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臻,张习文
(四川美术学院 大足学研究中心,重庆 401331)
梁平木板年画的传承人才培养
——以四川美术学院民间美术课程教学为例
秦 臻,张习文
(四川美术学院 大足学研究中心,重庆 401331)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理应将民间美术传承人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此,本文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例,具体论述如何通过设置民间美术特色课程来逐步探索从三个层次上培养梁平木版年画的传承人,使之既符合高校学生学习规律,也满足梁平木版年画在当下传承—发展—创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脉络,为梁平木板年画培育新的生存土壤和文化空间,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传承人;保护;教育;课程建设
民间美术的传承要靠传承主体来实现,只有通过传承主体的口传心授,才能使其得以世代相传,永不断流。梁平木版年画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首批入选者,与四川的绵竹年画、夹江年画并称“西南三大年画”。由于历史的传承方式局限、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现代科技发展和当下年轻人审美情趣的改变等均使梁平木板年画的发展步履维艰,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况。可以说,梁平木板年画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制度和传承环境和传承主体的保护,而“人”作为传承主体是其保护的核心因素。“某一地区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传承面的狭窄与否往往决定着梁平木板年画能否在现代社会中被传承的可能性,所以,有必要集结全社会的力量,探索梁平木板年画的传承方式的多样化,扩展传承面。四川美术学院一直致力于对当地传统手工艺的挖掘与保护,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层面上有着抢救、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通过建设民间美术这一特色学科专业,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将培养新的文化传承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使他们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生力军,以此丰富艺术教育内涵的同时,补充民间传承人不断流失的问题缺口。为此,四川美术学院在梁平县设立“梁平木板年画研究基地”,并将其学科专题的形式纳入民间美术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从三个层面入手,从理论建设和设计创作两方面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型发展的能力,为梁平木板年画培养新的生存土壤和文化空间,以促进梁平木版年画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技艺的传承是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手段,也是民间美术课程设置的首要关注点。学习民间艺术必须经常到民间去,而不是在民间展览馆和图书馆中学,民间美术的课堂在民间,老师也在民间。为了完整的认识、研究、传承梁平木板年画的工艺体系,四川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课程一直秉承“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学理念。将田野考察作为基础课程,一方面,组织学生深入梁平县年画生产重镇屏锦镇和袁驿镇的年画作坊中与民间艺人一起制作年画,学习梁平木板年画的造型语言,掌握年画制版技法、颜料加工工艺、印刷手法等,由于梁平木板年画独特的制作工艺、思维方式和艺术程式,学习它应从技艺的“临摹”开始。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技能训练,严格承袭年画的制作工艺手法和造型规律,还能规避与摒弃诸如一些年画作坊那样出于迎合市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同时,在田野考察中,除了技艺的学习之外,强调学生将这一传统手工艺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联系起来,历史文化特征与传承人的现状联系起来,从梁平木板年画这一传统手工艺中获取更多的地方性知识,从而感知这个地域的人民气质和艺术特征,避免割裂式、物质化的“片段式”观看与解读方式。另一方面,课程中聘请了民间美术传承人来校为学生作短暂的教学切换,比如邀请年画艺人徐家辉、雕版艺人全昌明等各类民艺传承人进行课堂实地演示民艺技巧与交流,同时配合其展览,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认识。此外,课程中会设置专题讲座,交流探讨非物质梁平木板年画的保护与发展之道。最终,学生会将制作实物、田野考察报告、影响资料等内容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上传到介绍民间文化艺术的论坛、网页网站等,为社会大众再现梁平木板年画的原汁原味的传统制作工艺,扩展其在现实社会中的传播与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尽管试图在模仿师徒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但是重在“民间智慧的传承”,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毕竟不同于“知识传播教育”的现代教学方式,切忌把民间艺术的传承完全推向培训班、讲习所等大规模的授课模式,最终把民间艺术变成大工厂规模生产的毫无特色的商品。为了规避这一弊端,民间美术课程采用工作坊的教学模式,以工作坊形式,借鉴包豪斯时期的“形式导师”和“技术导师”同时授课的方式,切身体会和技艺传道,改变师带徒、父传子的传统传承模式,使学生能够边学理论边实践,将艺人的技艺、经验传承下来,这一做法既强化了学生的技能训练,又提升了学生美学素养和理论研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在文化总体上的把握和理解。
年画始终处于一种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审美风尚相适应的动态发展之中。现代建筑结构和居室装潢的改变,也使得木版年画在家庭中缺乏容身之处。传统农村的灶台、井台、土炕、木窗、扇门等传统建筑样式消失殆尽,年画缺乏存在相应的文化物理空间。另外,当今社会媒介发达,资讯丰富,电视、电影、电脑等人造媒介取代了木版这类传统的文化遗产的社会作用。因此,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年画原本“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描绘和反映世俗生活”的装饰功能以及满足过年“贴年画”习俗等使用功能等早已弱化,甚至荡然无存,这导致了传统木板年画不再成为工业文明下的必需品,很容易自生自灭、人亡艺绝。加上年轻的年画传人们,对传统的真东西见得少,甚至摸不到,缺少创作参照上的“标准”,不了解过去时代的审美标准和创作规则,很容易使年画创作走向一条不伦不类的“蹊径”。加之在全球化浪潮之下,流行文化呈现出日益泯灭传统的、独具地方色彩文化的趋势,各民族文化面临丧失地域文化特色的危险境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建构起年画的美学传承达到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境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美术是一种观念艺术,其建构在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之上,反映在民间美术艺术造型上,即具有内涵象征的特定艺术语言,反映为观念色彩、观念造型、观念构成,其传统的图示与造型语言已成为祖先留给我们观望历史,汲取其美学因子转化为反映现代生活的艺术语言,为现代人生活所服务。正鉴于此,四川美术学院相继建立“视觉文化研究中心”、“西南民间工艺实验室”、“西南民艺陈列室”和新成立的“长江上游民间美术研究中心”。“西南民族服饰文化基地”等,推进以民间原生态文化信息的抢救、集聚、整理、研究为基础,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体系和美学基础,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可共享的文化资源之一。而民间美术学科存在的前提就是要确定民间造型艺术存在一个独立的体系,才有可能进行体系教学,逐步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四川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课程充分借助这些相关实验室、陈列室,提供了可研究性资源,依托“视觉文化中心”的学术资源优势,以探讨民间美术的哲学体系为基础,在学生熟练掌握技艺的同时,设置传统造型训练和色彩体系训练、构成体系训练,与西方三大构成体系训练相并列,使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中西方艺术观念的异同。因为,梁平木板年画无论是在人物造型、色彩观念还是构成法则上都有其独特的程式化规则,是民族文化哲学观念的映射。在梁平木板年画的造型体系训练中,通过学生有意识的临摹梁平木板年画的线稿与雕刻线板感受其如何通过线条来组织画面,而且通过多变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来充分表现对象的质感和人物的精神气质,理解“笔法”、“骨法”,还有刀法,在色彩观念训练上着重研究民间传统的五行色如何具体表现在梁平木板年画之上,比如梁平用色方面概括大胆,随意奔放,色彩鲜明,粗犷美观,装饰感强。无论怎么设色,每幅画一般都不超过五种颜色,其色彩观念极为抽象。这一过程体现了梁平木板年画在其自身文化发生谱系中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传承,也是我们当今书写中国的工艺历史,建立基于本土的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这种美学传承,虽然已经超越了传统技艺和功能特征,但是从民艺的基本属性和手工艺特质上来考量,仍然是依附于其生长与发展的广袤的传统地域文化土壤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中对梁平木板年画美学观念的研究与提取并非完全为静态的年画形象作注解,而是为了下一环节“生产性传承”的实践行为做观念与理论思想上的准备。也只有通过一定的审美教育,才能培养起学生对于艺术和美的趣味和认识,才能在“生产性传承”中做出理性的选择,而传统艺术也才得以保存而得到发展,进而也能够影响一部分大众建立起对民间艺术的正确认识和审美趣味。
“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域都是独立进项的”,活态流变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各种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都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传承变化之中,在长期的手工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传统技艺,其技术内涵和文化属性依存于追求现实功用的践行过程。所以,梁平木版年画作为传统手工艺想要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就需要拥有一些新的文化特质,像触角一样延伸出新的功能,进而演化成一种文化消费品,接受现代工艺的改造成为保存传统文化的温馨产品,并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文化产业体系发生关系,是一种发展中的传承方式,吕品田先生曾将此种实现手工艺现实功能的方式称为“生产性保护”。这也对传承主体“人”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国哲学家嘎达默在论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时曾说,传统里总是有自由的因素,有历史本身的因素,甚至最纯粹稳固的传统,也不是靠曾经有过的东西的惯性力量便能自动延续下去的,是需要不断的被确认、把握和培养。它在本质上是保存,是爱一切历史变迁中都很活跃的保存。然而保存正是理性的行动,是以不声不响为其特色的行动。就梁平木版年画而言,所谓“理性的行动”即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制作工艺、造型观念和美学特征的掌握,归纳和总结传统工艺中的造物思想和工艺特征,理性的汲取民间美术的工艺智慧,将其艺术精髓和文化特色展现在现代设计中,为此,四川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课程一般作为全校的通选课,跨越、整合版画、视觉传达、动漫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学科门类,以工作坊的形式,围绕梁平木板年画艺术为母题开展系列艺术作品创作与设计产品开发,将梁平木板年画的元素与符号应用于建造、平面、服装以及日用品设计中,不但作为传统文化资源为学生的提供设计灵感,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也拓展了年画的生存领域,为梁平木板年画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民间美术课程的师生们还积极寻求与一些企业合作的可能性,力图使设计产品能够流通到市场中去,促进梁平木板年画产业化的发展态势。
民间美术课程的设置紧密围绕特定民间美术品种的发展与传承,这样的具体个案研究展开,遵循环环相扣、循循善诱、步步推进的教学原则,即从临摹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逐步推进,既符合高校学生学习、创作规律,也满足民艺在当下传承—发展—创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脉络;既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美学修养以及设计创造力,也是在为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保护从人才培养层面上探索一条具有可行性的道路,并通过积极寻求社会产业化的合作,力图形成一种联动机制,充分达到产、学、研相协同发展的教学目的。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5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靳之林.民间美术的整体认识与教学[J].美术研究,1987,(04):6.
[4]冯敏.论中国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和保护对策[J].民间文化论坛,2005:21.
[5]乌丙安.带徒传艺,保护民间艺术遗产的关键[J].美术观察,2007,(11):8.
[6]秦臻.艺术设计教学与工作室实践制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0.
[7]四川美术学院梁平木版年画课题组.梁平木版年画研究报告[R].重庆,2004.
[8](南齐)谢赫.古画品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王树村.中国年画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7.
[10]张隆溪.审美教育与文化承传,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M].第一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1.
[11]杭间.移风易俗后的中国民间艺术之路[J].文艺研究,1997,(3).
[12]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J].美术观察,2009,(7):5.
[13]Hans-Georg,Truth and Method,2nd revised ed.,English translation by Joel Weinshemer and Donald G.Marshall(New York:Crossroad,1989:281.
G642.0
A
1674-9324(2014)01-0177-03
本文系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0QNZH33)“中国梁平木板年画研究”(项目负责人:秦臻)成果之一;第三批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民间美术研究”(项目负责人:秦臻)建设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