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的村庄(外一题)

2014-02-28 03:41安石榴
文学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塘村天井荷塘

安石榴

我最先把莲花塘当成一个过继的村庄,之前我对她一无所知,然而命运将我惘然而又清晰地推向她的怀抱。假如有着乡村出生成长的经验,一定会明白“过继”意味着什么,但没有一种从风俗出发的理解跟得上我迈向莲花塘的步伐。乡村如此辽阔,然而更多的人总是愿意将自己赶向城市,更多的人一去不返。当我在出走多年之后返回乡村,最先发现的就是乡村已经移风易俗,城市也是一样,没有一种记忆里的习俗得以在怀念和美好中保持,尤其是在我们经历过自讨的沧桑之后。村庄不是成为妇孺老幼枯燥无味的留守之地,就是中青年人残缺破碎的团圆之梦,或者在田园和家长久的荒芜与清寂之后,像新年的鞭炮般燃起的短暂的生气和喜悦。

在我们奔赴城市之时,城市也在悄然地向乡村靠拢,终于渐渐逼近我们最后的归途。事先谁也无法预料,一阵从沿海展开的经济变革居然导致了一场大而无当的城市革命,我们在城市疲于奔命地寻找立锥之地,城市同样以它的穷奢极欲垂涎乡村辽阔的土地。这个时候,或许乡村的偏僻遥远已不再是一种闭塞,而是一种保持。城市缝隙中没有乡土,乡土却渐渐布上城市的投影。楼房是城市的庄稼,却威胁着我们的收成和季节。

从开始我就陷入了恍惚,居然使用了这么多犹疑的转折的词语,并且如此语焉不详。我对莲花塘所知甚少,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正如一个内心骤然变得无所依托的过继者要将陌生的面孔和地方当作今后人生的亲近之本,我尚未来得及辨认命运,命运却已将我推上了冥冥暗定的生命之途。从一个家乡到另一个家乡,我屡屡遭遇的就是失守的悲凉,更悲哀的是,也许在看得见的将来,没有一个名义上的家乡会留下我的哪怕是一丝的痕迹与慰藉。

从旅居多年的北方返回家乡面目全非的南方省份,我并没有回到桂东山中的石榴村,而鬼使神差地来到桂林近郊的莲花塘。我不是一个能够拒绝城市的人,而城市也一直与我貌合神离。离开城市,我在实际生活和人生识见上一无是处,而滞留城市同样捉襟见肘。我丢失的不是家园和方向,而是越来越空落的梦想和心灵。帕慕克在谈及康拉德、纳博科夫、奈保尔等人时说:离乡背井助长了他们的想象力,养分的吸取并非通过根部,而是通过无限性。而我的离乡背井只是助长了悲凉,如同此刻进入我眼帘的莲花塘蓬勃伸展的莲叶,看上去貌似一株株生长的挺拔的植物,实际上是看不到根部或者必将被连根挖起的正在季节中走向衰败的浮萍。

莲花塘村在我进入之前就已恍然散布衰败的气息,而她的最后衰败就是没有征兆却又如期而至的拆迁,我的到来仿佛就是为了见证这个村庄的消亡。村庄不是被整个移走,而是被彻底覆盖,成为不久之后的看得见的城市。在我的记录中忽略了日期,一个城市微小规划的局部并不重视清晰的具体的历史,只有整个的城市或村庄才配拥有立市或者开村史。我所记取的只是莲花塘作为一个村庄的瞬间,这应该算作是这里作为一个村庄的最后一年,而追溯起来她却异常遥远,在我有限的了解中至少可以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从那时起这里的村民就已种藕为生,进入我眼中的数千亩原生的荷塘,无声地作着历史的注释。当然莲花塘开村的历史或许还会更早,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以姓氏为主要手段的开村其实也类同于今天以行政去建造一座城市,甚至村庄的壮大和外姓人的加入也和今天城市的多元扩张异曲同工。人类总是梦想并实现着扩张,从来没有终止过借助越来越先进的农业、工业、科技或其他。莲花塘村从唐代开始选择了以种藕为生,缔造了今天我们所知的前世。若干年之后,我们也许只能记得她作为村庄的终结和成为城区的开端,传统的专门的耕种——也即种藕的千年往昔或会成为一种农业的缅怀与回响,尽管缅怀归根结底就代表着一种洋洋自得中的丢弃。

在我最后一次回到莲花塘,把我放置在那里的一批书籍和居住过的痕迹彻底移走,拆迁的气息已经笼罩了整个村庄,而村口靠近321国道——不久之后的街道——的一带已经被建筑工地的围墙围起,曾经一波碧水或者莲叶无穷碧的地面已经生长出了连绵的钢筋,比莲根更为密集并不知深入多少倍地扎入肥沃的泥土中。大桂林的行政规划使莲花塘这个处在市区和县城之间的村庄一下子成为未来的新城市中心过渡区,也是即将看得见的莲花塘大社区。据桂林的一位朋友说,由于莲花塘还将保留一个大约百亩的湿地公园,将会引进国外优异的极具观赏性的莲花品种,而从古至今莲花塘村数千亩的荷塘周边群峰映衬,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桂林的山峰从来就是国画中的群山远景,为此他曾动过念头想到这里来购房安居,但又听到传言说这里千年来都是荷塘,地基恐怕不稳,而现在的建筑质量又实难作出足以取信的保证,未来的高层楼房不免让人担心会是见风摇晃的空中楼阁。此举似是有些杞人忧天,却让我听出了深深的惋惜和惆怅。另外,我在新砌起的建筑围墙上看到过莲花塘社区的未来图景,不免生疑即将崛起的高层楼房会否将那些独立奇秀的山峰映衬为盆景般的乱石堆,而失去了生气弥漫的辽阔田园的媲美,这些山峰又将如何成为国画中的风景!

在尚未成为城区之前,莲花塘村距离桂林市区不足十公里,离向西的临桂县城同样不足十公里,这让人想起先前城镇几里之外常有的五里村或者八里屯,我承认我有着致命的想象,总是觉得城市之外应该更为辽阔,而五里村或者八里屯之类提供了一种出走的停顿和延伸。实际上我们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城市里打转,并且总是想方设法使得出走的时间和距离缩短,当越来越密集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从广袤的乡村切割而过,我看到的竟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令人窒息的接近,而沿途的村庄越来越像一个个不起眼的站点或服务区。我在莲花塘居住期间曾有过一次值得记取的出行,从桂林沿着321国道驱车直往黔东南,在贵州肇兴侗寨一带,看到正在修建的贵广(贵阳至广州)高铁,仿如过山车一般从一座山峰跨向另一座山峰,碎屑岩坚硬的山体被凿出了一道半隧道般的轨迹,不禁在啧啧称奇中又透出一股凉气。据说通车后的贵广高铁全程只需四个多小时,那当真是一段凌空飞跃的旅程。黔东南山区拥有我所认为的世界上最美的风景,然而不会属于贵广高铁上飞掠而过的乘客,除非选择在那里下车停留,但恐怕火车的嘶叫迟早会扰乱那里的景致,包括风景中纯朴、真挚和静谧的部分。

随着城市向西的规划,临桂县城升级为未来的新城市中心,据说桂林市的行政中心随后也要搬迁至临桂。这在国内的城市扩张实例中算不上什么值得称道的创举,但对于莲花塘来说却是翻天覆地。我们过多着眼于那些被称作沧桑巨变的事物,往往忽略了变化中那些历尽反复的个体,更多个体的人生巨变被发展的洪流淹没而我们一无所知。我们从大城市的崛起中目睹了村庄的消失,并遐想着一个城市区域的未来,却无从揣测这个村庄和那些村民的命运,并且很快就进入了遗忘。一个村庄开始了它蜕变为城市的新生,而一群人是否做好了成为城市人的准备?世界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群亦然,一切都会适应并产生新的动机,无论是带着美好、期盼或者责难的人为事件或是自然的灾害,时间总会弥补哪怕是天地间的裂缝。而我,不过是莲花塘村一个一厢情愿的过继者,对于这个村庄的消失,我没有权利发出一言,当然也阻止不住我信马由缰的感慨和书写。

我作为一个身份不明的异乡人在莲花塘居住了整整一年又一个月,除了我之外,没有人知道我将之当作我的过继的村庄。实际上这里并非只有我一个外乡人,像所有的村庄一样,莲花塘的多数青年人已经丢弃他们的村庄去了城内或者别的城市,而在他们的弃置之处,同样有来自更遥远乡村的外乡人来此践行着与之相似的梦想,但也许没有一个人会像我这样转移自中国最大的城市。有一次,我抱着一捆从书画市场购回的毛边纸,在傍晚时分兴冲冲地回到莲花塘,在村口碰到一位操着江浙口音的同样寄居于此的外乡人,他饶有兴味地问我是不是来这里暂居写生的画家。应该是我的外表和举止给了他这样的错觉,但也许只有这样的理由才最适合我对这个村庄的介入,而事实上恰恰不是。我不过无所事事,心底平静,尽管我从到来的第一天起就喜欢上了这座村庄,她美丽的名字和风景让我恍若来到了世外桃源,以为可以像陶渊明或者塞林格那样归园田居、离群出世,但注定了我只是一个必将遭受冷遇和驱赶的过继者,我鬼使神差地来到莲花塘,仿佛就是为了见证她的消亡。

村 落

虽然在乡村出生长大,但我在桂东山中的祖屋却是没有院子的,或者算作没有院子。农家房屋的选址极其讲究风水,并非一片看上去显得入眼的空地就能造房,即使地址选好了还得经过择日、旺地(驱邪祈福的一种仪式)、落脚(奠基)等过程,而每一方水土都有着其根深蒂固的造房习俗,包括房屋的构造都有着不可动摇的模式。即使现今大部分农村造屋也仿城镇建起了小洋楼,但其布局始终或多或少遵循着旧日的样式,传统无疑越来越被丢弃,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道理,应该算作还幸运地存在于乡村人众的观念中。在我的家乡一带,一般都会在房屋正中设置一个方形周正的天井,大小视占地范围以及人丁情况而定。天井之所以以井谓之,乃是因为它通常被四面遮盖的房子围绕着,整座房屋只有这一处位置向着天空敞开,俯瞰就如同一口幽深的井。旧时乡间宅院基本都是青砖灰瓦,加上斜下飘出的屋檐,从高处俯视天井,确实显得别具韵味,可视为房屋吸纳天地灵气之所在。实际上天井也可视作院子,但在我的家乡却无这个说法,假如二者果真可以混淆,那么我更喜欢称之为天井,它意味着与天地以及风气的接近,也更为雅致生动。

莲花塘村在这个冬日撞入我生活的院子,当然也可称之为天井,它同样显得小巧而精致,只是靠大门的一面仅有围墙遮挡,不像正规的天井一样有门房或偏房相隔。请原谅我的贪婪,这些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规划着与一个乡间院落的相遇,它至少有前后两进的布局,不仅有着进门时宽敞的院子,也有着层进后精致的天井,或者是一个小小的后院。这座唐氏兄弟合建的院落,从整体来看,与我的想象真是不谋而合,尽管业已经逼近的拆迁气息明白无误地告诫我只能作短暂的旅居。分属唐文刚父亲和伯父的两座双层楼房虽然分开一南一北两个朝向,大门背对着各司进出,看上去明显是两户人家,但充其量是一座院落中的两户,而楼房实际上就是连体的两进,两边大门进门处各有一个略呈开阔的院子,中间则错落出一个十数见方的天井(这个才是无可争议的天井)。假若天井处的小门敞开着,那么整个院落就前后畅通,不分彼此。小门自然由唐伯父掌控,也只有在他那一面才可以将门由内插上,事实上在我于此居住的一年又一个月当中,除了晚上或者唐家伯父母出门的时候,小门罕有关闭,我随时可以移步过去与两位老人聊天,更多时候我喜欢观看他们在庭院中悠然自得地侍弄花草。

院子与左右邻居的院墙直接连起,中间并无留出巷道,与城市中的连排楼房并无二致,区别的只是并不规则,格调高矮不一,看上去远谈不上融洽。这一状况也许是众多接近城镇的乡村房屋建造特色了,由于人口趋向密集,房屋集中布置,迈向城镇化的乡村用地越来越显稀缺,划作宅基地的一片自然就寸土寸金,相邻两家仅在前后留出巷道行走而两侧合为一体,几乎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现象,或许更是规划中事。有时候,我很怀疑乡村人家历代所重的风水宅理是否会由此遭受颠覆?乡村原本无比隐秘而辽阔,而一个以血脉、生命等渊源聚拢而成的村庄,屋舍对应田地错落分布,既独踞一隅又声息相闻,本是一个美好的安居形态,聚居就意味着对一方土地的亲近,以及对一方人众的安抚繁衍。然而随着这些年貌似摧枯拉杇的城镇化的深入,乡村的居住也显得越来越局促,村庄可以自然舒展的空间越来越少,能够在屋院前后留出一棵属于私下的果树的位置都属一种奢侈,更别谈那些关乎宗族集体的公共场所了。说起来,一个村庄失去了可供村人自行聚集以打发闲情闲话的场所,例如一所祠堂或者一株大树下的开阔地,不能不认为是村庄与人的隔阂的展开,某种程度上也是村庄作为一个有着人脉渊源的集体的终结。

莲花塘村作为村庄的终结到今天已成一个既定的事实,行将崛起的莲花塘社区自然不会再是以唐姓为主的带着宗亲性质的人群聚落。城市的扩张使人们越来越难以追宗溯源,人口的分散及伶仃的迁移更使人们逐渐丧失出处,除了即时的栖身及户口归属之外,未来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拥有可以长久回望和奔赴的故乡。这些年,我们已目睹了太多这样的现实,不少人离乡经年,却再也无法回去了,不是因为近乡情怯,而是家乡已然不复存在,或者只保留了一个模糊的地名,而一切都已陌生疏离,没有了自家的房屋、土地、熟悉的场景甚至是牵扯得上的亲属,甚至记忆也找不到落脚点。根源的丧失,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一种生命的伤逝,在这两年的广州,我曾连续参与过诗人黄礼孩发起的“诗人出生地之旅”活动,随同熟识的诗人返回他出生的地方,探询他的出生和成长。这一活动,自然也有感于村庄的逐渐流失,而事实上即使是对故乡怀着无比敏感的诗人,也渐渐迷茫于曾构成写作之源的锲入生命的乡土,不少人也是无从找寻、无法还乡了!

我得以来到莲花塘,归缘于在北京结识的朋友唐文刚,他正是在莲花塘村出生成长的唐家后裔,他曾向我纵情描述过村庄周边的万顷荷塘以及他生长的情景。我曾有意按照他的描述对村庄进行过对照,不难找出他言辞中流露的痕迹,然而不久之后,他的这些描述就将毫无依据可寻,而他也终归失去了故乡。实际上,我进入时的莲花塘与少年唐文刚的莲花塘,已有了较大的出入,除了那片荷塘依然辽阔原始,一切近乎移风易俗,最明显的莫过于村庄面貌向市集圩镇式的靠拢。由于地处桂林市区的近郊,莲花塘村较早就步入了城镇化的进程,自然这种城镇化非行政规划中的城镇化,而是接受商业诱导的自主进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房屋中突出了自以为是的商业功用。步入末年的莲花塘村,早就缺乏了一个村庄独立安静的风貌,而更像是一个混杂的小小的圩集地,房屋密集而无序地扎在一处,除了中间一条横贯村庄两端的主要巷道还算有些规则外,其他巷道均显得杂乱无章,不仅回环曲折,而且过于狭窄。巷道中隔不了多远就会出现一家店铺,或者是一家小作坊,在一个巷道交叉处,两边甚至布满了各式名样的店铺,入眼可知这便是套用商业的黄金三角地带。村庄也有了为数众多的外来者,不能不说,作为人员活动之所的莲花塘村,过早染上了诸如发展中城市的城中村那样的混乱不堪的顽疾,如果不是屋舍之外那一片千年生息的荷塘,我不会对这个村庄作出过多的打量,更不会为之付出生活和生命的停留。也因此在这里居住的一年又一个月中,我极少在村内行走,而一次又一次地将脚步迈向村边的荷塘,丈量般几近走遍每一道田埂,尤其是那条贯穿田野笔直通往另一个村庄的青石板古道。

假如排除了笼罩在久远和辽阔光环下的荷塘,那么莲花塘村真的是乏善可陈,她作为一个村庄的终结于我也产生不了任何情愫,更不会自名为一个为了见证而来的过继者。这些年消失的村庄太多,也并非每个村庄的消失都值得付诸一声叹息,实际上在时代变迁和岁月流逝中,村庄自古以来一直历经着改变,其中也不乏颠覆性的巨变甚至消失。我们也许不会反对一座腐朽的村庄被连根拔起,但却难以承受一个承载着美好的村庄像入眼的花草一样被突然铲除!除了荷塘,莲花塘村还有一处景象令我为之走向泯灭而耿耿于怀,就是村口不远紧靠着屋舍的一口水井,这口水井用开凿考究的方形条石砌成,造型古朴精致,井台也是青石板铺设,井台上还放着浑实拙朴的石槽和条石,井水充溢得几乎就要漫到井口,伸手即可打水。毫无疑问这是一口流传悠久的古井,然而始于何时却无人知晓,我曾试图向村中老人探询它的出处,仅仅获得模糊的口头告知说至少存在了好几代,它就像这个村庄的种藕历史一样不着文字,却轻易将人思绪引向遥远的未知的岁月。我曾经做过这样的猜想,这口水井也许就是莲花塘开村时期的产物,是伴随着种藕营生而展开的安居的证明,那么它的历史至少可以延伸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真如是,这口水井无论如何也是一处罕见的古迹了。

当然这只是我蓄意赋予的一个美好的猜想,毫无依据可循,但观照这口水井的布局及构造,自然不可能是今人甚至近人所为,我只能笼统地将之称为古井。令我惊奇的是,尽管村中家家户户都使用了自来水,种荷之处自然水源更是丰富,但这口水井至今仍充分发挥着用场,我几乎每次路过都看到有妇女们在此间忙碌,间或还有一些孩子们在一旁玩耍。或许是由于井水充盈几及井口,打水毫不费劲,因此村中妇女喜欢将衣物拿出来在此清洗,一来场地宽敞方便省力,二来亦可节约家中水源,三来还可与人互道一下家长里短,不失为一件美事。在我看来,妇孺们流连于水井处其乐融融的情景,也是乡村一个生动的景象,是一个村庄迷人声息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塘村天井荷塘
小荷塘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热闹的荷塘
荷塘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在灯塘村(外一首)
荷塘三记
校园的天井花园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