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基于传媒视觉化的儿童媒介使用困境

2014-03-05 02:26覃芹何秋红
新闻爱好者 2014年2期
关键词:困境儿童

覃芹+何秋红

【摘要】儿童将注意力倾注于视觉信息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成人造就的传媒视觉化环境恰好适应了儿童的认知特点,这无可厚非,本文质疑的是传媒视觉化存在自身无法消解的负面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儿童媒介使用造成的消极影响。通过描述缘于传媒视觉化的儿童媒介使用困境,意在提出这样的观点:儿童仅靠其自身无力规避传媒视觉化负面因素的影响,成人应该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并应努力帮助儿童在尽享视觉传媒优势的同时,摆脱传媒视觉化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传媒视觉化;儿童;媒介使用;困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曾经是人类对视觉的期许,也是人类推崇视觉的重要理由,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现代社会空间完全浸透了影像文化”,[1]精致昂贵的大开本彩色期刊、色彩绚烂的广告画面、常换常新的舞台节目,唯其视觉冲击力强,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现代传播技术的裹挟下,视觉早已不再仅为满足“为实”的需求,视觉表征了更为广泛的意义:迅速、直白、温情、亲近、认同和满足……视觉被强调至一个空前的高度,且这种突出和强调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传媒视觉化的含义

本文讨论的传媒视觉化,是指在技术的强大作用下,人为放大、突出视觉因素,用影像覆盖社会空间,将视觉刺激应用于尽可能广的传媒领域,通过使受众接受视觉冲击提升传播效果的媒介现实。

原初意义上,视觉化的主体是单个的受众,视觉化发生于受众的思维过程之中,这个思维过程并不排斥其他的感知觉形式,它恰恰需要调动起各感官的协调行动以达到认知的目的。而传媒视觉化激发了视觉因素隐含的排他性,在把视觉的重要性放置为绝对优势地位时,其他感知觉的方式必然相对处于弱势或者说是被忽视的次要地位,在传媒视觉化的运作中,传媒业者是行为的主体,而受众却在这场视觉化行动中被挟持、被客体化了。

二、传媒视觉化存在无法自我消解的负面因素

众所周知,人类接纳信息的总量中有80%来源于视觉。视觉图像往往直截了当、浅显易懂,也容易引起共鸣,视觉带来感官快感,但它并不仅仅只是感官刺激,与语言文字一样,视觉同样能进行表征的意指实践。传媒视觉化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得以蔓延。

但问题在于,传媒的普遍视觉化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传媒文化品位降低,解释和教育功能衰退,并进而影响受众对信息理解的肤浅化,甚至传媒视觉化会在事实上起到满足窥私欲、助长媒介暴力的反作用。

如果传媒业者不能及时正视传媒视觉化趋势中的消极因素,这场着意于传媒业进一步兴盛的视觉化转向也有阻碍传媒健康发展的副作用。

三、儿童成为传媒视觉化负面因素影响的最大承受者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其主动迎合视觉化传媒。儿童的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其活动尚处于成人监控之下,儿童的心理懵懂,既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来对媒介作出判断,也没有恰当的自我控制能力有目的地进行媒介选择。儿童大多追随自己多动、喜欢变化的天性,主动选择视觉冲击力强的事物,以此引起情绪的刺激,寻找快乐。如下图所示,在传媒生态环境之中,视觉因素渗透了儿童媒介行为的每一个阶段,下图并不能显示出视觉化的负面影响,但能描绘出视觉因素与儿童属性天然的相互配合。

儿童媒介的内容完全由成人提供。儿童日常使用的媒介无外乎书刊和电视、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形式上,儿童的选择面并不狭窄,但这些媒介的内容都是成人提供的。“对福柯来说,权力是循环的,它从不被一个中心所垄断,权力经由一个网状组织被配置和行使”,[2]可见,儿童也在成人建构的传媒之网中,无法脱离由成人掌控的媒介环境。为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市场上的童书制作倾向于使用精美的纸张,涂抹大块绚丽的色彩,运用密集的图画式样;电子媒介更不用说,流行于儿童中的卡通节目、电脑游戏,都呈现出强调人物造型别致、画面精美、画面变换迅速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在儿童中流传甚广的杂志,如《小溪流》《小学生作文选刊》已经不复当日之况,而当时风行的动画片如《黑猫警长》《葫芦娃》之类,用今日的标准来衡量,其视觉冲击力是远远不够的。

儿童并不主动就传媒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所谓传媒视觉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是成人依据常识习惯,基于对现实的把握、对未来趋势的预测而作出的判断。儿童时期,孩子处于逐渐社会化的过程当中,对各种规则和约束的感应也是渐次形成的,他们往往着重于自己天性当中的自然指引,不会主动就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判别,而这恰恰是儿童的纯真所在。尤其是刚刚入学的儿童,他们刚刚脱离幼儿的行列,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识得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具备了接触电脑的基本能力,加之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多,信息量猛然增大,经常说出让成人骤然一惊的儿歌和童谣,这其中不免掺杂很多他们似懂非懂、实际已逾矩的内容,但孩子们并不能作出判断,往往乐在其中。对于耳熟能详的谈话内容,儿童尚且不知去芜存菁,更遑论主动去识别媒介用途、调整自身的媒介行为了。

四、缘于传媒视觉化的儿童媒介使用困境

创造性想象发展的困境。“在电视所有的受众中,儿童是一个数量庞大、不容忽视的群体。对儿童受众的吸引和影响,不光左右了电视发展的现在,同时也决定了电视媒介的未来。”[3]通常认为,儿童看电视玩电脑对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但Valkenburg等指出,“看电视促进的是‘白日梦而非创造性想象,原因在于看电视会导致抑制创造性想象的信息加工习惯,要进行创造性想象,个体须有将自己从既存信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反思的风格、持续的努力及对一件事情仔细思考时必要的安静平和等,但看电视却会对这些产生不利影响”。[4]

以在儿童中引发观看热潮的《吧啦吧啦小魔仙》为例,小魔仙们身着艳丽奇幻的服装,在相同的背景音乐声中做出整齐划一的动作,边说咒语边变身,这实际是对日韩动漫的模仿,故事和形式都没有独创性,长剧集的连续播放占据了儿童的观看时间,孩子们也无须去设想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和情景,因为每一集的问题解决都依照相同的模式。endprint

而且“想象往往需要在言语的作用下,按照新的联系和关系激活、调整大脑皮层上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重新结合构成新的联系,从而在头脑中产生新的形象”。[5]

抽象思维水平提高的困境。抽象思维是重要的思维能力,基于概念和概念关系的抽象思维方法提供了人类超越感官把握现实世界的可能性。儿童在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年龄,从4岁开始,书面语言、数学概念等的发展就应该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在视觉化的传媒环境中,儿童的注意力时常被视觉冲击占据。

作为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游戏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如玩魔方、下棋、搭积木,等等。早期小型电脑游戏如俄罗斯方块、排地雷,对于培养儿童的空间知觉、推理演算能力也有益处,但随着3G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五花八门的电脑游戏都换上了色彩鲜艳的新形象。如愤怒的小鸟、洛克王国等,游戏画面色彩丰富,各种形象生动有趣,但它们基本都不会进行语言交流。相比传统的儿童游戏,这类电脑游戏除了免除真实陪伴的需要,替儿童打发闲暇时间之外,对开发儿童智力,提高其抽象思维水平的意义实在难寻。

情感自然发展的困境。儿童头脑中尚没有充斥陈规旧习,不存在成见。传媒视觉化却将成人的生活和情感揭示给儿童,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到儿童世界之外的各种情感和行为模式。

长篇幅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穿着大红袍、终日涂抹艳红唇膏的红太郎动辄拿一口平底锅砸向丈夫灰太狼,画面夸张、视觉冲击力强,且不断重复,此场景及人物关系令儿童印象深刻,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问道:是不是女孩长大了就应该这样对待自己的老公?

附丽于视觉冲击的情感被称为“后情感”,亦即一种虚拟出的非个人的经过再度包装的情感。[6]这种情感并非人性自然情感的生发,儿童尚无法理性认识其中的区别,且深为视觉化信息所吸引的儿童将大量时间消耗在电视、电脑前,减少了他们和同龄人相聚交流的时间,也不利于其自然情感的发展和培养。

五、应对缘于传媒视觉化的儿童媒介使用困境的建议

了解“儿童”对于成人的意义。在长达1000余年的欧洲中世纪里,识字属于特殊的技艺,教育也只是贵族僧侣的专利,儿童完全混迹于成人世界,当时的西方世界就没有关于儿童成长发展的概念。直到15世纪中叶,随着人类发明活字印刷术,童年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才逐渐出现,“儿童越来越成为受尊重的对象,它是一个特别的产物,有它不同的本质和不同的需求。他们需要与成人世界分离并受到保护”。[7]童年观念的确立还不到300年的时间,这意味着,童年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对儿童的保护和关爱是一个社会健康文明程度的标志。

拒绝儿童媒介内容的过度视觉化。成人世界中的许多元素,诸如权谋、私欲、恐惧、性等等,都必须小心翼翼地隐藏于儿童世界之外,文字本是保证儿童区别于成人的重要工具,文字造成的阅读屏障能避免儿童过早地接触这些内容。但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却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一屏障,传媒的视觉化更令此情况加剧。

在大街小巷的各式零售摊点,内容低俗的图画书和零食、玩具摆在同一个位置销售,在国内书店行业普遍不景气的状况下,儿童图书销售管理的渠道约束应引起关注。儿童读物的过度视觉化,其诱因在儿童,但实施者是成人。成人应有意识地自我约束,趋利但不害义,本着对儿童负责的态度,出版图文并茂而不是纯粹使用图像制造视觉冲击却内容空洞的儿童读物。

包括儿童影视节目、以儿童为目标的电脑游戏,无不是成人的作品。当然,这些传媒形式本质上就是视觉传媒,也正因为如此,成人更应该努力调动儿童全方位参与传媒活动的兴趣,配合儿童化的语言,并有意为儿童的思考和想象留出时间和空间,制作有利于儿童全面均衡发展的电子媒介内容。

合理安排儿童的家庭活动。儿童在幼儿园或学校,毕竟受制于集体活动和课程安排,其媒介使用是受限的。但在家中,儿童媒介选择的范围扩大了,书刊、电视、电脑、iPad、手机等都在他们触手可及的范围内,而家长往往因为忽视孩子闲暇时间的安排而放任他们的媒介选择。在传媒视觉化的现实情境之中,家长应鼓励儿童有节制地接触电子媒介,将他们的兴趣导向印刷媒体,并尽可能地引导孩子对纸质传媒的挑选,不要听任孩子被过度的视觉因素吸引。

六、结语

传媒的视觉化不是过错,但忽视传媒视觉化负面因素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并任由儿童沉溺于视觉冲击,就不仅是错误,而且是失职和失范了。因为儿童与媒介的接触伴随他们成长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对于儿童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能起到重要作用。而“当我们谈论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说自己是什么”,[8]帮助儿童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本文由南通大学人文社科项目基金支持)

参考文献:

[1]俞秋萍.“媒介视觉化”理论探析[J].新闻窗,2009(1).

[2]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郑艺.民族文化传播与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养构建[J].新闻爱好者,2013(8).

[4]Valkenburg P. M.,van der Voort. T. H.A.: Influence of TV on Daydreaming and Creative Imagination: a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y-cal Bulletin,1994,Vol.116(2):316~339.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41.

[6]王一川.中国电影的后情感时代——《英雄》启示录[J].当代电影,2003(2).

[7]Plumb,J.H.:The Great Change in children.Horizon[J],Vol.13,No.1,Winter 1971:9.

[8]尼尔·波茨曼.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覃芹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1级博士生;何秋红为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

编校:董方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境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留守儿童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六一儿童
刑事禁止令执行的困境及完善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