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礼记•大学》的语言艺术分析

2014-02-25 15:28叶静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8期
关键词:语言特色艺术魅力礼记

叶静

摘要:传统对《礼记•大学》(以下简称《大学》)的研究,集中于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大学》在内容和语言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但是相对而言,研究者对其语言艺术的分析少之又少。本文运用列举法对《大学》中多次出现的诠释、修辞、引用等不同的方法做简要分析,并浅谈这些方法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礼记•大学;语言特色;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01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现通行的《大学》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总体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纲领,传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结构明晰,语言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是理学家用来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为了更好德教导君主和人民,这些教育思想借用大量的引用、修辞等方法加以文学美化,呈现出一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气息。

从全篇来说,呈现总分结构。大学伊始的经一章直接点明大学之道的三个方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接下来便是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具体内容,即对“经”的解释和扩展,与经一章纲领达到一一对应的完美契合。

除了全篇结构上的总体诠释,中间小的章节也出现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解释,这种方式可以使内容更加完整,解释总句和分句的内在联系,道理清晰明朗,让文章产生令人坚信不疑的力量,从而达到教化目的。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传”第五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传”第六章)

此外,为了对语言的进行润色,《大学》擅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中国古人的语言修饰观念中,伦理意识首先表现为一种“治国平天下”的语用认识。《尚书》中就已经将“政”和“辞”相提并论,认为“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这种语用上的并列,启示着政权的安宁与语文的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即在于语文的得休是人际关系和谐、从而国泰民安的重要表征[1]。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夸张、对比等。《大学》中的修辞手法随处可见,我们主要分析排比、反复、顶真、转品几类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

排比、反复可以加强语气,强调观点,一方面使得文章看起来整齐有序,具有音韵美,另一方面反复回踏,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使人深信不疑。《大学》中的排比、反复的修辞占了很大篇幅,有二十余处,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传”第七章)。这里通过排比、反复的修辞将“正心”及“絜矩之道”的各个方面列举出来,使得道理更加全面深刻,且增加了文章独特的艺术魅力。

顶真可以达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目的,层层递进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两者结合起来既可以增强语言自身的感染力,又可以加强音韵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经文”章)

该章为达到“明明德”的目的,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大到小,由国到家,并逐渐到个人做的细枝末节。其后又从致知到治国,由小到大,层层递进,增强了“明明德”具体做法的说服力。

转品指在构句时,改变词汇原来惯用的词性,譬如将形容词或名词转成动词来使用,实现词语的艺术化。文学家们为求得某种更强的表现张力,在语言方面有了这一创新。《大学》最明显的语言特色之一便是转品的运用。词性的转变使得《大学》语言生动活泼性加强,蕴含丰富的艺术性。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经文”章);“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伟……”(“传”第十章)

从《大学》所用的引文看,作为一部教育著作,《大学》屡次引用《诗经》、《尚书》等书中的文句,而其引文均是言国君之事[2]。《诗经》《尚书》等被引文献在当时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为了突出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引用成为《大学》创作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其中“传”十章中引用经典的章节高达五章,“传”第三章更是全章引用《诗经》来阐释道理。

此外,《大学》中还运用了对偶、比喻、借代、反洁、异词、夸张、错综等等各种修辞方法,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儒家文化不仅仅存在于温、良、恭、俭、让等思想行为的教育,也在于儒家经典的语言文化特色,许多写作手法延续至今,成为我们作文入门的好帮手。《大学》加经文总共不到两千字,却广布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分析《大学》的语言特色,指在把大家的注意力从传统的教化思想转移到文本探索上面,鉴赏其丰富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申小龙.论中国古代修辞学之伦理规范[J].探索与争鸣,1992(4)

[2]冯利华.浅析《礼记•大学》[J].天府新论,2005(11)

猜你喜欢
语言特色艺术魅力礼记
SOUNDS OF THE VILLAGE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文明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弗洛伊德早期绘画语言特色
浅谈商务英语的文本特征及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