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语言环境

2014-03-05 23:14:01张世军
考试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语言环境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学

张世军

摘 要: 营造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语言教学环境,构建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为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创设良好的文化情境,增加师生间对等交流学习的机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增强探索新知识的勇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加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实践 综合素质 语言环境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宽松学习环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正确理解教师知识传授的接收效果和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的相互促进关系。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强化小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有关教育专家指出,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学生与老师平等。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们丰富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最佳阶段,是唤起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语言方面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指的是为小学生创设能够即时被鼓励,有效促进孩子们的形象思维的发展,构建良好人文环境与和谐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挖掘学生富于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智慧,打破传统教育教学影响模式下的教师完全给予。学生只有认真听课、被动接受,才能进一步有效提高语言学习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最关键的问题是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激发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文化修养充分发挥教材中文学语言的魅力,从心灵深处感化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孩子们掌握语言的实际情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教得实,学得更实。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建构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具有人文情境化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孩子们就能够很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小学生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氛围的构建方面。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促进自主学习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固定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变被动的认真听讲为师生教学互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启发和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小学生面前像说书人那样无休止地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安静地认真听讲,只是知识性传授方式,只局限于机械记忆和正确识记知识点,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几乎都有固定模式。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反映,小学生几乎在语言运用方面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语文教学效益长期难以提升。主要是因为不注重变换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和引导,每次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只是教了一些孩子们应该学的东西,孩子们在这一教学活动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自己心里是未知数。虽然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搞一些知识互动等创新方法,但教师根本不思考所选的内容是否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尽管语言活动离不开改编和仿编,以故事辅助教学无疑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一定发展,但收效不是太理想。通过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小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抛弃概念化的理念,不能机械地灌注知识要点,应该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让小学生在积极互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接受知识。过去一些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只停留在对学生审美情趣的表象感知,没有从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出发,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因,促使他们感受、领悟生活中语言的美感力量,而是教师把自己认为较好的“字、词、句”,凭主观意识强行地“注入”学生的头脑。往往是老师觉得其中某一句很优美,就命令孩子们学习。其次是教师对教材的核心内容理解不透彻,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很少考虑教材自身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刻价值,只知道必须是这样而不能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很难挖掘出教材传递给孩子们的“如何观察事物”、“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由于对小学语文教材的钻研不透彻,把握不好核心内容的主线,自然无法理想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较好地开发智力,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实施教师科学评价

学生语文课的成绩相对于其他学科见效慢,是长效性和连续性的教学成果的体现,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效能相对于其他学科不明显,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良好的心理准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通过创新发展的教学行为体现,包括语言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语言、有效学法的指导和教学效果检测反馈等,这一切都需要营造充满人文情趣的课堂教学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学生与老师平等,尤其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才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实效,让语文教学成为孩子们今后成长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正确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实际效果,评价标准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目标,主要考虑教师能否有效引导学生开拓创新思维,看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更加关注小学生的语言自主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强化,看每一个班级的整体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探索创造性的语言教学实践活动,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而不断努力。大量事实证明,教师对小学生所作的评语,尤其是在课堂上当众作的评价语言会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慎重对待。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不要以为面对的是小学生,就随便批评,不注意话语的准确性,不讲求评价的科学性,必然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发展的关键是要在传统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与探索,创新需要探索精神,更需要文化氛围和良好环境的支持。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小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让他们由被动教变为主动学,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提高教学实效,为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有用人才奠定文化基础。

猜你喜欢
语言环境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学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1:20:50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科教导刊(2016年29期)2016-12-12 07:39:05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0:15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0:17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4:11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