刚才上课时最后一位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我就可以与他进行磋商,如切如磋呀。这样他就有进步,就有成就感。
第四,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教一般的文言文,我的设想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学生预习,预习不要求多,根据下面的注释和工具书,初步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第二个阶段,就是第一节课,可以设定让学生做两件事:第一,让他们进一步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最好是书面翻译。第二,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或者文章的主旨。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第二节课,就是做能力的迁移训练。可以用“学以致用”四个字概括。一堂课的目标一定要小而实,不要那么多。多了也实现不了。再有,从翻译学上讲,严复当年提出翻译学的三个字叫“信、达、雅”,这非常重要,就是正确、流畅和有文采。但是对初一的学生,首先是正确,高中的学生就要求高点。
最后一点就是评价方式。其实这节课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评价式的课堂。你看,我先是听的评价,也是读的评价,后是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口头评价。接着是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的口头评价,然后是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的书面评价,再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最后是老师对学生的归纳发展式的评价。整个串联下来,就是以激励为核心的发展性评价。对学生而言,与其说“怎么这样你还搞不懂”,不如说“你怎么这么聪明”。发展性评价在我们的课程标准中没有凸显。课程评价这一块,我的意思是要加大力度。今天的汇报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