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 媛 藤依舒
媒介技术创新引领媒介融合未来
——2013首届媒介融合与创新论坛会议综述
■ 袁 媛 藤依舒
2013年12月7日,“首届媒介融合与创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及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共同就“传媒消费的融合态势”与“融合态势下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从大数据挖掘、社会计算到传统媒介转型等角度入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探讨。
本次论坛以媒介融合为研讨核心,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专业学科特色,在宏观媒介融合层面,提出了“数据搜索挖掘与新闻生产”“媒介融合与集成服务”“新媒体与社会影响”“视频节目生产机制”“互联网与电视发展”等研究视角;在微观受众研究层面,提出了“社会计算与用户在线行为”“数据化生存与数据隐私”“微信社会动员力”等诸多研究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陈力丹针对“新媒体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的议题,从网络新媒体发展的纵向角度出发,对新媒体的发展演变历史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在新的社会结构中,媒介接触的空间被压缩、时间线性特征被打破,小众化群体通过网络实现聚合,人与物的互动性增强。与之对应的是,受众与研究者们将迈入“信息推荐时代”,传受过程中对信息的智能化过滤会导致信息推进模式的变化。在探索技术推进媒介融合正面效应的同时,陈力丹教授指出了新媒体发展可能导致的系列悖论问题,他认为表达渠道和形态的无限扩展,在推进社会公正机制可能实现的同时,技术更有利于当权者实现对媒介用户的深度控制,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应当注意“防止人的异化,防止为物所物”负面效应。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认为,传媒教育与媒介融合趋势密不可分,在大传媒环境不断发展的情境中,媒介教育也呈现出融合与一体多元的特征。她指出媒介融合具有“总体的一体化和具体的多元化”特征,具体表现为“媒介时空一体化与信息整合的多元化”“媒介内容一体化和媒介呈现多元化”“媒介文化标准一体性和受众感受多元化”三个维度。
论坛学术主持人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教授认为,当下的媒介融合研究,应当是一种框架性的重新解构,随着技术的推动不断更新。媒介融合与创新,不仅仅是媒介外部形态的变革与创新,更重要的应是在思维层面上的创新与改变;媒介研究不应当局限于一个研究领域当中,而应当成为一种公共思维与表达;媒介形态的变化基于融合与创新,融合是起点,创新是未来。
在大数据兴起的时代背景中,数据挖掘与精准分析成为媒介转型中的借力重点。北京理工大学大数据搜索与挖掘实验室主任张华平副教授以大数据搜索与挖掘中出现的“知著—见微—晓意”三个层面指出,依靠客观存在的大数据,可以实现全量超大规模、多源异构、实时变化的微观数据采集,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机器学习等技术抽取知识,通过相关性挖掘替代因果推断,通过对数据内容的挖掘和词频统计方法,在新闻报道中让数据说话,以此增强新闻内容采集和传播的客观性。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席工程师吴甘沙以“有安全感的数据化生存”为题,将尼葛洛庞帝的经典理论“数字化生存”推进至“数据化生存”的分析语境中。在受众层面,吴甘沙指出自然人与媒介使用形成的数据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小数据见微,有利用受众对自身特征的信息挖掘,而大数据知著,有利于媒介从宏观层面进行预测判断。在大数据与小数据之间,随着时间的演进与蜕化,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实现对个体价值分析道对群体价值的判断。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以“大数据为体”“云计算为术”“智慧城市为纲”,借力数据分析技术,增进转型研究的客观性与可控性。
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师张伦以社会计算为切点,对用户在线行为进行了研究描述。她认为技术融合提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法,针对媒介受众的研究可以通过线上数据分析,对媒介受众进行全息行为的科学检验。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就“媒介融合与集成服务”为切入点,以新华社为研究个案,提出了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应当在内容层面实现内容符号形态层面的汇聚融合,在终端层面实现媒介样态的跨界融合。在抓住媒介融合本质,令传统媒体实现“渠道、内容与载体层面的多元化样态”“传者与受者角色的交互机制”“各类媒介生产要素的协同生产”,从“单一、单向、单独”的传统模式走向“多元、互动、协同”的新型生产机制。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从业界角度指出科技与传媒有机融合的关键在于理解互联网思维模式,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在于打破自我为中心的固有思维,以技术为底层架构,按照互联网发展规律倒推传统媒体的融合之路。他指出科技与传媒产业的融合市场是关键,企业是重点,融合的节点在于创新型企业与创新型企业家,打破旧产业结构重建新产业模式,以民营科技企业为融合动力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科技与文化的互融,实现对用户需求和信息产业需求的跨界转型融合。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朱鸿军针对版权问题,提出了媒介融合需要打破构成要素层面的束缚与瓶颈。以版权领域的个案研究为例,他指出在版权问题在媒介融合层面上,面临版权作品范围争议、版权权属鉴定困难和版权价值判断多元化等问题和瓶颈。他指出不论是传统出版行业,亦或数字出版行业,在出版领域实现媒介融合的关键在于解决“版权界定”“版权归属”“版权权益保护”“版权权益的实用化”“版权权益最大化”“所有问题的基石”六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姜飞教授以微信为研究案例,提出了社会动员力的研究假设。他指出媒介融合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ICTs)、传播理念、国内国际政策、社会资本博弈的综合性概念、过程和结果,在研究媒介融合的问题时需要关照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微信社会功能的影响研究上,同时具有动员商业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流向目标产业的综合潜质。从文化角度来看,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应用,将阶段性加剧文化的区隔,长期性加强文化的认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洪忠副教授从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使用行为的融合分析研究,指出不同媒介渠道与媒介信息获取之间的对应关系,社会化媒介尤其是微博微信对于不同类别新闻获取的影响巨大,已成为用户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新闻传播功能和形态正在被化解,新的规则正被社交媒体建构,但传统媒体虽然受到媒介融合的影响仍旧具有较强的受众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赵子忠教授从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到社交电视的电视与新媒体交叉融合的形态出发,分析了国内外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阶段性特征与主体性特点。通过前瞻性研究,他指出资本逐利是视频行业出现混战的根本,而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叉互融,实现双赢的政策性影响因素。除了业界的实践之外,学界研究的概念转化应当是今后电视领域研究应当注重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颜梅副教授通过阐述视频节目的生产机制转型,介绍了视频产业发展格局,她指出在面对活力与压力并存、融合创新与同质冲突、宏大叙事与碎片化、精耕制作与简单模仿等转型困境的情况中,“视频+社交”“视频+电子商务”“视频原创化”到“多屏合一网台联动”将成为网络视频媒体发展的新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智华教授以电视剧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了电视与网络互动的六大方向。他指出网络传播在电视剧传播渠道、电视剧文化推广与创新、网络自制剧、网台互动和电视剧植入广告等方面推动了其多元化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路春燕教授以“媒介融合时代电影叙事与视听语言的拓展”为题,讨论了移动互联时代电影叙事框架与互联网融合实现叙事延伸的新问题。她认为,在外部条件上媒介融合提供了跨媒介叙事的平台和技术,在内部结构中电影的叙事框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间接影响故事创作的思维和手法,令受众在接受时获知故事背景、视角,增强观众身临其境之感。在受众层面上,跨媒介叙事提供了电影与社会与时代的对话的可能,受众采用新媒体渠道与电影产生对话,有助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通过社会成员的对话协商形成。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思维模式,不同学科研究思路的融合对于影视传媒研究的发展将带来诸多反应,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通过主题演讲带来了传媒跨界研究的方向与可能。当科技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媒介融合研究中更应当注重思维方法,媒介融合研究的关键在于剖析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再回到传媒理论的原点,综合打通才能融会贯通,在研究中扩展前沿视野,建立研究的参照系和坐标轴,拓展研究的范围与可能。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教授在论坛结束时表示,在媒介不断变革的研究环境下,首届媒介融合与创新论坛是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学科紧密结合新媒介研究趋势的研究新起点,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北京师范大学将坚持“用学术观点建构研究模型,以研究模型带动产业革新,以产业革新推动社会变革”,通过“媒介融合与创新”系列论坛的举办,加强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作者袁媛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藤依舒系昆明理工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