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金的《寒夜》被认为是一部描写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统区底层知识分子的悲剧性作品,文中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三个主要人物。文章试图分析历来被读者大众抑或评论家们忽视的汪母形象。
关键词:汪母;父权家长制;自卑情结;恋子情结
作者简介:汪锐(1989-),女,河南许昌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01
《寒夜》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的一部长篇力作。与前期主要表现“青春的赞歌”不同,四十年代中期,尤其是以长篇小说《寒夜》为代表,作者转向用平实而又低调的笔触描写小人物灰色生活的悲歌。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只有三个:汪文宣、曾树生、汪母,在历来的论争、评论中讨论的重点几乎都是汪文宣和曾树生,而对于汪母这一形象却涉及很少。本文试就汪母这个人物形象作浅要分析。
作者笔下汪母的原型,是晚清出生的读书人,是昆明的才女。由于战争的原因,汪母在文中是以“二等老妈子”的身份出现的,照顾孙子、操持家务是她的全部任务。汪母身份的转变必然造成心理失衡,这就为后来发生在家庭中明的、暗的争吵埋下了种子。
汪母在媳妇曾树生面前无疑扮演的是“恶婆婆”形象。在汪母眼里,媳妇在银行上班就是当“花瓶”,每天打扮得妖形怪状,根本配不上儿子宣。她在儿子面前也口无遮拦,完全不顾及儿子的感受:“他不会永远跟着你吃苦的。她不是那种女人,我早就看出来了。” 甚至于希望儿子拿出男子汉的权威“她那些脾气都是你养成的。我要是你啊,她今晚回来,我一定好好教训她一顿”。造成汪母对媳妇如此蔑视的根源在于她心中根深蒂固的夫权家长制权威。“在家从夫,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父权制古训扎根在汪母脑海中,“夫死从子”让她始至终都认为儿子应该是家中的绝对权威,“不知廉耻”又独立自主的媳妇树生不能做到“出嫁从夫”,早该被赐予一纸休书。汪母亦作为家中的“长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当然认定自己有权威让媳妇顺从自己:“你是我的媳妇,我就有权管你!我偏要管你” 。在汪母对树生的态度中,认真揣摩也不难发现汪母的自卑情结也是潜在的一个因素。曾经的昆明才女,如今年老色衰不说,没有积蓄,对儿子文宣一家不过是个麻烦。汪母想回到以前的日子,自己不用太操劳,尤其是不用花儿媳挣的钱。她儿子挣的钱竟没有儿媳多,这是她不能容忍更无法启齿的一个痛楚。面对独立自主、打扮摩登、具有新思想的媳妇,汪母极力想压制,唯一可以炫耀一番的不过是树生是儿子的姘头,而自己却是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坐花轿嫁到汪家的。
作为母亲,汪母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吃苦耐劳、慈爱坚忍,无疑是“好妈妈”的形象。作者在文中虽用寥寥数笔却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让人倍感温暖的慈母的形象。文宣看到母亲在缝补衣服,眼光停留在母亲的头上“她的头上像撒了一堆盐似的,他才注意到她竟这样衰老了,头发全变了颜色” 从外面回到家中,看到“母亲仍旧坐在方桌旁,戴着眼镜,补衣服,她显得那样衰老,背弯得那样深,而且一点声息也不出” 亦或是后来在空袭警报中,坚定的要和文宣同生共死,在经济拮据时,卖掉自己的金戒指给儿子买鸡补身子,在文宣病情加重时,焦灼耐心的看护着。汪母对儿子的爱无微不至,让人动容。但细观全文可知汪母的爱是自私的、顽固守旧的,甚至发展成了扭曲变态的恋子情结。
汪母早年丧夫,遵循封建纲常名教的她毅然选择守寡,把全部心思都投注在了儿子文宣的身上。失去了丈夫,汪母必然在儿子身上增加双倍的感情才能弥补心中的空缺孤寂,爱之过深,就发展成了扭曲的恋子情结。早在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中,作者就塑造了恋子情结带来的无法挽回的悲剧,焦母不顾焦仲卿的哀求,逼迫儿子休了贤惠的兰芝,原本伉俪情深的夫妻俩的结果是:一个“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另一个“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在《寒夜》中,汪母虽没有强迫儿子休掉树生,但却经常在文宣耳旁灌输媳妇“靠不住、只管自己快活、姘头”这样的字眼,她看不惯儿媳的一举一动,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招来她的冷嘲热讽,对于文宣的痛苦,儿子对树生的依恋,她似乎没有看见,也不能理解,因为她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全心全意为了儿子,甚至可以说她坚信她给予儿子的爱可以弥补儿媳的那一份。关于儿媳树生,汪母对儿子不断施压,几近达到在这家里“有我没她,有她没我”的境地。
巴金笔下汪母的形象是深刻、复杂的,就像巴金在谈《寒夜》时曾说他是用责备的文笔来描写汪母,但他也承认在文章中常常透露出原谅和同情的调子。汪母充满母爱、含辛茹苦,又心胸狭小、守旧落伍,在她身上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家庭妇女美德,亦存在着严重的父权家长制思想,加之自尊自强的性格,使她最终不得不承受老年丧子、家破人亡这样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固然和当时的战争,社会背景有关,但或许更多该归咎于封建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残害和恋子情结这样愚蠢母爱所造成的无可避免的悲剧。
参考文献:
[1]巴金.寒夜[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2]巴金.谈寒夜[A].巴金论创作[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3]冯静.对《寒夜》中汪母心里的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1).
[4]龚孟伟.痛苦的灵魂 悲剧的人生 —评巴金《寒夜》中的人物形象[J].长治学院学报,2012,(4).
[5]江倩.“都不是正面人物,也都不是反面人物”—论《寒夜》中的婆媳关系[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