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定义和认识随着教育的沿革不断深入,对于科学研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发挥作用的认识,学界有着共识,即认为理论研究应与基于实际教学实践的研究形成有机整体。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师发展研究即从外部因素转向对内部动力的研究。1966年,Andre Paquette发表了Developing Guidelin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1]。此后,一系列的培训、资格认证等项目都围绕着外语教师发展开展。20世纪90年代,学界开始注重教师发展的内涵,其中包括自我发展;教师发展被定义为动态并连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也从外部的动力向内部的动机转移。教师教育与发展领域涌现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概念,例如专业化发展[2]、自我发展[3],等等。同时也出现了各种教师发展研究范式,如,合作教师模式[4],情感和认知相悖检验模式[5]、改革反思模式、叙事分析等。2010年,《亚洲英语教学期刊》发表了Rose Senior的文章,文章从社会逻辑学的观点审视了亚洲语言教师的发展[6]。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似乎是一个舶来品。1985年,胡孟浩在《外国语》上发表了题为“培养高质量外语师资的若干问题”的文章[7]。但此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有此领域的文章进入我们的视野,并进而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之势。近年来,随着教师教育和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我国高校特别是英语界开始注重英语教师的发展。2000年,《现代外语》刊发了高一虹的文章,“‘研究’和‘研究方法’对英语教师的意义:4例个案”[8]。2006年,夏纪梅在《中国外语》上发表了题为“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的文章[9]。2007年,刘永璨发表了“整合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结构”的文章[10],试图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建立理论化、解析化的框架。10年间,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合作研究、反思研究等等都拓宽了本学术领域的视界。2010年,《中国外语》发表了战菊的《大学英语教师的叙事分析:信念及其构建》[11],通过9位大学英语教师的叙事,描述和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现状。
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直接关系到英语教育的质量。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具有专业性和动态性等特征,而相关知识与技能决定了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么如何获得这些理论和技能呢?阅读研究文献、开展研究、培养学术研究的习惯是有效的途径。尽管教师内在的发展动机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教师的科研观并未在较大规模的研究中成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基于如下假设:学术研究引导教师的职业发展。只有通过做研究,教师才能在其执教生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更新知识与技能,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探索与研究成果。
调查在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141名英语教师中进行,受调查教师师资结构多元,学术背景多样。调查使用英国Leeds大学Simon Borg博士设计的调查问卷,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跟踪访谈。调查问卷部分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本文主要讨论与本项研究相关的第三部分和第六部分调查结果。
尽管我们鼓励教师参与本项调查,但学院280名英语教师中仅回收了141份问卷。接受调查的教师中男教师占13%,女教师87%,比例与学院全体教师性别比例基本一致。85%获硕士学位,11%学士,3%博士,1%其他。教师的教龄分布如下:11%为0—4年,23.5%为5—9年,24.3%为10—14年,16.2%为15—19年,14.7%为20—24年,10.3%为25年以上。
1.大学英语教师对科研文献阅读的态度
研究首先调查了大学英语教师对科研文献阅读的观点。问卷将教师阅读科研文献的频率设定为“从不阅读”,“很少阅读”,“偶尔阅读”,“定期阅读”和“一直阅读”。107份有效问卷中,13.1%的教师选择“从不阅读”,37.4%选择“很少阅读”,同样比例选择了“偶尔阅读”,仅8.4%选择了“定期阅读”,3.7%选择了“一直阅读”。可见,阅读科研文献还没有成为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日常学术生活的一部分。
在93位选择了不同频率阅读科研文献的受调查者中,91位对调查问卷的第六部分第一题和第三题给出了有效答案。问题1.1,6.1及6.3的列联表展示了大学英语教师阅读科研文献的频率和教龄及所从事的科研方向之间的关系。统计结果可见,93位教师中45%的科研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并且教龄在5至14年之间。这部分教师对1.1题的选择主要为“偶尔阅读”(52%)和“定期阅读”(34%)。
约半数教师认为阅读文献对他们的执教工作“有一定影响”。“稍有影响”和“相对较大影响”的选择比例均在20%,仅有2%选择“没有任何影响”,但选择“很大影响”的也只有6%。可见,教师对科研在其专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亟待改变。多维列联表进一步阐释了教师阅读科研文献的频度(问题1.1)、阅读科研资料的类别(问题1.2)和他们眼中阅读科研资料对职业发展影响程度(问题1.3)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那些选择“偶尔阅读”的教师主要阅读的科研资料为“学术期刊”和“网络资源”。而这部分人也仅认为阅读科研资料对他们的执教工作“稍有影响”或“有一定影响”。问题1.1和问题1.3的相关性统计得出相关系数0.334。拒绝了彼此独立的原假设。说明教师阅读科研资料的频度与其所感受到的科研文献阅读对执教工作的影响密切相关。
2.大学英语教师对科研的态度
第二部分调查了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情况。接受调查者从事科研活动的频率在问题2.1选项中设定为:“从不做科研”、“很少做”、“偶尔做”、“经常做”和“从未间断”。仅2%的教师选择了“从不做科研”,但选择“从未间断”的也仅有4%。15%教师选择了“很少做”,23%选择了“经常做”。其余60位教师均选择了“偶尔做”,占107份有效问卷的56%。
问题1.1和问题2.1的相关性统计显示相关系数为0.509,拒绝了二者独立的原假设并证实了彼此为强相关。因此,阅读科研资料的频度和从事科研活动的频度有着强相关性。教师对于“从事科研活动的动因”这一问题的回答集中在“科研有利于职业发展”和“科研有利于找到更好的执教方式”上。这一结果使我们看到部分选择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是出于积极动因的,并从科研过程中收获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调查对18位选择“从不做科研”和“很少做科研”的教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多维列联表中数据显示:这部分教师中没有从事外语教育研究方向的,即,受调查者中从事外语教育这一研究方向的教师均选择了以某种频率从事科研活动。位居前三位的不从事科研活动的理由有:“发表科研成果困难重重”(21.31%),“没有科研的导师或引路人”(13.11%),以及“不太了解科研方法”(13.11%)。可见,选择前两个原因的教师有从事科研活动的动机,但因为缺少发展机会和导师、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行的支持,渐渐失去信心。8位教师选择了第三个选项,显示出需要合适的方式引领教师步入正轨的学术道路。仍有7名教师选择选项“我的工作是教学,不是科研”,表明仍有部分教师认识不到教学和科研的内在联系,以及科研对教学的推动力。
3.大学英语教师所处的科研环境
本部分调查针对大学英语教师所处科研环境中的学术研究文化展开。调查问卷围绕这一主题作了11个陈述。选项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知道”、“同意”和“非常同意”标识,频度分析过程中用数字1至5来替代。数据分析呈现出参与调查的教师所处科研环境和学术研究文化氛围。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的陈述众数为4,说明选择“同意”的调查者人数最多。但陈述3.1、3.2和3.11为3,即,“不知道”。显示更多受调查者不知道“他们的同事是否读科研资料”、“是否从事科研工作”、“是否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而陈述3.9的众数为2,即“不同意”。显示出更多受调查者不同意“教师喜欢谈论科研”这个陈述。对于陈述3.8,“新手教师开展科研可以从同事那里得到建议”,57.7%的受调查者选择“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和“不知道”。由此不难推断大学英语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缺乏同行间的沟通、合作和支持,大多数教师仍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对于陈述3.10,“教师有专门的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并计入工作量”,54.9%的参与者选择“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或“不知道”。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英语教师对所处科研环境的看法,研究对参与调查的11位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采取了半结构式的单独访谈形式,访谈对象根据参与调查教师的教龄、学历、研究方向和性别的分布随机选取。访谈问题聚焦了访谈对象所处科研环境中推动科研工作开展的因素和制约科研工作的因素。表1归纳了教师在访谈过程中谈及的有关制约因素的共性项目,并将教师谈话中使用频率高的词语作为要素列出,进而列出访谈涉及的具体制约因素。
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还未认识到科研是他们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也缺乏对科研和其重要性的清晰认识。研究结果进而给出了阅读科研文献、从事科研活动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之间的相关系数。教师参与调查的过程也会激发他们对自身科研现状的反思,激励他们思考科研与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而为他们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助力。
表1 影响科研工作因素
发展是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始终如一的要求。高校作为改革的关键环节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联系着教师的内在需要和外部环境驱动力的纽带。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坚定教师内在的科研信念,唤醒其内心的主动性。为了唤醒大学英语教师在科研方面的热情,很多学院都出台了系列政策,旨在支持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如,开展青年教师学术规划调查、建立档案等。这些措施都成为激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外在动力。但是,仅凭外因来坚定教师信念宛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外因向内因的转化,教师终将感觉到的是外在的压力而非内在的动力。
科研成果的发表需要经历一定的周期。此间,坚定教师的信念尤显重要,同行间的支持和合作更显弥足珍贵。尽管近年来教学团队在外语教师中不断得以倡导,但科研团队的建立仍需更多支持。传统意义上,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很好的规划组织,而在合作研究领域就相对分散。如果能够根据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领域构建组织体系,教师间的沟通也会更为顺畅。团队合作将有利于教师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共享资源和优势互补;有利于项目申报和研究的开展。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尊重和欣赏将激励教师的参与度,同时团队整体也将发挥辐射作用。
科研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把握最新的学术动向。我们首先要坚定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信念,帮助他们认识到科研活动是专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思辨能力将有助于他们研究工作的开展,并实现成果的转化,但管理者不应将成果发表作为科研的强制要求。否则,教师只会感到外在压力而无法形成自觉意识,也不利于实现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科研不应单纯定义为发表核心,而应多样化表现为同行合作、行动研究、教师反思等多种过程和模式,及由此引发的教学革新。
语言教师的发展应该是终身的、可持续的,管理者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的信念和动机应源于自身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的需求。学院应从本院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寻求措施,培育特色科研文化。相应地,特色科研文化将转化为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信念和动力,帮助教师明确发展方向、达成积极的共识。“以教师为本”应成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唯有此才能实现教师从消极对待科研到积极的转变;从被动应对挑战到主动自我发展需求的转变。从而,教师内在的信念和动因也必将成为其观念革新的动力。本次研究仍有许多未及和不尽之处,对于调查涉及的大学英语教师对科研本质的认识、优质科研的特征等方面并未谈及。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分析论证,并将本次校本研究数据与英国利兹大学Simon Borg博士的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深入探寻革新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科研观念的途径。
[1]Andre F.Paquette.Developing Guidelin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J].PMLA-Publications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Paper edition,1966(2):3.
[2]Simon Green.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nguages Teachers[J].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1996(1):75.
[3]Rita Silver.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or Second Language: A Teacher Self-Development and Methodology Guide[J].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Electronic Journal,1997(2):16-22.
[4]Ernesto Macaro et al.Developing Language Teachers through a Co-researcher Model[J].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2002(25):27-39.
[5]Karen E.Johnson.Teachers'Narrative Inquiry a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181-182.
[6]Rose Senior.A Socio-pedagogic Theory of Classroom Practice to Support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 in Asia[J].Asian EFL Journal,2010(3):1738-1460.
[7]胡孟浩.培养高质量外语师资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1985(6):1-5.
[8]高一虹.“研究”和“研究方法”对英语教师的意义:4例个案[J].现代外语,2000(1):89-98.
[9]夏纪梅.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J].中国外语,2006(1):62-65.
[10]Yongcan Liu.From Teacher Group to Learning Community:Toward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Study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7(5):75-83.
[11]战菊.大学英语教师的叙事分析:信念及其构建[J].中国外语,2010(5):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