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食菖蒲

2014-02-27 01:42谢明德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莼菜张翰菖蒲

谢明德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宋玉《楚辞·九辩》)素餐,即简单的饮食。屈原弟子宋玉之所以选择素餐,是因为这是“诗人之遗风”,它寓意一种生活态度。

托志,可以说是中国文人饮食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而重视味外之旨。其致思方式则是“比德”,将对象物的特征赋予主体所期待的精神品格。食物和饮食行为由此成为饮食主体人格的象征,折射人性的光辉。

儒家肯定食色是人的基本需要。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但是,饮食活动必须依乎仁合乎礼。“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孔子食菖蒲的故事。《吕氏春秋·遇合》记载:“文王嗜昌蒲菹,孔子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而后胜之。”昌,通“菖”。先秦采菖蒲作菜。菖蒲根的腌制品,称昌菹。菖蒲的食味不佳,所以孔子皱眉(缩頞)食之。显然,菖蒲也是孔子“托志”的对象,以此寄寓其政治态度和人生理想。儒家文化的伦理政治型的特征,在饮食态度和饮食象征的意义指向中折射出来。

老子最先提出“道法自然”的命题,“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恬淡、寡欲,“众人熙熙,我独泊兮”(《老子·第二十章》)。在饮食上提倡“味无味”,以无味为至味,形成道家淡泊、怡神、养生的自然主义饮食观,并对后世道教饮食文化的形成及方士、医家对饮食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奠基和指导性的作用。“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曹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中国历代文人出入儒道,道家思想是他们谐调内心世界的重要通道。在食味上,通常以淡雅清真为美。

莼菜,亦作“菁菜”,又称“水葵”。野生,以其嫩叶和嫩梢供食用。《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成语“莼鲈之思”即由此而来。张翰,字季鹰,吴江人。张翰是个才子。李白曾写诗称赞:“张翰黄金句,风流五百年。”张翰辞官归隐,既为美食,亦为适志。与渊明爱菊、喜饮菊花酒可引为同调。也正为这样,后来的文人雅士,尤其是唐宋时诗人写下了不少赞美莼菜鲈鱼的诗词。去江南品尝一下莼菜鲈鱼,在那时似乎成了一种文人的食尚。

“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唐·白居易)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唐·皮日休)

“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唐·元稹)

“季鹰真得水中仙,直为鲈鱼也自贤”;“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宋·苏轼)

“清词不逊江东名,怆楚归隐言难明。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脍鲈羹”。(宋·欧阳修)

“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宋·陆游)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宋·辛弃疾)

“已办扁舟松江去,与鲈鱼、莼菜论交旧”。(宋·长庚)

莼鲈之美,已经超越了它功能价值(食味和食养)本身,食物的味外之味——浓酽的乡情乡思和主体对淡泊适意人生的刻意追求,赋予了它表意的张力。莼鲈由此成为了一个表达特定的文化意蕴和生命情趣的文化符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饮食象征,主要是通过人和食物建立某种隐性的意义关联,而其价值指向则主要是某种精神人格。

【编辑:修远】

猜你喜欢
莼菜张翰菖蒲
石柱县莼菜种植现状及引种试验
端午节令,明辨菖蒲
用菖蒲水洗头(环球360)
“绿色”的莼菜
室雅菖蒲清
莼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研究
利川莼菜发展概况及建议
不玩了
养菖蒲
张翰 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