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争
“后广播时代”的简媒体艺术*
——新兴媒介竞合下的广播
■ 姚争
本文从艺术传播学视阈出发,通过广播从技术到媒介到艺术的历史演进分析,指出其融合开放的显性基因和声音表征的简约化艺术特征。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后广播时代”,广播作为媒介和艺术,其发展正在呈现信息私人化、内容个性化和呈现跨媒体化的新趋势。
新兴媒体;广播;简媒体艺术
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广泛普及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电力媒介的出现立即把艺术从囚衣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也创造了保罗。克利,毕加索、布拉克、爱森斯坦、麦斯克兄弟合乔伊斯的世界。”①德国科隆国际电影学院教授Gundolf S.Freyermuth是这样描述这一过程的:媒体的革命源于新技术的发明,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催生一批新的社会行业和阶层,新的生活和沟通方式催生了新的艺术口味,最终导致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逐渐形成新的艺术文化标准,并通过新媒介不断传播广大。其结论是:“艺术并不能脱离传媒而存在,艺术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媒体史。”②
艺术,就其具体运作机制而言,它是经验的一种表述方式,所以其本性是一种“表征”活动。表征,是西方文论中的一个术语,即Representation,re-是前缀,“再”之意,“present”是“呈现”之意,二者组合在一起即“重新呈现”,它是表征的本意。一般来说,传统文艺学研究是一种表征研究,通过文本的具体表征来研究表征者(作者)、表征对象(世界)以及表征效果(阅读)等情况,它忽略了表征传播、制作、呈现等媒介环节。艺术传播学的构建有效弥补了传统媒介研究的缺憾,使得表征研究与媒介研究实现了接合。
广播艺术就是以纯粹声音表征再现或者表现世界真实的一种艺术样式,英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则称之为“机械艺术”。显然,这已经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称谓。2009年11月,法国广播研究学会在巴黎召开的第四次国际广播学术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后广播时代”的概念。认为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媒介融合为特点的媒介整合与分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现代广播所面临的绝不是简单的模拟广播的数字化,将是来自广播内部的一场革命。这种革命不仅体现在广播的内容上、技术上、节目形态上,也体现在广播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的整体地位的变革上。③“后广播时代”的广播理论研究正在成为国际广播学术领域的新热点,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和传统理论创新的密切结合,成为广播研究的主要转型方向。
麦克卢汉的嫡传弟子莱文森把新技术与新媒介的融合过程比作:“玩具——镜子——艺术”。“实际上,‘玩具、镜子和艺术'有这样一个主题:媒介招摇进入社会时多半是以玩具的方式出现。它们多半是一种小玩意。人们喜欢它们,是因为好玩,而不是因为它们能够完成什么工作。”④然后,人们才开发它具有镜子般复制现实的实用功能,能逼真地再现和传达物质世界。最终,技术成为艺术的接生婆。电影是如此,广播何尝不是这样。
1.“玩具”:从电报到广播
广播是人类传播进入电子传播时代的标志。客观地分析,仅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广播技术的原创性并不是很强。因为,广播所依赖的基础技术——远距离传输技术、声音传播和存储技术,这些在当年都已经被攻克,从某种意义上说,广播是当时的电报、电话和留声机的混合物,更像一样“高科技”的“玩具”。事实上,广播诞生的初期,对它的应用也主要集中在娱乐方面。美国广播史家埃里克·巴尔诺说:“许多人在大萧条期间卖掉家具、衣服,却舍不得卖掉收音机,因为他们把收音机看作是同人类联系的最后一根链条。人们不管广播播送什么,都怀着极大兴趣收听。收音机是人们起居室里最显眼的一种摆设。”⑤
2.“镜子”:从报纸到广播
当广播开始具备远距离、大面积传播信息的可能性时,作为全新的大众新闻传播工具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广播选择与当时最成熟的大众新闻传播媒体——报纸合作,技术与内容的优势互补,在过程中不乏竞争甚至冲突,最后成功实现“玩具”到“镜子”的转型。据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广播委员会1927年的报告表明,当时48家报社拥有自己的电台,69家报社在其他电台中出钱办节目,97家报纸上刊登广播新闻节目,几乎一半以上的电台都与报纸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租借地最早开办的4家外商开办电台(奥斯邦、新孚、开洛、新昌),几乎无一例外采取与本地报纸联姻的办法。这4座电台与社会最有影响力的大报如《大陆报》《申报》和《大晚报》等报馆合作,建立了播送站。奥斯邦电台是旧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由美国商人奥斯邦和一位张姓华侨共同开办。电台的全称是“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大陆报》是当地一张有影响的英文报纸。1923年1月23日首次播音,每晚1个小时。奥斯邦“经《大陆报》代为传,广播的事业乃在中国闻名”⑥。
广播与报纸之间长期以来的竞合发展深深影响了广播作为成熟的大众新闻媒体的独立媒介逻辑的构建,混合杂糅成为广播新闻体裁上的特点,既带有明显报纸新闻烙印的广播短讯、广播通讯、广播特写、广播评论等,也有现场报道、录音报道、广播热线等一系列独具广播特色的新闻报道体裁。
3.“艺术”:从剧院到广播
从历史角度看,作为艺术的广播是从作为娱乐的广播发展而来的。康德把艺术分为六个层次,其中“情感的艺术”包括“美的艺术”和“快感的艺术”。根据康德的观点,艺术和娱乐虽然都属精神游戏,但是存在明显的层次和境界上的差距。广播文艺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广播艺术的成长过程。从以放唱片为主的“广播式娱乐”到带着耳朵去剧场的“空中剧场”,最后发展成独具魅力的广播剧和富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录音剪辑,广播文艺始终在综合其他艺术的基础上发展成熟起来。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新技术在媒介演进道路上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同样也应该看到,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技术再加上一个新的要素之后,并非总能够达到艺术性媒介的阶段。广播和电话都是适合于长距离传播的媒介技术,广播依靠与戏剧、音乐等艺术的融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而电话虽然技术不断进步但是只能止步于“镜子”无法成为一种艺术。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广播面临电视强力挑战,美国曾有学者预言:广播将会像古代的骑兵一样退出历史舞台。历史惊人的相似,类似的不准确“预报”在广播诞生之初也有人言之凿凿,“岂电影留声机新闻纸类可几及耶?‘广播事业'将取代新闻纸类、留声机等而代之,亦意中事也”⑦广播既没有消灭报纸、电影和留声机,也没有被电视消灭,而是在不断地融合与竞争中独立发展、共同演进。纵观广播近百年的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开放融合作为一种遗传密码,已经成为广播的最显性基因之一。
在社会科学中,“共生”这个概念一般泛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
在新的传播技术环境下,一种具有动画、声音、视频和(或)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方法被称作“富媒体”(Rich Media),在当下这似乎已经成为各种媒介融合主流趋势,最典型的就是我们手上的手机。
而广播似是个例外,准确地说是与“富媒体”相对应的“简媒体艺术”——一种简约媒体。从艺术上说,简约是一种风格、流派,其特征是形式上的简洁和规则,就像速写之于绘画、黑白照之于摄影。以图像表征为基本特点的富媒体语言系统,虽然长于对物质性实体的摹仿,但是对于对非物质性实体的摹仿,由此影响符号的开放性和启导性影响想象力空间的建构;虽然表面上信息丰富、结构复杂,但是以简化编码和解码工序为代价,复杂性解码有助于唤醒主体的潜能和深度,而简单化解码则不利于主体深度的开掘和个性的建构。富媒体语境下儿童的成人化与成人的儿童化,女性的男性化和男性的女性化成为社会新景观。
1.无法闭拢的耳朵——背景性
无论是从媒介的生产过程还是节目呈现形式来评价,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广播都是最简约的。英国著名的广播专家、桑德兰大学的安德鲁·科雷赛尔(Andrew Crisell)认为,技术并没有改变广播的两个优势——声音性和现场性,“归根结底,‘现场'是广播独有的东西,自诞生之日,广播就是靠这一特点把自己与其他媒体区别开来,90年来一直如此”⑧。其实,“现场直播”作为一种制作方式未必是广播所独有的,比如电视的“现场直播”。但是其隐含的是直接不加修饰的制作理念和简单易行的技术要求,这正是简约媒介所追求的。简约媒介的节约性还表现在受众注意力资源的消耗上,广播被誉为是最佳的陪伴式媒体。在信息严重超载的今天,注意力资源弥足珍贵,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在信息社会里,硬通货不再是美元,专注就是硬通货。”⑨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生活节奏越紧张,注意力资源也就越发显得珍贵。而广播是生活中唯一可以增加“听”这一“程序”却几乎不干扰其他程序正常运行的大众传媒,成了最节约注意力资源的接收信息方式。因此,如何发挥好广播作为简媒体的优势,使其简约而不简单是所有广播人努力的方向。
2.无法禁锢的理性——思想性
广播是一种观点媒体。广播是读图时代的理性媒体,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只能通过声音,其具体性、生动性和形象性无法与电视相比。广播与书面文字和其他视觉介质不同的是,它完全不依赖于任何有形符号的启发和刺激——文字或者影像等,所有的信息和观点都以单纯的声音形式传播,这使得听众可以不受限制、约束和暗示地在头脑中构筑起相应的景象,进行没有符号干扰的理智思考和自然联想。仅从这一点上看,广播甚至是比文字报道更需要思考质量的媒介,被称为“是一种刺激智力思考的媒介”。⑩
生活并不都是感性具体的,当论及信仰、宗教、未来、智慧这些问题时,语言成为人类最好的表达工具,广播让思想的光芒广为传播。在娱乐化倾向明显的今天,广播应该成为观点媒体,有思想有主见不盲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提出“用思想力量助推广播变革”,他指出思想是一种稀缺资源;思想容易被垄断在少部分利益集团手里;思想容易懒惰;思想容易极端,单个的思想声音总是靠偏执引起关注。(11)因此,对当今中国传播思想是极其繁重的任务,对广播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正因为思想的稀缺性,才凸显出观点媒体重要性。
3.无法抑制的审美冲动——想象性
广播是一种通感媒体。通感是人类各种感觉器官的相互沟通,凭借记忆和想象,声音不仅通感视觉,还且还联通嗅觉和触觉。有位哲人说过,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想象力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就是其想象力不断发展的历史。然而,人类百多年来媒介演进的规律显示,每一项新技术总是以提高拟像的逼真性为目标,而代价是人类想象力的不断抑制。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想象力正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也许这能解释为什么在播客中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又重新受人追捧。
说及广播的未来,美国传播学者伯格有句名言:“广播所面临的唯一局限是人类想象力的局限,而人类想象力是无限的。”(12)显然,他并没考虑到现代媒介对人类想象力有可能产生的抑制作用,也许,人类想象力的培养应该从广播开始。
当新的媒体(艺术)出现的时候,它与旧有媒体之间的元素叠加不可避免,融合就会出现。融合意味着边界的模糊和消失,广播无论是作为一个被定义的媒介还是艺术,在与其他媒体(艺术)的融合中,还是一个独立的、清晰的存在吗?其发展的趋势如何?
英国BBC电台充用数字广播的技术优势,开发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交互式多情节广播剧”,这部名为“财富轮盘”(The Wheel of Fortune)的交互式广播剧同时在其下属的3个广播电台播出。其中第三和第四广播电台播出了“财富轮盘”的两种版本,而在BBC的网站上播出第三种版本。听众可于广播剧剧情发展过程中的若干关键点在3种版本之间切换,实现与情节的交互,由此有效地创作自己的故事情节。在“财富轮盘”中,听众大约每分钟在21个连接点或“决定点”选择交互的步骤。BBC已经计算过,从头到尾有多达900亿种方式能收听此广播剧,节目一经播出即大受欢迎。
或许“财富轮盘”的热播有偶然因素,但是其中的必然性在于显示了传统广播艺术数字化演进的三个趋势:
1.信息占有的私人化
目前,广播收听的行为从团体收听(以家庭为单位)到私人收听,赛立信的调查数据显示,接近70%的听众表示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听广播,和其他人一起听广播的听众比例不足5%。本雅明认为:“电影是适合群体共同接受的艺术样式,在集体接受过程中,个人反应构成了集体反应,同时个人反应又受制于集体反应。”(13)聆听相比于观看更具有私密性,听广播与看电影相比,更适合个体独处时的伴随行为。“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个体终端的自由选择保证了多情节的可能性,而信息私人化过程的双向互动则成就了交互式剧情的精彩纷呈。
2.媒介内容的个性化
便携式收音机的出现是广播信息私人化过程中重要节点,但是在模拟时代,人们通过私人化所获取的信息和娱乐内容都是标准化的或者类型化,面向所有公众或者某一类人群,即“广播”或者“窄播”,真正量身定制的“个播”由于高昂的制作成本无法成为一种模式,而数字化技术轻而易举地将“广播”演变为“个播”,批量复制不再是艺术作品私有化的唯一选项。“财富轮盘”的故事情节完全因人而异,900亿种选择,确保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听众才是这个广播剧真正意义上编剧,这或许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内容呈现的跨媒体化
数字化技术使得油画不仅仅存在于画布上,书籍不仅仅存在于纸上,而广播也不仅仅存在于收音机里。传统广播与网站跨媒体整合,使得每个广播的用户都可以自由决定他所需要内容的传播形式,而不再受内容生产者的摆布。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字媒体出现之前,新旧媒体之间或者新旧艺术之间进行综合叠加时,必须对旧有媒体上的内容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元素重新融入新的艺术形式,通过新媒介展示给观众。比如,20世纪诞生的电影都是通过将话剧中的剧本、舞台布景,摄影中的摄影方法,歌剧中的作曲法等元素抽取、分离出来,按照电影的要求重构完成。而以互联网为代表数字化媒体则不同,真正实现“一网打尽”,所有旧媒体形式整体加入,印刷品、广播、电视等等,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实现其旧有的功能,并且通过数字化媒体将它们整合在一起时,诞生出许多种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媒体表达形式。真正实现了“过去为不同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一个媒体提供;过去为一种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不同的媒体提供”(14)。
数字化时代的广播与其他媒介融合已经绝非简单的、不同媒体功能的线性叠加,而是一种复杂的整合,是在不同层面上有机结合。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系统中,广播的地位以及它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的贡献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如何恰当而全面地评估广播这一被定义的媒介/艺术的潜在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今后将是媒介研究和艺术研究中都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注释:
①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延伸》,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9页。
② 方方:《传媒研究前沿报告》,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③ 孟伟:《走向后广播时代》,《现代传播》2010年第10期。
④ [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⑤ [美]埃里克·巴尔诺:《美国广播电视简史》,王银桩、赵淑萍编译,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内部发行。
⑥ 胡道静:《上海广播无线电台的发展》,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中华书局1939年版,第712页。
⑦ 朱其清:《无线电之新事业》,《东方》杂志,1925,2(6)。
⑧ [英]安德鲁·科雷赛尔:《新媒体技术与广播的未来》,《中国广播》,2011年第3期。
⑨ 王德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http://gei-wangdelu.blog.sohu.com/40490831.html。
⑩ Andrew Crisell(ed.),More than a music box: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orld.New York;Oxford:Berghahn,2004,p.10,p.8,p.10。
(11) 王晓晖:《广播竞争的空间在哪里》,《新闻前哨》,2011年第1期。
(12)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13)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李伟、郭东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4) 高钢:《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见《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9期。
(作者系浙江传媒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国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兴媒体竞合下中国广播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BC02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