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军
我刚刚落地美国康州兄长家中不久,两地时差还未转换过来,他的女儿W迫不及待地跑过来告诉我,“在网上我已查过你的资料,你是搞文学创作的。康州首府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陀夫人的故居,不知你有兴趣否,若有,我驾车给你当向导。”说后她两眼闪闪有神,似乎盼望我即时回答。
马克·吐温的名字我早就知晓,虽读他的作品不多,但他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演说家、幽默大师,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品风格以幽默与讽刺为主,既富有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另一位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她的代表名篇《汤姆叔叔的小屋》,我记得在上中学时语文课本曾选有它,至今记忆犹新。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来美探亲,出人意料地会在这里看到他们的故居,多么难得的机会,我几乎是不加思索地回答她,我一定去拜访他们的故居。
一天上午,天蓝得透明,云彩也显得特别地白,康州大地一片葱笼。小车穿梭在枝枝相覆盖的树荫中,偶见一个小鹿在路旁窥探,车到跟前时它机灵地逃进树丛中。
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康州首府哈特福的佛名顿大道上。虽然马克·吐温的出生地不在这里,但是在他成长的岁月里跟随父母搬迁、旅行到过许多地方。然而,成年后在这里定居了长达二十多年,直到1891年因经济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被迫卖掉了这里的房子,带着家人迁往欧洲。生活在这里的二十多年中,正是马克·吐温一生最辉煌的时期,生活富裕,家庭幸福,三个女儿也在此地出生,同时,也发表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镀金时代》、《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等。
马克·吐温的故居建在小丘顶上,四周环绕着树木,让房子与自然景物合而为一。这栋一百多年前的别墅,是一座维多利亚式的建筑物,外形非常特殊,它具有多变化的造形及装饰设计,如多烟囱及多层次,不同形式的楼顶,漆有菱形花纹的外墙,取自然生态的镂空木雕,还有弯曲带屋顶的门廓……甚至看似对称的尖顶屋两端之山墙,如果靠近审视就可发现它的装饰有着非常微妙的不同点,即从前、后或侧面找不到任何相同的地方。正如马克·吐温自我描述,“你可以选择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栋房子或屋外院子的四周,它是非常精美的,仿佛是纯粹由大自然所完成的一首宁静的、喃喃细语的、妩媚动人的诗篇。”
我和W沿着斜坡走进故居,院中已有三五成群的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男男女女在等候参观。须臾,见一位高大男子,满头黑色卷发,眼窝深陷,鼻子隆起,长长的两撇八字胡在微微颤动,身穿一袭黑色衣裤。我忽感到此人似曾相识,就奇怪问W,W莞尔一笑,“他是引领我们进入的现场导游,为了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作家的日常生活,他努力扮成幽默风趣的马克·吐温的模样。刚才我们进门时看到过墙上挂的马克·吐温画像,因此,你有了似曾相识之感!”我听后恍然大悟,自我解嘲地笑起来。导游由于经常讲解的熟练,英语语速很快,几乎没有停歇的间隔,我懵懵懂懂听着,偶尔W给我作些中文翻译。
走进故居门,使我感到非常惊诧,一座优美、高雅、别具一格的豪宅,怎么会在下层摆着一排排尘封多年装满铅字的架子和一个老式铁铸手摇印刷机。原来马克·吐温幼年家世寒微,父亲早亡,12岁的他当起排字学徒,活字排版的工作长达十多年,终天在恶劣的环境中,汗流浃背地将一个一个的铅字嵌入印模之中;其后又当过送报员、水手和轮船领航员、淘金工人和记者。早年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造了他一颗正义的心。
楼的一层是他的餐厅和书房,在餐厅里我们仿佛看到马克·吐温和他漂亮的妻子奥利维亚,以及三个女儿苏西、克拉拉、吉恩等全家人围坐在长形桌旁的情景,桌中间放置的两台白色蜡烛在摇曳闪光,刀叉与碟盘交响,一家人边吃边谈其乐融融共进晚餐,在墙角还有一个音乐盒,悠扬的乐曲和美妙的旋律,伴他们渡过餐饮的时光。
书房是他们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场所,马克·吐温将他的小说《王子与乞丐》改编成一齣齝短剧,让全家人扮演其中的各个角色,并邀来宾客共同欣赏。书房的一角还造出一间温室,栽植的花木扶疏,成为作家创作灵感的活水源头。
我们扶楼梯向上,二层是马克·吐温夫妇和三个女儿的卧室。尤其是作家的卧室引起参观者极大兴趣,导游指着一张镂刻诸多天使的大床说,“马克·吐温喜欢饮酒,抽雪茄,他希望创作之余躺在床上享受天堂般的氛围,但他的妻子讨厌闻他在卧室里喷云吐雾的烟味,强烈要求他把烟戒掉,但他却像个孩子顽皮的反抗说,香烟已经是他手指的一部分,要他戒烟,除非剁掉他的指头。”
作家文思泉涌,创作灵感都集中在三楼写作间兼撞球室里,这里非常清静。但居然有一个人经常闯进来打乱他的文思,而且还要对他的作品进行审查和把关,那就是他的爱妻—一头卷发两只大眼睛的奥利维亚,妻子的父亲是一个煤矿大王,要想当上大王的乘龙快婿难于上青天,今天作家为了让爱妻愉悦,必然在各方面让她三分,这亦在情理之中。不过奥利维亚缺乏自知之明,认识不到她丈夫是天才,竟以自己平庸的文学趣味,删改马克·吐温的作品,他竟认为《王子与乞丐》比《哈克贝利·费恩》高得多,作家不得不为爱妻委曲求全,牺牲自己的天才去炮制迎合群众趣味能挣大钱的小说。文学批评家布鲁克斯惋惜地说,“马克·吐温实际上找了一个第二个母亲。”她还曾阻止丈夫不准出版她不喜欢的作品,这些作品只有待她死后才见天日。
三层故居里藏满了作家日常生活的故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返回下楼时,导游将我们拦在一层楼梯下改建的小屋前,推开房门,见内有一桌一椅一床,还有一条长凳上放着一个脸盆。他告诉我们这是作家家中黑人奴仆居住的地方,竟有一间自己的居室和齐全的生活用具,作为当时的奴隶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但作家是主张解放黑奴,人人平等,还他们以人的尊严。
马克·吐温是个怀有赤子之心的勇士,亦是仗义执剑的骑士。他生前非常关切中国晚清时期爆发的义和团反帝运动,他曾对他的朋友说,“现在全中国都站起来了,我的同情完全在中国人民方面,欧洲的匪徒们曾经欺凌他们多年,我希望中国人能把外国人都轰走,永远不让他们再回。”
走出马克·吐温的故居,前面是一片空地,碧草如茵。忽然又一座别墅映入我的眼帘,虽然它的高度、豪华的外表、建筑形式的别致与马克·吐温的别墅相比逊色不少,但这座别墅的主人却是美国又一位著名作家——《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陀夫人,该书的影响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接见她时的评价,“写了一部书,酿成一场大战(解放黑奴)的小妇人。”他们两家相邻而居,关系密切,斯陀夫人尊称马克·吐温为老师,她的女儿经常到马克·吐温家里吃糖果。endprint