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秀
摘 要: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审美的视角出发,反思小学语文自身存在的美,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审美的视角反思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审美素质与语文学习能力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审美 小学语文教学
1.引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教学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新课程教育理念提倡教师从审美的视角出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挖掘美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从审美中体验语文知识的魅力。语文教学重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及提高运用词句的能力,因此,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必须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发现其中的美是提高学生整体审美素质的主要手段。
2.反思
2.1反思教学目标
教师于课堂结束后自我反思,反思本次课时的教学质量、学生掌握的程度及是否满足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需要;回顾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否呈现愉悦、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科目,尤其是小学语文,其属于思想性、审美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学科,教材以经过精挑细选的单篇文章或章节为主,如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某一章节。教师在课前要对课时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利用一些合理教学手段挖掘教材内容当中的美的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文章的词句美、段落美、情节美、艺术美及贴切实际生活的美[1]。
具体而言,教师实施针对性教学,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诗歌鉴赏。诗歌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学生领悟诗歌独特的意境美、情趣美是主要教学目标。(2)戏剧欣赏。戏剧与现实、幻想有密切关联,两者相结合闪烁出的自然美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追求,通过戏剧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从戏剧欣赏中体验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间的穿插,领悟人生真谛,这就是自然美。(3)散文品味。散文属于优美的文章,主要以形象美与情感美为主,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从词句、段落中寻找优美的内容,如景物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描写,通过品味人物、景物的形象美而发现其传达出来的情感美。
2.2反思教学内容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体现了新颖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因教材内容不断更新,学生的接受能力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而呈现差异,所以教师合理授课并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具有重要意义[2]。例如,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课后自我反思本次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后判断是不是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导致教学质量低,如若是,则需调节课堂学习氛围,重新为教学内容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如充分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逐句逐段讲解课文内容、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词句传达出的文学美,学会运用作者的表达技巧,唤醒学生内心对人物形象美、景物意境美的感悟。
教师运用美的教学语言具有重要意义,美的语言富有美感、生动及感染力,是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3]。例如《春姑娘的信》一文:“春姑娘撕下一片绿叶,写了一封信给小草宝宝,写着:小草小草快快钻出泥土吧!”教师念完文中句子后,可运用富有美感的语言再现文章中形象、生动的意境,如:“你们听,窗外有风声,准时春姑娘走来了,她走过溪涧、草原、森林,来到了我们身边。”又如:“瞧,树叶在摆动,那是春姑娘的手在抚摸柳枝。”用富有引导性且美感的语言引领学生感受文章传达的意境美,使其从小发现语文学习中的美的元素,更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
2.3反思课堂延伸
学习回归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尤其是新课程下。语文教材内容除幻想的寓言故事之外,绝大多数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因此,课堂延伸旨在引导学生回归自然、生活实际,发现文章体现生活美的“画面”,将想象中的画面与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对等起来,感受文章流露的情感美、意境美。
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走向自然界,亲身感受大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此时,如若教师将语文教材内容中涉及自然景物的文章与户外活动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势必能从生活实际中寻找与文章对等的场景,从而唤醒内心对文章的意境美与情感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的印象。
3.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的美通过教师不断创造、表达及应用,将文学与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教学当中,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章中的美。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情节赋予景物、人物的万般情态,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为今后写作及语言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元件.反思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评价[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01(12):104-105.
[2]黄蓉娟.谈反思性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12(14):127-128.
[3]张文.对反思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18(02):158-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