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指导的方针和做法的几个技巧

2014-03-04 04:06马国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指导课外阅读

马国义

摘 要:只要我们积极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给学生开放、自主、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切实有效地加强引导与指导,那么课外阅读必将会迎来一个春光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77-01

一.两个结合

1、即时性和长远性的结合

所谓即时性,是指要紧密地结合课内作品的学习和讲授,同步阅读和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以便全景式地、深层次地理解作家作品的内涵、主旨。在这方面,《语文读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长远性是指新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师对高中生的整体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即时性的课外阅读并不难,大多数老师都在讲完课内作品之后布置一些课后阅读或拓展延伸之类的作业,这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即时性的课外阅读。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对新课标的整体要求和学生的总体阅读现状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就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长远性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即时性的课外阅读是完成高中阶段的阅读任务基石,长远性的课外阅读则是由这基石之上建构起来的整座大厦,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我们必须纠正重即时性课外阅读、轻长远性课外阅读的习惯做法,将二者完整结合起来。在完成即时性的课外阅读之外,指定每个学期或寒暑假阅读两部名着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而具体推荐哪些名着则需要老师的精挑细选了。

2、经典性和时代性的结合

文学经典是人类历史上各个民族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们之所以能穿越时代、跨越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疆界,就是因为其中蕴藏着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要求高中生遍览中外名着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若能再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结合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精选出若干经典着作推荐给学生阅读则是现实可行的。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也不断涌现出反映当今社会变迁的有益精神食粮,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优秀着作来感受时代的脉动和社会的变迁,对学生心智的发展、情趣的培养和意志的历练都大有裨益。

将经典性和时代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防止学生毫无辨别地一味去追逐形形色色的“畅销书”或另类的“时尚读物”,这就需要老师要时时关心知识界、思想界的各种动态和新成果。

二.三种方法

1、依托教材作品,开展作者传记阅读

要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必须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因为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旨趣,必须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讲授课文时,我们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作者传记或者背景材料。如在讲授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时,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李白传》、《杜甫传》和《白居易传》;在讲授屈原的《离骚》(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史记》中的《屈原列传》;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名人传记》中有关朱自清、郁达夫的生平材料。

2、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开展名着阅读

现行的新教材中,有部分课文是长篇小说、戏剧或名家专集的节选,如《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等等。在学习这些课文之前,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去阅读有关原着或名家专集,因为学生对这些节选课文的单纯学习,很容易脱离原着,极易造成对文学形象的片面理解。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独立阅读实践中运用课堂上所形成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弥补对课文理解的不足,同时也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深化。

3、借助专题讲座,开展专题研究

我们根据选修教材,开设文学专题讲座。如“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中外优秀散文鉴赏”、“中外小说戏剧名着鉴赏”等等。每开设一个专题讲座,都可让学生开展1~2个专题研究,如讲了《先秦诸子散文》专题后,就进行“先秦历史散文的语言特点”的探讨;讲了《朱自清散文鉴赏》专题后,就进行“试谈朱自清的语言风格”的研究,最后写出专题研究报告,相互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只要我们积极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给学生开放、自主、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切实有效地加强引导与指导,那么课外阅读必将会迎来一个春光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
指导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