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的神话原型解读

2014-02-25 15:28周芳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8期
关键词:麦克白圣经基督教

周芳

摘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它的创作深受《圣经》和基督教的影响,它在宗教层面上展现了罪恶必将受到惩罚的思想。

关键词:莎士比亚;麦克白;基督教;《圣经》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02

《圣经》是世界上最幽邃神奇而富有魅力的一本书,作为一部伟大的宗教经典,它不仅是希伯来人和基督徒信仰的文库,而且是一部文学结构卓然突出的鸿篇巨作。自中世纪以来,它成了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其内涵和影响渗入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文学、艺术、历史、法律、哲学、政治等等。《圣经》的内容代代相传,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这中普遍的心理经验和普通的心理意识组成了一种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和超个人的共同心理基础,并且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荣格称这种现象为“集体无意识”,并指出“原型概念对集体无意识观点是不可缺少的,它提出了精神中各种确定形式的存在,这些形式无论如何都普遍地存在着”。作为人类“集体无意识”之中的一份沉淀,《圣经》中很多的原型形象深深潜入人类的记忆中,并成为文学作品中反复运用的隐喻和象征。

根据统计,莎士比亚得38部戏剧中直接引用和运用《圣经》内容达几百处,这点可见宗教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学者柏格曾经指出:莎士比亚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圣经文学中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善与恶的原型情节冲突的重演。

牛津大学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士海伦•加德就指出,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为“基督教悲剧”,因为“莎士比亚戏剧的确以最优美动人的形式表现了显然是基督教的观念……它的最有代表性的特点,都是与基督教的宗教情感和对基督教的理解相联系的”。笔者认为,在《麦克白》中,就运用了《圣经•创世纪》中的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偷吃善恶树果子的故事,体现了“罪与罚”的主题。

在《圣经•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为大家所熟悉。根据《圣经》所记载,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起初居住在美妙的伊甸园中,在上帝所造的万物当中,他们的地位高于其他一切生物并掌管着大地万物。有一天,在蛇的引诱下,夏娃偷吃了善恶树上的禁果之后也叫亚当吃了一个。上帝察觉此事之后勃然大怒,将亚当和夏娃驱赶出了伊甸园,并惩罚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女世代受苦。这个圣经典故中描述了人类的起源和本来和上帝关系甚好的人类为什么触犯了上帝,从而由一个极乐的世界被贬到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

《圣经》中的叙事含有丰富的空白叙事艺术,在书中没有提及夏娃是如何劝亚当去吃善恶树上的果子,亚当究竟做了如何的一番心理斗争我们也无从知晓。但是,亚当和夏娃把果子吃下去了这个行为足以证明他们有贪婪的欲念。这种贪婪的欲念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们敢违背的主人的命令,忘记主人的警告,放下对主人的敬畏。他们看着果子好看,又可吃,吃了还能增加智慧,便能拥有神的分辨善恶的能力,就吃了果子。所以他们就违背了上帝的意志,背叛了神,犯下了罪行。犯了罪行就必然受到惩罚。耶和华将他们一一处罚之后,便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并且世代终身劳苦,从地里耕出食物“直到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归了尘土”,也就是说他们免不了死亡的惩罚。

莎士比亚运用了艺术加工和置换变形手法,使人类违背命令被赶出伊甸园的圣经典故换上了戏剧的服装,将其与现实社会结合在《麦克白》中体现出来,并保留了圣经故事的最基本的叙事单元和人物原形。

书名 主人公 说服者 邪灵 欲望 根本原因 施惩者 惩罚

《圣经•创世纪》

亚当

夏娃

蛇 善恶果

贪婪

上帝 赶出伊甸园和死亡

《麦克白》 麦克白 麦克白

夫人 女巫 王位 贪婪 正义

力量 发疯和死亡

在《麦克白》第一幕第二场中,邓肯国王得知麦克白为国家英勇作战、打败敌军而考道伯爵对国家的忠诚背叛的时候,说道:“他所失去的高贵的麦克白所获取。”这就意味着麦克白的仕途前程一片光明。国王对他的赏识和重用,“开始栽培麦克白,并将尽力‘使他滋长”;人民对英雄的敬佩和爱戴……一位朝廷臣子想得到的能得到的,他尽可以得到,就像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不但可以过无忧无愁的生活还掌管着万物。而邪灵出现了,三位女巫出现在麦克白面前,先后称其为“格拉密斯伯爵”、“考道伯爵”和“将来的国王”。她们的“预言”让麦克白“似乎是得意忘形”,在麦克白知道自己真的升为考道伯爵之,便开始着呢的期待冠冕的事情来了。在这里,三位女巫扮演着《圣经》中蛇的角色,代表着黑暗的势力,打着预言者的旗号,为了要引诱主人公受害,先告诉主人公一些真话,以真实情节为诱饵,引主人公陷入后果严重的结局。邪灵给社会制造混乱,挑战社会道德和人性的善良,给人们带来痛苦和不安。此外,正如夏娃怂恿亚当吃果子一样,麦克白夫人也受了女巫的蛊惑,尽管她知道弑君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却无法抑制自己的贪婪和野心,任自己“充满最刻毒的残忍”。麦克白对是否要杀害邓肯国王并嫁祸于他人从而夺得王位这样的举措而犹豫不决,想着“他最近给我荣衔;并且我从各色人等都得到了好评,正该乘这个光彩鲜明的时候穿戴起来,岂可这样快的就给抛弃了呢?”时,麦克白夫人大声呵斥他为“懦夫”、“可怜的猫”,并说“但是我若像你对这事这样坚决发誓,那么就在小儿向我微笑的时候,我也能从他的无牙的口唇里拔出我的乳头,摔得他脑浆迸裂。”麦克白夫人和夏娃一样,出于贪婪,将自己的丈夫推向了罪恶的一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她是邪灵的帮凶。结果,麦克白夫人在社会道德和正义这只无形的手的操控下失去了理智发了疯最后死亡了,而麦克白的英雄美名也为乱臣贼子所代替并死于邓肯国王二儿子的剑下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不妨借用一下A.J.格雷斯在讨论意义的细微构成时,他设想的四种力量处于一个长方形中:

X 反X

非反X非X

X与反X是尖锐对立的两方,非X与这两方可能不一致也不对立,非反X则更为不确定,更加变动不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这一矩阵部分地显示出所谓主要矛盾中的对立双方之间的矛盾。

将亚当与夏娃违背上帝命令的故事带入这个矩阵当中。假设亚当是人类的代表,夏娃作为亚当的妻子,则是非反人类的,而上帝耶和华就是全知全能的“存在”,他是亚当抵抗反人类势力的助手,所以,“亚当与夏娃”从根本上结实了正义与邪恶势力的尖锐冲突,道德与贪婪之间的激烈斗争。

亚当(human) ………………………蛇(antihuman)

夏娃(non-antihuman)…………………上帝(nonhuman)

在“亚当与夏娃”这个矩阵中,上帝用规则来框定亚当和夏娃可和不可做的事情,要求他们敬畏神并且遵循神的话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远离邪恶并且抵制住邪恶的诱惑。全心敬畏神和遵循神的话语也就是紧随正义和道德。但是亚当和夏娃触犯了上帝的禁令,在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上帝也在自动丧失了“助手”的功能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并且对他们做出了惩罚,但是并不是说上帝和蛇站在了一起。将《麦克白》故事带入这个矩阵中,则会这样:

麦克白(human) ………………………女巫(antihuman)

麦克白夫人(non-antihuman)……… 社会道德和正义(nonhuman)

社会的道德和正义使人们正确地评介了麦克白的战绩并且爱戴这位英雄,它同时让麦克白在是否要杀害邓肯国王夺取王位的时候举棋不定。但是,当主人公将社会道德和公义置之不顾,以“最亵渎神明暗杀”的方式夺去了国王的生命的那一刻,社会道德和公义对他来说就不起作用了,也无法阻止他为邪恶和贪婪所诱惑,随后一桩接一桩地制造谋杀,连妇女和小孩也不放过。但是,社会道德和公义不会因为麦克白的忽视而消失,相反,麦克白的行为让人们更加强烈的要伸张正义。罪恶必将受到严惩,犯罪的人终归要被绳之以法。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要遭受一生的痛苦,然后“归于尘土”,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遭受精神和心理上的折磨,麦克白死在他曾经谋害的国王的子嗣的手下,一生功名也变成臭名。

在莎士比亚的生活中,“从未因不信教而与当局发生过纠纷。因此他一定遵奉国交而且定期上教堂……他对《圣经》了如指掌,根据其剧本中具有大量《圣经》引证和语录来看,他似乎比同时代的大多数剧作家对《圣经》都精通得多。”所以,基督教中的“罪与罚”主题不仅贯穿莎士比亚戏剧中,而且特别鲜明地表现在《麦克白》中。

在我们看到基督教及其教义对莎剧影响的同时,我们不能将其绝对化,否则将走向极端。用正统的神学眼光来一味强调《麦克白》中的基督教思想,势必会阻碍我们理解它,忽视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解释悲剧的意义和关于“人”与“人性”的误读,影响欣赏作品的审美结构和审美功能。

参考文献:

[1]Stanley Wells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 Studi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Margreta de Grazia and Stanley Wells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5]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四大悲剧》[Z] 北京:远东出版社 2002

[6]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诺思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圣经》(简化与现代标点符号和合本)[Z] 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2000

[9]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麦克白圣经基督教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谈麦克白“选择”的悲剧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麦克白夫人
——他者形象的再现
人文主义视角下对《麦克白》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