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业主义与新闻精神的双向培育

2014-03-05 02:24张萱
新闻爱好者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数据

张萱

【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一直贯穿于新闻教学中的理论与实务课程之中。在当今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如何跳出传统的教学理念,既要避免堆砌案例,又要贴近当下;既要体现实务课程的应用性,又要避免实务课程的工具性。分析21世纪初新闻系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大数据环境下新闻媒介的行业特征,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应该体现为三点:第一,培养学生的新闻精神,建立对新闻动手写作的兴趣;第二,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新闻实务技能,即采写编评的写作方法;第三,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

【关键词】新闻实务;新闻理论;大数据;新闻精神;专业主义

引言

“我觉得在今天所有的不合理的现象之中,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是最不合理的。”这是闻一多先生在《八年来的回忆与感想》一文中的感慨,其中,透露出闻一多先生对西南联大执教经历的一种思考与反省。对于大学教育的参与者,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任何社会环境中,都需要我们具有一种自省与反思的意识。

一、新闻实务课堂教学的培养目标

新闻实务课程的采、写、编、评,较之新闻理论课程,看似生趣盎然。一方面,用案例说话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当今社会中的新闻现象关联密切,体现出了教学的社会贴近性;另一方面,大量的案例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呈现出较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因而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媒介环境下,“看起来很美”的新闻实务课程教学究竟培养了什么样的新闻学生?这些学生,是否可以从容地面对当代纷繁庞杂的信息和变化万千的社会表象,睿智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将信息转化为新闻,从而自信地从事新闻传媒这个信息传播的工作?这两个简单的问题,恰恰是考量当今新闻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新闻实务课程教师思考其教学意义的主要参考依据。

1.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当代新闻学教学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们是与中国信息化社会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他们身上,既具有传统新闻系学生的特性,同时,更呈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综合看来,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第一,没有受过专业新闻训练。这是与过去新闻系学生唯一相似的一个特点。第二,信息量巨大,获取信息渠道多元。第三,忧患意识强,具有强烈的务实性。基于这三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信息不再匮乏、信息传播渠道不再单一、学生与社会的接触程度远高于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的时候,作为教师所面对的就不再是一个个的个体需求,而是整合了大量信息的群体质疑。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问题主要在于:第一,虽然这是一群没有接受过专业新闻训练的学生,但由于他们的信息量巨大,并且长期浸染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高度开放的新闻传播环境中,对新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自行判断能力。因此,既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同时也具有相当的质疑性。第二,新闻属性的变化,“人人皆是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观念,使新闻系学生从一进校门就开始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不安全感”。特别是在如今媒体格局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曾经在新闻教科书中赫赫有名、为我们搭建起了对新闻传媒认知的那些西方著名大报正逐个经历着神话的破灭。“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号称老牌报业大国的英国就已有70%的地方报纸倒闭,80多家报纸纷纷裁员和‘瘦身。”[1]“同年12月,美国报业巨头麦克拉奇报业公司宣布裁减1600个工作岗位,裁员比例高达15%。”[2]“2009年,美国著名报纸《华盛顿邮报》也进行了全面收缩,裁员40%,并关闭了芝加哥、洛杉矶、纽约等所有记者站”[3],一时间报业几乎成了减薪、裁员的代名词。同年,150岁的《洛基山新闻报》(Rocky Mountain News)宣布倒闭,在该报最后一期中,该报体育记者戴夫·克里格写道:“我直到现在仍然不知道,一份拥有20万订户以及数十万网络读者的报纸怎么会挺不过去……这不是我们的错误,是行业模式出了问题,谁能来改变这个行业模式?”这一切发生得如此突然,学界对传媒业动荡现象的探讨尚未成型,业界的“关门”声却此起彼伏;西方报业的巨大地震还在那边继续,我们身边的《新闻晚报》就在宣布2014年1月1日正式停刊。与此同时,新媒体正在以迅猛之势展现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观,如微博、微信以“定制新闻”的推送模式一改过去人们获取新闻的传统方式,就像一位《纽约客》杂志新媒体领域的专家所称,“我不再看报纸了,因为重要的讯息总会先找到我”。从Facebook、Twitter的朋友推送中获得新闻消息已经成为社交网站在新闻传播速度和覆盖面上抢占传统专业媒体的优势之一。再如,始创于2005年打出了“第一份互联网报纸”口号的《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作为美国当前影响力最大的政治类新闻博客网站,“在线媒体团队中除了传统的记者、编辑以外,还新设了用户体验设计师、流量编辑、产品经理等互联网公司的常规职位”[4]。

如今的新闻传播业,从传播内容到传播方式,从记者被大幅裁员到新兴职位的设立……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年轻的新闻系学生来说,仓促且模糊,必然导致他们在课堂中对一些能够安身立命的物质需求的强烈渴望,这种迫切需求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就变成了对技能最简单的需要。

2.新闻媒介所需人才的特点

与教学相对应的另一个问题——当今媒体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

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曹珂在南都的人才招聘中曾说过:“是同事,不是下级办事员;是能碰撞激发的对手,不是顺从听话的‘记者;不一定要喜好相同,但一定要热衷探究新闻;南方能给你的条件未必很多很好;南方能做到的也许更多是包容,包容你的独立思考,包容你的狂野奔放,承载你力所能及的担当,鼓励你超越前辈的创新。”

2010年11月19日华西都市报总编辑陈代阳在对全体员工的告别演讲《新闻是一种理想》中提到:新闻是一种理想——而我们的理想,就是有更多的人走上这个领奖台,即使曾经沧海也会为一张薄薄的证书怦然心动,终生难忘。……我们的理想,就是让对手和读者赞叹,也忍受因戴着镣铐跳舞引来的责难甚至嘲笑。……我们的理想,就是耳边总萦绕着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喃喃自语:应该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而不要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在这洋洋洒洒数百字如散文般的抒情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资深新闻人重提的“新闻理想主义精神”,这就为新闻教学提出一个参照点:大学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但大学教育也绝对不能等同于社会。如果学生在接触新闻事业的最初阶段,就没有接受并树立起一种具有理想主义的新闻精神,我们又如何期望社会能够给他们上好这一堂课呢?新闻的理想主义精神,在曹珂的话语中得到了具体的阐释,那就是所谓新闻的理想主义精神,绝对不是空想主义精神,而是对新闻事业充满热情、乐于观察、善于思考,并且勇于担当,具有超越意识的一种信仰。endprint

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在其所著的一本书中曾写道“作为一名记者,总是从记述层面向前发展,这也是我自己在多年前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当2003年被戴上了‘战地玫瑰的称号后,我已经很多次告诉我的同行,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认识我,不再是因为我的勇敢,而是因为我的专业,以及我对事件的观察,最终分享我的观点。”[5]1995年进入创办初期《南方周末》的张晓舟,在2009年秋离开这个岗位时说:“作为一个媒体人,在我死后,墓志铭上应该写着:这里埋着一个制造了数千万文字垃圾的人。”[6]在新闻人闾丘露薇和张晓舟的思考与自我反省中,我们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这种自嘲,也反映了一种自我反省。当然,并非是闾丘露薇的新闻报道缺乏专业性,也并非是张晓舟的文字形同垃圾,而是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作为一名媒介人的专业素养,是如何通过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和对自身文字表达的不满实现的。

可塑性与质疑性并存,对新闻理解过于务实,这两点特征是当代新闻专业学生的特点;“从记述型到思考型”记者是媒介对新闻人的现实需求,那么作为新闻院校的教师,我们要培养的就是一种具有新闻理想主义精神的“新闻人”,它意味着人才的专业性,具有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对当前新闻业务课程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反思和改良,应是每一个新闻教师需要认真对待的新课题。

二、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1.实务课程重案例轻理论的理解误区

我国新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为: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分开,这和西方理论与实务相互交融的课程设置方式有所不同。

目前,国内的这种课程设置有其合理性,但也难免会导致教师产生理解上的误区。在新闻实务课程中,任课教师会有意识地忽视对理论本身的持续学习与关注,仅满足于从实务到实务,以介绍方法和结合案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来的问题就是,实务课程渐渐忽视了理论视野的深度与广度。

就好比在“新闻写作”类课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简讯、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等体裁分类方式来介绍新闻的写作,但是在业界广泛出现的“小说化新闻”“散文化新闻”,已经引发了学界对“叙事新闻学”的思考,以及对西方“新新闻”理论的研究。在写作上,这类偏重于“以小说化呈现非小说化细节”的新闻作品,通过呈现尽可能多的事物名称、细节、场景等要素“重构了一种更为真实的叙事景观”,然而,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体裁分类标准的“新新闻”写作,自然难以按“规则”置入课堂教学中。

再如,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强调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的“精确新闻学”与“计算机辅助报道”(Computer Aided Reporting,简称CAR)共同完善了这种强调数据的新闻报道形式。但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本世纪初大数据这种信息技术的勃兴,依托庞大数据分析形成的新闻报道写作模式一改“精确新闻学”中计算机的“辅助”地位和媒体可利用数据资源的有限性,而是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中的所有数据都囊括在内。例如,一家美国公司Narrative,运用Narrative Science算法,约30秒就能够撰写出一篇新闻报道。“2011年该软件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写出了大约40万则关于少年棒球联盟的新闻报道。”[7] Narrativ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CTO)克里斯蒂安·哈蒙德(Kristian Hammond)认为,“未来机器生成的新闻将占到媒体新闻的90%,并且在未来5年之内,这样的新闻有可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8]。由此可见,以数字或图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计算机辅助报道”模式显然已经过时,计算机之于新闻传媒的关系已经从“辅助”变成了“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新闻教师选择当下的新闻文本作为案例来佐证传统写作方法时,其吻合程度必然有所降低,各种矛盾现象也难以自圆其说,20世纪80年代甚至60年代的所谓“经典”新闻案例依然活跃于新闻实务课堂中的尴尬现状,事实上,是忽视自身理论素养提升的教师为了规避现实矛盾的一种无奈之举。当然,传统经典新闻作品固然具有被传承的价值和生命力,但如果一味回避当下,既难以调动这一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新闻研究的提升。这个问题对教学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一方面,作为教师,如果认为教授学生传统的新闻采、写、编、评,就能够帮助他们尽早进入行业,尽快上手工作,那么这无异于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也只能被称为新闻“工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并且这种技能型的“人才”由于缺乏后劲,很快就会被行业淘汰。另一方面,理论本身也是变化的,对理论发展关注有限的教师,自身也无法对变化万千的社会现象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直接的恶果就是导致学生认为新闻实务课程肤浅机械,乃至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务有效结合,最终,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在无形间被进一步曲解和放大了。

新闻学的传播本质告诉我们,在信息成为新闻被传播的全过程中,实务与理论,根本上就是交融的。脱离理论讲实务,就好比只教技能,不教原因;只知其事,不晓其理。

2.实务课程重技能轻理念的认识误区

实务课程重技能训练,但是新闻的操作技能显然不是僵化的,它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的。新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在变、信息的载体在变,那么,获取信息的手段、将信息转化为新闻的写作方法,以及对新闻的呈现方式自然也是一种变动性极强的事物。在信息化的今天,新闻报道流程中几乎所有的可操作成分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动态性,而唯一不变的,是新闻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就像陈力丹在介绍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中提到的一个案例,“介入式采访和偷拍偷录,原则上是不能做的,展现嫌犯或罪犯的形象是非法治的,但我们有的教师在理论课上把介入式采访却作为经验正面叙述。他们不仅介绍了这种采访的方式,还运用大量所谓的‘成功经验来论证这种做法”。像这样完全背离正确价值观的“纯技术”教学理念只能说明,目前我国新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就是“黑白不分”,教师在认识上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这本是作为新闻学教师应该明确的基本内容,可他们往往只习惯于关注对新闻技能的吸收借鉴,忽视新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那么,一旦出现这样的认识误区,再有效的采访技巧也会成为“无根的空中楼阁”[9]。endprint

再如,“预测性新闻”在传统新闻中本是处于边缘地位的一种写作类型,但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过去人类行为、社会关系等这些并不为新闻媒介重视的资源,都在大数据分析下呈现出隐藏在其中的深层次关系。这样一来,传统意义中难以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预测性新闻”就有了新的事实基础——大数据。比如,近期联合国推出了一个名为“全球脉动”(global pulse)的项目,旨在利用数据分析了解人们的生存状况,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警。这个项目着重对实时的数字化信息进行分析,用来了解某些地区人们的境遇、有关政策或项目的执行情况,并以相关信息指导援助项目。同理,这种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预测方法也可以为传媒所采用,譬如媒体对人们在网站上阅读某一条新闻时的点击、删除、链接、回放、留言等一系列内容和行为方式进行数据化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就能够通过数据整合获得规律性的发现和“预测性的报道”。这种得到了数据支持,具有理性和科学因素的“预测新闻写作”就与过去主要依赖个别专家的经验判断有了本质上的区别。那么,还恪守在传统理念中的新闻教学必然无法正确地给学生讲解“预测性新闻”的写作革新。

除此之外,大数据这种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预测性新闻”的传统属性,而且还有可能改变新闻的生产流程,影响传统的新闻写作模式。比如,2012年12月初,“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Tow数字新闻中心发布了一份题为《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顺时而动》的研究报告,认为新技术带来新闻生产流程质的变化:截稿期与新闻形态不再严格限定,地理因素对于新闻信息收集、生产、消费而言不再重要,社会活动与数据的信息流提供了新的和未经过滤的素材”[10]。这份报告意味着,新闻工作流程不再是以完成一篇采访报道为终点,而是从采访、编辑到播出的全过程都可以不断修改、不断调整甚至重制以符合新需求。这种区别于过去封闭式、一劳永逸的内容生产方式,对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华尔街日报体结构”“对话体结构”等新闻写作模式必然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虽然这种被称作“在线内容管理”的开放式新闻写作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注意到这些变化,具有革新理念的意识对于新闻教育者来说比介绍结论更为重要。

三、教学中的方法和效果

1.新闻兴趣和理想主义精神——新闻教学的基本思路

历史学家米切尔·史蒂芬斯(Mitchell Stephens)曾说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中,人类一直在交换着相似的新闻。”这种“相似的新闻”就是指在新闻中那些相对稳定的部分,即新闻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这是贯穿在新闻理论与实务教学中的基本主线。我们在上文提到过,这一代学生兼具可塑性与质疑性的双重特征,他们对于新闻事业的判断和理解是处于一个可进可退的阶段中,这就和过去新闻系学生对教师和教学持有高度信任的心理是不一样的。由于他们对信息掌握程度相对较高,自我判断意识更强,因此新闻实务课堂应该发挥的首要功能,显然不是纯粹的技术或理论传承,而是培养学生对新闻的兴趣,进而强化学生的新闻理想主义精神。兴趣最基本的要义是内容的新颖,这就要求新闻教学的内容既要紧贴时代发展,呈现新闻现象的新动态,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视野,关注社会的每一次变迁与新闻实务革新之间的关系。大学新闻教育更应如此,它需要帮助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学会思考,而不是只追求传授唯一的答案。就好像大数据在新闻领域中的活跃程度远不如其他行业,其中观念原因是很重要的一个制约因素。目前的媒介从业者多是在“内容为王”的新闻观念中培养出来的,文科思维带来的对技术的低敏感度,使得技术创新的思维不够活跃,追根溯源,在新闻教育阶段,教师观念的滞后性就应为今天这一困局负责。

通过教师自身不断的观念更新,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新闻理想主义精神。在这个信息爆炸、新闻真伪难辨的时代中新闻理想主义精神更显可贵,它包括先做人后做事的道德培养;包括树立起为多数人争取利益,做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的价值观;也包括成为社会大众的探照灯,将新闻职业做成一项事业的精神追求。在这方面多介绍一些知名记者的经历和影响社会进程的新闻事件,例如,讲述第一个曝光三鹿奶粉事件记者简光洲的故事,让学生讨论记者的职业操守问题;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柴静在央视10年心路历程的个人故事,进行关于记者生涯规划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从庞杂冗余的信息中看见正能量,从而在内心建立起坚固的新闻理想主义精神以抵御外界的各种诱惑,才是令学生真正受益终身的知识。[11]

如果说保持长久的新闻兴趣是未来新闻人的左臂,那么新闻理想主义精神则是右臂,作为新闻教育者引导他们带着最初的梦想进入新闻这个领域,保持热情从事这份职业,才是教学之首要。朱立说过:“我们的学生工作以后,老板要求他做违规的事情,他不得不做,但他价值判断上能够认识到这是错误的,这就是我们新闻教育的成功。”

2.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新闻实务教学的基本目标

新闻实务课程教授的主要是方法,比如采访方法、写作方法、编辑和评论方法等等。方法如何被掌握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工具,除了教师的讲课之外,学生的实践动手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新媒体环境下,让学生动手的前提首先是要让自己动手。比如,当这一代的学生都在使用微博、微信这种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已经参与到了真正的社会大传播体系中,作为新闻系教师如果还没有注册微博或者抵触这种网络社交方式,那么又如何要求学生们接受你这种封闭的新闻实务训练呢?因此,训练学生进行新闻实践的前提是你自己有这个资格。事实上,目前从事新闻教育的人和操作新闻实务的人相比新时代的学生,在新媒体的使用上是处于劣势的,但目前业界正在积极地采取行动以弥补这一不足。就好像《精品购物指南》这份传统报纸,为了在新媒体环境中生存和革新,它的首要举措就是要求其团队成员思维更新,即让所有员工都以实际行动接受新媒体的洗礼。该媒体规定:“你没有微博的不能上岗,你没有在微博上关注《精品购物指南》的不能上岗,你没有与新媒体进行互动的不能上岗。”尽管这样的规定淘汰了一部分人员,但结果却是让这份报纸在新媒体中经营过了千万。再者,2013年5月,美联社在颁布的《美联社员工社交媒体使用守则》中规定“鼓励美联社记者能够拥有社交网络的个人账号,因为它们已经成为美联社记者收集信息、分享链接的重要工具”,“鼓励美联社员工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在个人网站或博客上进行分享”。业界的这些动作都在提醒我们,作为新闻教育者需要转变固有观念,承认新媒体的力量和自我差距,用行动赢回学生的认可。endprint

同样,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我们也需要跳出传统思维定式,以各种创造性方式进行写作思维的训练。比如,新闻写作基本素养之一就是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容易讲解,却不好被学生吸收,如何让学生乐于观察、会观察?在新闻写作的课程中,笔者就借鉴了美国教授卡罗尔·里奇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一次“蒙眼实验”,通过蒙上自己的眼睛感受外界的世界,这时听觉、嗅觉、触觉和感觉系统都异常敏感,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对于“观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体验,他们对于新闻人需要具备的这一基本素养也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还积极地提出了自己对新闻人更深层次的一种理解:“蒙眼人与引路人的游戏角色,就类似于新闻人与大众的社会角色,因此,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最终的教学效果应该集中体现为三点:第一,培养学生的新闻精神,建立对新闻动手写作的兴趣;第二,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新闻实务技能,即采写编评的写作方法;第三,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三点是有顺序性的,精神信念的树立为第一步,技能为第二,学生在拥有了正确信念的基础上,通过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才可能实现第三步——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新媒体免费报双重夹击,英国70%地方报纸倒闭[N].文汇报,2011-01-20.

[2]美报业巨头裁员1600人[N].华西都市报,2009-03-11.

[3]魏红欣.美国报业成为灭亡边缘的“恐龙”[N].国际金融报,2006-11-23.

[4]栾轶玫.大数据重塑媒介生态[J].视听界,2013(12).

[5]闾丘露薇.不分东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陈文定.记者不写新闻:南方都市报新闻人的麻辣手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7]Steven Levy:Can an Algorithm Write a Better News Story Than a Human Reporter?[J].Wired.2012-04-24.

[8]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变革[N].科技日报,2013-07-12.

[9]陈力丹.怀念“板凳十年冷”的研究环境[J].新闻爱好者,2012(12上).

[10]万小广.转型中的新闻人、新闻机构与新闻生态——《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报告摘要[J].青年记者,2013(3).

[11]赵振宇,龚君楠.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推进学风制度建设[J].新闻爱好者,2012(22).

(作者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编校:张红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数据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小微电商授信评估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