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

2014-03-05 02:20:56林莲冬
考试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初中英语

林莲冬

摘 要: 文本解读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文本解读的过程和处理其实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除了对教材进行解读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解读。本文以新目标七年级的一节阅读文本解读为例,阐述基于学生的多元解读阅读文本,帮助学生解构文本,建构阅读体验的过程,把阅读文本有效地转化为阅读教学设计。

关键词: 学生主体 初中英语 阅读文本解读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各地教育院都提出了“文本解读”推动素养提升行动,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文本解读热潮。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自我研修、研讨,绝大部分教师逐渐树立起了文本解读的意识,初步掌握了文本解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笔者以新目标七年级上SectionB的2b阅读材料为题进行文本解读,以下是该文本解读的材料节选:

本节课是第七单元Section B的部分内容,学生通过Unit 7sectionA的学习,理解了10个衣物名词,8个表示衣服大小、长短的形容词,学会了用how much询问衣物的价格,对衣物价格有了初步了解,为本课时学习购物、促销广告奠定了基础。

2b是一篇完整的服装广告店促销广告范例,学生通过填写价格标签的任务,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学生阅读此广告体验服装店促销广告的框架,为2c购物对话提供真实的语境。本文还配有标题和插图,以及插图上大大的sale一词,提供一张地道的英语国家的服装商店促销图片,猜测sale的含义,并对图中衣物的价格产生预期。文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服装店促销广告,让学生感受促销广告标题和广告用语,供学生欣赏与学习。文中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祈使句,中间用了Do you like ...?Do you need ...?How much ...?等疑问句,利用祈使句和疑问句的吆喝声吸引顾客的眼球,并在价格前面大量使用only,突出促销广告的特点及服装价格的低廉,语言地道,框架结构清晰,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

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教师能较好地解读阅读材料,对阅读材料的标题、图片,文章的体裁、语言、内容,阅读策略等做了详细的解读,对阅读材料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方面都做了解读,并把欣赏广告语和含“only”的价格表达法作为重点。除此之外,教师也对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解读。但是,当要求将文本解读转化为教学设计时,各式各样的教学设计暴露了一个严重问题,部分教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解读文本,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解读文本,往往忽视了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试图把学生带进自己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致使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文本,对于老师的提问不知所云,学生提不起阅读的兴趣,阅读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学生作为阅读实践的主体,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通过阅读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而且要关注阅读过程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全体学生全面、多元、有差异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分析文本承载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年龄特点、知识储备量、兴趣爱好及需求等,帮助学生解构文本,建构阅读体验的过程,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下面以一次同课异构阅读课为例,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基于学生的多元解读,把阅读文本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设计。

二、基于学生的多元解读

1.解读学生的认知差异,确定阅读分级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和标准,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是要通过学生的学习体现的,这就要求老师关注两个方面,即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重点学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同一班级里优秀生和学困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将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在已有发展区之内的内容联系起来,走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分级阅读目标。

2.解读学生的认知水平,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图式建构过程,学生通过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文体,逐步完善自己的阅读图式结构。因此,在阅读前,应该先激活学生原有的图式,即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恰当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活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话题知识。通过激活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个预热的过程,循序渐进,不显突兀,使新知识的学习更容易些。同时,激活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得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此外,激活背景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3.解读学生的认知规律,建构层次分明的阅读体验过程。

阅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势必表现为不同的认知层次,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关教育目标认知层次的划分,阅读教学目标同样应该包含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元认知七个层次,其中知识的再认与领会是初中阶段阅读理解中最基础和常见的认知层次,知识层次的理解是鹦鹉学舌式的再认和转述,领会层次的理解要求读者能够对阅读信息进行“转化”、“解释”,并能够根据文本信息作出“推理判断”(布卢姆,1987)。根据阅读理解的内容,经常有以下阅读理解活动形式: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设计必须注意每个阶段的活动对认知的要求,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再认到领会设计活动,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信息识别到理解,再到运用等。

4.解读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运用语言,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蒙特梭利博士在每一次演讲时,总会说这样一句话:“Help me to do by myself.”(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积极探究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能够主动探究的情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并获得知识,而不是只提供现成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发挥启发、点拨、引导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凡是能让学生观察到的尽量让学生观察;凡是能让学生归纳总结的尽量让学生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案例的阅读材料把重点放在促销广告用语,文中的开头和结尾的祈使句,中间Do you like ...?Do you need ...? How much ...?等疑问句,以及价格前面大量使用的only句子。

三、结语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互动,阅读教学则是教师与作者、学生等多向互动的心灵对话过程,三者之间以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行“情”与“理”的交流。教师的教学犹如芭蕾舞演员的表演,首先教师经过自己的解读,与作者进行对话,用独特的方式诠释自己的理念和理解。然后深入地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认知差异和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阅读理解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一步步地与作者进行对话,建构阅读体验的过程。最后从学生的阅读体验角度选择合适的解读方式,找准适合学生的解读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以实现文本解读的教学价值。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8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42:18
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20:56:05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09:36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