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视角下对《麦克白》的解读

2014-03-11 13:48罗建芳
短篇小说 2014年3期
关键词:神学麦克白人文主义

罗建芳

人文主义视角下对《麦克白》的解读

罗建芳

一、引 言

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讲述的是11世纪苏格兰发生的故事,人物是麦克白将军,情节就是麦克白将军在11世纪,也就是英国封建社会背景下弑君篡位,最后落得众叛亲离,导致最终死亡的结局。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是封建大贵族的象征,但是又和封建时代的大贵族不同,因为莎士比亚给麦克白赋予了人文主义思想,麦克白弑君篡位并不是单纯为了获得王位,他也有良心,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特有思想。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用人文主义思想对待人和生命,没有中世纪所存在的等级划分。

二、《麦克白》本身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14世纪到17世纪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个时代也可以说是个性得到充分解放的时期,这个时期充满了反封建的思想和运动,开始关注人文主义思想,开始批判教会和宗教。《麦克白》充分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一)《麦克白》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进步性

《麦克白》的主人公麦克白身上有着对人的尊重,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色彩,麦克白作为苏格兰时期的将军,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展现了英雄气概,他拿着钢刀砍开了一条大道,勇敢而又坚强的麦克白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而麦克白又因为别人的尊重对自我进行了肯定,这种典型的自我意识是文艺复兴的典型思想,也是冲破封建神权和摆脱封建束缚的一种方式。

(二)《麦克白》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缺陷

《麦克白》的主人公麦克白身上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先进性,也同样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缺陷和局限。因为文艺复兴下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个性解放的同时,诱惑了人们深藏在心底的某些欲望,这种欲望会产生某些不良反应,所以麦克白才会产生弑君篡位的欲望。而且,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不是单一的,人文主义者信奉唯物主义的同时也有着唯心主义,《麦克白》中的主人公信奉唯物主义的同时,也很迷信,而且信奉巫神。

《麦克白》的主人公麦克白身上有着自信、乐观的性格,但是人文主义者所固有的一些缺陷同样对麦克白最终灭亡起了决定作用。人文主义这两种不同的精神在麦克白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所以剧中的麦克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麦克白本身追求幸福,拥有自信乐观的态度,但是他同时具有弱点,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三、《麦克白》体现的人文主义者的缺陷

麦克白是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者的一个缩影,他同时具有人文主义者所具有的先进性,因为剧中的麦克白充满活力,不断追求前进,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也具有不彻底性,这一点在麦克白身上能够看出,比如对诱惑的抵挡力不够,充满欲望,麦克白就是对权利充满野心,从而在斗争中将自己所具有的人文主义者的良好品质挥霍殆尽,成为人文主义者不彻底性的代表,最终将自己引上了灭亡的道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读《麦克白》中人文主义者的缺陷和不彻底性。

(一)《麦克白》的主人公在思想上脱离人文主义

麦克白一开始是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拥有坚定而又向上的态度,坚强而乐观,但是等到麦克白和女巫见面之后,他骨子里所潜在的迷信和封建的一面开始展现。《麦克白》第一幕第三场中,麦克白和女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当女巫对麦克白表示未来祝福的时候,女巫说了句:“祝贺您当上国王。”而麦克白听到这句话之后喜悦之情难以掩饰,莎士比亚用 “喜得出了神”这句话轻而易举地将麦克白心里的秘密暴露出来,从而坚定了他弑君篡位的想法。随着女巫进一步对未来进行预言,麦克白的心理和表情活动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活灵活现,表现了麦克白对神学和宗教的兴趣,虽然一开始这种兴趣不是很大,但是完全可以预见麦克白之后的欲望发展轨迹。此时,麦克白身上还有着人文主义者的优良品质。剧情进一步展开,麦克白内心虽然有欲望的种子,但是并没有主动去破坏人文主义,虽然不坚定,但是还是遵守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当麦克白杀掉了邓肯之后,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彻底磨灭了,随着女巫对麦克白的预言的实现,内心里对神学的崇拜达到了顶点。女巫的预言中有 “班戈的子孙当上国王”,麦克白为了这一个预言,便开始彻底抛弃人文主义的思想,拿起大刀杀了本能够当上国王的班戈。麦克白身上背负了很多的命案,所以他内心也是极其的沉重,由于内心害怕,所以班戈的鬼魂开始出现并来扰乱他,他开始对自己不再自信,开始请教女巫如何恢复国内的统治。《麦克白》第四幕中,开场写的是麦克白和女巫的第二次见面,女巫们做了一些对麦克白表面是劝告的预言,但其实是引导麦克白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深渊。由于内心对神学的迷信,所以麦克白对此深信不疑,认为在女巫的帮助下可以永远存活下去。随着对预言的深信,麦克白为了女巫们所说的 “小心麦克德夫”,而拿起大刀将麦克德夫杀死,麦克白内心的压力也开始累积。当女巫的预言再一次实现的时候,麦克白对神学的崇拜达到顶峰,开始彻底抛弃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因为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便是否定宗教神学,而不是迷信宗教神学,所以此时的麦克白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人文主义者了,他内心虔诚地信奉着女巫的话,深信不疑。但其实,对女巫的深信不疑也导致了麦克白最终的死亡,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麦克白也是宗教神学的受害者。莎士比亚描写的麦克白的人格发展过程,从一开始的遵守人文主义者的自信、乐观、勇敢到后来对女巫预言的相信,再到后来完全对女巫的预言深信不疑甚至膜拜的地步,其实,莎士比亚还是倾向于表达麦克白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因为麦克白内心一直在跟神学进行斗争,只不过最后麦克白失败了,内心还是神学占据了主导地位,此时,麦克白的自信、乐观、勇敢、坚强全都不见了,展现的是一个迷信、封建、落后的神学崇拜主义者,而不再是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已经和人文主义背道而驰了。

(二)《麦克白》的主人公从行为上脱离人文主义

一开始,麦克白追求自由、单纯、幸福的生活,而后来崇拜神学之后,他的自大和自我便开始展现,从拼搏努力变成了欲望驱使下的恶魔,从无私变成了自私自利之人,从遵从人文主义思想到变成 “逆我者亡”的狂野。麦克白一开始展现的人文主义思想从他拿起大刀的那一刻便开始逐渐消失,麦克白本身的性格也就决定了他的野心,麦克白为了得到王权,在犹豫中迷信了神学,所以杀死了国王,后来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又展开一系列的屠杀活动,这一系列的行为都表示麦克白的人文主义思潮已经消失。罪恶一旦开始,便很难停止,麦克白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杀死了班戈,杀死了麦克德夫以及他的家人,这些人的死亡正好印证了麦克白的专制和残忍,而人文主义倡导的民主从未在他身上体现过。

本来,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就是打破宗教神学的运动,所以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自然也是和宗教神学格格不入的,但是由于人文主义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再加上麦克白自身的性格特点,导致麦克白将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神学的信仰结合在一块,从两者的并存到最后的人文主义思想消失殆尽,宗教神学终于在麦克白身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使一开始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美好性格和品质完全消失。

四、《麦克白》中的人文主义寄托

其实,看过莎士比亚其他作品的人都会发现莎士比亚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他相信人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是有能力积极追求进步的,莎士比亚不相信人能力的提升是通过残忍和暴利获得的,而是通过内心的良知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现实的人性远没有莎士比亚想象的那么完美和美好,因为人拥有良知和良心的同时,也会存在欲望和野心,而一旦野心占据上风,就会摧毁人的良心。莎士比亚描写的《麦克白》成为四大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因为麦克白最终的死亡和众叛亲离,而是他内心丢失了人文主义的美好性格和品质,虽然成为统治者,但是内心却不安宁,这种物质的满足没有带来精神的享受。

麦克白并不是一个完全失去理性和充满残暴的人物角色,因为麦克白内心自始至终都有对自己的谴责,他的良心一直受到折磨。一开始麦克白杀死邓肯的时候,他也同时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杀死了。麦克白是封建贵族将军,骨子里本身就有勇气,但是这种勇气也仅仅是维持着他表面的坚强,每当麦克白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他是充满恐惧和害怕的,剧中描述,麦克白总感觉有一个声音在说:“不用再睡觉了。”这种来自内心的恐惧让他良心无法得到安宁。当麦克白看到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的时候,他充满恐惧,他认为这不是他的手,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麦克白内心里也并不是完全的残忍之人,他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也会感到害怕。所以,麦克白幻想着无边的海洋是否能够将他的双手洗干净,让双手不再出现别人的鲜血。17世纪,人们对人文主义的关注开始变淡,莎士比亚看到了人性中的丑恶,通过麦克白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艰难发展。

[1]张一东.从《麦克白》到《波里斯·戈都诺犬》——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370周年,普希金逝世150周年而作[J].绥化学院学报,1986(03).

[2]邓伟英.一个发人深省的悲剧人物——析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中主人公麦克白悲剧命运的形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7).

[3]李珊珊.Female Figures in Tragedy—The Comparison of Female Figures in Shakespeare’s Macbeth and Polanski’s Film Version of Macbeth[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Z4).

罗建芳(1979— ),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和大学英语教育方面。

猜你喜欢
神学麦克白人文主义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三)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二)
维多利亚的自然法思想对基督教国际秩序的影响
《麦克白》
中世纪神学美学评述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罗马法人格权与胎儿权利的神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