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芬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成活动。学生的畅所欲言难免会使课堂有所“旁逸斜出”, 总会有超乎我们预期的意外生成。 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要有授课的艺术,更要懂得善待课堂中的“旁逸斜出”,懂得抓住时机,正确认识并进行引导、转化,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长,才能尽显真实、完美的课堂。
一、学会倾听,捕捉“亮点”资源
“以生为本”的课堂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每位学生做到敢说、敢问、敢做,因此,我们的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惊人之语”。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有效生成,学会有效倾听,并选择有效的信息,让学生的奇思妙想成为集体的创造,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资源。
例如,有一次,我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讲解“鸡兔同笼”的问题,当讲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共有多少只?”的解题思路时,一位在班级中向来不怎么守规矩的男生突然插了句:“真麻烦,有简单的方法干吗不用?”我原本以为是他又在调皮捣蛋,但转而一想,或许他有更好的办法,为什么不给他一次表达的机会呢?于是,我请他大胆地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
师:这题确实比较麻烦,你有更好的解题办法吗?
生: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
师:有创意!你能再仔细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鸡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
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同学们也一致认为这是“奇思妙想”。这一不经意间的“插嘴”,竟成了课堂上“价值不菲”的瞬间创造。同学们的思维也被激活了,纷纷在小组间开始探索其他新的“奇思妙想”,直至下课,学生的情绪依然高涨。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学会倾听,给学生“说”的机会,用智慧沉着应对,才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二、 抓住时机,巧用“错误”资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各自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所犯的错误也不尽相同。但这些错误有可能成为我们教师的典型教学案例、学生的宝贵资源。这能帮助学生在易犯的典型错误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解题思路与习惯,在讨论、辨析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因此,我们教师要巧妙利用“错误”资源,使学生在找错、纠错的过程中,提高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时,在课堂练习的巡视中,我发现有学生在计算“702×4”时把结果算成了288。很明显,这学生是因为法则、算理不清造成的错误。于是,我立即利用这两个典型的错误案例,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特别是因数中间有0,而个位积不满十时,积的十位上要用0占位。很快学生就发现了“702×4”算成了288的错误原因是漏算了4乘十位上的0这一步。
通过及时发现学生所犯的典型错误,并予以纠正,使学生真正理解隐含在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巧用“错误”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三、 善于观察,发现“生成”资源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爱好、学习方式以及创造力等,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一双慧眼,去现察、去发现蕴含在每位学生的回答、观点以及言语中的精彩亮点。尤其要在细节中发现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充分的引导和利用,成为课堂生成信息的“重组者”。
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有一道应用题:红山路民工子弟小学六年级有三个班,其中(三)班有35人,(二)班比(三)班多5人,(一)班比(三)班多4人,请问:平均每班多少人?对于这道题目,大多数同学的解题方法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先计算出(一)班的人数,然后计算出(二)班的人数,最后再求出平均每班的人数。但是在课堂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列出了这样的式子:35+(5+4)÷3,我灵机一动,立即把他的创意在黑板上呈现出来,并让该生说说解题思路:
师: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吗?
生:我觉得一个班一个班地求出人数太麻烦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其中一个班的人数了,只要把多出的人数平均分摊到每个班不就行了吗?
师:那么,一共多出了多少人?
生:9个。
师:这9个人应该分摊到几个班?
生: 3个。
随即,班级中一片哗然,大家都肯定了他的解题思,一致认为这样解题更快更方便,心算就能得出答案。通过在课堂中的用心观察,抓住时机,利用这一生成资源,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探索新解法的过程中将课堂推向高潮。
总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对于课堂中的生成资源,需要我们教师去因势利导,将捕捉到的每一个奇思妙想给予放大,创造出更多的具有新价值的东西,使其为教学服务,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责编 罗 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