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做点能改变现状的事》一文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可以说,我是有点意外的。作为此文的作者,我也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这篇报道获得如此殊荣。我不知道评委老师是如何评价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如果说这篇文章有其成功之处的话,主要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题材和立意,二是走转改式的采访。撇开这些,这只是一篇普通的人物通讯。
因此,今天在这里我也想从这两方面谈一谈我的创作体会。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
一、采写经过
先说一说这篇文章的采写经过。文章的主人公徐桔桔这一典型,线索来自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事后我也因此与沈国明熟识。这时才了解到,他也是黑龙江的老知青,他与徐桔桔、贾爱春起初也并不认识。这篇文章是2012年9月采写刊登的,沈国明是在7月底的一次黑龙江知青聚会上见到两人,从旁人处得知她们重回第二故乡帮助当地乡亲的故事,觉得很钦佩,因此也希望有媒体能够报道,弘扬这一典型。
我辗转了解到这一线索时,已经是9月初。当时我其实是有些犹豫的,从线索来看,内容和题材挺好,但很多时候,作为一个时政线的记者,因为接触了太多典型宣传,反而对典型有天然的排斥。倒不是说典型不好,而是觉得很多典型都有刻意性,有一些人为地拔高。这两位知青的故事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呢?我想到,当地也有媒体,如果真的有好的故事,应该也会留下只言片语,但搜遍网络,并没有关于两人的任何报道。
这让我很纠结,两位主人公所处的地方很远——逊克县奇克镇山河村,一个紧邻边境线的小山村,去一趟并不容易,有没有必要花那么大的精力?我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我们的领导,领导也十分犹豫有没有必要走这一趟。我们的领导比较为下属考虑,让我实在不行就电话采访下。
得到徐桔桔的电话后,我给她打了过去。就是这个电话,改变了我的想法,坚定了我走一趟的信心。电话中是一个十分爽朗的女声,说着上海味的普通话,但讲的却是带着泥土气的内容。做过自我介绍后,我讲了自己的意图,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你不要来,最近我们很忙的。”问她近期或者国庆回不回上海,她更惊讶了,回答说:“怎么可能,我们马上就秋收了,今年玉米和黄豆都增产了,老乡们积极性很高,收完庄稼还要分配好,事情很多,短时间内不可能回去。”
那种感觉,像一下子被拉进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我从她的语气里能感到自豪与匆忙,风风火火的样子,朴实却生动。我被打动了,那种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差异,让我感觉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反复跟徐桔桔说,很想过去看看。这一回,可能是感受到了我的诚意,她很爽快地同意了,并且在电话里详细地告诉我怎么到她那里,坐什么飞机,换什么火车,再换什么汽车。我这才知道,她所在的县城不通飞机火车,去那里一趟来回就要近4天。
说一句有些惭愧的话,对于常年在外奔波的调查记者来说,这些困难简直不值一提,但对我来说,当时确实有点畏难情绪。因为我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我很怕来北京,因为这里很干燥。而长途火车对我来说也是最不愿经历的。旅途上的煎熬让人很疲惫。因为鼻子受不了火车上干燥、污浊的空气,虽然乘的是卧铺,但根本无法入睡,只能用一张湿纸巾沾了水搭在口鼻上,听着临铺此起彼伏的鼾声,熬过了长夜,回程时也是如此。到了当地,正好是早上,徐桔桔已经按照约定的时间来找我,采访马上开始。一开始我很疲惫,泡了浓浓的茶,才不至于打瞌睡。
连续两天的采访跑的地方比较多,时间也比较紧张,一直没有很好的休息,但我感觉来得值得。近距离的观察和采访,不仅让我得以亲身感受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品行,聊出了许多具体生动的细节,也让我亲眼看到了小山村因为她们的到来所发生的变化;与老乡的交流,更是获得了许多个性化的语言和生动事例。这些,都是典型站得住脚的基础,心定了,材料充实了,写稿才不会没底。
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走转改”的重要。事后再想,如果采访在上海进行,就算也是采访当事人,但谈得肯定不会这么细,也会少了两位当事人相互交流中吐露的一些生动细节,更加得不到当地百姓的反应。我想,这正是“走转改”的意义所在:到现场去,到人物的身边去,这是每一位记者的基本素养。更重要的是,贴近采访对象,收获的是心灵的感动,我觉得这种感动是写作的灵魂,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
二、主题和立意
再说一下主题和立意。无论是采访中,还是采访后的写稿阶段,我一直在思考,两位老知青所做的一切,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毕竟,在新时代的洪流下,去讲一个过去的时代流传下来的精神,是不妥的,更难以引起共鸣。
在两位主人公身上,最打动我的是两点。一是实干。对于两位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这种精神尤其可贵。前面说过,我接到采访线索后,给徐桔桔打了电话,想问她近期有没有回沪的计划,她告诉我快秋收了,不可能回来。那时候我就特别钦佩,也特别好奇,她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决心和勇气呢?
后来的采访,我领会到她们对这个曾经插过队的地方,的确有我所不能理解的深情。我记得采访结束后,她们拉着我去看小镇的夜景,对于两个从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出来的人,那样的夜景实在算不上什么,但可以看得出来,她们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她们对我宣不宣传她们其实并不在意,却想方设法希望我能多宣传逊克这个地方。她们告诉我,这是她们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她们在这里走上社会,在这里走向成熟,在这里入党,度过了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后来想,是不是仅是这种情感促成了她们下定决心去做这样一件事呢?我觉得不仅如此。在这里插过队的人很多,回去重温旧梦的也有不少。也许回到当地的时候,在此情此景的感染下,激情涌动,会生出做一些事改变这里的冲动,但真正能够坚持,能够去实干的却不多。我觉得这一点才是徐桔桔、贾爱春最了不起的地方,她们没有止步于想象,她们走的每一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没有经历过那种艰难,根本无法完全体会这种实干精神的可贵。就像她们说的那样,做一些改变现状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她们身上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也跟现在提倡的实干兴邦精神是吻合的。
二是“无私”。在这篇报道里,我写了两位老知青为了给当地村民争取利益,做了不少看起来比较鲁莽的事。比如,她们二话不说就冲进县委书记办公室,她们今天堵这个局长、明天堵那个局长。初看起来,好像是这些官员不作为。其实,这些官员也有很多难处。为什么他们肯给两位老知青面子?最重要的是,这些官员都知道,两位知青争的是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她们自己的利益。她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不是来作对的,而是来做事的。说到底,是被她们的无私所打动。
因为篇幅所限,很多故事后来见报时被删掉了,也很可惜。比如,徐桔桔在当地住的房子,条件很艰苦,但就是这间房,也不是无偿使用的,而是她换来的。她打听到当地有一家人在上海打工,就把自己在上海住的房子让给这家人住,然后才住进他们的房子。还有,她们为了丰富当地村民的生活,组建了舞蹈队,参加县里的表演,每一次演出的费用,全都是两位老知青掏的腰包。
最让我感动的是徐桔桔很自豪地告诉了我一个细节:村民们不管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徐桔桔送去。经常一开门,门外都是村民送来的吃的东西。所以说,有没有私心,老百姓心里最清楚,正因为如此,她们在做事的时候,不管多么难的事情,老百姓都支持,县委书记都没她们说话管用。无私,我觉得这不仅是她们的品质,也是她们能够成功的要素。
文章见报后,出乎我的意料,反响异常强烈。许多读者来电来信或者发来邮件,他们中大多数是有那一段人生经历的人,还有知青的家人、子女,来电来信的语气都很激动,他们或为重温自己曾经奉献的青春年华而激动,或为自己的同辈人的所作所为而自豪,也有的想向两位老知青提供帮助,想出钱、出力、出技术的都有,他们特别为两位老知青想做点实实在在、改变现状的事的那种扎实而赞赏,认为这是知青们多年沉淀下来的良好品质。
在这些人当中,有成功的企业家,有上海的政协副主席,有曾经的上海市副市长。最让我意外的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也在这篇文章上面写下批示,他说,文章的主人公让他既敬佩又感动,也让他增添了信心与力量,并专门向我表示感谢。后来上海电视台还专门赶赴当地,拍摄了上下两集的纪录片。播出后,同样反响强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并没有知青经历的年轻人,也感动于两位主人公的奉献与实干精神,有一位青年社区民警给我写了一封邮件,让我感触尤深。他说,平时天天与琐碎的事打交道,经常在怨气中生存,感觉自己也充满了怨气。现在看到两位老人在踏踏实实做这样一件事,很惭愧也很受启发。他认为,在这个时代光靠埋怨是没用的,只有认真做事,才有可能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这些读者的强烈反响,让我也感到振奋,因为这说明两位主人公的行动,的确非常值得关注,具有现实意义。
三、关于写作
回到上海,文章该怎么写,也让我颇费思量。
写人物通讯,写一个典型,其实是记者的基本功,但要写好却不容易。写典型首先是写人,写人就要像人,而像人的关键除了采访深入、个性化写作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分寸感。不要不及,也不要过。通过我和徐桔桔、贾爱春的接触,我认为她们的特点是朴实、真实,一个情感充沛却不轻易流露,一个风风火火、不拘小节,这是属于她们的独特气质。
所以从一开始我的想法就是,写作要客观描述、真实表达,尽量不带入自己的情绪与情感。最好是站在旁边,不动声色地介绍。
而且在我看来,两位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与以往那种可歌可泣的人物相比,还是有不同的,她们所做的虽然也很不容易,一般人难以做到,但其实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作出巨大的、难以挽回的牺牲。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她们也有自己的困惑,也有过畏难情绪。比如徐桔桔最初认为去边疆种地是“天方夜谭”;贾爱春在遇到困难时也会号啕大哭,也会耍赖说要回北京。恰恰是这一切让她们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可爱,也更有让人信服的力量。她们付出的一切,值得弘扬,也并非无法模仿。
所以,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时刻告诫自己要收着写,尽量克制,通过客观的描述和群众的语言去表达,尽量不带入自己的评价和感情过于充沛的话语。真正有要表达的一些想法,也是通过文章后记者手记的形式来展现。
写作时,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就是我写这两位老知青,目的是什么,我希望向读者传递什么,典型背后究竟想要寄托什么。
我个人理解,一篇成功的人物通讯,要通过细微的笔墨呈现人在时代大背景下的角色扮演。我记得以写典型人物见长的老记者郭梅尼也曾经说过,一篇好的典型报道,要扣准时代的脉搏,因此记者也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在徐桔桔和贾爱春身上,什么才是我们这个时代要弘扬的?显然不是当年的知青精神,虽然这也很打动人,两位受访者也一再强调这种精神对她们的影响,但我在与她们的仔细交流中发现,这其实只是她们作出选择的诱因,真正能够支撑她们一直走下去的,却是徐桔桔说了好几次的一句话:“想做点事情。”“想做点改变现状的事情。”
这其实也就是前面写主题和立意时提到的那种实干精神,她们两人心中所想的,是静下心来做事,努力去为改变现状做一些努力。我感到,这其实正是我们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所缺少的。正如我在标题中提到的那样:在她们身上,感受心灵的质朴与纯净,我也希望可以用这种质朴与纯净,去涤荡当下一些人心灵的雾霾。我想,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新闻价值所在。所以,再一次回到之前的话题上,我觉得在文风上,也应当尽力避免浮夸,尽量用朴实的话,多用白描的手法,去讲两位人物的故事和品行。
在动笔时,我又有些纠结,对于徐桔桔和贾爱春,究竟是主要写一个人,还是笔墨并重?因为从地域的接近性和我们报纸的市民化属性来看,徐桔桔是上海人,理应聚焦,但考虑到这两个人本身在这一事件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推动,所以我最终决定用同样的笔墨去写两个人的故事,这样更真实,也更有说服力。
据我了解,事后,当地和其他地方的媒体也曾去采写这一内容,但一些报道可能从不同的需求出发,只报道了其中的一位主角,结果反而弄巧成拙,这也是值得汲取的教训。
“走转改”提出了改文风的要求。这篇文章最初我也想在写作上有所改变。我试图将其中的部分内容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表现,但可能是因为功力不够,后来写出来感觉效果并不好,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传统的叙事方式。
此外,最让我感到纠结的是,虽然我已经尽量在文字上简洁精练,但篇幅还是超过了4000字,而且仍有一些好的细节没有放入,后来经编辑删节,一些自己感觉不错的内容也被删掉了,这可能是限于文字功力,希望今后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有所进益。
(作者单位:新民晚报社)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