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挺
摘要: 随着现当代文白语言的改革以及西方文论的引入,中国古代文论的作用受到淡化。在重新审视其内涵的前提下,将之与当代文论进行融合,无疑是有益的。本文通过从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观点、体系的现代转换入手,简要阐述中国古代文论对当代文论建构的价值。
关键词: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建构
[中图分类号]: 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01
在与世界文学的密切交流中,现当代文学掀起了一股唯西方是从的浪潮,进入人们视野的多是“后现代”、“解构主义”、“符号学”、“神秘叙事”……这逐渐导致中国作品出现浮躁和玄虚的弊病,特别是现在的作品普遍以哲理化作为深度,用玄幻的叙事来吸引读者,使文学的鉴赏性和美感淡化。笔者认为,要使中国文论重新崛起,必须使大众明确它们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了解其所蕴含的智慧与魅力,明确它们对当代文论建构的价值。要使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重放异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范畴的现代转换
中国当代文论处于失语的状态中,要脱离当前的困境,就需要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立足自身的现代转换,在世界文论中发出中国文学的声音。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文论的范畴的转换。古代文论中,经常使用“意象”来品评文学作品,而在西方文论中,与之相关的是“形象”一词。当前,中国的当代文论普遍采用“形象”,这就需要学者在使用时,辨析清楚“意象”与“形象”[1]的异同,避免混用。中国古代文论在艺术作品构思与创作方面,多采用的是“意度”“神思”等词,但是在目前多为西方文论中的“想象”所替代。这已经成为通行使用的用词,我们不妨采纳。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词“意境”体现着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学风格,言简意赅,意蕴深厚,可以在扩充涵义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其在中国文论上的特殊作用。
在将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需要避免轻率地否定古人、将古人现代化、随意曲解古人的文学倾向,在细致考辨的同时,杜绝大而无当、空洞无物的弊病。在结合中国传统美学形式时,将其纳入世界文学视野,进行在现代意识下的内容更新和范畴转换无疑是最佳途径。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需要加强中西方文论范畴的互释与互用,完善移中就西的范畴替换,做好引西入中的范畴更新,这样才能使中国古代文论重新融入当代文论中。
二、观点的现代转换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中点是观点的转换。观点的转化不应只是沦为字词的训诂,把古代文论当做一个僵化的陈物来看待。我们应将历史优先的原则、对话原则、自洽原则相结合,将中西思想沟通融合,在对话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收获。
“自然美”,是道家文论的重要观点。老子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则表明“天人合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后世,袁宏道提出的“性灵说”,李贽强调的“童心说”都是受此观念影响。 以“童心”说为例,保持“童心”的关键是“必须谨防僵死的理学思想对心灵的侵蚀,使‘最初一念的本心永远鲜活,永远保持倾向于真的自然状态”[2]。马斯洛提出“第二次天真”,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肯定人的自然本性,极力反对用理性教条窒息人性的理论假设。两者虽然在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外在理论表述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但是在精神实质上无疑是高度契合的。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文学的本性正逐渐丧失,再次唤起“童心”或是“第二次天真”无疑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美学方面,“童心说”要求作家用自己的第一次看见事物的感觉去描写事物,推崇第一感觉。这无疑对当前我国创作的重复和雷同性现象指明了方向。与西方的“陌生化”观点相契合,避免创作落入“自动化”的套板反应之中。“童心说”所代表的古代文论观点,依旧具有现代意义,具备实现其现代意义转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三、体系的现代转换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中最大的困难在于体系的转换。上世纪以来,中国学者一直在尝试建构现代意义的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最大特征是“生命化”。将文学视为作家生命的演绎,把文学的创作过程看做作家的生命的活动过程。“把文学活动的实质,看作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人类生命高度成熟的表现。文学是人的生命的表现。”[3]古代国人将人与社会、自然视为一个浑融不分的有机整体,人的主体与外界的客体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凭借直觉而非逻辑分析,去把握事物本质。作家们将其自身融入到所关注对象之内去感悟、体验。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不仅要以“以我为主”“古为今用”的方法论为转换基础,而且应遵循观点、话语、体系的现代转化路径,借助现代转换的契机将特色鲜明的古代文论构建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依旧具有极大的价值,为了摆脱当前我国当代文论失语的困境,中国古代文论亟须立足于自身特色,实现现代转换,在世界文学中发出中国文学的声音。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对构建当代文论具有极大作用,应坚持“以我为主”“古为今用”[4]的方法论基础,实现范畴、观点、体系的现代转换,在中西积极对话、沟通碰撞的同时,整合创新文论内涵,将古代与当代的艺术追求相结合,使古代文论实现合理的现代转化,从而推动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蒋方俊: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刘明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